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在工业氟严重污染地区,草食家畜濒于绝迹的情况下,能否正常地大量发展猪禽养殖业,其畜产品对于人类食用有无不良影响进行了研究。一、在工业氟污染严重地区生长两年以内的猪、鸡,其肉、内脏、鸡蛋的含氟量都略高于无氟害污染地区,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证明工业氟污染地区的畜产品对于人体健康是无害的。二、本试验同时对猪和山羊按体重以同等剂量的氟化钠饲喂,八个月后猪的骨氟值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二倍,四个月后羊的骨氟值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三倍。说明猪比羊有较强的抗氟性。三、在工业氟污染区所做调查证明,由于猪、鸡以粮食为主要饲料,粮食中含氟量较低,而猪、鸡生活周期短,所以生活在高氟污染区的猪、鸡其生长、发育、繁殖力都未见异常状况。此结论在人工投氟试验中也得到证实。综上所述在工业氟污染区大量发展猪、禽养殖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乡)是包头市工业氟污染严重地区之一,家畜因慢性氟中毒给畜牧业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家畜慢性氟中毒分牙氟中毒症和骨氟中毒症,摸清污染区家畜骨氟含量的变化,对家畜氟中毒的诊断、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对该污染区山羊的骨氟变化作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3.
1病因1.1自然条件致病或称地方性高氟,即岩石、土壤中含氟量高,形成地方性高氟区。我国自然高氟区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并多处于洼地、盆地、盐碱地、盐池及沙漠周围的地势较低的地区。我国属高氟区之一,据调查,黑龙江、河南、甘肃、青海、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都有氟中毒的发生。自然高氟区的植物含氟量也较高,但不如工业氟污染区的严重。对地方性氟病而言,高氟饮水也是重要的携氟介质。1.2工业污染致病凡利用含氟矿石为原料或催化剂的工厂,如未采取有效的除氟措施,随“三废”排出的氟化物可污染大气环境、土壤、植物与地表水。其中…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乡)是包头市工业氟污染严重地区之一,家畜因慢性氟中毒给畜牧业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家畜慢性氟中毒分牙氟中毒症和骨氟中毒症,摸清污染区家畜骨氟含量的变化,对家畜氟中毒的诊断、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对该污染区山羊的骨氟变化作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5.
鸡的氟中毒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伟  郭长华 《中国家禽》1998,20(11):36-36
鸡的氟中毒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已被人们所认识,我国60年代已证明此病的存在。由于氟在陆地表面分布不均匀而形成自然高氟地区或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导致动物发生地方性氟中毒。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配合饲料中添加骨粉和磷酸钙盐作为鸡不可少的磷源。但目...  相似文献   

6.
鸡的氟中毒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的氟中毒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已被人们所认识,60年代我国已证明此病的存在。由于氟在陆地表面分布不均匀而形成自然高氟地区或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导致动物发生地方性氟中毒。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配合饲料中添加骨粉和磷酸钙盐作为鸡必不可少的磷源。但...  相似文献   

7.
正氟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地壳中含有氟化物100多种,最常见于荧石、冰晶石、磷灰石和某些金属共生矿中。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水源中也有不同含量的氟。由于地理的变迁,氟在陆地的分布很不均匀,在自然高氟地区生长的植物因种子、茎叶中氟含量过高,使当地人畜易患地方性氟病。工业氟废气、废水的污染也使土壤和植物含氟量高,有的工厂附近的土壤中含氟量为415~1840mg/kg,一般牧草含氟量为40~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氟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是动物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却又是有毒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引起动物发病,临床症状为氟斑牙和氟骨症,一次摄入量很大时会引起动物的急性中毒,表现为胃肠炎。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含氟量一般都比较低(一般50mg/kg以下),而在工业污染区生产的植物性饲料(主要是牧草),含氟就有明显上升。在磷酸盐岩石中含有氟,大多数磷酸石含有较高水平的氟(可达1.4%)。在动物骨骼中,氟含量可达1200mg/Kg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的水域所生产的鱼粉中也有较高的含氟量。近几年来,我国饲料行业发展迅速,对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磷酸氢钙的需…  相似文献   

9.
动物氟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动物氟中毒的原因1.1地质环境原因氟在地壳表面分布不均,许多国家的一些自然高氟地区的牧草、饮水含氟量较高,长期饲用这种牧草、饮水易引起动物氟中毒。1.2饲料加工因素据报道,大多数磷矿石含氟量高达9000~14000mg/kg,用高氟地区的动物加工的骨粉,其含氟量达4000mg/kg。饲用磷酸盐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脱氟或脱氟不彻底是造成目前动物氟中毒的主要原因。1.3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所排放的“三废”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可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该地区的饲用植物等含氟量都较高。当牧草被污染浓度达到40×10-6以上时,可对放牧动物构成潜在威…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问世已有百年。配合饲料的出现则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配合饲料在经历了养牛、猪、羊、鸡、鸭、兔等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氟对鸡微核率的影响 ,实验组鸡饮用不同浓度的含氟水 ,对照组鸡饮用正常自来水 ,比较两组微核率 ,用 χ2检验方法作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高剂量组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微核率与饮水含氟量有明显剂量 -效应关系。高氟可增高鸡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 ,且对鸡的染色体有损伤作用 ,高氟可能是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2.
<正> 氟是广泛存在于地壳中的元素之一,但在大气中,并不是常见的成分。在自然界,一般土壤含氟50—800ppm,煤含氟0.01—0.04%,一些岩矿含氟量更高,可达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例如氟石(氟石CaF_2),磷灰石[3Ca_3(PO_4)_2CaF_2),冰晶石(Na_3AlF_6)等,在高温条件下,这些物质中的氟成为气态逸入大气。因此,凡使用它们作为燃料、原料的工业均可向大气排放含氟废气,使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升高。植物的叶片通过呼吸作用,从大气中吸收氟,并在体内积累,在污染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含氟量较高。在清洁的自然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含氟量仅为5到25ppm,但在污染区内常高出这个数值的几倍到几十倍。桑叶  相似文献   

13.
氟化物是当前环境中比较突出的污染物质。由于氟的污染,使很多地区家畜发生了慢性氟中毒。为了保证在工业氟污染区畜牧业的发展,我们于1981年7月31日至1982年8月30日进行了倒场放牧对山羊慢性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氟对鸡微核率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鸡饮用不同浓度的含氟水,对照组鸡饮用正常自来水,比较两组鸡的微核率,用X2检验方法作显著性检验。结果:实验组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核率与饮水含氟量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高氟可增高鸡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且对鸡的染色体有损伤作用,高氟可能是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贵阳××铝厂附近氟污染区的耕牛11头(黄牛6头,水牛5头),进行了临床诊断、剖检、病理学检查及尿、全血、耕牛饮用水含氟量测定,诊断为慢性氟中毒病。为探索 TDP 辐射器能否调整慢性氟中毒家畜体内尿氟值、血氟值,使之逐渐趋于正常,达到减轻症状,治疗氟中毒,以利生产之目的,我们应用 TDP 辐射器试治耕牛慢性氟中毒病,初见效果。报道于下。材料和方法一、试验动物:在氟污染区选择有临床  相似文献   

16.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大量磷酸盐用作家禽的磷、钙来源。由于一些磷酸盐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脱氟或脱氟不彻底,致使含氟量严重超标,影响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引起氟中毒。氟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对机体牙齿、骨骼的钙化、神经兴奋性传导和酶系统的代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猪的生态养殖逐渐从重数量演变为以质量为主.以往的猪养殖模式有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譬如污染严重、滥用抗生素、存在严重药物残留、欠缺畜产品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给广大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影响.所以,大力提倡猪的生态养殖,是应对食品安全危机与环境危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如何消除猪、禽粪臭猪、禽的粪便排出体外后,由于微生物的发酵,而产生臭味,污染了环境,影响了猪禽的生长。笔者曾在120多农户中做过养猪、鸡试验,应用“天生牌”强力酵素(北京阳光畜科技集团生产)在饲料中添加0.5%~1%,因把猪禽肠道内的非蛋白氮(氮、脲...  相似文献   

19.
<正> 养殖户使用未经脱氟处理的肉骨粉配制蛋鸡料。导致氟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氟是家禽营养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骨骼的正常代谢,增强骨硬度,同时与神经传导介质及多种酶的活动有关,氟可以在骨骼里沉积,若骨粉含氟量超过1000毫克/千克时需经脱氟处理后再利用,否则使氟的摄入量超过体内的沉积能力引起中毒。一、中毒症状氟中毒多呈慢性经过。病鸡采食量下降或厌食,生长迟缓,羽毛松乱无光,身体瘦弱,腿软无力,病鸡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向  相似文献   

20.
大气氟污染与桑树叶片及环境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受到氟化物污染后,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危害.据资料报道,植物中叶片的氟主要从大气中吸收,一般积累在叶中不转移到其他部位,而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氟,一般也很少向叶片转移.因此,测定出植物叶片含氟量高出氟本底值(0.5~25×10-6)时,即表明大气中存在着氟污染.为此,我们于1998~2000年对桑树叶片进行了定时定株含氟量测定,同步测定了该环境中的大气、土壤、水体含氟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