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池栽试验,以潮土和砂姜黑土为对象,研究淹水胁迫下不同土壤类型速效养分变化及玉米苗期养分吸收分配的特征。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导致两类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下降,随着淹水时间延长降低幅度增大;土壤速效磷含量呈倒抛物线型,在淹水3 d达最低值;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潮土速效钾含量呈曲线上升趋势,砂姜黑土速效钾含量呈线性增加趋势。玉米养分及干物质的累积量和产量随着淹水时间延长而降低,氮、磷、钾的累积量分别降低21.37%~72.22%、22.00%~42.10%和11.71%~60.36%;干物质的累积量下降37.49%~57.17%;玉米产量下降9.05%~30.15%,砂姜黑土的下降幅度大于潮土。淹水减少了叶片和茎秆的养分及干物质累积量,增加了茎秆中的养分和干物质分配比例,平均增加25.95%和43.34%。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田试验,在正阳县酸性砂姜黑土和清丰县石灰性砂质潮土区,研究了磷肥与不同增效剂(腐殖酸、 复合氨基酸和草酸)配施对花生生长、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5%常规施磷与腐殖酸、氨基酸和草 酸配施对花生产量的作用效果受土壤类型影响,砂姜黑土区,分别比85%常规施磷增产8.82%、4.66%和-1.68%,砂 质潮土区分别比85%常规施磷增产8.40%、3.18%和12.08%,砂姜黑土区和砂质潮土区分别以85%常规施磷+腐植 酸和85%常规施磷+草酸处理对花生生长和增产的促进效果最好。施磷增效剂也提高了花生磷积累量和磷肥利用 率,其原因在于磷增效剂促进了土壤难溶性磷组分转化为活性较高磷组分,与85%常规施磷相比,砂姜黑土区85% 常规施磷+腐植酸和砂质潮土区85%常规施磷+草酸处理的花生磷积累总量分别显著增加26.31%和22.89%,磷肥 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7.74%和4.99%,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5.54 g/kg和5.39 g/kg。因此,酸性砂姜黑土区磷肥减 量15%配施腐殖酸,石灰性砂质潮土区磷肥减量15%配施草酸,可提高磷肥利用率,确保花生不减产,实现磷肥减 量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3.
砂姜黑土是淮北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多为麦豆两熟制,其中大豆单产较低,长期徘徊在100多斤。为了迅速提高大豆产量,改进品质,我们于1981—1982年初步研究了氮、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土壤供肥及植株养分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砂姜黑土上,施肥可显著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高荚果和籽仁产量;氮磷钾酸施效果优于氮钾配施,氮钾配施又优于氮磷配施。氮磷钾配施较氮钾配施荚果增产15.7%、24.8%,籽仁增产13.6%、26.5%;较不施肥荚果增产39.7%,籽仁增产43.2%。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是提高砂姜黑土花生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壤类型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变化及分布影响较大。(1)砂姜黑土玉米干物质积累较多,且向雌穗、子粒中转运效率也高。(2)砂姜黑土玉米整个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均,下扎较深,深层根量较多;而潮土玉米整个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0~20cm土层,下扎较浅,深层根量较少。(3)砂姜黑土玉米单产较高,较潮土玉米增产23.55%。  相似文献   

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砂姜黑土和砂壤土两种类型土壤对旱地花生植株的生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两类土壤上花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抗衰老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面积系数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出苗后60~75d。砂姜黑土花生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面积系数高于砂壤土,而抗衰老酶活性和MDA含量低于砂壤土。砂姜黑土花生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峰值持续时间明显高于砂壤土。砂姜黑土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及单株结果数等主要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砂壤土(p < 0.05),总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分别高30%和42.9%。  相似文献   

7.
刘淑梅  孙武  张瑜  刘树堂  姜雯 《玉米科学》2018,26(1):103-107
在山东省砂姜黑土田小麦、玉米轮作双季秸秆还田下,以传统小麦季旋耕为对照(CK),开展定位耕作试验探讨小麦季不同耕作措施对夏玉米灌浆期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免耕模式下能显著增加0~20 cm土层真菌数量(+48.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84.3%)和SMBC/SMBN比值(+100%;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43.1%)。深耕和深松模式下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与CK差异均不显著,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显著降低,分别比对照下降33.0%和37.9%。深松模式下SMBC/SMBN比对照增加138%,深耕和深松下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模式。本区域砂姜黑土农田在小麦季传统旋耕基础上,可适当结合免耕和深松进行轮耕以促进玉米季土壤碳氮转化,提升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
花生施用硼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青岛市所辖6县1区,盛产花生,栽培面积共计150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在低山、丘陵的棕壤,河流两岸的河潮土以及小部分的砂姜黑土,种该作物的土壤一般肥力较差,施有机肥少,因而硼素营养普遍缺乏,而花生又是一种较喜硼作物,通过施用硼肥来提高它的产量,是一项使用简便、低成本、高效益的农业技术措施,现将几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德州地区的棉产过去很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实行生产责任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提高科学植棉技术。1981年全区植棉340万亩,总产皮棉330万担,平均亩产97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一、增施肥料培肥地力全区棉田地力瘠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氮、磷,部分缺钾。据土壤普查结果,有机质含量0.5~0.7%,全氮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安徽省宿州市砂姜黑土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评估该区域小麦加工利用潜力,以2011-2013年安徽省宿州市砂姜黑土区抽取的107份大田小麦样品为试验材料,参照相关标准分析了小麦籽粒质量特性及其加工利用能力。结果表明,宿州砂姜黑土区大田小麦容重平均为792±17 g·L-1,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4.2±1.6%,湿面筋含量平均为29.1±3.6%,面团稳定时间平均为11.8±9.7 min;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年际间变异较小,面团稳定时间年际间变异较大。2011-2013年宿州砂姜黑土区大田小麦样品中有20.56%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二等标准。宿州砂姜黑土区生产的小麦籽粒质量为中筋偏强类型;以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为依据,宿州砂姜黑土区大田小麦适宜加工面条、馒头、饺子等传统中式面制品。  相似文献   

11.
房增国 《玉米科学》2015,23(5):130-13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6个主推品种在砂姜黑土区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利用及节氮增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各玉米品种的子粒产量,对收获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小;施氮显著增加行粒数、穗长和穗粗,增幅分别为22.5%~66.9%、16.8%~50.5%和9.4%~29.7%,N120与N240水平间无明显差异;各玉米品种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N120显著高于N240水平,平均值分别是N240的1.89倍和1.96倍;蠡玉13和郑单958的节氮增产潜力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综合分析认为,适宜在胶东砂姜黑土区推广的玉米品种排序为蠡玉13、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莱农14、先锋32D22。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筋型小麦对土壤类型的适宜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筋型小麦品种在四个不同土壤生态类型(潮土,褐土,砂姜黑土,水稻土)上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在潮土上最高,在水稻土上最低;砂姜黑土上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千粒重均最低;水稻土上强筋和弱筋小麦穗粒数最少,在褐土上最多。潮土、褐土上强筋小麦籽粒蛋白含量、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含量高于弱筋小麦;水稻土、砂姜黑土上弱筋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及其组份含量高于强筋小麦。潮土、褐土上强、中筋小麦出粉率、湿面筋、吸水量高于水稻土、砂姜黑土;而水稻土、砂姜黑土上弱筋小麦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高于潮土和褐土。在潮土、褐土上强筋和中筋小麦能取得较好的面团品质,在水稻土、砂姜黑土上弱筋小麦能取得较好的面团品质。因此,郑州地区的潮土三种筋型小麦均适宜种植,与水稻土相比,能够取得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综合来看,潮土和褐土种植强筋小麦比弱筋小麦好;水稻土种植弱筋小麦比强筋小麦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为豫南花生主产区砂姜黑土上花生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花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豫花22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高,为283.6、32.8、105.9kg/hm~2,远杂6吸收量最小,为274.9、28.4、87.3kg/hm~2;花生吸收的氮主要分配在果仁和叶中,分别占吸收总量的66.7%~71.3%、11.1%~13.3%;磷主要分配在果仁和茎中,分别占总吸磷量的67.4%~75.6%、12.2%~18.3%;钾主要分配在茎和果仁中,分别占吸收总量的41.2%~49.4%、18.3%~26.5%。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氮、磷、钾在花生叶、茎、根、仁和果壳中分配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远杂9102的氮磷钾的养分利用率最高,为27.7%;其次是豫花22,为25.6%;远杂6最低,为21.6%。在N150kg/hm~2、P_2O_590kg/hm~2、K_2O 150kg/hm~2的施用量下,远杂9102是氮钾利用高效的花生品种,远杂6是磷、钾利用低效型的花生品种,豫花22是磷利用高效、氮利用低效型的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4.
平衡施肥技术在大豆生产中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平衡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1997年集贤县推广平衡施肥技术40万亩,其中大豆18万亩,并在8个乡镇的145亩大豆田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驻马店主要土类玉米小麦钾肥合理用量。[方法]根据植物营养学原理,设计5个处理,研究驻马店砂姜黑土区和潮土区玉米小麦周年轮作制下施钾效应及土壤钾素的变化。[结果]在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的砂姜黑土和潮土上玉米、小麦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潮土点钾肥用量增加,玉米小麦产量和产值也逐渐增加;砂姜黑土点玉米季施钾效应和潮土点相同,小麦季NPK150处理(P2O575 kg/hm2,K2O 150.0 kg/hm2)产量和产值最高。潮土点、砂姜黑土点钾肥用量的增加钾素的盈余也呈增加趋势。潮土区玉米小麦轮作年钾肥推荐量(K2O)为300 kg/hm2,玉米小麦两季钾肥推荐分配比为1∶1;砂姜黑土区年推荐施钾量(K2O)为262.5 kg/hm2,玉米小麦两季钾肥推荐分配比为1∶0.75。[结论]研究结果为驻马店市农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容重降低0.09~0.19 g/cm3;土壤比重增加19.82%~29.49%;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8.23%~22.26%。过腹还田处理增加土壤全氮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腐解还田处理土壤全氮含量低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和无秸秆处理;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过腹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腐解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因此,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微生物菌剂,结合先进的栽培方式是增加土壤有效氮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退化黑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安阳市棉区 1 340个土壤样品化验分析得出 :棉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1 .2 6%,全氮为0 .0 8%,碱解氮为 66mg·kg-1,速效磷为 7.9mg· kg-1,速效钾 1 0 3mg· kg-1,属中等水平 ,地力基础偏低 ,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低 ,因此 ,培肥地力 ,提高棉区土壤养分含量刻不容缓。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是重要的有机质肥源之一。本市年产秸秆约 350万吨左右 ,含氮、磷、钾相当于 2万吨尿素 ,4万吨过磷酸钙 ,4万吨硫酸钾。如果每年有 50 %的秸秆还田 ,相当于投入化肥约 5万吨。此外 ,秸秆还田还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 ,改良…  相似文献   

18.
红壤茶园水土流失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红壤茶园水土流失基本情况 红壤地区水热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但水土流失也较严重。据统计我省水土流失面积为4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0%,每年流走的土壤约1.5亿t,相当于80万亩耕地的表土层,损失的有机质达300万t,氮、磷、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小麦产量和品质对不同类型土壤和施氮处理的响应,以津强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土壤(黑土、潮土)和施氮处理(不施肥、底施、三叶期施、拔节期施、抽穗期施)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黑土更有利于小麦穗部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黑土处理小麦的总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较潮土分别提高5.76%、28.07%、18.37%和38.4%,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提高14.35%和38.37%,差异均极显著(P<0.01)。不同施氮处理间比较,穗部性状与籽粒产量均以拔节期施氮最高;各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籽粒谷蛋白含量均大幅度提高,以抽穗期施氮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黑土和潮土中,在拔节期或抽穗期追肥均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籽粒圆度表现为潮土>黑土,其他籽粒性状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科技》1998,(5):9-9
绥化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呼兰河中游的平原上,南距省城哈尔滨市118公里。地处东经126°25′~127°23′、北纬46°19′~47°09′。土地总面积415万亩,其中耕地261万亩。土壤分为黑土、黑钙土等八大土类,黑土占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