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河南省浚县种子公司自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小麦种子质量认证试点单位”以来,严格按照农业部种子质量认证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对种子质量实行程序化、文件化、制度化控制,全面提高种子质量管理水平。2002年生产的“丰黎”牌小麦原种1000多万千克,种子质量全部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产品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远销到安徽、江苏、河北、山西、山东等省的14个地市105个县,深受当地用户的好评。在种子认证工作中,我们有以下体会:1高度重视,组织得力,完善认证工作的保障措施种子质量认证是现代化种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  相似文献   

2.
金伟栋  沈雪林 《种子科技》2002,20(5):256-257
种子质量监督是种子管理部门一项重要职能,切实加强这项工作对维护良好的种子市场秩序和农业安全生产意义深远。加快推进种子检验室认证制度是与国际种子市场接轨,规范自身行为,建立种子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权威的有效手段,符合法律要求和实际需要。但是由于工作经费不足,思想认识偏差,不知如何认证等原因,导致此项工作明显滞后。为此,各级应在资金和导向上大力支持,同时种子管理部门也要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为强化种子质量监督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作物种子质量是决定该品种推广的关键。从国家实施种子审定绿色通道制度以来,我国以玉米为代表的作物品种呈逐年井喷式发展,而种源狭窄导致育成品种同质化严重,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企业竞争力不足。此外,由于转基因作物在抗虫、抗病性等方面较普通种具有优势,且近年来受灾害性极端气候环境影响,外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种子认证制度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发达国家在种业发展这条道路上较为成功的制度和经验。我国种子认证工作起步较晚,转基因作物品种的推广蓄势待发,需要未雨绸缪,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来保证转基因种子的安全性。研究转基因种子认证体系,应当做到全程可溯源,全程质量可控,并从根本上避免常见的种子质量问题。就转基因农作物获得安全证书及产业化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从回交转育到转基因种子生产、销售及应用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建立全面切实可行的转基因种子认证方案提供指导,为转基因种子产业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种子质量认证是2016年新修订的《种子法》中设立的一项新制度,为贯彻落实《种子法》,探索完善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农业农村部2016年启动研究设计种子认证方案,201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子认证试点示范。湖北是种子认证制度设计的参与者,更是最早承担油菜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省份,经过5年的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已成为全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一张名片、高质量油菜种子的一个标杆。本文总结了种子认证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提出了加快实施种子认证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英国种子产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晓亮  施文娟 《种子》1999,(2):45-46
英国在18世纪初开始流行农作,中期开始了种子的生产和贸易。1969年首先在谷物上开始了自愿的种子认证制度.到1976年种子认证就成为法制性的了。目前英国种子市场的年经营量在67万吨左右,年经营额大约为17亿英镑。其种子产业依据比较完善的一整套法律、条例,通过品种登记和种子认证计划等管理措施规范运作。1组织机构1.1管理部门国家农渔食品部(MAFF)在苏格兰、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及威尔土设立了三个独立的种子认证机构,他们负责在所管辖的区域内施行种子法规。这王个机构又分别委托当地的一些科研院所进行有关技术和管理工作。比如…  相似文献   

6.
搞好种子认证提高种子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 《种子科技》2002,20(6):321-322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制胜战略将是新世纪的必然抉择。同其他产品一样 ,种子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为以质量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全方位的竞争。因此 ,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已成当务之急。为了满足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应对加入 WTO的挑战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 ,推行种子认证制度。1 种子认证概述种子认证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一种制度 ,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 ,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种子认证主要是通过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来确认种…  相似文献   

7.
从建设种业强国、发展种子产业、完善种子管理体制方面阐述了强化种子质量认证的重要意义,对我国目前强化种子质量认证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认证意识、加强认证队伍建设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等。  相似文献   

8.
楚万国 《种子科技》2003,21(2):94-94
种子生产企业开展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对玉米杂交种和亲本种子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其控制的有效性、符合性和合理性经我公司2002年度运行验证,效果明显。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我公司开展后,对种子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种子质量的提高作用较好,效果显著;对公司员工质量意识的提高、专业技能知识和生产规范操作的综合素质的加强效果极为显著。具体地讲,ISO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控制的有效性、符合性和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使种子的生产过程逐步走向了程序化ISO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相似文献   

9.
庄淑芳 《种子》2002,(4):80-81
种子质量认证是种子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介绍种子质量认证的特点、我国目前发展情况和前景展望,分析种子管理部门应如何以此为契机,取得认证检验机构职能;种子企业应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各主要甘薯产区路易斯安那州、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等地相关种子质量认证体系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甘薯普通种薯和脱毒苗两类种子认证体系,内容包括甘薯薯块和薯苗的种子分类及来源介绍、种子纯度标准、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温室、田块标准及采收后贮藏标准等贯穿于整个甘薯种子生产过程的质量认证程序,以期为我国甘薯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冯铸 《种子科技》2013,(12):51-52
农业种子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有必要对其进行产品质量认证,认证后的种子在品种质量上才有一定的保证,企业才能出售,由此可见种子认证的重要性。从种子认讧的概念、特点、作用及我国开展种子认证工作的现状出发,阐明开展种子认证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公司管理层对种子认证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种子认证和质量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管理者代表任副组长。小组以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依据,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明确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每个质量过程均做了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规定,对程序文件的运行规定了可追溯的质量记录。  相似文献   

13.
法国种子产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法国种子产业概况 法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业传统的国家,不但成就了其在欧洲大陆的农业大国地位,而且造就了一个世界级的种子产业.法国是欧洲大陆最早生产种子的国家,在世界上排在美国之后,是第2个开始生产种子的国家.法国种子占据欧盟种子市场份额的30%,世界种子市场份额的9%左右.  相似文献   

14.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种子质量代表着国家农业科技水平,决定了品种推广范围、播种方式及种子市场竞争力。质量调研作为种子质量保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包衣包装、4 项基本指标测定、种子活力测定、合格率、交流问卷等方面回顾了中国玉米主产区市售品种样品种子质量十年变迁概况,并从种子质量标准认证建设、种企高质量种子生产能力提升、种子质量科普培训及市场监管等方面对玉米种子质量有效控制、保障用种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现代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小麦原种繁育基地的种子生产加工质量,根据国家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国家、地方种子质量检验规程、质量标准,结合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现状和种子经营检验工作实践,提出小麦质量管理,必须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16.
发芽率是种子质量中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种子生产、经营者最关心的一个质量指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种子本身质量问题之外的因素(如发芽床、水分、温度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给种子本身以最真实的质量评价,是种子检验人员的工作宗旨。笔者在从事种子检验工作中发现,不同处理对小粒蔬菜种子发芽有较大影响,为探索最适宜的种子发芽方法,做了此试验。  相似文献   

17.
种子质量是种子企业的命脉,也是能否发展壮大的基础。如何保证种子的高质量,是每个种业企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所生产的种子达到甚至超过国家质量标准,在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把种子质量关。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种子质量标准中,净度分析为强制性指标之一。净度分析是通过对样品中净度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3种成分的分析,了解种子批可利用种子真实重量,以及其他植物种子、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为评价种子质量提供依据,对种子质量评价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种子质量认证属于市场评价型的制度,它克服了第一方(供种方)和第二方(需种方)评价的缺陷.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评价种子质量水平,所以通过种子质量认证合格后进入市场的种子都是"足金"的,是经得起生产验证的,这也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种子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科学的、量化的、客观公正的管理手段.这也是在新形势下改革种子管理制度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开拓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贸易与国际接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确立了自愿性种子认证制度。总结了我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工作经验,借鉴国外种子认证的做法,探讨了我国种子认证的运行机制、实施程序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