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烤烟生长及烟叶致香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烤烟连作现象严重,而烤烟连作会影响土壤健康状况,降低烟叶质量。为探究合理的烤烟种植模式,研究了烤烟连作、轮作和套作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主要农艺指标、土壤酶活性以及烤烟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烤烟株高较为矮小,除酸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外,其他土壤酶活性较低,烟叶香气质量较差;相较于烤烟连作,烤烟套作和轮作有利于烟叶生长,提高并且均衡土壤酶活性,改善烟叶香气质量;本试验条件下,甘薯和辣椒可以作为较好的烤烟套作和轮作的对象作物。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烤烟轮作、连作对烟叶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6a烤烟连作、烤烟-玉米轮作试验,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烟叶产量和烤烟病害发生情况的差异,并测定了烟叶化学成分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结果显示: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2种模式下,烟叶产量、化学成分含量以及病害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但烤烟连作下烟叶产量平均年度变异系数明显低于烤烟轮作;2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不同种植模式下速效氮、磷、钾含量在试验前后的变化情况不同,其中速效氮含量在烤烟连作下比试验前略有降低,烤烟-玉米轮作中则略有增加,速效磷、钾的变化与之相反,特别是烤烟-玉米轮作中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显著降低.与试验前土壤速效养分比例(1∶0.09∶1.81)相比,耕作6 a后,连作烟地速效养分比例(1∶0.12∶2.17)较烤烟-玉米轮作(1∶0.09∶ 1.40)更接近烤烟生长适宜速效养分比例(1∶0.55∶2.40).因此,简单的轮作特别是与施肥量较高的作物轮作,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养分比例,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程贵敏  周淑平  厉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75-14976,14979
[目的]探讨植烟土壤轮作对土壤养分和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不同轮作年限植烟土壤上种植烤烟,取土壤和烟叶样品分析土壤养分和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连作烟地比两年轮作烟地的土壤有机质相对下降,稻田为-4.65g/kg、旱地为-12.37g/kg,分别降低12.01%、38.25%;其土壤有效钾相对上升,分别为61.40mg/kg、28.51mg/kg,分别升高84.87%、32.43%。连作烟地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是其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烟碱分别上升0.54、1.26、0.32个百分点,还原糖降低2.29、5.66、1.40个百分点。[结论]种植烤烟连作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呈下降趋势和有效钾的显著增加;轮作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最大的特点是连作条件下烟碱、总氮上升,而总糖和还原糖下降;以烟碱上升和糖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种植方式对贵州地产玄参种植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寻求贵州玄参中药材最适宜的种植方式,比较了不同种植方式下贵州地产玄参种植土壤p H值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并探讨了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C∶N、C∶P及N∶P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均呈弱酸性,土壤p H值表现为连作套作轮作,轮作与连作、套作差异显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轮作套作连作,其中轮作与连作的全氮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连作套作轮作,轮作与连作差异显著。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C∶N表现为套作轮作连作,其中套作分别是连作、轮作的2.3、2.2倍,表明套作下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较慢;N∶P均很小,且彼此间差异很小,表现为轮作套作连作;C∶P表现为套作轮作连作,其中套作分别是连作、轮作的2.8、1.9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烤烟适宜的轮作模式,完善以烤烟为主的种植制度,研究了小麦—玉米—烤烟(M1)、小麦—花生—烤烟(M2)、小麦—大豆—烤烟(M3)、小麦—芝麻—烤烟(M4)、小麦—红薯—烤烟(M5)、烤烟—大麦绿肥—烤烟(M6)、烤烟—冬闲—烤烟(M7)7种模式对烤烟前茬土壤养分、根系活力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1模式烤烟前茬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88.14 mg/kg),水溶性氯含量最高(32.08 mg/kg),烤烟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较差;M2模式碱解氮含量较高(73.17 mg/kg),速效磷含量最低(10.04 mg/kg),根系活力前期低后期高,烟叶质量最差;M3模式碱解氮含量较高(76.94 mg/kg),烤烟根系活力一般,烟叶质量较差;M4模式碱解氮含量适中(63.98 mg/kg),根系活力较高,烟叶质量中等;M5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8.70 mg/kg),速效磷含量最高(17.36 mg/kg),烟叶质量好;M6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3.20 mg/kg),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较好;M7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7.03 mg/kg),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中等。综上,M4、M5、M6为烤烟适宜的轮作模式,M7(连作年限2 a)为较适宜模式,M1、M3为较不适宜模式,M2为不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6.
烤烟轮作、连作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烤烟连作、轮作的4年定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连作烟株的田间长相长势、产量、产值、外观质量均低于轮作;连作的产量仅有轮作的59.12%;产值仅有轮作的29.93%;中上等烟比例仅有轮作的52.07%;均价仅有50.6%.烟叶的致香物质检测结果表明轮作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大多数高于连作烟叶.连作与轮作土壤养分对比结果表明连作田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明显地高于轮作田;轮作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钾、速效硼、速效锌、CEC、交换性镁均高于连作.连作与轮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差异不明显.与轮作相比,烤烟连作后黑胫病和赤星病的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烤烟连作对植烟土壤碳库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烤烟连作对植烟土壤碳库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构建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在重庆市彭水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轮作(CK)、连作5年(T1)、连作10年(T2)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碳库指标及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连作降低了植烟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连作5年、连作10年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比轮作降低8.80%和28.17%;连作使土壤易氧化活性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机碳矿化速率、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碳库指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降低,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连作降低了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及烤烟中下部烟叶钾含量和钾氯比,增加了烤烟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和氯含量。轮作处理烤烟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优于连作;连作降低了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苯丙氨酸类、棕色化反应产物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类胡萝卜素类、新植二烯的含量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中性致香成分总量表现为轮作连作10年连作5年。【结论】短期连作(连作5年)对土壤碳库影响不大,长期连作(连作10年)降低了土壤碳库,使土壤性质趋劣;轮作处理烤烟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优于连作,轮作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大多数高于连作烟叶,轮作处理烤烟经济性状优于连作。  相似文献   

8.
黄壤区烤烟轮作与连作根系形态、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贵州黄壤烤烟主产区烤烟的合理种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6-2017年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稻烟-轮作和烟-烟连作两种种植模式,在一个轮作周期内,控制氮、磷和钾施用总量一致,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烤烟根系形态、水稻和烤烟的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分析了烤烟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烟-烟连作相比,稻-烟轮作烤烟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分别显著提高5601. 1 cm、1976. 3 cm2和59. 17 cm3,平均直径降低0. 17 cm。连作后,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098 kg·hm2和28 548元·hm-2,显著低于轮作模式。烤烟对氮、钾的吸收轮作模式高于连作模式,两季作物收获后,连作模式下0~20和20~40 cm土壤深度的除土壤pH降低外,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较轮作模式均升高。【结论】稻-烟轮作中烤烟养分吸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烟-烟连作,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烤烟与水稻等其他作物轮作,以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促进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综述了免耕、连作、轮作、间作、套作等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上述不同种植模式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并提出了今后这一领域需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甘薯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制定贵州省甘薯合理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甘薯连作(对照)、甘薯-辣椒轮作、甘薯-莴苣轮作、甘薯-玉米轮作以及休耕共5种处理,研究甘薯不同轮作模式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甘薯连作相比,轮作和休耕后的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交换性镁含量降低,速效钾、有效态锰和交换性钙含量增加,其中休耕后土壤有7种养分均显著高于甘薯连作;休耕后,土壤微生物量碳较甘薯连作增加55.7%,微生物量氮增加13.8%;轮作及休耕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甘薯连作,增加40.5%~79.1%,而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0.2%~58.1%、31.8%~68.5%和3.7%~38.1%;各轮作模式土壤镉和汞的含量较甘薯连作分别降低2.3%~10.9%和15.2%~16.5%,甘薯-辣椒轮作和甘薯-玉米轮作能够有效降低土壤铬和铅含量。【结论】休耕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甘薯与辣椒和玉米轮作可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主要连作年限对红河泸西烟区烤烟综合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类似烟区烤烟合理规划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轮作模式为对照,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不同连作年限(2a、3a、4a和5a)下红河泸西烟区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结果】除连作4年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综合得分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烟叶外观质量以CK最优,并显著优于连作3年、4年和5年烟叶。各连作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其中连作5年中部烟叶化学协调性最差,较对照下降33.3%。感官质量综合得分以连作5年处理最差,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较对照中部叶下降11.54%,上部叶下降6.85%。从连作4年开始,随着连作年限增加,烤烟质量综合得分较对照显著降低,至连作第5年,中部烟叶综合得分较对照下降14.47%,上部烟叶综合得分下降8.22%。连作3年、4年和5年处理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多年连作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应合理规划烤烟种植,实施轮作、间套作,合理开发利用微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消减连作障碍,同时加大对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在湘西州花垣、永顺、龙山采集已实行5年烤烟–水稻轮作(TRT)和烤烟–玉米轮作(TMT)模式农田土壤,以烤烟连作(TT)作对照,测定粒径r<0.25 mm、0.25 mm≤r<0.50 mm、0.50 mm≤r<1.00 mm、1.00 mm≤r<2.00 mm和r≥2.00 m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云烟87上部烟烟叶的理化性质,分析轮作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RT土壤r≥2.00 mm和1.00≤r <2.00 mm团聚体含量最高,而0.25≤r <0.50mm和r<0.25 mm团聚体含量分别低于TMT 9.9%~21.5%和10.3%~70.8%,TRT土壤r≥0.25 mm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大于TMT土壤的;与烤烟连作相比,轮作可提高上部叶烟叶长、叶宽和开片度,降低叶厚和含梗率,且烟叶化学成分及协调性处于优质烟叶适宜水平;TRT模式烟叶的钾含量、钾氯比和氮碱比均高于TMT的,而连作烟叶中氯含量显著高于轮作6.7%~33.3%;TRT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0.77~0.83)和T...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模式与施肥对烤烟产质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烤烟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10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与施肥对烤烟产质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轮作+有机无机配施的烟株发病率最低,烟叶产量和产值,比烤烟连作+单施化肥分别提高13.53%和57.23%。在轮作+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烟株的氮、磷、钾吸收量显著高于连作+单施化肥。植烟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呈单峰曲线变化,与烟株养分需要协调一致。经地下径流流失的氮、钾分别占施肥量的19.18%~26.54%和18.42%~23.41%,其中,硝态氮超过氮素流失量的98%。烤烟轮作+有机无机配施的处理氮、钾流失量低于连作+单施化肥处理。  相似文献   

14.
陈良存  阮联平  张惠军  陈明  杨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68-11269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植烟条件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土壤类型、连作与轮作和茬口对烤烟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褐土烤烟根际土壤细菌、固氮菌、真菌数量均高于黄棕壤;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有减少趋势,连作4年后降低明显;冬闲和小麦茬种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均高于油菜茬。[结论]通过改变土壤类型、茬口和轮作,可以充分发挥土壤微生物的积极作用,保护和培育植烟土壤。  相似文献   

15.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栽培过程中存在连作障碍。烟田连作导致病害增加,影响烟叶和轮间作作物的品质,进一步影响农田产出,另一方面,连作障碍导致烤烟种植土地匮乏。生产实践发现通过与其他作物轮间作可以改善烤烟连作障碍。本文从作物-土壤-微生物组成的根际微生态系统的视角,综述了烤烟与不同作物轮间作的现状以及轮间作后的土壤生物学性状变化,分析了不同轮间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别是烤烟产量和烟叶内在品质的变化,对于烤烟与作物的轮间作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烤烟轮间作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施肥模式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黔北烟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烤烟—烤烟—黑麦草连作+单施化肥(C-CF)、烤烟—烤烟—黑麦草连作+有机肥化肥配施(C-CFM)、烤烟—玉米—黑麦草轮作+单施化肥(R-CF)和烤烟—玉米—黑麦草轮作+有机肥化肥配施(R-CFM)4种种植施肥模式处理,通过常规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变化.[结果]经过13年的种植施肥后,C-CF、C-CFM和R-CF处理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R-CFM处理的土壤pH和有机质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各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增加,有效氮含量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均以R-CFM处理相对较高.轮作和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使微生物种群增加、活性增强,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Chao1)、均匀度指数(Heip)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表现为C-CF处理C-CFM处理=R-CF处理>R-CFM处理.土壤细菌门类和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因种植施肥模式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各处理的主要优势种群基本一致,且绝对优势菌属均为厌氧绳菌(Uncultured Anaerolineaceae)、酸杆菌亚群-6(Acidobacteria Subgroup-6)、玫瑰弯菌属(Roseiflexus)和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结论]采用轮作和有机肥化肥配施的种植施肥模式,土壤pH稳定,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指数等较高,有益于作物高产优质,并保持土壤健康质量,是一种用养结合的种植施肥模式,值得在黔北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轮作是一项经济和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措施。为进一步明确轮作作用机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谱图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田块土壤微生物的PLFA构成特征。结果显示,水稻-棉花和水稻-玉米轮作田块中的微生物PLFA总量均高于水稻-水稻连作田块,水稻-水稻连作田块的微生物PLFA总量比连作前水稻田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田块土壤中细菌占主导,真菌和放线菌含量次之,原生动物最少。但是,轮作田中每一类微生物含量均高于连作田块,细菌尤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田块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和种类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水稻-旱作轮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增加,种类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轮作、连作3年、连作6年的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烤烟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数量从团棵期、旺长期到成熟期,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且轮作土壤的细菌数量最大;就真菌数量而言,轮作少于连作土壤,连作6年的真菌数量在团棵期最大,且显著高于轮作和连作3年;放线菌数量表现为轮作>连作3年>连作6年,且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对烤烟物理特性研究表明,填充值、叶片厚度、抗张力、叶质重、含梗率均表现为轮作与连作3年有显著差异,其余指标不显著;对烤烟化学成分,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施木克值均表现为轮作>连作6年>连作3年,且在适宜范围内,轮作烤烟的协调性优于连作;中性致香成分总量(不计新植二烯)表现为轮作>连作6年>连作3年。  相似文献   

19.
烤烟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烤烟品质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轮作、连作3年、连作6年的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烤烟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数量从团棵期、旺长期到成熟期,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且轮作土壤的细菌数量最大;就真菌数量而言,轮作少于连作土壤,连作6年的真菌数量在团棵期最大,且显著高于轮作和连作3年;放线菌数量表现为轮作连作3年连作6年,且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对烤烟物理特性研究表明,填充值、叶片厚度、抗张力、叶质重、含梗率均表现为轮作与连作3年有显著差异,其余指标不显著;对烤烟化学成分,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施木克值均表现为轮作连作6年连作3年,且在适宜范围内,轮作烤烟的协调性优于连作;中性致香成分总量(不计新植二烯)表现为轮作连作6年连作3年。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潍坊地区烟叶生产土地匮乏、烟田连作导致病害增加、烟叶产量与质量下滑等问题,对烤烟与丹参轮作种植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与丹参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烟草土传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从而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提高上等烟比例,同时烤烟与丹参轮作还可以提高烟叶的内在质量,促进烟草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