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2007年,早稻生产中期低温阴雨、少日照,成熟期相应推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晚稻的早插秧,存在双晚抽穗成熟期相应延迟的情况.在一些地方晚稻施肥存在着碳酸氢铵、尿素用得多,而磷肥和钾肥未能配足施用,给晚稻的提早抽穗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因而我们要把预防寒露风的低温冷害作为夺取晚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2.
正是我国多地的特征,但此时正是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一旦遭遇持续低温危害,就会导致水稻空壳、瘪粒,进而减产。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1.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信息,合理安排生产。寒露风的长期预测,可提供预测信息给农民朋友参考,合理安排双季晚稻生产。如在预测寒露风到来早的年份可多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2020年浏阳市寒露风发生的主要特点,系统分析了寒露风对本地主栽晚稻的危害情况和损失程度。为合理规避寒露风对晚稻抽穗扬花的影响,提出了综合应对策略:优化品种搭配、确定播种适期、实行健身栽培、遭遇寒露风时灌水御寒、寒露风后补施肥料、适时收割干燥等措施减轻为害,降低损失,确保晚稻丰收。  相似文献   

4.
<正>双季晚稻在寒露风来临早的年份,常出现结实率不高的现象,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减产减收。近几年异常天气较多,不可忽视低温冷害对双晚空壳率的影响。寒露风带来的低温冷害是造成双季晚稻结实率不高的直接原因。低温冷害在晚稻生育的两个关键时期影响最大:一是减数分裂期,籼稻持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8~23℃,粳稻持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9~20℃。二是抽穗扬花  相似文献   

5.
<正>寒露风是湖南省晚稻生育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影响抽穗的速度,使抽穗缓慢,甚至穗子不能完全抽出来。二是影响颖花的开花授粉、受精,形成空秕粒。三是影响稻粒正常灌浆发育,形成秕粒。寒露风是晚稻后期生长的天敌,如遭遇1次稍强的寒露风,可造成10%~20%的空秕率,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农民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寒露风带来的低温冷害是造成舣季晚稻结实率不高的直接原因。针对寒露风危害的情况,农民必然采取措施做好防御工作,具体方法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寒露风对晚稻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建立晚稻抽穗期间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模拟模型,为预测晚稻灌浆速度及评估产量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晚稻超级稻"甬优6号"在国家农业气象一级观测站柳州沙塘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观测记录晚稻生育期各阶段的开始日期至末期和千粒重数据,以及同期的温、光、水等逐日气象数据,研究分析晚稻千粒重、灌浆速度与播种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影响晚稻千粒重的主要因素是抽穗日序,在晚稻适宜播种期期间,晚稻播种期越偏晚,抽穗日数可能越短,从而影响千粒重,最终影响晚稻产量。寒露风影响年份,晚稻灌浆速度主要受抽穗日序、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日平均气温越低、日照时数越少则灌浆速度越慢。【结论】寒露风出现在晚稻抽穗期会对晚稻灌浆速度产生抑制作用。建立的晚稻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模拟模型显著性水平高,可用于广西晚稻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水稻气象低温危害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门市新会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常年水稻播种面积45万亩。危害新会水稻生产的气象低温时有发生,主要是影响早造秧苗生长的春季低温阴雨和影响晚造水稻抽穗扬花的寒露风。本文结合新会水稻气象低温发生与减灾经验,谈其危害与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长江以南的双季稻种植地区,晚稻抽穗开花期常遇到“寒露风”冷温危害,致使晚稻生产极不稳定,晚籼稻尤其如此。如湘西北地区,近20多年来,平均每3~4年就发生一次较严重的冷害,晚稻空壳  相似文献   

10.
<正>晚稻插秧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象发生,一些晚稻主茎有明显的早穗现象;采用抛秧栽培的晚稻分蘖期长,个体之间发育进度不一,吐穗和抽穗时间会拉得较长。如果在晚稻生长的中后期,巧用"920"就可缓解这些矛盾,使其抽穗整齐,成熟期整齐一致,既有利于避过寒露风,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又有利于小麦、油菜等后茬作物及时播种,实现季季作物丰产。针对晚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应区分不同情况合理  相似文献   

11.
寒露风对永福县晚稻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基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74-9675,9686
为防御和减轻寒露风对晚稻生产的危害,对永福县寒露风发生情况、危害及防御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永福县寒露风第1次出现的平均日期为10月1日,最早出现日期是9月19日,最晚出现日期为10月25日。9月底以前出现的寒露风对晚稻生产构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合理安排早晚稻的品种搭配和播种期,采取科学办法,加强水肥管理,可以减轻寒露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为广西晚稻生产寒露风低温冷害的监测提供参考,利用中国陆面同化系统(CLDAS)气温产品,结合多源卫星数据库的水稻种植本底信息,参考寒露风灾害监测指标,对广西2011年9月19—27日的晚稻寒露风低温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以验证CLDAS提供数据的精准度。结果表明:此次寒露风造成广西晚稻重度受灾面积3 159.76km~2,中度受灾面积559.77km~2,轻度受灾面积2 452.14km~2;CLDAS反演气温与12个验证气象站点实测气温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3,日平均温差为0.3℃;CLDAS反演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气象站点实测相应气温的时间差小于1h。CLDAS提供的气温数据与实际监测的气温数据较一致,并具有快速详细监测当地晚稻寒露风灾害等级分布状况的优势,且精准度较高。CLDAS可用于广西地区晚稻生产的寒露风天气监测。  相似文献   

13.
刘一江 《农技服务》2014,(6):149-150
利用沙塘农气观测站的同一种晚稻齐穗后每隔5天进行灌浆速度测定的记录数据和气象资料,探究晚稻抽穗灌浆速度与日气温均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型对晚稻灌浆速度与日平均气温的模拟精确,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晚稻抽穗普遍期气温的升高对水稻灌浆速度的增加有显著影响,表明寒露风使得晚稻灌浆受抑制而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14.
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寒露风发生的类型,分析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提出防御对策,以为晚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寒露风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寒露风的类型,分析寒露风对晚稻生产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以为双季晚稻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寒露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寒露风发生的类型,分析寒露风对双季晚稻造成的危害,提出防御对策,以为晚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期播种和抽穗杨花期人工控制温度,研究温度对双季晚稻岳优9113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分析晚稻关键生育时期的适宜性和灾害性温度指标。结果表明,气象条件适宜时,播期每推迟5 d,晚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平均减少60℃,日有效温度平均下降0.65℃,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同时,晚稻产量与抽穗至成熟期的有效积温成正比,有效积温每增加50℃,产量可提高767.5 kg·hm-2。岳优9113有效分蘖在孕穗期达最大值,返青至孕穗期有效积温达到1 292.4℃为分蘖最适温度。抽穗扬花期温度是影响晚稻产量构成的主要气象因子,千粒重、每穗实粒数与抽穗后5 d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岳优9113抽穗杨花期最适温度为26.9℃,低温阈值和高温阈值分别为15.5℃和38.1℃。  相似文献   

18.
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会直接影响晚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晚稻抽穗缓慢、不整齐、包颈严重、抽穗扬花受阻,最终导致晚稻结实率降低。新干县分析了2010年低温冷害对晚稻结实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贵池区双季稻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双季早稻和早熟中稻的播种育秧期常遇低温加连阴雨天气,造成烂秧死苗和双晚在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危害,严重制约了贵池区双季稻的生产。该文总结了贵池区水稻低温冷害的主要发生类型,并提出了科学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定量评价寒露风对江西省双季晚稻的影响,依据1981—2013年江西省81个常规气象观测站9月1日—10月10日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和1991—2012年江西省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双季晚稻灾害调查资料,研究江西省双季晚稻寒露风影响评估模型和等级划分标准,并利用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2010—2013年晚稻分期播种试验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晚稻寒露风发生期间,降温幅度、过程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温度和低温持续时间对水稻冷害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4个因子同时出现或部分出现异常均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冷害。在综合考虑了上述4个因子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寒露风影响评估模型和等级划分标准,其分期播种试验检验评估等级与实际等级完全一致的占80%;运用模型对江西省2006、2011年2次明显寒露风天气过程进行评估,评估准确率较高,达87.5%;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定量评价江西省各市(县)晚稻寒露风发生程度。据此确定的寒露风评价指标为:寒露风指数(CDWI)≥0.70时为重度寒露风,晚稻减产15%;CDWI在0.50~0.70时,发生中度寒露风,晚稻减产10%~15%;CDWI在0.30~0.50时,发生轻度寒露风,晚稻减产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