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广华 《新农村》2020,(3):29-29
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牛、羊的危害性极大。牛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牛肝胆管中,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入水后孵出小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继续发育离开螺体,在水体中或附着于水草上形成囊蚴,囊蚴如果被牛只吞食,到达小肠后沿胆管或穿过肠壁和肝实质到达肝胆管内寄生而引发该病。1.临床症状牛体感染肝片吸虫后,多呈慢性经过,轻微或中等感染,膘情较好者.  相似文献   

2.
正猫后睾吸虫病是由于后睾科、后睾属的猫后睾吸虫寄生于猫等食肉动物胆管中引起的疾病。1猫后睾吸虫病的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猫等食肉动物胆管中,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水中的虫卵被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其体内经毛蚴、胞蚴、雷蚴阶段变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进入水中,遇补充宿主淡水鱼、虾等而进入其体内各部,以肌肉为多,最后形成囊蚴。猫等由于吞食含  相似文献   

3.
喻佳  王强 《中国畜禽种业》2012,8(3):100-100
矛形双腔吸虫又叫枝歧腔吸虫.属双腔科,双腔属。虫体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兽及猪、马、兔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偶尔也寄生于人体内。虫体狭长呈矛头状。扁平而透明呈棕红色。羊的感染率可高达70-80%。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夏、秋季感染,冬、春季发病。  相似文献   

4.
大山区家畜血吸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血吸虫病是由日本分体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属国家二类动物疫病。日本血吸虫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和江南13个省、市、自治区。国内现已查明,除人体外,有31种野生哺乳动物、8种家畜自然感染该病。血吸虫生活史经过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等阶段。其间毛蚴至尾蚴的发育阶段必须经过中间宿主钉螺才能完成发育和传播。成虫寄生在人、畜的肠系膜静脉内。具有感染性的是尾蚴阶段,主要经皮肤、口腔和胎盘等感染。成虫在动物体内的寿命一般…  相似文献   

5.
<正>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常和片形吸虫混合感染,主要发生于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其病理特征是慢性卡他性胆管炎及胆囊炎。1.症状。双腔吸虫病常流行于潮湿的放牧场所,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发病后期,病牛出现可视黏膜黄染,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腹泻或便秘,逐渐消瘦、皮下水肿,最后因体质衰竭而死亡。2.诊断。粪检查找虫卵,结合流行病学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尸体剖检到虫体可以确诊,亦可借助于药  相似文献   

6.
<正>羊寄生虫病主要有,扁形动物门: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矛形歧腔吸虫、中华歧腔吸虫、鹿前后盘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程氏东毕吸虫、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蚴、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中点无卵黄腺绦虫;线形动物门:绵羊毛尾线虫、球鞘毛尾线虫、蛇形毛圆线虫、艾氏毛圆线虫、突尾毛圆线虫、环纹奥斯特  相似文献   

7.
该病是由肝片吸虫于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胆管及胆囊中引起的寄生疾病。慢性的以慢性肝炎、营养不良、贫血黄疸、腹腔积液、衰竭死亡为特征,急性的以急性肝炎、发热、肝区疼痛为特征,且呈地方性和季节性流行。1虫体的发育过程肝片吸虫从虫卵到幼虫再到成虫要经过4个关键时期。(1)虫卵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即pH 5~7、温度15~20℃的水中经7~15d发育成水中毛蚴。虫卵在温度适宜水中  相似文献   

8.
正牛寄生虫病主要有扁形动物门,如肝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矛形歧腔吸虫、中华歧腔吸虫、鹿前后盘吸虫、后藤前后盘吸虫、盘状殖盘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程氏东毕吸虫、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细粒棘球蚴、牛囊尾蚴、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中点无卵黄腺绦虫。线形动物门,如兰氏毛尾线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7,(11)
<正>1羊棘球蚴病羊棘球蚴病是由羊棘球蚴寄生在羊体内引起的羊寄生虫病。棘球蚴又称包虫,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要是犬、狼等肉食动物。虫卵和孕节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含有被虫卵和孕节污染的食物被羊吞食后而受到感染。虫卵和孕节内的六钩蚴在羊的消化道内孵出,钻入羊的肠壁,并随血流或淋巴液到达羊体内各处,以肝、肺、脾、肾最常见。六钩蚴经6~12个月的生长发育,最终成为具有  相似文献   

10.
1.在湖南,5—10月虫卵发育,发部时间为19—31天,共它月份发育极慢或基本不发育。虫卵对低温有抵抗力,在-6℃持续2天还不能杀死全部虫卵。猪粪尿貯存25天可杀死其中的全部虫卵。连续阴雨天气可使毛蚴孵出推迟,还有一部分毛蚴不能出壳,死在卵内。对卵内一种单细胞生物作了观察。2.湖南省姜片虫的中间宿主,有尖口园扁螺和半球多脉扁螺,凸旋螺是否可作为中间宿主有待证实。前两种的自然感染率为7.5%和4.6%,人工感染率为19.2~42.4%和16.2%。3—11月为扁卷螺活动季节,6—8月幼、中螺占优势,幼、中螺感染率大于成螺感染率。3.毛蚴主要从扁卷螺的头、颈、腹足部钻入,钻入时间一般为56—180分钟,钻人幼、可螺时间(66分钟)比成螺(102分钟)短。以每螺4—8个毛蚴的感染尖口园扁螺,感染率较高(30.8—42.4%)。由毛蚴感染至尾蚴逸出平均约需55天。还观察到雷蚴肠道内有一种棕色、黑色的“原生动物”。4.猪人工感染囊蚴后84天发育为成虫。湖南省猪感染姜片吸虫于8月初开始,8、9两月为高潮,10月下降,11月以后感染极少。5.根据湖南省猪姜片吸虫的流行病学和感染季节的研究,提出了防治本病的6条建议,其中包括7月以前为灭螺时间,十月和元月各驱虫一次。  相似文献   

11.
1.在湖南,5—10月虫卵发育,发部时间为19—31天,其它月份发育极慢或基本不发育。虫卵对低温有抵抗力,在-6℃持续2天还不能杀死全部虫卵。猪粪尿贮存25天可杀死其中的全部虫卵。连续阴雨天气可使毛蚴孵出推迟,还有一部分毛蚴不能出壳,死在卵内。对卵内一种单细胞生物作了观察。2.湖南省姜片虫的中间宿主,有尖口园扁螺和半球多脉扁螺,凸旋螺是否可作为中间宿主有待证实。前两种的自然感染率为7.5%和4.6%,人工感染率为19.2—42.4%和16.2%。 3—11月为扁卷螺活动季节,6—8月幼、中螺占优势,幼、中螺感染率大于成螺感染率。3.毛蚴主要从扁卷螺的头、颈、腹足部钻入,钻入时间一般为56—180分钟,钻入幼、中螺时间(66分钟)比成螺(102分钟)短。以每螺4—8个毛蚴的感染尖口园扁螺,感染率较高(30.8—42.4%)。由毛蚴感染至尾蚴逸出平均约需55天。还观察到雷蚴肠道内有一种棕色、黑色的“原生动物”。4.猪人工感染囊蚴后84天发育为成虫。湖南省猪感染姜片吸虫于8月初开始,8、9两月为高潮,10月下降,11月以后感染极少。5.根据湖南省猪姜片吸虫的流行病学和感染季节的研究,提出了防治本病的6条建议,其中包括7月以前为灭螺时间,十月和元月各驱虫一次。  相似文献   

12.
陈莉萍 《农技服务》2003,(12):34-35
<正> (一)牛羊的寄生虫病 1、蠕虫病 包括吸虫、绦虫、线虫病。蠕虫病是寄生虫病中最普遍、危害最大的疾病。吸虫病主要有片形吸虫(尤以肝片吸虫为主),其次为阔盘吸虫、双腔吸虫(重点是矛形吸虫)等。绦虫幼虫病主要有羊囊尾蚴、包虫病、脑多头蚴、细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这些病是绦虫幼虫寄生于牛羊肌肉、肝、肺等处引起的。应以积极预防为主,辅之必要的治疗。常见绦虫成虫病有莫尼茨绦虫病、曲子宫绦  相似文献   

13.
<正>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及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引起的疾病,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寄生虫病。1病原寄生于羊肝脏内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形状相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寄生于羊上的捻转血矛线虫卵和肝片吸虫卵在水滴中和5.5-35.5℃室温内的发育能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捻转血柔性虫卵在17.5-35.5℃条件下发育的成幼虫仅需7-4天;肝片吸虫卵在22-35.5℃发育成毛蚴需16-10天。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牛肝,用人工分离的方式取出肝脏、胆囊中的虫卵及肝片吸虫子宫中的虫卵,分别在池塘水、无氯自来水和冷开水中进行人工培养观察。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室温下(15~21 ℃)虫卵发育较缓慢,至第31 d才孵出毛蚴。恒温条件(28 ℃)下只需10~13 d即可孵出毛蚴。用无氯自来水孵化较好,用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进行感染并能在其中顺利发育。  相似文献   

16.
韩莉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68-268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一、流行情况捻转血矛线虫在同属线虫中的致病力最强,反刍动物的肠道线虫主要是血矛线虫。捻转血矛线虫比其它肠道线虫产卵多,雌虫一天可产卵5000~10000个。虫卵对外界抵抗力较强,适宜的发育温度是20~30℃,4℃以下虫卵停止发育,1℃以下或60℃以上可致死亡,但虫卵对一般消毒药抵抗力较强。羔羊和青年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成年羊抵抗力较强,被  相似文献   

17.
羊绦虫病主要是由莫尼茨绦虫寄生在羊的小肠内所引起的消化道蠕虫病。莫尼茨绦虫乳白色,扁平带状,长约1~6 m。成虫不断脱落含有虫卵的节片随粪便排出,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后,发育成有感染能力的似囊尾蚴,再被羊吃了,就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发育为成虫。 症状:①本病最容易侵害8个月以内的幼龄羊;②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贫血,以后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随粪便排出如面条状白色虫体体节;③有的病羊表现痉挛、沉郁和兴奋不安等神经症状,最后消瘦死亡。 治疗方法:①硫双二氯酚,每kg体重35~75 mg,配成悬浮液口服;②灌服1%硫酸铜溶液(必须是医药  相似文献   

18.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及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引起的疾病,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猪带绦虫虫卵和六钩蚴膜的超微结构。【方法】猪带绦虫病患者用槟榔、南瓜籽法驱虫,收集成熟虫卵。次氯酸钠法破壳后,等渗percoll溶液收集六钩蚴,人工肠液激活六钩蚴。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虫卵和六钩蚴。【结果】猪带绦虫成熟虫卵呈卵圆形,直径约为50-58μm,由胚膜、内胞质层、六钩蚴膜和六钩蚴等几部分组成;发育期猪带绦虫六钩蚴的膜结构由外向内分别是外胞膜残留层、外胞质层(包括不规则较致密的外层和均质透明的内层)、胚膜(包括胚层和内胞质层)和六钩蚴膜,而成熟六钩蚴的膜结构仅六钩蚴膜一层,厚度约为49-51nm。【结论】猪带绦虫虫卵和六钩蚴膜的超微结构和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及肥胖带状绦虫(T.saginata)的超微结构相似,但膜下层的糖原颗粒外周无包膜。  相似文献   

20.
肝片吸虫隶属于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虫体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肝脏胆管中,也可寄生于人体。该虫能引起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羊感染肝片吸虫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几年,豫南地区新引进的波尔山羊畜群,容易感染,尤其幼羔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