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本文采用秩次分析法对河南省2006年夏玉米区试中11个供试品种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介绍了评价品种表现的平均数分级值(H1)、秩次值(H2)及环境区分指数(YM)等3个统计数以及品种间秩次平均数显著性差异的多重比较方法。结果表明,在8个有效环境点中,洛单248、GD13和创玉1号产量表现的平均秩次值(H2i)较小,与其他品种有显著差异,为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秩次分析法对河南省2004年夏大豆区试中11个供试品种(系)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介绍了评价品种表现的平均数分级值(H1)、秩次值(H2)及环境区分指数(YM)等3个统计数,以及品种间秩次平均数显著性差异的多重比较方法。结果表明:在11个有效环境点中,濮129和驻豆5号产量表现的平均秩次值(H2i)较小,与其他品种(系)有显著差异,为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秩次分析法,对参加2008-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的13个品种(组合)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各环境点产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品种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评价品种的丰产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年试验13个品种中,YR709、武粳15、滇杂31、毕08-1表现高产中等稳定性,云光109表现中产强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用秩次分析法 ,对 6个年度参加河北省冬麦区中北部区域试验中的冬小麦新品系产量性状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各品种表现秩次值H2 ,环境区分指数YM ,秩次均方值S2 等统计数的计算 ,进行品种间产量的高低及稳定性比较。对 2 2个可评价参试品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用秩次分析法,对6个年度河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的大豆新品种(系)产量性状及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各品种产量表现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秩次均方值S2等统计数的计算,剔除了对品种产量差异区分能力弱的试验点次(试验环境),及试验点次过少的品种(系),进行品种间产量的高低及稳定性比较。对6年滚动试验中36个可评价参试品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证明了用秩次分析法对农作物区域试验产量性状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无子西瓜区试产量结果的秩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2~2005年度湖北省无子西瓜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系)的产量性状的非平衡资料进行了秩次分析.通过对各品种(系)产量表现平均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秩次均方值S2等统计数的计算,剔除了对品种产量差异区分能力弱的试验点次(试验环境),并进行品种间丰产性、稳产性比较.分析结果与湖北省品种审定和区试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用秩次分析法对农作物区域试验中的品种(系)产量性状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红小豆丰产性及稳定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第一轮(2001~2002年)国家红小豆品种区域试验所选用的9个红小豆品种(品系)在40个试点(两年)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丰产性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937-6325属于较高产、稳定型品种;保8824-17属于中产、稳定型品种;9218-816、辽红1号和冀红3号属于中产、平均稳定型品种;宝清红小豆属于较低产、平均稳定型品种;B3605、保876-16属于中产、不稳定型品种;白红3号属于较低产、不稳定型品种。同时也表明,秩次分析法能对作物区试品种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应用秩次分析法对大豆区试中品种产量表现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秩次分析法对北京市1993~1995年夏大豆区试中18个供试品种(系)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15个试验环境点次中,只有13个点次为有效试验环境点;在这13个有效环境点中,50002和50302产量表现的平均秩次值(H2)较小,与其它品种(系)有显著差异,为高产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14):6-7
2016年3月在柳北区石碑坪镇古木村对中广香1号等11个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优质稻品种中,五山丝苗产量高、经济性状表现好,野香优莉丝、丰优1号、野香优2号结果率高、穗大粒多,产量、品质次之。以上筛选的四个品种米质优,经济性状表现最好,抗倒性、抗病性等都表现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红艳  赵应忠  杨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54-17556
以Excel电子表格为平台,利用内嵌的VBA语言编写了一段用于秩次分析的宏代码。该程序具有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功能,并可计算出平均数分级值H1、秩次值H2和环境区分指数YM等关键参数,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运用秩次分析法对国家小麦区域试验数据进行高产性及高产稳定性分析。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了3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产量秩次值H2和环境区分指数YM;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用BT型、红莲型、印水型、野败型4种胞质的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及相应的保持系六千辛B分别与8个粳型恢复系和12个籼型恢复系配成的100个组合对4种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对粳籼杂种F1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和播抽历期有显著的平均负效应,对穗长、单株有效穗的平均负效应不显著;不育细胞质对粳粳杂种F1的5个性状没有显著遗传效应。对于粳籼杂种F1的5个性状,4种胞质之间遗传效应存在极显著差异;对于粳粳杂种F1的每穗总粒数、株高、播抽历期,4种胞质之间遗传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4种胞质平均相对效应秩次总和排序,无论是粳籼还是粳粳杂种F1,都是印水型细胞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The rank-sum test is a nonparametric method used in variety evaluation. However, the hypothesis testing of the method hasn't been established for multi-trait comprehensive ranking. In this paper, under null hypothesis H0: the variety's ranking on each trait is random, the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 of sum of ranks (SR) was firstly derived and further used to obtain the critical values for multi-trai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rank-sum testing. A new C++ class and its basic arithmetic were defined to deal with the miscount caused by the precision limitation of built-in data type in common statistical software under large number of varieties and traits. Finally,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was demonstrated using five starch viscosity traits of 12 glutinous maize varietie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o simple and convenient that it can be easily used to rank different varieties by multiple tra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