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育系的异交性能制约着异交结实率 ,是提高杂交繁制种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加强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于不育系异交性能的改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影响不育系异交性能有关方面的因素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韩赞平  汪旭东  王彬  牟春红  吴先军 《种子》2005,24(11):39-43
概述了水稻不育系异交性能影响因素间的遗传相关关系及其改良策略.指出了影响水稻不育系异交性能的因素彼此相互关联,互相影响.改良不育系异交性能对于优化其生产应用前景和提高杂交育种亲本选择的预见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制种实践表明,不育系的开花历程、柱头外露、柱头面积、开颖角度和开闭颖时间等异交特性与制种产量密切相关.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对目前荆州地区生产上一直大面积使用的12个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异交性能进行了测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所有异交性能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最近培育的组合在柱头外露率、午前花率与开花集中程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采用综合评判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供试不育系的异交性能由高到低可分成3档,最优不育系与最差不育系相比,综合指数相差约1倍;第1档综合评分在3.40~3.85,依次为粤泰A、川香29A、Q2A、顺A、中9A和培矮64S;第2档综合得分在2.55~3.10,依次有金23A、珍汕97A、Ⅱ-32A和冈46A;第3档综合评分为2.0以下,有荆楚814A和V20A.  相似文献   

4.
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根据高产典型分析,制种亩产150~200公斤,异交结实率要达40%~50%。因此,要提高制种产量,必须从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入手。由于母本结实率高低受到花期花时是否相遇、种性包颈程度、柱头外露率、父本花粉量、花粉柱头生活力、开花授粉时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提高不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水稻三系配套制种技术体系虽然已经很完整了,但随着水稻育种资源的不断更新、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的水稻三系不育系层出不穷,而对三系不育系异交性能的研究也并未止步。通过对三系不育系异交性能、繁殖研究方法及试验结果的推陈出新,为农业技术人员研究新品种制繁技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明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开花习性与异交率之间的关系,是选育高异交率粳稻不育系的重要基础。在对284份滇一型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率检测和部分不育系开花性状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和开花习性的精细比较,发现粳稻不育系间自然异交结实率变化幅度较大,大多数粳稻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率都比较低,但同时也鉴定出少量高异交率的不育系。相关分析发现颖花的开颖角度与粳稻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三个不育系开花性状的精细观察分析,显示了开花集中度是影响粳稻不育系异交率的重要因素。在粳稻不育系的育种实践中应该加大对不育系开颖角度和开花集中度的选择,以提高粳稻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7.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森和 《种子》1995,(1):38-39
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杂交水稻制种超高产的关键。根据高产分析,制种产量200公斤/667m2以上.异交结实率要达45-60%以上。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必须从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入手。本文就有关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机理及措施问题进行探讨研究。1提高杂交水  相似文献   

8.
万6A由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抗逆性较强、品质较优的特点.2004年8月5日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9.
酒都 A 是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籼型优质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和易繁易制等特点,利用该不育系组配的酒都优 586 于 2022 年通过审定(川审稻 20222010)。为促进酒都 A 及所配品种的推广与应用,研究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荃粳1A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105B与中作88的杂交后代F6为轮回亲本,再与105A杂交,经过6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粳型不育系,于2016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作物新品种保护中心授权保护,品种权号是CNA20171744.6。对不育系荃粳1A的开花习性、异交性及所配组合的表现等特征特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充分利用该不育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长农2A是以隆801B/川香29B的杂交后代作父本,以金23A为母本进行测交,经过连续多代择优回交选育而成的早籼型野败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安徽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大麦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大麦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途径张明生李安祥陶红吉颖陈富强(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盐城市224002)(江苏省新洋农场)提高大麦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降低制种成本,利用大麦杂种优势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大麦是自花授粉作物,不育系的穗下节较短,并存...  相似文献   

13.
水稻不育系陈种发芽技术研究福建省宁德地区农校高绍良在杂交水稻制种工作中,由于不育系的种子产量受气候、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造成不育系种子有时供大于求,有时供不应求。不育系陈种的利用可以缓解这个矛盾,但发芽率明显降低。为了提高不育系陈种的利用率,我...  相似文献   

14.
金福A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三亚金稻谷南繁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败育彻底、株型矮而紧凑、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在江西萍乡地区的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生殖生长期的生理特性差异,选用高、中、低异交率的大豆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为材料,通过测量各时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淀粉含量,比较分析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各生理指标在各时期的差异。结果表明:R5期后,大豆不育系的各生理指标开始与其同型保持系产生差异;R7期,不育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低于其同型保持系,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同型保持系,中异交率和低异交率不育系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高异交率不育系和3个相应的保持系。这些差异与大豆不育系的源大库小、持绿、子粒皱缩等现象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荃粳1A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105B与中作88的杂交后代F6为轮回亲本,再与105A杂交,经过6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粳型不育系,于2016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技术鉴定,2018年通农业部作物新品种保护中心授权保护,品种权号是CNA20171744.6。对不育系荃粳1A的开花习性、异交性及所配组合的表现等特征特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充分利用该不育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研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杰  周国彬 《中国种业》2006,(10):11-13
简述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育成的不育系及不育胞质类型多,选育的不育系在优质、异交习性、特异性、抗性等研究上进展大;绝大多数不育系配制的优势组合少、产量水平没有明显的突破,不育胞质效应不明显,不育系在产量、品质与抗性三者的矛盾上未能较好地解决。同时提出了选育籼型三系不育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香 A 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于 2016 年用配制保持材料与籼粳胞质不育系 88A 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配组品种同时具有香型、优质、高产、中熟、大粒、中抗稻瘟病的特点。安香 A 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 100%,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异交习性好,易繁易制,利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19.
从水稻三系不育系倒伏现象、类型及危害着手,分析了不育系繁殖倒伏发生的原因,不育系倒伏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共同制约,即气候因素、栽培因素及亲本内在遗传因素.提出了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科学喷施"920"等有效防治水稻倒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利用具有紫色标记性状光温敏水稻核不育系紫红10 S,对其育性特征及制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育性稳定,转换起点温度低,符合水稻两系不育系的标准要求;其生育特征易于异交结实,制种易实现高产.通过大田繁种和制种实践表明,紫红10 S易于繁殖且具有较优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