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油4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低芥酸、低硫苷品系为主体亲本,与本地区育成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系组配杂交,F2再用主体亲本进行回交而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4起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苏审油: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辽春2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春21号小麦新品种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2年用“漯选2-1”作母本,与组合“82015/81025”的F1代复合杂交,1993~1998年经过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择,R代时其主要性状稳定一致,1999年进人品系鉴定试验(代号为“99鉴237”),连续进行了三年试验,表现抗病、抗倒伏,耐高温、高湿、抗干热风,增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3.
该品种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于1981年以九农13号为母本,绥农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1986年F5代决选品系,品系号为农大8170—2,1987~1988年参加校内鉴定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1989-1991年参加联合区域试验,1991年在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合丰25号平均增产10%以上。1992年通过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推广。  相似文献   

4.
1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1992年以大豆品种合丰35号为母本,以吉林优质大豆品系公84112-1-3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合9229。合9229F1表现熟期较晚,为提早合9229熟期,于1993年辐射处理合9229F2代材料,获得M0代种子,1994~1997年所内种植M1、M2、M3、M4代,并于M4代决选品系,代号合辐93154—2。1998~1999年参加所内鉴定试验,2000年参加品比试验和全省异地鉴定试验,2001~2002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 豫早1109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早熟棉花新品系。该品系于1990、1991年参加了河南省夏棉品种(系)生产试验,试点分布于7个地、市的10个县,基本上代表了我省的不同生态类型区。各试点小区面积为0.25亩,2次重复。通过试验,对该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如下: 1、丰产性两年试验豫早1109皮棉产量均居供试品种(系)首位。1990年平均亩产皮棉68.3kg,较对照中棉14号增产12.7%;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出综合表现优良、特色优质且适应凉山州生态区域的彩色小麦新品系参加区域试验,2021—2022年度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开展了16份辐射诱变育成彩色小麦品系比较试验。试验通过田间调查统计生育期、生育动态、形态特征、抗病性等指标进行室内烤种,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参试品系同时送往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抗病性接种鉴定。根据本试验田间表现、抗病性鉴定结果、室内考种结果和产量分析结果,推荐20γ-Z-36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7.
临麦2号是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鲁麦23为母本,临90-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1996年配制杂交组合,1997~2000年经多代系谱选择育成,于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预备试验。2002~2004年参加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绵阳31号是我所用自育品系绵阳90-310为母本,引进材料川植89-076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于1997年育成97-392,因株高、抗性分离,从中选择优良单株,经夏播加代选择和繁殖,育成392-27优良品系.该品系于2001年和2002年2年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丰产性好,抗病性突出,商品性好,于2002年9月通过四川省品审会审定定名为绵阳31号,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9.
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育经过 我院自60年代末开展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曾育出8023白壳、紫壳和村农1号、2号等多棱饲用(或食用)大麦品种.80年代又开展啤用大麦新品种选育.1994年育成啤用大麦新品种苏农21,1998育成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1号.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注重新引进品系的利用与高代品系的改良,1990年以QS(QS318/S 1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啤麦苏引麦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1995年育成大麦新品系苏B9607.同年参加院品系比较试验,1996年进入省多点试验,两年表现均突出,综合性状优良.1997~2000年先后参加省大麦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因综合性状优良且增产幅度大.2000年8月通过省中间试验并报审,于2000年12月正式审定为"扬农啤2号".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辽单527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辽单527的母本为辽7980、父本为丹598,于1999年配成组合,2003年参加辽宁省预备试验。2004年参加国家玉米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国家西南组玉米区域试验。2006年同时参加国家西南组玉米生产试验。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国审玉2007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