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以质为先”。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重要战略物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我国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逐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政策扶持,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供求总量实现了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
7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11,(11):55-56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加强设施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加大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努力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t以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种植业发展成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路生 《种业导刊》2011,(2):17-17,19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显著改善、科技含量快速提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种植业发展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规定种子储备制度,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我省是缺粮省,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建立粮食安全应急种子储备制度,对于促进我省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省从2002年开始,就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粮食种子储备制度。为  相似文献   

6.
粮食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末,在现代社会,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国内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也会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介绍我国古代至近现代各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及主要的粮食储备制度,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得出了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之间重要的依存关系——粮食安全是粮食储备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粮食储备制度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粮食安全,良种是关键,充分保障粮食生产用种的供应和质量安全任务异常繁重,种子企业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1 抓好种子工作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是其目标和总体要求之一,从农业部门来讲,首要的任务是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中央农村工作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2007年粮食生产一定要努力实现稳定发展,农业部提出了组织开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良种当然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肖步金 《中国种业》2020,(10):19-22
粮食安全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石,稳定粮食安全供给,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作为产粮区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风险,以福建省的产粮区清流县为例,对当地粮食安全供给现状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衡量粮食安全指标比对和全省粮食安全风险局面,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剖析。据此提出了福建省产粮区应该站位全省粮食安全战备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贮备体系建设,健全和提高应急保障能力;重视涉农专业队伍建设,增员进人增强活力;从而理性构建全省区域关联的粮食安全观。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的口粮供应是头等大事,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目前,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可以实现自给,但还存在着部分粮食品种区域性的不平衡,因此宏观调控的功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林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329-329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提条件,也是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笔者从温州市近几年粮食生产现状出发,对温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明确提出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物质基础,当前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各种制约因素日益凸显,要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必须培育出适宜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品种,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 《种业导刊》2012,(12):37-37
近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系列分析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问,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4871.31亿公斤,平均每年新增粮食13.33亿公斤,新增粮食产量占全国增量的1/10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别对粮食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和粮食进口国(如日本、印度)的粮食安全状况及保障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一些启示,主要包括:(1)健全粮食价格保护政策;(2)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建立高效的粮食储备机制;(4)加强粮食国际贸易;(5)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方伟  洪思扬  张磊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9):160-164
粮食生产是稳民心、安天下的重要战略产业。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备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广东省的粮食生产基本情况进行梳理,2010—2019年间,粮食产量及种植面积稳中有降。其次,分析了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农业生产规模小、粮食生产成本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种植结构问题突出、农业机械化潜力较低等因素制约了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最后,从撂荒耕地复种、种植结构调整、科技提升产能等7个方面就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稳定及提升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对粮食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和粮食进口国(如日本、印度)的粮食安全状况及保障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一些启示,主要包括:(1)健全粮食价格保护政策;(2)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建立高效的粮食储备机制;(4)加强粮食国际贸易;(5)建立粮食安全顸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极大,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其产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供给和社会稳定,因此需要探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并提高对病虫害的重视程度。文章采用了论述、举实例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长期以来玉米高产种植流程、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指出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升我国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是研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总结了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从光、温、水、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机理性研究到农业模型以及主流的统计分析模型的研究脉络和存在的问题与模型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9.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省农委认真分析了贵州省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和多年来抓粮食生产的经验,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道路,以科技为支撑抓好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12,(8):36-36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我国保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12亿公顷(18.18亿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6.67万公顷(4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稳定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