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针对怀地黄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对道地药材怀地黄无害化施肥进行研究,提出了怀地黄无害化施肥的途径和方法,为实现怀地黄生产的无害化、标准化、产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地黄是中药的常用药材,明代以前,地黄以陕西、江苏、安徽等地所产为地道。明清时期,地黄的道地产区发生重大转移,河南怀庆成为新的道地药材产区,享有"以一邑供天下"的美誉。这不仅得益于该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先进栽培技艺的应用,怀庆药商的贸易推广,以及地黄炮制工艺和品牌的创立。怀庆地黄获得时人的广泛认可,进一步推动了怀庆地黄种植和贸易的兴盛,增强了怀庆地黄的道地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道地药材的研究,以豫产道地药材——怀地黄为分析对象,通过文献查询及实地考察,以时间为轴,分析了不同时期地黄产地的变迁原因,展现地黄道地产地的变迁历史,为道地药材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怀地黄产地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与怀地黄道地产区生态相似的区域,为怀地黄发展新产区提供科学依据,以怀地黄道地产区武陟、温县、沁阳、博爱4个县的18个乡镇为基点,通过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Ⅱ),提取基点的8个关键生态因子值,分析与其具有不同相似度的分布区域。结果表明,与怀地黄道地产区生态相似度在90%以上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和河北三省交界的平原区。地黄古道地产区陕西大荔、今主产区山西曲沃等地与怀地黄道地产区武陟等地生态相似度在95%以上。为保证药材品质,建议地黄生产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区域。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区地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石蜡切片法、薄切片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区地黄块根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结构以及有效成分梓醇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用SPSS 10.0软件系统分析了不同产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与地黄块根中梓醇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黄道地药材怀地黄从外观上有以下特征:颜色较深,为黄褐色,形状为块状,最粗处直径大,长度/粗度比值小。而其解剖构造上的特征如下:横切面有菊花心,其他产区的地黄没有菊花心;怀地黄木质部/韧皮部的比值为3.7,木质部及木质部中薄壁细胞所占的比例都较其他产区要高。怀地黄中主要药用成分梓醇的含量也高于其他产区,通常都在9%以上。土壤类型与地黄块根中梓醇含量密切相关,怀地黄的道地产区土壤为砂壤土,是由黄河冲积而成的,这种土壤的特点是pH值为7.5~8.5、透气性好、持水保肥能力差。说明透气性好的弱碱性土壤适合地黄生长和梓醇积累。外地引种怀地黄块根有逐步退化变小的趋势,说明怀地黄之所以能成为“道地药材”与怀庆地区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怀地黄品种比较和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黄苷A、梓醇和地黄多糖3种成分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怀庆-4等10个主要怀地黄农家种植品种进行了其含量测定,综合比较各品种间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地黄中3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地黄苷A含量较高的怀地黄品种有怀庆-5、9302和北京-1等,梓醇含量较高的怀地黄品种有怀庆-5、北京-1、红薯王等,多糖含量较高的怀地黄品种有金状元、白状元、怀庆-7等。同时,怀地黄各农家种植品种中,地黄苷A、梓醇和多糖的含量高低没有一致性的规律,在进行怀地黄的品种比较和质量研究时,应增加检测指标和测定方法,以更加全面地评价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东阿县中草药种植情况,总结了发展地黄产业、甜叶菊产业的优势和思路,以期为东阿县发展道地药材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四大怀药"之一。河南省焦作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炮制工艺,造就了怀牛膝作为道地药材区别于其他产地牛膝的优良品质。随着怀牛膝GAP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推介,道地药材怀牛膝被国内外市场普遍看好,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药材盲目发展,"道地"药材不再道地,药材功效受到了质疑,中医信任度降低,中医药要健康发展,市场呼唤"道地"药材。1、盲目发展种植药材,导致销售危机一些药材随意更改种植原产地,如原本产在浙江为浙八味药材的白术,被先后引进到安徽、河北、山东、湖南、湖北、  相似文献   

10.
怀地黄是河南省久负盛名的道地药材四大怀药之一,是我国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河南省孟州市是怀地黄主产地之一,常年种植22500亩左右.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主要产业和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怀地黄属高投入经济作物,一般亩投入需4000元左右,亩纯收入3500元左右,一旦病害控制失误,经济损失会非常大。斑枯病是常年为害怀地黄的主要病害,为害时间长、损失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化学药物进行防控,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严重影响了怀地黄无害化生产和发展。现将本市怀地黄斑枯病发生为害情况及其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近年发生情况 孟州市常年种植怀地黄,每年随气候条件不同,斑枯病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2011年6-8月连续出现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光照不足,全市怀地黄斑枯病发生18000亩,占种植面积的80%左右,发生盛期平均病株率为33.6%,严重地块高达87.2%,尽管药农积极强化防控,仍平均减产25%以上,严重的减产65%以上。2012年没有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且降雨适中。斑枯病呈中度、部分地块偏重发生,经积极防治控制为害,取得了较好收成。2013年春夏连旱,但8月份有几次大的集中降雨,田间积水严重,斑枯病偏重发生。平均病株率28.5%,严重地块达67.8%,造成平均减产18.9%。  相似文献   

11.
怀地黄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Scrop Hulariaceae)地黄属(Rehmannia)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传统的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地黄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尤以旧称"怀庆府"的河南焦作地区为地黄道地产区,该地区出产地黄被称之为"怀地黄",以其质量  相似文献   

12.
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均是我国传统的道地药材,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四大怀药中的部分化学成分还具有抗肿瘤生物活性。与放化疗等传统治疗肿瘤的手段相比,四大怀药因药食同源、绿色天然而在预防及治疗肿瘤中具有巨大潜能。因此,对四大怀药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四大怀药在抗肿瘤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怀地黄中地黄苷D的提取工艺,并比较不同炮制品中地黄苷D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选怀地黄中地黄苷D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怀地黄不同炮制品中地黄苷D的含量。结果表明:怀地黄中地黄苷D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甲醇加热回流提取2 h,该工艺稳定可行,地黄苷D提取率较高;生地黄中地黄苷D的含量为0.250%,比熟地黄(0.208%)高。  相似文献   

14.
对四大怀药的道地性、生物学特性、种植、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焦作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炮制工艺造就了四大怀药作为道地药材区别于其他产地同种药材的优良品质.四大怀药以高级滋补品和馈赠品誉满全球,行销世界各地.随着GAP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于文鹏 《中国农资》2014,(41):24-24
<正>河南省武陟县是闻名全国的四大怀药之乡,而位于武陟县西南边紧靠黄河滩的大封镇驾部村则是怀地黄的高产区。我们此次就是为拜访驾部的怀地黄种植大户刘大哥。刘大哥见到我们就高兴地说:"你去看看我的地黄,叶片墨绿,长势良好,今年地黄肯定会高产,多亏了鲁西腐植酸肥料啊!"原来,刘大哥逐渐成为地黄种植大户的美誉是鲁西化肥成就了他。种植初期,刘大哥的地黄收成并不尽如人意,咨询多个种植老户也未果。无奈,刘大哥只好花钱请了市里的专家给瞧瞧,专家看后的结论是肥  相似文献   

16.
怀地黄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选地整地怀地黄为喜光、喜肥植物,抗旱性较强,怕涝,因此在选择土壤时要选择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以土质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宜,土壤过黏、过硬的地块不宜种植怀地黄,怀地黄不能重茬,10年内种植过怀地黄的地块不能种植怀地黄。地块选好后,于秋末冬初深翻土地,使土壤得到充分的风化,翌年春季施入底肥,底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肥,厩肥等)为好,每667m2施5m3左右,另施入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药业发展。中药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县是国家级中药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由于标准化种植程度不高,中药材种植缺乏科学管理,农药、化肥的滥施滥用,农户自繁自育等问题,导致生产中一些道地品种种质混乱、品质参差不齐,市场交易混乱,为保护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制定道地药材标准,建立道地药材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194-195
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地药材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同时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扩大人工种植规模、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地药材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地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中药材资源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通过对甘肃中药材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介绍了其品种分布、规模及布局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严格控制道地药材种植区域,突出道地品牌特色;提升驯化、引种技术,确保中药材品质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怀地黄“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地黄"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比的氮、磷、钾肥对怀地黄产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个施肥因子对怀地黄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最佳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7.54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11.30 kg/666.7 m2、氧化钾25.54 kg/666.7 m2,怀地黄产量3 094.45 kg/666.7 m2。生产100 kg怀地黄的最佳经济施肥量:纯氮1.213 kg、五氧化二磷0.365 kg、氧化钾0.825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