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黔东南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稻纵卷叶螟的虫源性质、迁飞发生规律、测报工具改革和防治策略的多年研究,明确了稻纵卷叶螟在黔东南州发生规律及其种群数量变动与生态因子的内在联系;改进测报工具,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提出主治第三代,控制第四代,放宽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次数,提高天敌控制能力的防治策略,减轻其灾害损失,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在本区水稻连续大发生,尤其是2004年、2005年,未防治田的稻纵卷叶螟二代、三代为害白叶率高达100%,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笔者对近两年我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与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今后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的防治策略。1发生特点1·1迁入早2004年、2005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在山区水稻连续大发生,尤其是2004、2005年,未治田的稻纵卷叶螟2代、3代为害白叶率达100%.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必须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在信阳地区1 a发生4代,常年7-8月份发生较重。通过探索稻纵卷叶螟豫南的发生规律,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汪文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98+3929-3898,3929
稻纵卷叶螟在青阳县通常一年发生4代,其中以三代最重,二代次之,少数年份在双晚上也发生较重.主要阐述了稻纵卷叶螟在青阳县发生情况,根据青阳县2004 ~ 2009年稻纵卷叶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2004 ~ 2009年连续6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原因是大量迁入的虫源、优质而丰富的食料、化学农药施用不当、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农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方面,且指出了青阳县在稻纵卷叶螟防治对策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药剂或药剂组合对水稻病虫进行全程化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针对四(2)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可在卵孵化盛期1~2龄幼虫高峰期选用锐劲特和爱苗的组合药剂,同时兼治纹枯病;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时可选用锐劲特补治,同时预防二化螟危害造成的白穗;可选用速灭抗防治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以上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稻纵卷叶螟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的准确率,减少稻纵卷叶螟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贵州省惠水县1993~2006年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及第四代发生期和发生程度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第三、四代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盛发期预测模型分别为y=30.76-5.185x和y=10.128+0.837x,发生程度模型分别为y=0.02x-0.169和y=0.000 175x1+0.004 393x2+1.494 36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近10年余庆县前期气候条件对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种群发生发展规律的影响,为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2020年余庆县稻纵卷叶螟虫情资料和10年的平均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和风速等气候资料,探究10年间种群迁入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结合提前1候、提前2候和提前3候气候数据分析其对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2011-2020年余庆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和灯下诱蛾始见期最早分别出现在2014年4月4日和4月23日,最晚分别出现在2011年5月30日和2018年5月23日,近10年其始见期主要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主害代第3代迁入峰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主害代第4代迁入峰期主要在6月底至7月上中旬;第3代主迁入峰期的成虫迁入量决定第3代幼虫的发生程度;最低温度、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余庆县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发展的关键气候因子,提前10~15 d的日最低温度越高、降水量越多、平均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田间种群的增殖扩张,水稻的卷叶率危害越重。【结论】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早、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和前期水汽条件充足都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锐劲特和阿维菌素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危害日益严重,对水稻丰产丰收构成很大威胁.受安万特作物科学中国部委托,作于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发生期,开展锐劲特和阿维菌素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并明确了合理配比.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 e),是保靖县中稻主产的三大主要害虫之一,对保靖县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调查了2007~2014年保靖县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发生规律,并调查分析了稻纵卷叶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在保靖不越冬,年发生3~4代,每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迁入,主害代为第二代,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蛾峰量最高达12 800只/667m2,漏治田稻纵卷叶螟为害造成水稻减产5~7成,最高达90.2%。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不同龄期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6月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不同药剂、不同龄期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EC、5%锐劲特SC、15%阿维.毒EC等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效均在88.93%以上,可用于取代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最佳时期在3龄幼虫盛发期前施药。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混用和复配药剂,在三亚市进行了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使用10%氟铃·毒死蜱(酷锐)1500mL+50%丙溴磷600mL的速效性最好,药后1d防效达到97.74%,其持效期也较好,药后7d防效达100.00%;试验中使用的其他单剂或复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可用于对稻纵卷叶螟的轮换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州省生产上大面积栽培的5个水稻品种进行稻纵卷叶螟抗(耐)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耐)性存在显著差异,试验条件下T优618和黔优568的长势最好,卷叶率低,抗性级别表现为抗(R);B优811和奇优894表现为中抗(MR);金优431卷叶率最高,抗性级别为感虫(S)。对5个品种叶片和叶鞘等进行了物理性状的测定及对比,发现稻纵卷叶螟趋于危害植株低矮、主脉狭窄、叶片含水量高、硅化细胞含量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化州市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动态预测模型,为稻纵卷叶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Fuzzy贴近度原理,挑选与第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量相关性好、超前性好的3项前期气象因子建立贴近度预测模型,并结合化州市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实际发生情况,设定Fuzzy贴近度预测规则。【结果】建立了化州市第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量的定量预测模型y=2.5587+44.1039R(x0,xi),并计算出预测规则,经对历史资料的回测检验,历史拟合率达92.3%,2009和2010年预测结果与实际一致。【结论】建立的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定量预测模型具有计算简单、工作量小、应用方便、预报准确率高等优点,适宜于基层测报站及生产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抗性检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用剥查法,研究了转cry1Ac+SCK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大田抗性。结果显示,在自然生产条件下,转cry1Ac+SCK基因的两个株系MSA与MSB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极强的抗性。转cry1Ac+SCK基因稻的杂交后代21S/MSB与II-32A/MSB都获得了高抗稻纵卷叶螟性状。MSA、MSB、21S/MSB与II-32A/MSB上的稻纵卷叶螟数量、卷叶率、卷叶株率与带虫株率均极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活性,计算毒力回归线、致死中浓度(LC50)及95%置信限、相关系数;田间试验设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3.5、18.0、22.5和27.0g/ha,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720.0g/ha,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药后15d调查卷叶数,计算卷叶率、防治效果。【结果】96.2%乙基多杀菌素原药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LC50为0.04327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3.5、18.0、22.5和27.0g/ha时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调查,2009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14%、75.18%、83.88%和85.79%,2010年分别为72.08%、77.43%、83.33%和86.64%。【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毒力,田间对稻纵卷叶螟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和天敌安全,是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以来,贺州市八步区早稻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均达到大发生程度,其原因主要与暴雨频繁、成虫迁入量大、生境适宜、上代残留基数高、田间天敌控害能力下降有关;生产上主要采取加强虫情监测,掌握治前控后策略,减轻防治压力,推行科学用药,选用高效低毒对口农药,提高施药防治效果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5%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和使用技术,采用300 mL/hm2、450 mL/hm2和600 mL/hm23种不同浓度处理进行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效,其中用药600 mL/hm2在2011年和2012年的防效分别为82.76%和84.61%。  相似文献   

19.
水稻虫害监测与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皖江流域处于长江中下游位置,是安徽省水稻的主产区,上接湖北、江西,下接江苏等水稻生产大省,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团队对皖江流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长期的实时监测工作,设立了固定的田间监测点(每个城市水稻主产区2个点,共计12点),辐射皖江流域水稻生产的绝大部分区域。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各类水稻害虫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等级。结果显示,当前皖江流域主要的水稻害虫为稻纵卷叶螟,其发生范围广,对水稻的危害较大,主要发生区域为:铜陵、芜湖、宣城、马鞍山。此外,二化螟呈现局部发生,同时个别地区的二化螟出现较强的抗药性,需要高度重视。目前,稻纵卷叶螟在江苏水稻种植区的发生状况正逐渐加重,呈现局部爆发的趋势。而稻纵卷叶螟具有迁飞性,需要各个区域联防联控,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对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主要虫害的区域综合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