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双  王晗  李倩倩  王鹏飞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8):141-148,157
黄河下游滩区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本研究以长垣市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案例,剖析研究区域生态现状,分析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最终提出基于"三滩分治"理念的植物种植规划策略:(1)植物规划设计原则;(2)"三滩分治"理念的形成;(3)植物种植规划总体布局;(4)基于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5)嫩滩生态修复策略.以期通过针对滩区提出的生态修复研究策略和植物配置方案,为黄河下游滩区植被的修复与生态治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滩区建设工程治理成效显著,但生物防治措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的利用方式改变等治黄措施有待加大力度。人民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防洪安全状况难以满足长远建设的要求。建议滩区的建设在保证滩区安全的状况下,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潜势,加强生物治理,启动补偿机制,通过功能区的划分,强化基础设施和庄台建设。把耕地农业系统转变为草地农业系统,扭转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现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生态移民,减轻滩区人口压力。达到生态和经济双赢,滩区群众能安居乐业,将黄河滩区的安全与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黄河湿地孟津段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湿地孟津段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及该区域2011-2017年鱼塘、荷塘的提取与解译,认为在湿地保护区三区中人类活动频繁。结果表明,农用地约占研究区域土地面积的41.7%,6a间鱼塘、荷塘面积增加了58.5%。此外,研究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脆弱。同时,孟津湿地中一部分处于库区,一部分位于滩区,滩区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也难以得到保证。黄河湿地在河心洲、岛及嫩滩中采用主动恢复的方式,其他区域使用被动恢复方式,以依靠恢复湿地植物群落、满足湿地生态需水量为主要恢复方法,在避免二次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湿地修复。当前情况下,可通过改变耕种方式、科普宣教、加强管理的方式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及动植物资源,未来可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湿地保护区中村庄及农田的逐步退出。  相似文献   

4.
采用野外调查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北风沙滩区王滩子村、白土岗子村、小滩子村3个地区典型盐碱地进行初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该区土壤盐碱化概况、成因及危害,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和利用,进而为该区域盐碱地资源的开发治理及次生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黄河滩区是黄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滩地既是汛期排洪泄洪和沉沙区域,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土地。长期以来受黄河洪水影响,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黄河滩区存在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需继续进行研究治理。1黄河滩区概况黄河滩区是黄河下游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河道是清咸丰五年从河南兰考县铜瓦乡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形成的,黄河下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  相似文献   

6.
豫花6号在焦作沿黄滩区高产栽培技术刘亚非仝柳香杨忠浩吴放张利民(焦作农业科学研究所,焦作454151)花生是焦作市沿黄滩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近40万亩。但多年来滩区花生产量一直低而不稳,究其原因,滩区所用花生品种老且混杂退化严重是造成滩...  相似文献   

7.
杨朝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58-4759
从河南省黄河滩区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状况出发,分析了林业在黄河中下游滩区安全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其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方案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焦作市沿黄滩区花生低产原因及增产措施张宝华,王乾琚,王素霞(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温县454881)焦作市沿黄滩区东起107国道,西至洛阳黄河大桥,总面积100余万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约占50%,主要分布在武陡县、温县、孟县三县的沿黄滩区。花生已成为该...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开封市黄河大堤的植物种类、长势和植物配置情况,根据黄河大堤场地现状的防洪固堤需求与沙尘暴频发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抗旱性、耐湿性、滞尘性、抗风性和乡土植物的生态视角进行分析,提出适合黄河大堤的植物物种的选择及具体种植位置的应用建议,以期改善黄河大堤下游现阶段生态问题,为营建生态景观线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黄河河势"流性习散,河性习弯"的变化特性,提出了适应未来水沙条件的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治理方略:在现有河弯工程与改建的"束流节制工程"强力约束下,靠溜险工及控导工程与以生产堤为基础改造成的护滩防洪堤共同构成第一道防线,发挥控制流路,束流输沙及避免中常洪灾的作用,在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大堤上有目的地修建防滚河工程后成为第二道防线,结合在大堤至控导工程及村庄至大堤的道路标准提高后形成的格堤,既可在发挥分滞洪作用的同时,有计划地淤滩治滩.此外,"河南运河"也可作为黄河下游河道长期治理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蔬菜之一。近年来,我们立足于黄河中下游滩区种植越夏番茄的有利自然条件,探索出黄河滩区番茄越夏栽培技术。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浦东新区滩涂垦区土壤经高灌低排水位工程淡水洗盐后进行田间试验,在水旱轮作模式中研究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和不同茬口模式对滨海滩涂垦区土壤熟化的影响.经过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措施中畜禽粪便对垦区土壤改良的效果最佳,可显著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活性、微生物量、有机质和CEC.改良示范区产量虽然大幅度低于面上产量,但与常规对照相比,施用鸡粪和猪粪显著提高水稻及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1-2013两年时间针对性选择示范区不同地点(江外滩和江心洲)人工干预形成的不同林龄组杨树林地(滩涂疏林、2008-2009年林、2006年林、2005年林和1989-1990年林)以及自然沼泽湿地、芦苇地等不同生境类型,采用样带法开展鸟类群落调查,研究生境变化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4种,隶属于13目34科,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安徽省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安徽省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示范区鸟类以雀形目鸟类最多,为19科48种,占鸟种总数的57.14%。食性集团以食虫鸟(32种)、肉食性鸟(20种)和杂食鸟(19种)种数居多,分别占总鸟类种数的38.1%、23.8%和22.6%,食物资源类型决定了各生境鸟类食性集团的组成。沼泽湿地鸟类总种数和密度均最高,芦苇地最低,其中,各生境鸟类密度中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鸟类多样性指数增大,滩涂疏林全年鸟类多样性仅次于成熟林, 但以沼泽湿地的最高。全年鸟类多样性在各生境中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全部生境鸟类多样性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且在各季节中存在极显著性差异。鸟类多样性特征与生境的复杂程度和植被类型相关。还就抑螺防病林工程对鸟类群落的生态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其生态保护措施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4.
A bluff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Mexico reveals a cross section through an ancient beach deposit now lying 4 meters above sea level. Radio-carbon dates on the shells within the deposit reveal an age of 1940 years. The deposit appears to be valid evidence for submergence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present, but whether that submergence was due to a higher eustatic stand of the sea or whether there has been an uplift of the land since that time cannot yet b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5.
针对滩涂养殖中鸟害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一些值得推广的防护方法,可减少滩涂养殖中鸟害的损失和提高滩涂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黄河滩地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特色,阐述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包括山水格局并存、人文与自然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及生态-经济-社会并进.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分为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考察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文化休闲旅游6种类型,并详细论述了旅游构建的具体方式,力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黄河滩地生态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17.
海水蔬菜在我国是一种新兴产业。本文重点介绍了海蓬子的生长特点、主要栽培技术、种植效益等,探索海蓬子等海水蔬菜在沿海滩涂地区的产业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据2年4茬定位试验结果,施用商品有机肥能明显改良涂园土壤,表现在土壤容重降低,有机质提高,阳离子交换量增大,使土壤疏松,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施用有机肥量越多,土壤改良效果越好;每季施用商品有机肥3 750 kg·hm^-2基本能维持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合考虑作物生长和土壤改良效果,冬季作物可多施商品有机肥(7 500~15 000 kg·hm^-2),夏季作物宜少施商品有机肥(3 750~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福建滩涂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滩涂围垦所取得的成绩及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方向和对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