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由于池塘养殖是一个开放性系统,长期高密度的养殖使得养殖尾水的排放成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减少养殖自身带来的污染,将传统渔业逐步向低碳、生态方向发展,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将循环水与河蟹养殖有机结合,在儒林镇大亭村281×667 m2连片养殖区进行了河蟹池塘循环水低碳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013年产河蟹127 kg/667 m2,青虾55 kg/667 m2,平均纯收益12 635元/667 m2,且养殖尾水中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太湖流域二级排放标准。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江苏溧阳市又一次向社会公示了"溧阳市埭头黄家荡特种水产养殖场"、"溧阳市社渚镇三塔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等10家水产养殖单位"省级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项目"。这是继江苏省着力实行与积极推广"省级太湖流域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以来,溧阳市第六期入围验收的新10家养殖合作社与养殖单位。"池塘循环水养殖",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正>1规模连片养殖池塘改造的起源与发展太湖流域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中心地带,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直以"鱼米之乡"、"山清水秀"著称的太湖流域,由于污染总量的日渐加大和天然水域自净能力的不断下降,导致生态失衡情况突显。特别是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基本上以直排的池塘养殖为主,基础设施老化,养殖水域生态功能受损,部分水域渔业功能减退,给太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烟台青鳞铺区域海水养殖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建设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池塘梯度利用工程、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工程、池塘进排水控制工程、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塘岸堤绿化工程,打造海水养殖尾水梯度利用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项目,提升了渔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了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能力,降低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障水产养殖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在江苏省全面推广的一种新的渔业养殖模式,它具有不污染外部环境、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精准投饵和用药方便管理等优点。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自主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该文以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为例,梳理其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为养殖户、生产企业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一味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措施(尤其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目前养殖池塘的污水大多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向外界环境或被养殖户循环利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董学鹏  李彤  于洁  孙万胜 《河北渔业》2019,(5):13-15,48
经济效益是每家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池塘养殖业因为追求高效益,采取了高密度养殖,这样势必会造成病害传播及养殖水域的污染。现在渔业发展对养殖水体环境及排放的要求非常重视,我国在2018年制定了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养殖者必须遵守。近年来我中心对天津市的62家水产生产企业进行了尾水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池塘富营养化、COD超标,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池塘。多年来水产工作者摸索了各种养殖模式,不断探索池塘养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养殖水域环境的养殖模式。2016年,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摸索出了适于天津的池塘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集成”。它是将一片池塘分成生态净化区、水质净化区、养殖水槽3个区域,水体在池塘中循环流动,养殖水除蒸发和渗漏需适当补水外,养殖水达到零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此养殖模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提升的空间,对池塘养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017年开始进行了3个养殖企业的试点建设,2018年开始向全市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以期为这一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生态修复技术在养殖池塘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传统的养殖水质管理主要是通过清淤、沉淀、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染物或化学试剂等。虽然处理方法的速度较快,但处理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陷。在日益提倡节能减排、生态健康养殖的背景之下,积极探索池塘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尤其是生态修复技术是当前水产养殖业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也是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实现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就养殖池塘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原理与方法及其相关技术进行综述,供广大水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区水产养殖业一直是以发展池塘养殖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人类生存需求的发展,以池塘养殖占发展主导地位的水产养殖格局将被打破,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以提高自然资源生态利用和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大水面养殖开发,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正确面对新的水产养殖发展方式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河蟹、青虾生态养殖是安徽省芜湖市水产特色养殖主导产业,为充分挖掘养蟹池塘生产潜力,不断提升池塘生态养殖综合效益,2018年笔者在养殖基地选择了两口蟹塘套养青虾,采取"种草移螺、科学稀放、生态混养、调水防病"的虾蟹生态套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今后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渔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螃蟹。其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促进名优水产品的发展,提高池塘水产养殖效益,2004年在讷河镇渔埸利用180亩池塘进行蟹鱼生态养殖高产试验,经过精心管理,科学喂养,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蟹鱼池塘生态养殖试验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刘兴国等人发明的"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涉及池塘养殖领域,尤其是池塘养殖的污染控制与再利用技术。传统的养殖池塘结构简单,生态效率不高,鱼类排泄物和残  相似文献   

13.
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技术是我镇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现把我镇陈解平开展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北方海水养殖以鱼、虾为主,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和养殖动物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排放到尾水池塘后,对池塘水体、底泥等造成污染,使得养殖水体日趋富营养化.随着国家"环保风暴"升级、养殖污染监管措施的加强,水产养殖亟须探索一种尾水处理新模式,既能生态处理养殖尾水,又能对尾水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水产养殖中"生态优先"的养殖理念已逐步得到科研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加之过去"效益与污染并存"的养殖模式弊端日益凸显,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作为池塘80:20养殖模式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又一次革新了水产养殖理念,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核心设备为气提式增氧推水器、固体颗粒分离器等,通过收集和再利用鱼类残饵及粪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是一种新型的池塘内循环流  相似文献   

16.
周志新  陈欣 《齐鲁渔业》2006,23(3):33-33
池塘污染是指养殖池塘的自身污染,即在养殖过程中,因养殖方式或养殖技术等方面原因,造成对池塘水体环境的污染。 1 池塘污染的特点与原因 1.1 池塘污染特点池塘高密度养殖,残饵、药物残留、水生生物排泄物增多,淤泥增厚,其后果不仅直接危害养殖生物,还破坏了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1.2 池塘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药害。由于水产疾病防治技术滞后及养殖户用药知识匮乏等原因,导致许多养殖者使用价廉、残留严重的农药、鱼药及化工原料,造成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二是残饵。饲料质量较差或投饲过多、方法不当造成对水体污染。由于片面追求产量,放  相似文献   

17.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近年开始示范应用,利用集装箱、人工水槽等设施对多个养殖品种进行了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陆基水产养殖迅速崛起。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往往需要一个较大面积的养殖尾水净化区池塘,一般都需要几十亩水塘才会达到净化目的。本试验目的在为陆基高密度养殖草鱼作技术探索,以在没有比较大的净化区池塘情况下、能够进行高密度鱼类高产高效养殖的模式进行探索,在有限的养殖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养殖产量,取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陈英波 《水产养殖》2010,31(3):24-26
<正>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一直是以发展池塘养殖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人类生存需求的发展,以提高自然资源生态利用和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大水面养殖开发越来越受到  相似文献   

19.
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户张建楼,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新技术,在西郊镇发展鱼、虾、蟹高密度高效生态混养养殖技术。在一口10亩池塘里,利用网箱集约化养殖泥鳅,箱外养殖青虾,2007年该塘生产泥鳅5250千克,平均亩单产525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4,(1):31-31
<正>本刊讯广西钦州特色水产养殖发展迅猛,随着2013年广西"菜篮子"水产品生产项目:龟鳖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养殖示范项目、钦州湾河口外海区近江牡蛎抗风浪浮筏吊养示范推广项目、对虾高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等水产品生产项目的顺利完成,钦州特色水产养殖逐步进入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龟鳖庭院养殖发展迅猛。以龟鳖为主的庭院养殖发展较快,龟鳖特色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以石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