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省丘陵地区地多人少,水、肥、土等生产条件较差,耕作比较粗放,发展农业生产尚有较大的潜力。芝麻比较耐旱、耐瘠、适宜种植在排水方便的山岗坡地上;同时,它用种量小,比其它经济作物省工、省肥、省水,农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因此,芝麻生产在丘陵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现有芝麻品种多不耐渍,抗病性较差,以致产量低而不稳。为了解决丘陵地区生产上对芝麻新品种的迫切需要,我所从1979年起开展了芝麻新品种选育工作,以高产、耐渍、抗病为选育目标,育成了芝麻新品种宁芝1号,目前己在我省芝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吴燕 《新农业》2009,(7):23-23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目前已经选育出3个芝麻新品种,并经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审定备案在省内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辽品芝一号品种,累计推广近百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芝麻病害观察圃,多年调查芝麻主要病害发生时期、发生普遍率和严重度,探索芝麻主要病害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在本地区不同品种的发生规律,为指导本地芝麻生产服务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漯芝19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2005年至2007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于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在生产上已推广应用,成为河南省芝麻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综合鉴定我省各地市选育的芝麻新品种(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等,按照河南省芝麻研究所试验方案和记载标准,我们对参试的10个新品种(品系)进行性状鉴定,筛选出了适宜我地种植的芝麻新品种,为芝麻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色恋曲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红色切花型、适于设施栽培的月季新品种。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月季是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目前辽宁省生产状况是品种杂,品种更新速度慢,新品种少,产量低,生产效益较低。因此进行月季新品种选育,提高月季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通讯》2006,(3):56-56
近日从安徽省农科院获悉,该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7年攻关研究。日前选育出安徽省第一个杂交芝麻新组合皖杂芝0176和第一个常规芝麻新品种皖芝2164.结束了安徽省无自主选育的芝麻杂交品种及常规品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以常规杂交育种结合远缘杂交理化处理等方法,选育出亩产150kg以上,稳产、优质、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襄樊市农科院经过几十年的芝麻育各工作,选育出襄芝2号、鄂芝1号、鄂芝2号、鄂芝3号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芝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近日从安徽省农科院获悉,该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7年攻关研究,目前选育出安徽省第一个杂交芝麻新组合皖杂芝0176和第一个常规芝麻新品种皖芝2164,结束了安徽省无自主选育芝麻杂交品种及常规品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白青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57-57,62
上芝429是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稳产、高抗、广适”芝麻新品种(系)。介绍了芝麻新品种上芝429选育的相关情况,主要包括:研究背景、育种目标、选育过程、性状表现、性状特征,提出了上芝429的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打顶、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1.
驻J18是驻马店市农科所于1990年以81043作母本,以豫芝4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芝麻新品种。2000~2002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3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良现有芝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以早熟、优质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亲本,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芝麻新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54.25%、蛋白质含量为22.83%,均达到优质标准;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品种冀黑芝2号,抗病性较高;2013~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256.40 kg/hm~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 285.20 kg/hm~2,较对照冀航芝1号增产13.20%。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强,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6003号)。  相似文献   

13.
宛芝16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9013为母本、宜阳白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5年3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结合宛芝16的特征特性,综述了宛芝16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芝麻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350万亩左右,年产芝麻2亿多kg.1990年以来,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根据市场需求陆续选育出了豫芝8号、豫芝9号及豫芝11号等一系列芝麻新品种,为使这些新品种尽快推广,结合建立芝麻新品种示范基地,并采取了一系列营销措施等,目前我中心的品种已逐步成为河南、安徽、湖北等芝麻主产区的主导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改善了中心的科研条件,科技开发工作也走上了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5.
辽芝7号芝麻新品种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辽芝2号种植材料中早熟、低脚、多蒴变异株系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抗病、抗逆性强,丰产性、成熟一致好,成熟期早,经多年多点鉴定试验,增产显著,丰产性稳定,2010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登记.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7年攻关研究,日前选育出我省第一个杂交芝麻新品种“皖杂芝一号”(原名“皖杂芝0176”)和第一个常规芝麻新品种“皖芝一号”(原名“皖芝2164”),2006年1月14日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结束我省无自主选育的芝麻杂交品种及常规品种历史。  相似文献   

17.
驻芝14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6036为母本,驻7801优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及后代在多元病圃中连续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芝麻新品种。驻芝14号于2002~2004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在2005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8.
漯芝18号是漯河农科所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多抗、早熟芝麻新品种,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9.
谢甫绨 《新农业》2013,(13):24-25
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联合支持下,进行了沈农18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实现预期目标,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沈农18号[辽审豆(2012)146号],并于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命名。一、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20.
徐桂真  和剑涵  李玉荣  程增书  陈四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80-16181,16187
[目的]介绍冀航芝1号芝麻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方法]冀航芝1号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经地面多年系统选择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该品种在生产试验6省9个试点中平均产量1118.1kg/hm2,比对照冀芝1号增产10.71%;冀航芝1号2008~2009连续2年参加全国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51.15kg/hm2,居第2位,比冀芝1号(CK)增产15.14%,增产点次占78%;粗脂肪平均含量55.21%,粗蛋白质平均含量20.93%;茎点枯病平均发病率12.63%,居参试品种最低。[结论]该新品种植株高,生长势强,粒大色白商品性好,是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于一体的芝麻新品种,适宜在河北、山西、河南西北部、陕西、辽宁中西部等省芝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