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猪适时出栏应考虑到屠宰率、肉质品质和经济成本二个因素。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猪体重在10—67.5公斤阶段,日增重随体重增加而上升,由383克增加到816克;体重在67.5~110公斤时,日增重不再随体重增加而上升,而是停滞在日增重816克的水平上。对大型猪种的试验表明:体重超过100公斤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当体重达到200~250公斤时,日增重仅为最高日增重的50%。育肥期的饲料消牦与体重成正比,即体重越大,每增重1公斤所需的饲料越多。每100公斤增重所需的饲料:10~45公斤体重时需250~330公斤;67.5~110公斤体重时需378~461公斤;110~150公  相似文献   

2.
<正> 广东大花白猪作母本,杜洛克、长白猪为父本,用级进杂交二代商品肥猪在香港市场以每司码担570港元的价格出售受到好评.为进一步了解各级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试验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猪的选择:选择生长发育正常的杜杜 花、长长花、大花白猪各6头为试验猪。仔猪60日龄断奶,经去势、驱虫和防疫注射后,待试验猪体重达20公斤左右开始试验,90公斤结束.2.饲养管理:日粮配合按《广东省猪的饲养标准草案》为标准,试验猪体重20—90公斤饲喂每公斤含可消化能2851—2824千卡,可消化粗蛋白质110.7—95克的混合饲料.湿拌饲喂,自由饮水,不喂青饲料。管理条件相同.二、试验结果1.增重速度:见表1.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同一基础日粮水平上添加不同数量三七糠的饲养试验,并以生产能量增重比作为评定标准,探讨三七糠对生长肥育猪饲料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在添加三七糠后,日粮粗纤维含量自7%以上,随着粗纤维含量的增加,饲料效率随之降低。认为生长肥育猪在体重35公斤以内不宜饲喂三七糠;在体重35—60公斤以上阶段,三七糠分别不宜超过2。5%及5%的精料混合比例。并建议有关部门将稻谷脱去砻糠,砻糠不宜直接喂猪。  相似文献   

4.
<正> 在肥育猪口粮中,按1公斤活重补加维生素U1.0毫克和维生素B_(12)1.0微克,肥育猪日均增重588~625克;每增重1公斤,饲料消耗降低10.2%~11.1%;同时肉中的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将大大地提高。肉仔鸡养育56天期间,每公斤配合饲料补充维生素U3.5毫克与维生素B_(12)1.0微克,平均日增重增长10.9~11.2%%,每增重1公斤,饲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个试验的实践,确定动物处在低于适宜温度下为补偿增重率降低的饲料需要量。实验的方案是:将动物饲养在温度恒定在低于平衡温度下(确切地说是恒定的寒冷温度),喂给限量饲料(即限量饲养),并对肥育前期和肥育后期所获得的试验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生长阶段是试验猪从25公斤长到60公斤,每寒冷1℃需要补充饲料25克/天;肥育阶段猪从60公斤长到100公斤时,则需要39克/天。每克饲料中含有3大卡代谢能和13.4%可消化粗蛋白。如果这种寒冷由额外饲料来补充能量,那么就能获得予期的肥育胴体。所不同的是饲料补充是动物处于4℃温度下,背脂不超过1毫米。  相似文献   

6.
1采用适宜的肥育方法饲养瘦肉型肥育猪应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采用这种肥育方法,就是在整个肥育期,按体重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30~60千克,后期60~90千克或以上;或者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90千克以上。根据肥育猪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对营养需  相似文献   

7.
在两次试验中,用平均始重为20.3公斤的400头杂交猪测定双低菜子饼作为生长(20~60公斤)和肥育(60~90公斤)阶段蛋白质补充料的效果。日粮以大麦和小麦为基础,在等能量、等蛋白的基础上以双低饼取代日粮中的豆饼所提供蛋白质的0、25、50、75和100%。生长猪平均日进食饲料及饲料利用率不受双低饼水平的影响(P>0.05),但当取代大豆饼超过75%时,增重速度显著下降(P<0.01)。在育肥阶段,猪的生产性能不受双低饼替代大豆饼的影响(P>0.05)。结论是生长猪日粮中双低饼的最大用量为9%,双低饼可作为肥育猪日  相似文献   

8.
含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杂交猪肥育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  杨凤  陈代文  周安国 《养猪》2002,199(3):20-24
选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 (梅山猪血缘比例为 0 ,1 /8,1 /4,3 /8,1 /2 ,1 )的杂交仔猪 68头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在同一营养水平 (DE :前期 1 4.2 1兆焦 /公斤 ,后期 1 3 .79兆焦 /公斤 ;CP :1 5 % ,1 3 % ;Lys :0 .75 % ,0 .65 % )下 ,研究不同梅山猪血缘比例对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育肥猪肥育性能 (平均日增重、饲料 /增重 )的影响。结果表明 ,梅山猪与国外猪种杂交后 ,1 /2梅山 ,1 /4梅山 ,1 /8梅山杂交猪各阶段肥育性能显著高于纯种梅山猪 (P <0 .0 1 ) ;与杜洛克×大白 (下称杜×大 )杂交猪相比 ,试验前期 (2 0—5 5kg)的差异小于试验后期 (5 5—屠宰 ) ;整个试验期 ,杜×大杂交猪的肥育性能与纯种梅山及其杂交猪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随梅山猪血缘增加 ,杂交猪的肥育性能逐渐降低 ;同一血缘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育肥猪随体重 (或饲养天数 )增加 ,饲料利用效率 (F/G)呈三次曲线变化 (P <0 .0 1 ) ,平均日增重 (ADG)则呈二次曲线变化 (P <0 .0 1 )。  相似文献   

9.
1.不同营养水平对于生长肥育猪的体重增长有不同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最高营养水平组和中等营养水平组较共他两组增长为快。2.生长肥育猪每增重一公斤所需要的饲料单位以中等营养水平和最高营养水平组较少,其余两组较多;中等水平组每增重一公斤所需饲料单位为5.871,最高水平组为5.866,差不多完全相同,说明中等营养水平组的猪对于饲料的利用表现良好。3.四种不同营养水平下的猪,其屠宰率各有差别,以中等和高水平组较高,二者相差不多,说明中等水平组的猪肥育效果较好。4.营养水平不同对于肌肉中的化学组成略有影响,但不十分显著,低水平组猪(110公斤体重)的肌肉中水分含量高于共他各组,而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则低于共他各组,证明营养比较丰富时,可以改善猪的肌肉品质。5.试验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其板油的水溶挥发性脂酸数、皂化值和碘价均合乎标准要求,但在丰富营养下可以获得品质良好的板油。6.根据试验结果,中等营养水平的试验猪从增重速度、饲料报酬、每增重一公斤所需要的饲料单位数、屠宰率以及肉脂品质等进行综合评定,效果最好,而且从当前精料缺乏、青粗饲料较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中等营养水平更为合理,因此,我们以中等营养水平组试验猪所获得的结果为基础,提出杂种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标准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北部中区的九个试验站研究了生长肥育猪圈舍面积与饲喂泰乐霉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试验用了1,352头猪作了23次重复的试验。给25—57公斤体重的猪占地每头0.46m~2;57—90公斤体重的猪占地每头0.74m~2;这样的处理较相应体重阶段占地每头0.36m~2与0.56m~2者生长快。生长猪(p<0.001),肥育猪(p<0.05),以及全生长肥育期(p<0.001)。给生长猪较宽的空间能提高饲料报酬,而肥育猪无此效应。泰乐霉素的喂量在猪体重57公斤时由每公斤喂44毫克改为每公斤22毫克,可以提高所有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p=0.07),其中在生长期提高(p=0.07),在生长肥育期提高(p<0.05)。在占用空间与饲喂泰乐霉素两者之间无相互影响。各试验站对生产性能的估价效应显著。但是各试验站的试验结果与空间—泰乐霉素处理之间无相互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拥挤降低了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而饲喂泰乐霉素对生产性能略有提高。说明占地面积与泰乐霉素对生长的反应是各自独立的。  相似文献   

11.
木聚糖酶制剂对生长肥育猪次粉日粮饲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试验选用24头64日龄杜长大杂交生长肥育猪,分为两组(试验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05%木聚糖酶制剂Econase Wheat F Plus),以观察添加剂木聚糖酶制剂对40%次粉日粮20—57kg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效果.试验分为两个阶段:23—38公斤和38—57公斤.对照组试验猪的生长性能进行统计表明:次粉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制剂,第一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8.4%,饲料转化率提高4.3%,腹泻频率减少90%;第二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7.8%,饲料转化率提高4.3%;试验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8.1%,饲料转化率提高4.3%,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降低3.2%.  相似文献   

12.
活重为20—90公斤的猪,其生长性能受20公斤以前的饲养水平的影响。Elsley(1963)等报道,体重在5—20公斤时,限量饲喂的猪比自由采食的猪后期生长快。这些学者还认为,20公斤以前的饲养水平对90公斤活重时的胴体脂肪含量有影响。至于20—45公斤(前期)不同的饲养水平对45—90公斤(后期)肥育阶段的生长性能和90公斤时的胴体品质的影响,目  相似文献   

13.
<正> 本试验旨在讨论生长肥育猪各阶段能量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要;达到90公斤体重的时间。同时通过试验提出适宜于本地早熟猪的饲料配方和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猪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应依据猪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以区别对待。 1.开料期,体重在10—2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为20—22%。 2.生长期,体重40—6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为16—19%。 3.后期,体重在60—90公斤时,蛋白质水平,应为14—16%。二、采用一贯育肥和限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饲养肉猪应考虑屠宰率、肉质品质和经济成本三个因素。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体重在10~67.5公斤的肉猪,日增重随体重增加而上升,由日增重383克增加到816克;体重67.5~110公斤时,目增重不再随体重增加而上升,而是停滞在日增重816克的水平上。对大型猪种的试验证实,体重超过IOO公斤时,目增重开始下降,当体重达到200~250公斤时,日增重仅为最高日增重的SO%。育肥期的饲料消耗与体重成正比,即体重越大,每增重1公斤所需的饲料越多。每增重100公斤所需的饲料:10~45公斤体重时需饲料250~…  相似文献   

16.
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动物营养学家在1991年全国养猪日的报告中宣称,近10年幼猪饲养技术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三阶段幼猪饲养方案的制订。这是指猪从喂固体饲料开始,中间经过断奶到准备转入生长—肥育期间饲喂三种不同类型饲料的常规制度。仔猪一般在开食阶段都饲喂营养成分高适口性好和消化性强的饲料,以后逐步改喂价格便宜一些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断奶配合饲料。最低目标是在56日使体重顺利达到20公斤。这就需要断奶后的日增重超过500克,饲料转化率不低于1.5。澳大利亚的坎贝尔博士提出,猪在10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汉普夏公猪与约克夏母猪交配所生二元母猪,再用长白公猪交配产生长汉约三元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为61.05%,生长肥育猪20-95公斤阶段,日增重826克,每公斤增重耗料3.01公斤。长×汉约初产母猪窝产仔10.3头,经产母猪12.4头,仔猪35日龄断乳个体重8.71公斤  相似文献   

18.
常温与高温季节肥育猪主要营养素采食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温环境(猪舍温度为16—25℃)与高温环境(猪舍温度为28—35℃)下,分别选用体重约为15、30及60kg三个生长阶段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猪共6批次,每个生长阶段1批,每批猪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以组为单位分栏饲养,进行常温环境与高温环境生长育肥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持续高温环境下,15—30、30—60、60—90kg的试验猪日采食量较常温环境下分别下降9%、14%及20%;日增重分别下降11%、21%及23%;料肉比分别增加0.05、0.23、0.14。高温环境能显著降低生长肥育猪日采食量及日增重(P<O.05),其影响随着猪体重的增加而加大。建议在持续高温季节,提高生长肥育猪日粮营养浓度10%—20%。  相似文献   

19.
在验证国家猪饲养标准(草案)基础上,试验设置三个不同营养水平的混合饲粮对24头杂交肉猪进行饲养试验,从20—90公斤,草案组需120天,仿NRC组113.5天,本地组134.5天,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83;613和534克。每公斤增重需消化能(兆卡)分别为11.29,11.09和12.35。试验结束后对60—90公斤阶段的三种饲粮用AIA法对12头肥育猪进行消化率测定,算出干物质,能量及粗蛋白的可消化性。  相似文献   

20.
杨中元  戴志明 《饲料工业》1990,11(10):30-32
利用工业废渣——树皮栲胶渣取代配合饲料中部分玉米饲喂生长肥育猪,经两次90~122天饲养试验证明,在日粮中配入10%~30%的树皮栲胶渣,各试验组平均增重512~568克,与对照组578克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肉料比为1:4.21~4.74,对照组为1:3.85;试验组每增重100公斤活重可比对照组少用34.8%~71.1%的玉米,降低饲粮成本12%~24%;屠宰测定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猪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