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用量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处理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产生抑制作用,随保水剂用量增加,小麦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叶片饱和亏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在中等干旱处理下,保水剂作用效果最佳,对小麦幼苗的生理代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用量保水剂在不同指标间效果差异表现不同。在充足水分处理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的生理代谢作用低于中等干旱处理。中度干旱下施用保水剂效果最明显,并以60 kg/hm2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桉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华南地区桉树造林正确使用保水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南赤红壤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法,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对桉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条件下,保水剂可有效减小栽培基质的脱水速度,且保水剂用量越大,栽培基质的脱水速度越慢;保水剂可明显提高桉树苗木的成活率,延长桉树苗木的成活时间;保水剂用量增大明显对桉树苗木的生长有利,桉树苗木的株高明显增大;保水剂可有效延长桉树苗木的生长期。[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保水剂可有效提高华南赤红壤的储水能力和桉树苗木的成活率,延长其存活时间和生长期。  相似文献   

3.
以阳坡为主,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对限量灌水造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限量灌水通过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幼苗建成,可促进幼苗早期萌发、成活及生长.覆盖对灌水有增进作用,其中地膜覆盖优于土壤覆盖.但与阳坡相比,阴坡灌水量较高时存在例外.表明阴坡造林以少灌为宜,而阳坡造林可适当多灌.幼苗根系深度以及叶片含水量与其地上部分的生长相一致.灌水使得根系向下延伸是幼苗成活及稳定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疆极端干旱区土地沙化贫瘠、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恢复困难等问题,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设置5、10、15、20 g/株4个聚天冬氨酸保水剂施用量,分析不同施用量对胡杨幼苗功能性状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施保水剂能提高土壤、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光合色素质量分数,降低幼苗水分亏缺程度,减轻干旱缺水对胡杨幼苗的伤害.(2)根施保水剂能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和当年生小枝生长,增加总叶面积和小枝生物量,根施15 g/株保水剂胡杨幼苗株高、地径和小枝长度绝对、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增大(P<0.05).(3)根施保水剂能扩大幼苗叶面积和提高展叶效率,促进枝叶生长,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生产与整株生物量.根施15 g/株保水剂胡杨幼苗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质量、展叶效率和整株生物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根施20 g/株保水剂幼苗叶功能性状和生长指标、生物量均降低.(4)回归分析显示,根施12.42~15.52 g/株保水剂胡杨幼苗各项生长指标最佳.总之,根施保水剂有效地缓解了土壤旱性,促进胡杨幼苗生长和提高生物量.在干旱区节水抗旱造林,聚天冬氨酸保水剂适宜用量为12.42~15.52 g/株.  相似文献   

5.
盆栽条件下 ,以大田沙壤土为基质 ,研究不同浓度土壤保水剂对荷兰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保水剂处理土壤的荷兰菊幼苗营养生长、叶绿素含量 ,叶片含水量 ,都明显优于对照。而且保水剂在干旱条件下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证供给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促进植株生长。研究表明保水剂使用效果还与使用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据1995~1996年在陕西省长武县农业生态站田间隔水小区的试验结果,对黄土旱塬农田有限灌水条件下冬小麦的早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中,幼苗早发与灌水量有关,随灌水量增加,多数幼苗早发指标(LA、LAI、SLR、LAR、RGR等)趋于增加;水分胁迫限制叶片的扩张生长,增加叶片厚度,降低物质积累.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小麦拔节期以后有补偿性生长反应.  相似文献   

7.
以砂子作为育苗基质,以黄瓜为供试作物,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对砂子孔隙状况、持水性能和黄瓜幼苗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型和聚丙烯酸钠型保水剂,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砂子总孔隙度增加,但大小空隙比逐渐减小,通气作用降低,水分日蒸发量和累积失水量减少,鲜重增加,水分利用率提高;但保水剂用量过高,虽持水、保水作用增加,且可延长植株萎蔫时间,由于通气孔隙减少,不利于幼苗生长。从整体上看,聚丙烯酰胺型的效果要优于聚丙烯酸钠型保水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了足量供水和限量供水条件下不同施用量的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足量供水条件下,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均无明显影响;在限量供水条件下,施用适量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萌发指数和根生长速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作用不同,且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与保水剂使用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施用保水剂对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夏季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为其在沿海防护竹林经营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生麻竹为试验材料,于4月分别沟施30.0、60.0和90.0 kg/ha保水剂,以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CK),7、8和9月测定麻竹叶片的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保水剂施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在同一月份(分别为7、8和9月)测定麻竹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呈降低趋势.在相同用量保水剂处理下,7、8和9月麻竹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POD活性呈逐渐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电解质渗透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同一测定月份,麻竹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均随保水剂用量增加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相同用量保水剂处理麻竹叶片的Fv/Fm、ΦPSI、qP和qN在7、8和9月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用量保水剂对夏季生长麻竹的保水效果排序为60.0 kg/ha>90.0 kg/ha>30.0 kg/ha>CK.[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可综合评价不同用量保水剂对麻竹的保水效果;沟施60.0 kg/ha保水剂对麻竹的保水效果最佳,可在沿海沙地竹林栽培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水分条件与中国沙棘造林成效的关系,对不同灌水强度和初植密度幼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存活率和生长量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灌水量为1 200 mm,适宜于生长的最佳灌水量为1 500 mm;存活率及地径、冠幅生长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造林密度为4 444.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