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为查明城乡周边-皖北夹沟地区水库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灌溉性,系统采集了研究区内11座水库21个水样品,采用描述性统计、Piper三线图法、Gibbs图法、离子比例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同时利用灌溉指标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了灌溉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以Ca-Mg-HCO3和Ca-HCO3-SO4为主;水化学组分变化受岩石风化作用较明显,主要受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岩盐风化溶滤等天然地质作用影响.灌溉指标显示,研究区水库水的盐害和碱害程度较小,适宜做灌溉水.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影响灌溉用水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择盐度、碱度和矿化度为评价因子,利用突变评价模型构建了地下水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系统,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前进乡农田灌区灌溉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用突变评价模型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分类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了新途...  相似文献   

3.
##正##地下水因水温较低,一般会对增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对地下水低温冷害的措施,一般是采取开挖晒水池进行增温处理。但这一般适用于白天。但低温水灌溉对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益处;推行作物节水灌溉模式,如适度的控灌等措施,也有益于病虫害的防治。建议采取改变灌溉时间,可  相似文献   

4.
选择酸度、碱度和矿化度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灌溉用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灌区灌溉水质的评价.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灌溉用水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天津杨柳青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猪场废水原水、厌氧出水和仿生态塘与地下水稀释(1:5)灌溉以及厌氧出水高、中、低定额灌溉对潮土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猪场废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中量厌氧水灌溉增强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过高或过低量厌氧水灌溉降低土壤酶活性;原水、厌氧出水和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对土壤酶活性也有显著影响;与对照(正常施肥和灌溉)相比,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促进土壤脲酶活性;所有的稀释灌溉处理对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抑制趋势,但其中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处理的降幅较小.建议适宜的猪场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灌水定额为500 m3·hm-2,适宜的稀释灌溉处理为仿生态塘水与地下水1:5的稀释比例.  相似文献   

6.
以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对淮河流域内4 000余组浅层地下水样品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评价依据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和地下水质量标准.结果显示,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中As检出较多,超标严重,超标率9.76%,Hg、CF6+检出率和超标率稍低.分析认为,Hg、As有原生成因,也有人为活动影响成因,CF6+主要由人为活动造成.在评价研究基础上,针流域内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两种用途,提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议,为区域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灌溉用水受到严重污染,作为全国主要商品量生产基地的淮河流域,地下水在农业灌溉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在此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为依托,对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水质评价,计算出了适宜灌溉和不适宜灌溉的地下水面积比例.结果表明,埋深小于20 m浅层地下水中有85.55%比例适宜灌溉,埋深20 ~50 m地下水中有83.34%适宜灌溉.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灌溉水矿化度对葡萄叶片枯萎、干枯的影响,对新疆鄯善县成龄葡萄地的葡萄叶片黄化、褐变干枯、穗粒脱落等现象进行现场勘察,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检测病毒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渠水和井水矿化度均较高;两块地葡萄发生的叶缘、叶尖黄化、焦枯,穗粒脱落等现象主要是由于浇灌地下井水引起的盐害所致。葡萄植株受到盐害时生长势减弱,病毒也会引起葡萄叶缘皱缩、褐变向下卷等加重危害。在鄯善县部分葡萄种植区域,以常规灌溉方式,用地下水灌溉1次就会产生1~2级盐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6年新疆尉犁县浅层地下水监测资料,采用单指标法(盐度、可溶性钠含量、镁系数、残余碳酸钠和钠吸附比)、综合危害系数法和灌溉系数法对尉犁县平原灌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尉犁县平原灌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表明,尉犁县平原灌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不适用于直接灌溉。  相似文献   

10.
灌溉影响地下水和盐的变化,灌溉增加地下水,地下水盐度下降。本文通过监测盐碱土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来观察地下水埋深,并监测水样的盐度和pH值。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壤盐渍化与地下水动态的关系,研究实验区植物适宜的地下水埋深,为该地区盐碱地水盐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下水资源的潜力评价主要建立在水资源评价基础之上,结合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环境约束条件,采用分级、分类、分区及其他方法。由于各地区影响地下水潜力的因素较复杂,地下水资源潜力的评价与开发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和阶段性。根据地下水资源分布和社会发展的差异,通常采用增开地下水资源、节水以及开发其他补充资源等措施来提高地下水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阿克苏地区西四县及阿克苏市地下水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区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均符合生活饮用水一级标准,其中的超标项目主要为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和大肠菌群,中深层地下水水质明显优于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危害,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中几种常用技术,并对各类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极为关注,它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沂地区浅层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确定地下水的污染现状。[方法]按每16km2一个采样点的采样密度采集临沂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共分析35项指标,选取其中影响水环境质量的17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临沂地区浅层地下水较差和极差的比例达到了42.69%,影响浅层地下水质量的主要指标为Mn、Pb、Cl-、F-、NO2-、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高锰酸钾指数,多分布在居民聚居区、工矿企业及周边地区。[结论]该研究可为临沂地区地下水水质改良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矿开采引起的塌陷地对周边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和破坏,并且严重制约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该文根据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特点(塌陷面积大、地表移动和变形大、地表积水严重),引用了PDI指数,分析了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对当地农业资源的破坏情况,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徐州市采煤塌陷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如何保障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态规划的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塔里木河5次输水观测资料为基础,以动态规划理论为指导,以大系统优化理论为手段,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5次输水后河道两岸地下水位上升值与单位河长耗水量、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对应的高程与生态改善面积等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塔里木河下游输水量在各研究区合理配置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出各研究区合理配置的水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啤酒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调查研究认为,啤酒废水灌溉区和清水灌溉区的深层地下水水质指标差异不大,啤酒废水灌溉农田对深层地下水未产生影响;啤酒废水灌溉农田对浅层地下水生物学指标有一定影响,其它水质指标未产生影响,由此对啤酒废水灌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宁夏灵武水田和旱田浅层地下水水位及氮磷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世荣  王长军  罗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46-22548
[目的]研究宁夏灵武水田和旱田浅层地下水的水位及氮磷的变化特征。[方法]于2009~2010年对灵武示范区地下水水位、总氯、总磷等指标进行连续2年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的旱田和水田的地下水位走势是一致的,地下水位的最高值为每年的6、7月份,为30cm左右,水位最低在每年的2、3月份,为180em左右;灌溉季节,水田地下水总氮含量高于旱田,非灌溉季节,水田地下水总氮含量低于旱田;水田和旱田地下水总磷含量年变化趋势是相同的,灌溉期间总磷含量相对较低,非灌溉期间相对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灌溉与氯磷水平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北方属于绝对缺水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是最大的用水户,农业用水占总淡水用量的2/3。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具体情况,制定地区节水灌溉规划的原则是:发展衬砌渠道输水与管道输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重视改进地面灌溉方法和采用节水灌溉制度,鼓励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加强工程节水技术与农业节水技术的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传统节水灌溉方法,制定合适的节水政策。  相似文献   

20.
铜污染对水体-水生植物的毒害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铜是一种严重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其造成的污染一般难以消除,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综述了铜污染对水体的危害,同时探讨了过量铜对水生植物的毒性效应以及水生植物对铜离子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