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共计487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国茶界历史最悠久的评比品牌。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搭建平台,培育品牌,扩大宣传渠道,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中国茶叶学会决定举办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本届活动将  相似文献   

2.
《茶业通报》2013,(1):6-6
为了进一步促进名优茶的发展,引导名优茶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搭建创品牌的平台,培育茶叶品牌,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国茶叶学会决定举办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自1994年以来,“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已举办了9届,评比活动始终严格坚持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赢得了广大茶叶企业的信赖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搭建平台,培育品牌,扩大宣传渠道,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中国茶叶学会决定举办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评比  相似文献   

4.
正由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13"黔茶杯"名优茶评比活动于2013年9月30日在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圆满结束,现将评比结果通知如下:本次评比共收到来自9个市(州)茶样99个,分  相似文献   

5.
《茶业通报》2011,(1):14-14
为了进一步促进名优茶的发展,引导名优茶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搭建创品牌的平台,培育茶叶品牌,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国茶叶学会决定举办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6.
“舒城小兰花”系列名优茶采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先安 《茶业通报》2006,28(4):166-167
名优茶是名茶和优质茶的统称,它包括进入流通领域的茶叶优质商品和名牌商品。改革开放20多a来,名优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7万t,占茶叶总产量3.3%,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9.4万t,占茶叶总产量15.9%;200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4.4万t,占茶叶总产量21.1%,产值55.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2.2%;2005年全国名优茶产量23.0万t,占茶叶总产量26.4%,产值111.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2.0%。名优茶生产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优茶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到茶农…  相似文献   

7.
<正>由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的"黔茶杯"名优茶评比活动2013年、2014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按规则2015年可能会产生金奖和银奖,组委会将对评比结果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对获得金奖、银奖的企业或个人,将进行多渠道品牌宣传:1.以学会或协会的名义组织对获奖公司或个人进行宣传报道;2.获奖茶样将在2015年贵州省茶叶学会年会上展示和推介,并举行颁奖仪式;3.组织专家  相似文献   

8.
试论名优茶开发的科技效应李贤葆(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自从1985年我国茶叶流通体制实行放开搞活以来,名优茶开发形成蓬勃发展之势,给整个茶叶生产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尤其对于茶叶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一、名优茶开发带动了采摘和加工技术的革...  相似文献   

9.
张贱根 《茶业通报》2004,26(2):59-60
改革开放政策为名茶生产提供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各地将挖掘、恢复历史名茶和创制新名茶并举。名优茶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数量不断增加,质量逐年提高,市场全面开拓。1我国名优茶产销现状1.1名优茶快速发展,促进茶叶产值迅速增长1984年名优茶占茶叶总量1.6%,产值0.22亿元。2000年达14.4万t,占总产量20.5%,2001年名优茶15.5万t,较上年增长7.86%,增幅大大高于全国茶叶产量增长率。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预计,2002年全国名优茶产量可以达到18万t,比上年增长16%。名优茶的兴起带来茶叶产值的大幅提升。1999年茶叶产值为95.5亿元,比1990年增长1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名优茶品质,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于1996—2003年在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场系统开展了不同名优茶形状对茶叶品质、生化成分及茶叶贮藏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名优茶品质的形态效应"新观点:名优茶品质不仅受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原料标准、栽培措施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还明显受到加工的名优茶外形的影响。即: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优茶品质间差异较大,其中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或毛峰形名优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和名优茶品质的形成。这在国内外首次把产品外形纳入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范畴,该观点的提出,对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生产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长江流域,人们特别喜爱针形和条形名优茶,但传统的针形名优茶加工都是手工制作,费工多,劳动强度大,品质不稳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采用机械制作名优茶。采用机械制作名优茶与手工制作相比,可降低生产成本30%-50%,提高工效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下的茶叶经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耀明 《茶业通报》1998,20(4):26-27
1我国目前茶叶市场基本形势近几年来,我国的茶叶产量在60万t左右,比较稳定,但茶叶的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汇率坚挺,出口退税率降低,国际市场“水货”冲击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茶叶出口严重滑坡,外贸企业亏损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外贸的不景气,而前几年茶叶的内贸形势喜人,特别对名优茶的需求量有着大幅度增长,茶叶价格上涨,内贸普遍盈利。于是茶叶生产厂家纷纷把目光转向内贸,大量茶叶涌入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茶叶供大于求,并且由于厂家盲目发展“名优茶”,盲目注重经济效益,致使茶叶质量严重…  相似文献   

13.
张弩  吕玲 《茶业通报》2002,24(3):45-45
宜昌市点军区运福茶叶合作社是由点军区土城乡民营企业运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创立的一家民营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成立四年来,一头联着农户,将农户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一头系着市场,面向市场,兴上项目,调整结构,开发名优产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探索出一条全市茶叶产业建设新模式,带动发展“宜红早”、“福云6号”早市茶3.3hm2。研制开发了“车溪翠芽”、“运福优绿”等名优茶,共有4个茶叶品牌获省、市、县茶叶评比金银奖。4a共销售茶叶400t,实现销售收入近800万元,创利税50余万元,成为宜昌市江南茶叶…  相似文献   

14.
茶叶生产承包大户,通过开发名优茶,实行茶厂直销,现金交易.盘活资金.提高效益,从而提高生产名优茶的积极性。并增添名优茶机械.实行规模化生产,从而走出一条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效益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和平 《茶业通报》1991,13(4):27-28,43
安徽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之一,茶叶数量大,品类多,各具特色,多年来产品一直畅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随着茶叶内销市场变化,名优茶需求量逐年增大,生产量不断提高,1990年全省名优茶产量达到3172吨,比1989年增长41.9%,名优茶占当年总产量比重由1989年的4.35%增加到1990年的6.19%,并且产销都较旺盛。名优茶生产的发展对于调整茶叶产品结构,增产适销对路花色,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茶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增加茶农收入,提高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提出的“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针。但从目前名优茶生产情况看,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现有茶园面积15334hm2,其中投产茶园11334hm2,茶叶总产量752.10万kg,茶叶总产值6.90亿元,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35﹪,名优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65﹪,已成为中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王云 《茶业通报》1993,15(2):31-33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名优茶日益走俏,需求量呈趋长之势。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名茶开发和生产如雨后春笋。以四川为例,近年来名茶品种由以前的几个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个,产区由几个县扩大到30多个县,名优茶产量1990年达到4250吨,其中高档名优茶达560吨,比1982年的0.50吨增长数百倍。然而,我国名茶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既有生产技术上的问题,亦有销售、流通方面的问题。为使我国名茶得以进一步发展,增加茶叶经济收入,有必要就这些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的茶叶,随着管理和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茶叶市场开放,多渠道经营,给茶叶生产、消弗、流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名优茶的开发也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了充分发挥安徽生态资源的优势,调动广大蔡农的生产积极性,使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发挥指导作用,使安徽省的名优茶生产更稳步协调地发展,安徽省茶业学会根据学会开展技术服务的职能,于1987年8月17日至19日在合肥市举行了全省名优茶评选会。  相似文献   

19.
名优茶生产与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优茶生产与技术进步郭素英(安徽农业大学)名优茶生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品类、名称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茶农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提高,这对于刺激茶叶生产发展是值得重视的趋势。近十年来,是名优茶发展速度最...  相似文献   

20.
顾家雯 《茶业通报》1998,20(2):42-43
1黄山市茶叶现状茶叶是黄山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茶园5.2万Km2,可采茶园5万Km2。拥有茶叶初制厂6588座,精制加工厂247座,名优茶加工机械1.4万台套,茶叶初级市场15个,茶农80万。1997年预计茶叶总产17859t,总产值2.42亿元,茶叶税收2456万元。主要生产茶类有屯绿、祁红、烘青、名优茶四大块。近几年名优茶发展势头迅速,从1990年915t,增加到1997年的5856t,占总产33%,占总产值65%。不仅历史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等保持原来优势,还新创了一大批新名茶。黄山市茶叶税收占农业税的40%,部分茶区茶叶税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