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虾养殖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二十三年的历史,随着养殖模式的发展、养殖品种引进、养殖密度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对虾的养殖面积、产量自九十年代以来每年都在增加,特别是九九年引进南美白对虾并大批量繁育种苗成功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的对虾养殖业无论是养殖技术和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一。2004年全国对虾养殖面积达三十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我国甲鱼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认识甲鱼养殖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树立甲鱼养殖生产发展的信心近几年,甲鱼人工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模式的改进,整体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产量直线上升。1994年全国甲鱼产量9360吨,1995年17445吨,1996年达到32004吨。1997年将突破4万吨,发展是很快的。1996年甲鱼产量居于前几位的省为:江西5013吨,福建5009吨,湖北4344吨,广东3798吨,安徽3184吨,江苏3173吨。甲鱼养殖的快速发展对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3.
淡水石斑鱼(Cie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被引入台湾地区试养,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1996年被广东、江西等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地区引进养殖。该品种在广东、江西一带养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场价格较高。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现结合本地的养殖经验,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彩香 《水产科技》1996,(1):9-13,22
我省的对虾养殖,多年来突出的问题是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不很显著。1985-1991年,在开展群众性大面积养殖对虾的同时,根据广东省的气候条件和虾类养殖品种较多、养殖周期长的特点,利用不同虾种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进行了一年双造对虾养殖试验。一年双造养殖是在不增加人员、设备和基本建设投资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海水养殖按区域分为:浅海养殖、港湾养殖和滩涂养殖三种,其中浅海和滩涂养殖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占主导地位:1986年,浅海养殖产量包包产量的5225%,港湾、滩涂和浅海的养殖产量比为1:4.49:6刀1,1996年.港湾、滩涂和浅海的养殖产量比为1:5.14:6.48。1986-1995年间,浅海养殖发展起伏较大:1988年、浅海养殖产量增长43D7%,1990年只增长了O.52%,1992年和1993年有所提高,分别为33.77%和36.67%,到了1996年,浅海养殖产量增长为负值。滩涂养殖发展,1986-1990年年均增长赔.63%.1990年以后发展更快,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稻田内开展提水养殖河蟹、小龙虾,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江苏省兴化市一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2007年10月份成立的养殖河蟹、淡水小龙虾等水产品的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该合作社采用提水养殖河蟹及小龙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武 《中国水产》2009,(10):33-39
王武,男,汉族,194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63年8月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养殖系淡水养殖专业,留校任教至今。历任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科带头人,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集约化水产养殖的环境控制、特种水产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鲟鱼养殖热不断升温,目前,这一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为使鲟鱼生产者尤其是准备从事鲟鱼生产者在决策前对鲟鱼养殖的现状、市场前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现根据笔者所调查了解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 1.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养殖数量迅速增加 我国进行鲟鱼人工繁殖研究起始于1956年,从1988年开始鲟鱼人工养殖研究,真正较大规模发展只是在近二、三年内,其中以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为最多。据估算:1998年我国人工养殖鲟鱼数量不足100万尾,1…  相似文献   

9.
德国镜鲤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自1993年引进德国镜鲤养殖,从多年实践中体会到,德国镜鲤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商品性好、市场受欢迎等特点,深得养殖户的喜爱,成为鲤鱼养殖的主要品种。我县推广鲤鱼无公害养殖已有五年,养殖技术渐趋成熟,具体技术操作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每年珍珠蚌、贝类养殖规模很大,局部地区作为水产主要养殖品种。珍珠蚌养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珍珠蚌3年所产珍珠质量比较好。有些珍珠蚌、贝类养殖水域使用几年后,蚌贝病害发生率高,养殖珍珠质量急速下降,不得不进行迁移,造成前期投资大量流失。水域使用年限短已经成为制约珍珠蚌、贝类养殖上规模、上品质的重要因素,采用适当的方法延长珍珠蚌、贝类养殖水域使用时间,将提高贝类成活率,将节省大量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