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天生就对霉菌毒素比较敏感,饲料中含有较低的毒素就会导致大批量死亡。不同霉菌毒素会给蛋鸡带来不同的危害,其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麦角毒素、腐马毒素、单端孢霉毒素等对蛋鸡具有较大的毒害和影响。一般来说,霉菌毒素主要是导致蛋鸡的输卵管和卵巢发生萎缩,产蛋量降低,容易产出畸形蛋;减少采食、饲料报酬下降、生产性能降低;所产种蛋的孵化率下降,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的危害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观察的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正>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种蛋的孵化率降低。不同霉菌毒素对蛋鸡造成的危害有所区别。在已经知道的霉菌毒素中对蛋鸡影响及产蛋率毒害作用较大的有麦角毒素、单端孢霉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麦角毒素由麦角毒素引起的蛋鸡中毒以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紊乱为特征,产蛋鸡麦角中毒表现  相似文献   

4.
在家畜中,猪对各种霉菌毒素最敏感,因此,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最大。玉米是畜禽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在畜禽日粮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为50%-70%。霉玉米产生的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仔猪成活率,从而影响到生猪补栏,使得养猪业存栏量、出栏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猪生产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善钢 《饲料工业》2012,33(11):62-64
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很常见,母猪对霉菌毒素高度易感。摄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之后会对母猪的生育繁殖造成较大影响,引起多种症状。影响的严重程度往往同霉菌毒素的种类、含量以及母猪的健康状态等有关。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麦角生物碱、单端抱霉烯族毒素以及玉米赤霉烯酮等。  相似文献   

6.
1常见的霉菌和霉菌毒素 霉菌通常污染饲料或饲料原料,在其中生长并产生二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产毒霉菌主要有3个属,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而霉菌毒素目前已发现超过350种。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A)、T-2毒素、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OT)、烟曲霉毒素(FUM)等。其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家禽饲料中,自然状况下发生率最高且致害作用最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相似文献   

7.
1对蛋鸡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人和畜禽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鸡天生对霉菌毒素敏感,饲料中较低的毒素含量就会造成鸡群大量死亡。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8.
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饲料原料和产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给整个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危害较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呕吐毒素  相似文献   

9.
(一)忽视霉变饲料一是有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虽然购进时水分没有超标,但在其收割之前就遭霉变,这样的饲料中加防霉剂不起作用,忽视对已霉变饲料脱毒和解毒。二是忽视料槽和栏舍内地面霉料对猪的影响。三是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中容易被检测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他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容易被忽视。霉菌毒素会使猪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繁殖障碍,如发情紊乱、早期胚胎死亡、假孕、产后无乳等,高浓度的霉菌毒素可以引起猪的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霉菌(Fungi)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都称为"霉菌"。霉菌毒素种类多达300多种,但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赭曲霉毒素A(OTA)。饲料霉变会使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下降,不仅减少动物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对动物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等造成负面影响,还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对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7%的粮食饲料等农作物产品受霉菌污染。在我国,王若军等(2003)分别从华南、华北和华中的饲料厂、仓库及客户中采集了109个样品,检验其中的霉菌毒素,结果发现,被检全价料中黄曲霉毒素B1等6种毒素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高达100%。经霉菌污染的饲料,不仅适口性下降,营养价值降低,饲养效果变差,而且在饲喂动物后还会严重危害动物的健康,甚至导致动物死亡。本文就霉菌毒素的产…  相似文献   

12.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2年资料,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而危害饲料最严重的有:黄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三种。其中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主要侵害肝脏,而对家畜繁殖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是镰刀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又称F-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  相似文献   

13.
青岛诺和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6种霉菌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甚为严重。因此,养殖者应充分认识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普遍存在于奶牛饲料中。对于奶牛而言,一部分霉菌毒素的毒性可以被瘤胃菌群弱化,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霉菌毒素可以直接通过瘤胃。而且瘤胃这种弱化毒素的保护机制很容易受到动物自身生理状态影响,一旦保护机制被破坏,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就会上升,不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还会危害奶牛生产。有效防止饲料霉变的方法包括合理干燥、设备处理和储存加工,当然也可以用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以及脱霉剂处理等方式减少饲料中霉菌毒素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晏家友 《猪业科学》2012,29(6):36-37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饲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后,可能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功能抑制和繁殖机能障碍,甚至引起动物中毒死亡。饲料中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减小霉菌毒素污染的有效办法。综述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和毒性,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类型和效果,以及新型霉菌毒素吸附剂—霉特吸的特色,为养猪生产中合理选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原因,饲料会受到霉菌的污染,当养殖的畜禽摄入这些饲料后,会引起极大的危害,进而引发动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着深远意义。为此,本文介绍了霉菌毒素的种类(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和脱霉方法(物理吸附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脱毒法)以及脱霉剂的应用,力求给从业人员以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2年资料显示,世界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而对饲料危害最严重的有黄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3种。其中,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主要侵害肝,而对家畜繁殖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是镰刀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称F-2毒素,是对人类和动物危害大的真菌毒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饲料及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南京奥迈科技有限公司霉菌毒素分析中心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污染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细胞真菌微生物,生长、传播速度快。其产生的霉菌毒素是对食品、饲料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等。饲料发霉产生的霉菌毒素是造成饲料浪费和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变质的饲料不仅影响动物健康,最终也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20.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受环境影响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来讲,不能被生命体吸收、利用或分解,会产生巨大的类毒性反应。常见的霉菌主要包括: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其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毒素、赤霉烯酮族毒素、呕吐毒素、单端孢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麦角毒素等。畜牧业所饲养的畜禽种类,以猪最为敏感,能够造成猪的生长抑制、免疫机能抑制和繁殖性能下降等。尤其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是降低母猪繁殖性能,间接危害新生仔猪品质等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