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应用JS/SPS、克水孚高分子材料对硬基地坪的高大平房仓堆粮线以下不同壁面相交面(墙体与墙体之间、墙体与地坪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墙体、地坪、通风地槽的缝隙,构件与墙体的连接缝隙气密性处理,粮面密闭薄膜的气密性改造,粮面双槽管的改造,以达到气调储粮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平房仓气密性较差,低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成本高、效果不显著、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采用课题研发的粮仓填缝密封材料、平房仓墙体及粮面气密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实仓开展了应用示范,有效提高了示范仓的气密性,为提升低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效果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原有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移动式二氧化碳气化装置(移动撬),利用二氧化碳槽罐车直接供气,对现有高大平房仓进行适度气密性改造,并且采用二氧化碳膜下气调方式。结果表明本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新工艺,不仅可大大节省气调储粮建设一次性投资,还可以大大节省普通高大平房仓气密性改造费用,在充入二氧化碳21 d后全仓平均浓度仍然保持在36.7%,完全满足二氧化碳气调杀虫有效浓度和维持时间的要求,杀虫效果达到100%,吨粮处理费用1.33元。  相似文献   

4.
储藏玉米实仓低氧防治储粮害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膜降氧机组在储藏4900 t玉米的高大平房仓开展低氧防治储粮害虫实仓试验,该仓气密性为-300 Pa半衰期为275.3 s±1.2 s,将粮仓氧气浓度降至2%,经过新收获玉米粮堆的自然降氧,使粮堆中氧气浓度一直维持在1%以下超过15 d,期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3%~5.4%,散气后检查人为放置于粮堆内部的布袋试虫茏中的试虫死亡率,赤拟谷盗、锯谷盗、谷蠹、米象和玉米象的成虫100%死亡,杂拟谷盗成虫的死亡率为93.8%,通过粮堆取样检查,原发生在粮堆内的害虫基本全部死亡.培养30 d后检查各个布袋试虫笼,各虫笼均无活虫存在.因此,实仓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低氧防治储粮害虫具有良好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氮气气调储粮效果与仓房气密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三明直属库近两年来氮气气调储粮的运行情况表明:高大平房仓:五面密封是高大平房仓气密性处理的有效措施,实仓挂膜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气调储粮的效果与仓房气密性密切相关,气密性越好,虫霉防治防治效果越好,运行成本越低。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中央储备粮湖州直属库储粮生产性试验中关于高大平房仓膜下富氮低氧气调储粮试验的主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实现气调储粮的前提和关键是仓房气密性,当仓房气密性接近气调储粮气密性要求时,再通过适当增加补气次数,使高大平房仓粮堆内氮气浓度平均值达到93%以上,并维持50d以上,可以有效抑制储粮害虫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储藏,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18m跨度的平房仓实仓早籼谷-500Pa和-300Pa两种气密性检测方式的关系。发现半衰期采用-300Pa要严于-500Pa的评价要求。同时为获得气密性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可比性,建议实仓检测气密性时,取整个粮堆正中心位置为检测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普通房式仓仓房气密性的改造处理,仓房的气密性显著提高,达到了气调仓标准,改造后的仓房粮温上升缓慢,有利于低温或准低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方式的实施。良好的仓房气密性也有利于抑制储粮害虫的孳生和繁殖,降低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氮气气调的应用效果,对覆膜粮堆电缆和管道穿膜进行气密性改造后,评价氮气气调的控温和控虫效果.结果 表明,覆膜粮堆气密性改造能延长氮气有效浓度的保持时间,降低气调电耗;在充氮结束后的一周内,变压吸附机组制备的高纯氮气作为冷源能有效降低平均粮温和表层粮温;使用浓度97%的氮气处理两个月,能彻底抑制玉米象、谷蠹、锈赤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平房仓膜下气调储粮容易出现的膜内结露、氮气浓度不均匀等实际问题,采用增设气体输送管道和管道增压风机的方法,设计组合式膜下气体环流系统,在平房仓开展气调储粮膜下均温均湿均气试验,分析粮面温度、湿度及粮堆氮气浓度均衡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气体环流系统能有效均衡粮面温度、湿度以及氮气浓度,同时能够防止气囊内出现粮面结露。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东莞库一期浅圆仓在验收和使用中发现的漏气问题,对浅圆仓施工缝、工艺孔洞和附属设备进行专项的气密改造,将仓房气密性半衰期从500 Pa降到250 Pa提高到10 min以上,东莞库二期通过对浅圆仓关键孔洞预留、预埋的气密设计和施工优化,使新建浅圆仓的气密性半衰期提高到12 min~70 min,远高于国家气调仓5 min的气密标准,接近国外浅圆仓气密性标准水平,为抗性害虫的防治和气调控温储粮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仓房条件,为大直径筒仓的气密技术处理提出新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立筒仓不同部位进行气密性改造,提升仓房气密性。结果表明,改造后试验仓房气密性半衰期最高可达1343 s,提升幅度最高达662.5%,为后期安全和绿色储粮提供了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续粮食保管成本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试论立筒仓气密性标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一、引言储粮用的钢筋水泥、砖砌结构的立筒仓都是多孔透气材料建筑起来的,钢板立筒仓因铆或焊接不实也易漏气,这些类型仓未经密封都不能用做熏蒸仓或者气调仓,这点在国内外是公认的,但是对于立筒仓气密性标准,在国际上气密性标准差异很大,说法不一。为更好促进立筒仓用于熏蒸仓或者气调仓的开展,以利储粮安全或储粮仓有虫就仓熏蒸,增加经济效益。就立簡仓气密性标准这一问题,提出浅薄的认识愿与研究储粮仓气密性能工作者共同商榷. 二、一些国家储粮熏蒸仓气密性标准 1、澳大利亚雷普先生提出;仓房内外的密封,应确保在充气结束后30分钟内,仓内压力衰减不得大于引入压力(例如为200帕)的1/2。在澳大利亚还有的学者提出其压  相似文献   

14.
平房仓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清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南11号、北13号和北11号平房仓分别进行了熏蒸前气密性测定和粮堆薄膜单面封情况下的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的试验研究。通过粮面薄膜单面密封技术与环流熏蒸技术的良好结合,加强了熏蒸粮堆的气密性,缩小了熏蒸空间,不仅节约了用药量,而且还使环流效果更好。气密性测定结果表明在负压状态下,从-500Pa上升到-250Pa时,3个仓压力半衰期(t1/2)分别为54、48和46秒,均超过我国环流熏蒸推荐的气密性标准。膜下环流熏蒸试验期间的浓度测定表明,在这种气密性条件下,3个仓的磷化氢平均浓度降低到0.02mg/L左右的时间分别为26、23和18天,总CT值分别为165.63、134.36和109.37(mg  相似文献   

15.
现浇拱板平房仓最大的问题是仓房隔热性能较差、上下弦板间积热严重,导致夏季仓内温度高、储粮出现"热皮冷芯"。持续高温会加速储粮品质劣变,不利于粮食品质保鲜及安全储藏。为此,采用改造平房仓的仓顶隔热层,加盖新型隔热材料、仓库周围种植绿色爬藤植物、利用自然冷源通风散热、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保粮等绿色储粮综合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盛夏仓顶曝晒后的积热,隔热控温,解决粮仓降温问题,延缓了粮温的上升速度,抑制了害虫的生长繁殖和储粮品质的劣变,保证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建有架空隔热层的平房仓仓顶及门、窗铺设辐射降温膜,开展控温储粮应用研究。通过对试验仓与对照仓的数据测试,其效果分析如下:试验仓仓顶外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温差最大为13.9℃,试验仓架空层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温差为18.9℃,试验仓与对照仓温差高达11.8℃,仓内表层粮温(0.3 m)温差最大达8.0℃,全仓平均粮温温差2.6℃;在试验仓度夏期间未开启空调的情况下,最高粮温未超过30℃,对照仓7月中旬最高粮温超过34℃时适时启动空调降温。试验表明,辐射降温膜对储粮控温效果明显,是低温粮仓改造及高标准粮仓建设优选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宋伟  胡寰翀 《粮食储藏》2009,38(6):15-18
研究气密性良好、存在刚性孔、存在柔性孔等3种情况下的模拟粮仓在不同初始压强下的压力半衰期变化情况。得出:①在相同孔径下,粮仓压力半衰期的时间随着初始压强的减小而减小;②对孔径、初始压强、压力半衰期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压力半衰期与初始压强、孔径二者均成二阶多项式的关系。500Pa-250Pa的半衰期与孔径关系可表达为:y=756.63x^2—1087.7x+485.77,R^2=0.9864。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南工业大学的仿真模拟平房仓,在仓底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布设压力传感器,观测粮食进仓完成后粮堆底部压力的变化,同时测试了气调期间粮仓底部压力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调作业对粮堆底部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高大平房仓进行隔热优化改造,通过对其储藏1年小麦淀粉品质与未改造对照库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高大平房仓优化改造对储粮不同粮层淀粉品质的立体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优化改造试验库18库在不同粮层小麦水分含量、吸水率、α-淀粉酶活性、糊化特性等方面都优于对照库8库,特别是对与空气接触温度变化较大的上层和粮温稳定的下层小麦品质调控用用较为明显。隔热保温材料及吊顶对小麦储藏期淀粉品质有积极作用,可在粮温、库温较高的夏季通过立体内循环将下层冷源充分利用,实现全年准低温储粮,提升储藏品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东南沿海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及气调时无法控温的问题,通过粮仓专用空调改造,实现气调和控温的综合应用,延缓了整仓粮温及表层粮温上升幅度,延长了气调周期,杀虫和节能降耗取得良好效果.该项试验对东南沿海地区浅圆仓进口大豆的安全储藏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