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膜覆盖对鹰嘴豆的产量性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武 《农业与技术》2003,23(4):79-79,81
鹰嘴豆(Licer. arietinum)又名桃豆、鸡头豆、鸡豌豆,是新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副食品,维语称"诺胡提"民间认为其有补中益气、温肾壮阳、润肺止咳之功效,可作滋补品[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市场的需求,鹰嘴豆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因此种植面积也开始逐渐扩大,但是种植方式以常规种植为主,产量较低,因而为了提高鹰嘴豆的产量及经济效益,也为了解除鹰嘴豆的地膜覆盖种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作者进行了鹰嘴豆的地膜覆盖及常规种植下的产量性状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
田春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74-9975
[目的]考证回回豆在我国本草史上的起源及其沿革,以确定正品、排除伪品。[方法]考查古今文献记载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历代本草所载回回豆尽管名称各异,但其功用和植物体特征与现代物种鹰嘴豆基本相符。[结论]回回豆来源于鹰嘴豆的种子,而非《本草纲目》中所认为的“回回豆”、“胡豆”和“豌豆”。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以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抑制率为抗氧化指标,确定鹰嘴豆抗氧化多肽与其它抗氧化剂(VE、VC及BHT)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方法]以酶解法制备鹰嘴豆抗氧化多肽,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鹰嘴豆抗氧化多肽及其它抗氧化剂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协同效应.[结果]VE、VC在低浓度时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具有协同的还原能力,BHT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未表现出协同还原能力;VC、Ⅶ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未显示出显著抑制超氧阴离子的协同效应,但BHT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超氧阴离子的协同效应;且所有的协同作用随添加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结论]VE和VC对鹰嘴豆抗氧化多肽的还原能力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且VC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的协同作用较VE与之更强;BHT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超氧阴离子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田春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92-11994
[目的]研究鹰嘴豆的组织结构。[方法]通过植物制片方法,对鹰嘴豆的根、茎、叶和种子等器官进行切片,制作成永久装片。[结果]鹰嘴豆根为四原型构造;茎中韧皮纤维和髓部发达;根、茎中以网纹导管居多,也有螺纹和孔纹导管;叶中栅栏细胞组织1-2层,海绵组织细胞3~5层;种皮表皮细胞1列,栅状,上端有1条光辉带,子叶细胞中有不定形的草酸钙结晶。[结论]首次报道了鹰嘴豆的组织解剖结构,可为鹰嘴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资料,其组织结构特征可作为鹰嘴豆生药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鹰嘴豆的抗性研究奠定细胞遗传学基础。[方法]以鹰嘴豆根尖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05、0.10、0.15、0.20、0.25 mol/L)分别处理24和48 h,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结果]当NaCl浓度≥0.1 mol/L时,处于分裂期的细胞逐渐减少,并且鹰嘴豆根尖细胞出现染色体黏连、后期染色体分离不同步、微核、染色体断裂、染色体桥、不均等分裂、后期滞后染色体等畸变现象。[结论]NaCl作为一种胁迫因子,对鹰嘴豆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且具有遗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智利牧豆和牛蹄豆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智利牧豆和牛蹄豆为材料,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研究2个物种的苗木生长状况和育苗、移苗技术。[结果]温水浸泡处理可提高牛蹄豆的种子发芽率;智利牧豆较牛蹄豆出苗快,从播种到真叶出现仅需6~10 d,而牛蹄豆需9~12 d;播种3个月后,智利牧豆和牛蹄豆平均苗高生长量分别为2.56、5.91 cm,平均基径生长量分别为0.030、0.060 cm。智利牧豆和牛蹄豆的生长旺盛期分别在7~8月和8~9月;切根并喷洒生根剂处理的智利牧豆成活率最高,为96.7%。[结论]该试验为智利牧豆和牛蹄豆的引种栽培及大田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涡豆5号大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涡豆5号的选育经过、植物学特性、品质和产量表现等,并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结果]涡豆5号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粗蛋白(干基)含量45.33%,粗脂肪(干基)含量19.12%,属高蛋白大豆品种,品质优良;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VC3中感,抗裂荚,抗病,高抗倒伏;20052、006年安徽省夏大豆区试中,涡豆5号平均产量为2 346 kg/hm2,比对照增产1.06%;2007年安徽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涡豆5号表现良好,平均产量2 502 kg/hm2。[结论]涡豆5号产量较高,具有地域性强、适应性窄等特点,最佳适应区域是沿淮淮北地区。  相似文献   

8.
田春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51-12552
[目的]研究鹰嘴豆种子的粉末特征。[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鹰嘴豆种子的粉末。[结果】鹰嘴豆种子的粉末中有椭球形的单粒淀粉粒、栅状细胞、支柱细胞、导管和子叶细胞等组成单元。[结论]鹰嘴豆种子粉末中的淀粉粒、栅状细胞、支柱细胞和导管等的结构特征可为鹰嘴豆种子的生药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鹰嘴豆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又名桃豆、鸡头豆、羊头豆、脑豆子等,是野豌豆族鹰嘴豆属植物中的一个栽培品种,因其子粒形状酷似脱毛后的鹰头或鸡头而得名.鹰嘴豆起源于亚洲西部和近东地区.我国于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栽培面积不大,仅在青海、新疆、甘肃和云南等地有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新疆迪西型鹰嘴豆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为利用和开发新疆鹰嘴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提取迪西型鹰嘴豆油,并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鹰嘴豆油提取率的影响。此外,对迪西型鹰嘴豆油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迪西型鹰嘴豆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40℃和萃取时间为3h。在该工艺条件下,鹰嘴豆油的萃取得率为18.19%。经GC—MS分析可知,鹰嘴豆油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为亚油酸。[结论]超临界CO2萃取鹰嘴豆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邵千顺  杨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16-19,31
[目的]对鹰嘴豆种质资源进行筛选及多样性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通过5个产量相关因子研究鹰嘴豆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优质种质资源。[结果]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百粒重,其次是粒型;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株型,其次是单株粒数。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要信息集中在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4.48%;通过聚类分析将50份鹰嘴豆在欧氏距离1.059 2处划分为4类,第一类百粒重最大,即籽粒较大;第二类株高最高,产量居中;第三类各性状都相对居中;第四类株高最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最大。[结论]该研究为鹰嘴豆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鹰嘴豆又叫桃儿豆、鸡头豆、羊头豆等,属野豌豆族,是豆科植物中的稀有品种,维吾尔语称“诺胡提”。它在新疆地区已经种植了2000多年,在许多文献中对鹰嘴豆的大名都有记载。鹰嘴豆好种,小麦、豌豆不长的地方,它基本上都可以长。比较贫瘠的土壤,是最适合种鹰嘴豆的。另外,鹰嘴豆有个很好的作用,它是豆科作物,有根瘤菌,可以固氮,改良土壤,是用作倒茬的很好的作物,特别是对旱作农业非常有好处。种鹰嘴豆不用化肥和农药,主要是种子和机耕费两项开支。鹰嘴豆很好销,3~4元/kg,每667m2地收150kg鹰嘴豆,除去成本收入450元,所以说种植鹰嘴豆省事省力…  相似文献   

13.
鹰嘴豆在上海地区的异地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鹰嘴豆在上海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通过异地栽培试验方式对新疆和东北的鹰嘴豆种子进行试种,并对其生长发育情况和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观察。[结果]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鹰嘴豆种子在上海地区都成功地完成了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部生长发育过程,而且冬、春两季播种皆可。[结论]该研究为鹰嘴豆在上海及江浙一带的推广种植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Schenk)Wight)属于列当科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植物,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有"沙漠人参"之美誉[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肉苁蓉有抗衰老和老年痴呆症、提高学习记忆力、调节免疫力和改善性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3]。野生管花肉苁蓉一般分布于海拔800~1400m的沙丘边缘、砾石戈壁及沙漠地区中的柽柳林中,在我国自然分布仅限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地区。新疆和田地区七  相似文献   

15.
鹰嘴豆为豆科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西部和近东地区,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豆类植物,因其面形奇特,尖如鹰嘴,故称此名。鹰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香味,鹰嘴豆粉加上奶粉制成豆乳粉,易于吸收消化,是婴儿和老年人的营养食品,还可以做成各种点心和油炸豆,其淀粉也广泛用于造纸工业和纺织工业;籽粒可做利尿剂、催奶剂,可治疗失眠,预防皮肤病和防治胆病。从种植方式、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与贮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鹰嘴豆的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对其他种植户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取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的油脂,测定脂肪酸含量及组分,并测定迪西型鹰嘴豆的分级蛋白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方法]以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为试验材料,提取其种仁油脂。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鹰嘴豆中油脂含量高(18.2%),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鹰嘴豆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3.71%,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均舍18种氨酸酸,属完全蛋白质。谷氨酸含量最高,占蛋白质的15.8%;天冬氨酸含量占10.7%;此外还有精氨酸(9.30%)、亮氨酸(7.56%)和赖氨酸(6.34%);其次为苯丙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氮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少。鹰嘴豆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新疆迪西型鹰嘴豆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的豆类作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黄花棘豆中毒后绵羊血清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给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8只绵羊按照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0g/(kg.mb)来投服黄花棘豆,研究试验性黄花棘豆中毒后各时期绵羊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饲喂黄花棘豆粉后,全部试验羊在第16~18天出现中毒症状,第25~28天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第28天采血后停止投服黄花棘豆,试验羊中毒症状在2周内全部消失。整个试验期间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白蛋白含量在第21天和第28天显著降低(P<0.05)。[结论]该试验中黄花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为吲哚兹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涡豆5号大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涡豆5号的选育经过、植物学特性、品质和产量表现等,并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结果]涡豆5号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粗蛋白(干基)含量45.33%,粗脂肪(干基)含量19.12%,属高蛋白大豆品种,品质优良;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VC3中感,抗裂荚,抗病,高抗倒伏;2005、2006年安徽省夏大豆区试中,涡豆5号平均产量为2 346 kg/hm2,比对照增产1.06%;2007年安徽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涡豆5号表现良好,平均产量2 502 kg/hm2.[结论]涡豆5号产量较高,具有地域性强、适应性窄等特点,最佳适应区域是沿淮淮北地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基对鹰嘴豆褐斑病菌(Ascochyta sp.)菌丝生长发育和产孢量的影响,筛选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生长及繁殖的培养基.[方法]采用7种培养基,即PDA、SCSC、CZ、EA、EPDA、M、ZM,观测鹰嘴豆褐斑病菌丝生长和产孢情况.[结果]EPDA培养基对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ZM培养基,CZ培养基最不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菌丝的生长.ZM培养基最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其次为SCSC培养基,CZ和PDA最不适合鹰嘴豆褐斑病分生孢子的产生.[结论]ZM培养基为最适宜该菌生长和繁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豫东地区大豆品种(系)生育期组划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大豆(Glycine max L.)生育期组划分方案。[方法]根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重点任务要求,商丘综合试验站以13份美国不同生育期标准品种为对照,对适于豫东地区夏播种植的大豆品种(系)进行了生育期组划分。共征集当地大豆主栽品种、新选育的品种(系)、近几年国家和河南省审定的新品种及对照种共43份。[结果]永城紫花豆、徐豆14、冀豆17、冀豆12这4个品种对应第Ⅱ熟期组,中黄13、涡豆5号、中黄37、菏豆19、徐豆18、皖豆30这6个品种对应第Ⅲ熟期组,周豆11、开豆41、科豆1号、商豆1102、临豆10号、德豆99-16、周豆18、皖豆29号、郑9805、周豆19号、豫豆22、皖豆28、郑97196、商豆1103、商豆6号、商豆1202、阜豆9号、中黄42、驻豆5号、许豆6号、安豆1号、濮豆206、徐豆16、商豆1201、阜杂交豆这25个品种对应第Ⅳ熟期组,安豆4号、商豆1101、许豆8号、商豆1205、商豆0912、商豆1104、商豆14号、商豆1203这8个品种对应第Ⅴ熟期组。参试品种(系)生育日数118.87~140.93 d,株高39.27~112.27 cm,主茎节数12.4~22.13个;参试品种(系)株高和主茎节数随生育日数的增加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调整国家大豆生产布局和品种类型划分方案、实现我国大豆品种布局的科学化与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