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蛋鸡产蛋的最佳温度是22℃-28℃.对生产影响不大的温度大致在7℃-27℃.夏季气温一般超过35℃时.鸡就会出现昏厥.达到40℃时鸡就会出现死亡。蛋鸡主要靠增加呼吸频率.通过呼吸道增加水分蒸发而散热。当环境温度高于35℃时.这种散热方式已经不足以有效调节体温.而导致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生产能力和抗病能力同步下降.甚至中暑、死亡。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是指由于环境温度升高使肉鸡体温与环境温度差别减小,对蒸发散热依赖性加强或相对湿度增加而引起蒸发散热效果减弱而造成的应激。据测定,肉成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8~25℃,当温度超过32℃时就会引起鸡在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就陷入了一种热应激状态。如果  相似文献   

3.
正通常在夏季的几个月里,较高的环境温度经常伴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急性热应激对产蛋鸡群的生产力有深远影响。在环境温度高于32℃,高死亡率和大幅度的生产性能降低是十分明显的。但在非极端状态下,由于产蛋量及生长率降低幅度小,所以,热应激经常被忽略。1母鸡的体温调节鸡并不像其他动物那样有汗腺,可以通过汗腺来帮助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雏鸡通过四种方式来散热,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呼吸道的水分蒸发方式,在高温时以蒸发方式为主,每蒸发一克水可以带走540卡热量。高温将引起鸡开口呼吸来散热。当气喘也不能阻止体温升高时,鸡精神萎靡,然后进入昏睡状态,很快便死亡。2热应激的影响高温对鸡群的主要影响之一是采食量降低,采食量减  相似文献   

4.
1热应激 各种禽类在高温并伴有高湿状态,超出了其能适应的程度时就会出现热应激。与哺乳动物不同的是禽类缺乏汗腺。当环境温度在28~35℃之间时,禽类采用非蒸发散热的方式(包括辐射、传导与对流)作为主要的散热方式。禽类通过两种途径进行非蒸发散热:其一,松弛、舒展双翅于体侧以增大散热面积;其二,增加周围血液循环。当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鸡热应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1 热应激 鸡作为恒温动物,仅在严格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保持体温。10~32℃是鸡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范围,21~26℃是鸡生存的适宜环境温度,此时鸡用于维持体温所付出的代谢能最少;26~32℃是尚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温度范围;高于32℃则是鸡生理功能趋于紊乱的温度范围,即出现热应激。12 鸡热应激时的组织、生理、生化及免疫反应121 呼吸频率提高,肺通气量加大,发生热喘息,CO2排出量增加,致使血液中CO2分压下降,pH值升高,严重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122 心律加快,肝、肾、胃肠道血液流量相对减少,血钙、血钾、血磷…  相似文献   

6.
1中暑的原因农户养猪夏季发生中暑的原因是,猪舍太小或窗户太少,通风不好;猪圈小,存栏生猪太多;缺少饮水;缺乏水洗浴;圈舍不卫生;猪运动场上没有搭凉棚等。猪体代谢所产的热量,主要通过体表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散热。但当外界温度超过31℃时,只能通过蒸发散热,但蒸发散热又受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当空气湿度大于55%时,猪的蒸发散热减少,对高温更为敏感;当气温达到30 ̄32℃时,猪的体温开始上升。在相对湿度超过65%的35℃环境中,猪的体温达到41℃的致死临界点。热对猪体的刺激使呼吸加快以增加散热,持续的呼吸加快导致肺循环血量…  相似文献   

7.
1肉种鸡热应激概述饲养实践证明.180C时肉鸡生长速度最快.240C时饲料效率最高,因此.得到最佳经济生产指标的理想饲养温度为21℃左右。在适温范围内,鸡体代谢产热主要靠物理方法如辐射、传导和对流等途径散失,其余经呼吸道途径散发,产热和散热基本平衡.鸡的体温不升高.肉鸡生长速度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蛋鸡的最适气温是20-27℃。如果气温超过等热范围的上限临界温度,蛋鸡会出现热应激,产蛋率下降,蛋重变轻,蛋壳变薄,破蛋率上升。我国南方夏季常出现高温天气,使蛋鸡出现明显效应激。本场每年4月中旬至10月下旬常出现高温,因此,研究如何抓好蛋鸡热应激尤为重要。1.热应自对蛋鸡的影响:1.1行为:当环境气温超过上限时,鸡体散热出现困难,体温上升。为及时散发热量,蛋鸡会减少运动,常呈蹲伏状,或将翅膀张开悬挂于身体两侧站着,以此扩大体表面积,增加散热。1.2呼吸:蛋鸡热应激时,呼吸加快,成年鸡正常呼吸是20次/分钟,当…  相似文献   

9.
在养鸡生产实践中,环境温度是影响鸡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环境温度过高就会产生热应激,从而引起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的改变,轻则带来鸡生产力和抵抗力下降,重则发病,甚至死亡。1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1热应激对雏鸡的影响雏鸡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当环境温度过高时雏鸡体热和水分散发受阻,体热平衡紊乱,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缓慢,重则出现神经症状,甚至死亡。1.2热应激对成鸡的影响(1)行为的影响。鸡全身无汗腺,靠加强皮肤渗透和呼吸道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为了及时散热,鸡呼吸加快、张口伸舌、唾液直流、活动减少…  相似文献   

10.
在炎热夏季,鸡舍温度过高,对鸡生产甚为不利。蛋鸡在13~26℃环境中,其维持体温所需代谢能最低,饲料转化率最高,因而,其生产性能最高。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26℃时,鸡体与环境温度差减少,体热散发困难,体温升高,鸡体就会感到不适,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了32℃时,生理功能趋于失调紊乱,体温升高。鸡体为了加速散热,即出现张口呼吸,采食量和生产性能进一步下降,当环境温度继续上升时,症状更为明显。蛋种鸡还会引起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并引起肠道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在炎热夏季,应积极采取如下措施:1.合理调整饲料…  相似文献   

11.
赵聘 《猪业科学》2003,20(5):68-69
环境温度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鸡体温高,代谢旺盛,皮肤覆盖羽毛,又无汗腺,所以鸡对热应激比较敏感。高温能导致代谢和生理机能的改变,而且明显地降低蛋鸡的产蛋率,提高死亡率,降低饲料报酬,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持续高温高热,如何做好蛋鸡的饲养管理,使之高产稳产,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据研究,产蛋鸡的舒适温区为13℃~27℃,最大产蛋收益温区为24℃~27℃。在25℃~30℃时,环境温度每升高1℃,产蛋率下降1.5%,采食量减少1.5%,蛋重下降0.3g。在32℃~38℃环境中,每升高1℃,采食量下降4.6%。夏季…  相似文献   

12.
正温度对产蛋鸡的生长、产蛋、单重、蛋壳品质以及饲料转化率都有明显影响。鸡因无汗腺,仅通过蒸发散热是不够的,只有依靠张嘴呼吸散热。所以,高温对鸡的生产极为不利。当环境温度高于37.8℃时,鸡可能发生热衰竭,超过40℃时,鸡很难存活。根据资料介绍:产蛋鸡的生产适宜温度范围是13~25℃,最佳温度范围是18~23℃。在较高环境温度下,产蛋数、蛋重降低,而且蛋壳厚度迅速降低,同时死亡率增加;达到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3.
鸡热应激是指在盛夏高温环境下,鸡的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鸡发生热应激会造成蛋鸡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发生死亡的现象。鸡没有汗腺,其体内热量的散发主要是依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的。试验表明,成年蛋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表现为生长快、产蛋率高、饲料转化率最好;当环境温度高于28.5℃时,鸡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7℃时,鸡群将出现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天,必须认真分析鸡群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笔者遇到一例生石…  相似文献   

14.
奶牛热应激及抗热应激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实验表明,夏季酷暑季节,奶牛的呼吸频率加快、心跳次数增加、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奶量减少。据金仰高门988)分析调查,认为中国黑白花奶牛的适宜温度为11~16’C。由于奶牛主要靠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方式散热,因此,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奶牛体温和环境的温差缩小,奶牛散热困难,易出现热应激现象。有试验报道:当环境温度接近24’C时,奶牛便开始出现热应激现象。表现为泌奶性能F降,同时,当环境温度持续上升时(41C),黑白花ha往往减少乳量50%以上。据报道,由于环境温度的上升,奶牛依赖于出汗和增加呼吸的次数等方式散…  相似文献   

15.
鸡没有汗腺,鸡体对温度的调控能力差,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4℃,环境温度升高至25℃以上时,蛋鸡便会处于热应激状态,其表现为采食量下降,而采食不足会导致蛋鸡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产蛋量下降. 蛋鸡降低体温的方法一般是增加饮水,而在夏秋季节蛋鸡饮水过度则极易引起腹泻.实践证明,通过调控营养可有效缓解蛋鸡热应激.  相似文献   

16.
热应激与蛋鸡的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期达3个月之久,长江以南地区高温持续时间更长,热应激已成了影响蛋鸡产蛋的重大问题。一般情况下,可导致产蛋率下降10%~30%,且蛋重变小,破蛋增多,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鸡体免疫能力都有所降低。热应激作为鸡在暑热环境中的反应,还包括温度以外的其他条件的影响。在高温时,由于鸡必须通过喘气行为进行蒸发散热降温,这样吸入空气的温度、湿度就对散热效果影响很大,同时空气的流动、风速等环境条件也至关重要。事实上,环境温度往往都是变动的,夏季的热应激在生产中很难避免。所以,要减缓热应激下产蛋…  相似文献   

17.
鸡的等热区为一狭窄的温度范围,一般认为肉鸡的等热区为10~27℃,蛋鸡的等热区为13~25℃(陈龙,1991)。当环境温度超过了鸡等热区的上限值时,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称此现象为效应激。在这一过程中,机体通过各种优偿途径限制产热和增加散热,以达到维持体温恒定的目的,最终导致其生理机能,新陈代谢,免疫机制发生改变,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现就鸡热应激时各方面的变化作一综述。1效应羽的代供适应性反应1·1呼吸系统代偿由于禽类的皮肤既无汗腺也无皮脂腺,高温时通过皮肤的蒸发散热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8.
<正>虽已立秋,但目前气候依然十分炎热,很容易导致蛋鸡热应激综合征的发生,鸡无汗腺,体内热量的散发几乎完全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鸡体温升高,食量减少,饮水增加,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7℃鸡会呼吸加快,  相似文献   

19.
夏季肉鸡生产对策周永伦译自《畜产春秋》1993,(5)一、热应激动物通常通过一定的途径散发体热,鸡由于被覆羽毛,体表热量无法散失,且缺乏汗腺,体内水分又不能以出汗形式散发,因此,代谢热散发较少。鸡主要是通过呼吸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接近其体温时,鸡伸展...  相似文献   

20.
鸡群在正常的生活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一定适应范围.鸡的等热区为狭窄的温度范围,一般认为肉鸡为10~27℃,蛋鸡为13~25℃,当环境温度超过了鸡等热区的上限值时,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即热应激.在这一过程中,机体通过各种代谢途径限制产热和增加散热,以达到维持体温恒定的目的.最终导致其生理机能、新陈代谢、免疫机制发生改变,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