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我国农用农药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0年我国农用农药需求量23.31万t.农田农药年负荷量和单次用量分别是1.78kg/hm2和471.6g/hm2;高毒农药和水溶性农药的用量分别是7.109万t和12.01万t.农药总排毒系数和每公顷的排毒系数分别是2794.36×106t/hm2和21.50t/hm2,使用杀虫剂的平均LD50为48mg/kg.低效、高毒和水溶性农药生产量和使用量大是我国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的主要标志,优化这种农药品种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蓝氮素利用与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太湖流域地区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蓝产量和氮素利用及对径流水和淋溶水中氮素流失动态的影响,并对氮素流失量及流失率进行分析.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常规化肥(256kg/hm2)、有机肥(256kg/hm2)、蔬菜专用肥(256kg/hm2)、蔬菜专用肥减量20%(205kg/hm2)和蔬菜专用肥减量40%(154kg/hm2).结果表明:蔬菜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和有机肥显著提高甘蓝产量,分别增产31.84%和5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间甘蓝氮素利用率在10.55%~24.17%之间,且不同施氮量蔬菜专用肥的氮素利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施氮量的减小,氮素利用率由16.72%提高至24.17%.甘蓝生长季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地表径流,流失量为19.66~38.03kg/hm2,主要流失形态为硝态氮.氮素淋溶流失量受施肥和淋溶水量影响,淋失率为0.21%~0.56%,主要流失形态为铵态氮.蔬菜专用肥比常规化肥可减少7.43kg/hm2的氮素流失.蔬菜专用肥减量40%后,氮素流失量可比蔬菜专用肥处理减少12.02kg/hm2.通过施用蔬菜专用肥并优化施肥量(减量20%)能够在保证甘蓝产量的前提下提高甘蓝氮素利用率、降低氮素的流失量,从而减轻氮素流失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孙丽梅  唐剑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44-8944,9033
对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种植区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进行了大面积的农户调查。结果表明,寿光市化肥施用种类以复合肥为主,占总量的95.2%,化肥施用水平较高,用量达5 368.4 kg/hm2(纯量),氮、磷投入偏高而钾不足;施用的农药种类主要为杀虫剂、杀菌剂,全年农药投入量(商品量)为137.5 kg/hm2,其中杀虫剂和杀菌剂分别占24.4%和75.6%。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示范研究表明,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40%戊唑.多菌灵1.20kg/hm2、南京南农农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30%戊唑.福美双1.35kg/hm2、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30%戊唑.福美双1.20kg/hm2,平均防效都在60%以下,在大发生年推广应用防效较差;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提供的50%多酮1.35kg/hm2,防效最好,平均病穗率、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设施蔬菜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蔬菜生产产值1999年已达2500亿元,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第二位,占整个经济作物产值的50%左右.198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仅有31.4万hm2,其中设施栽培面积约6600hm2[2].1998年蔬菜面积已达120万hm2,设施栽培面积高达86万hm2,1999年又猛增至134万hm2,其中节能日光温室达20万hm2.此外,还有1亿m2遮阳网和300万m2防虫网用于设施栽培.据统计1999年我国人均蔬菜年消费量已达284kg,而同期全球人均年消费量仅为102kg.相对稳定的蔬菜播种面积,飞速发展的蔬菜设施,不断完善的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为我国蔬菜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小麦吸浆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3种药剂防治小麦吸浆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毒死蜱GR 18 kg/hm2、乙酰甲胺磷EC 3.75kg/hm2防治小麦吸浆虫防效为96.38%、95.66%,与1.5%甲基1605DP防效97.59%比较均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目前在生产上防治小麦吸浆虫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毒死蜱GR18kg/hm2和乙酰甲胺磷EC3.75kg/hm2替代高毒农药1.5%甲基1605DP。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研究表明,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25%氰烯菌酯1.50kg/hm2、2.25kg/hm2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最好,病穗率、病指防效均在99%以上;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提供的50%多酮1.35kg/hm2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次之,而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30%戊唑.福美双还有待进一步示范再推广。  相似文献   

8.
硅钙钾肥对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添加中微量元素是提高蔬菜产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能够对蔬菜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梯度硅钙钾肥对苏州青油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600kg/hm2、1 200kg/hm2、1 800kg/hm2、2 400kg/hm2、3 000kg/hm2的硅钙钾肥能分别增产31.66%、32.90%、34.57%、33.77%和33.84%;添加硅钙钾肥可以适当控制油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可食用性,也可以明显提高油菜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基于产量和品质的考虑,适宜添加量为1 800kg/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农药防治水稻稻曲病对比试验表明:喷施20%瘟曲克星2.25kg/hm2+水525kg/hm2比喷施20%井冈霉素750g/hm2+水525kg/hm2防治稻曲病效果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对蔬菜病虫害防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影响因素,从化肥减量增效实例中得出采用常规施肥减量15%,施复合肥510 kg/hm~2作为基肥、尿素127.5 kg/hm~2作为苗肥、尿素255 kg/hm~2作为蕾薹肥,油菜单株分枝数、单荚种子数、产量等方面均表现较好,提出了蔬菜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农作物病虫防治的有效性和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娃娃菜品种金玉黄为指示品种,在甘肃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进行了蔬菜专用肥在娃娃菜上的应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较,各施肥处理均可有效地提高娃娃菜经济性状、折合产量和经济效益。以施蔬菜专用肥1 500 kg/hm2(纯养分总量720 kg/hm2)处理的娃娃菜折合产量最高,为132 500 kg/hm2,较不施肥对照增产39.47%。总产值、净产值也均以施蔬菜专用肥1 500 kg/hm2最高,分别为106 000元/hm2和60 100元/hm2,较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30 000元/hm2和 26 100元/hm2;产投比也最高,为2.31,较不施肥对照增加27.6%。  相似文献   

12.
30%戊唑·福美双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西场点试验结果表明,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30%戊唑.福美双对赤霉病的防效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南莫点试验结果表明,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30%戊唑.福美双1.35kg/hm2较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30%戊唑.福美双1.35kg/hm2防效偏低,随着药量增加,防效也增加,但防效均低于50%多酮1.35kg/hm2。  相似文献   

13.
蔬菜施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调查,天津市目前种植设施蔬菜平均施用量折纯氮1 020 kg/hm2、五氧化二磷480 kg/hm2、氧化钾618 kg/hm2。根据研究结果表明,达到比较高产量的蔬菜平均养分吸收量纯氮322.5 kg/hm2、五氧化二磷156 kg/hm2、氧化钾271.5 kg/hm2,可见本市蔬菜施肥量明显偏多,其中氮磷养分高出了3倍多。肥料污染蔬菜的途径经对蔬菜种植基地蔬菜施肥量、施肥种类的调查和综合评价看出:蔬菜生产中,以下3种情况极易造成蔬菜污染。①过量施用氮肥: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蔬菜产量。但是过量施氮,蔬菜体内硝  相似文献   

14.
4个鲜食菜用型马铃薯品种比较的试验结果表明,LK99生育期最短,为124 d,其次是台湾红皮,为126 d;平均单株薯重台湾红皮居首位,为0.51 kg,其中大中薯占56.9%;LK99次之,为0.42 kg,其中大中薯占64.2%.台湾红皮折合产量最高,为18 500.0 kg/hm2,其次是LK99,折合产量为16 458.3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分别增产28.0%和13.8%.  相似文献   

15.
大棚茄子、杂交晚稻高效粮经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宁海县在稻区推行粮经两熟制栽培模式即大棚茄子、杂交晚稻模式,达到粮经双丰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1年全县推广面积150hm2,平均单产茄子57180kg/hm2,产值92631元/hm2;晚稻7989kg/hm2,产值10386元/hm2,年产值103017元/hm2;比双季稻实收稻谷13650kg/hm2产值16161元/hm2增86856元/hm2.  相似文献   

16.
榆林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增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榆林地区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以米脂、佳县、缓德、清涧、吴堡、子洲6个典型县为例,1991~1995年年平均种植马铃薯44 835hm2,占同期6县粮田面积的22.75%,占粮食总产的31.87%,最高年份达40.52%,在粮食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5a中有1a单产低于6 000kg/hm2,2a单产在7 500~9 000kg/hm2,2a单产高于12 000kg/hm2,5a平均产量仅为9 489.5kg/hm2,与全国平均水平15 000kg/hm2相比,相差甚远,产量低而不稳.因此研究、探讨本地区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帮助本地区群众脱贫,发展地方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些年地下害虫数量迅猛增加,地下商品果类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的现状,设置不同的颗粒农药与肥料混合,研究其在甘薯和花生种植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农博士颗粒农药45.0kg/hm2与肥料600kg/hm2掺混施用能使甘薯增产5.71%,虫蛀率降低27.06个百分点;使花生增产6.02%,虫蛀率降低1.02个百分点。颗粒农药与肥料掺混施用,能降低害虫对地下商品果类农产品的危害程度,但是对肥料的肥效影响不大。甘薯试验中,农博士颗粒农药22.5kg/hm2与肥料即配即施处理的杀虫效果(虫蛀率50.84%)与处理④(农博士颗粒农药45kg/hm2与肥料混配,放置3周后施用)相当(虫蛀率50.46%),并且优于处理③(农博士颗粒农药22.5kg/hm2与肥料混配,放置3周后施用),说明肥料与颗粒农药掺混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对农药的杀虫效果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芹作为西宁特色蔬菜的主要品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经过近年种植技术的改进,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全市西芹种植面积200.00 hm2,其中日光温室栽培面积3.33 hm2,平均产量16.50万kg/hm2,平均产值19.81万元/hm2,较露地秋茬平均产量13.35万kg/hm2增加了3.15万kg/hm2,平均增产24%.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农药种类及配比对黄芪紫纹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毒死蜱颗粒剂15kg/hm2、5%辛硫磷颗粒剂15 kg/hm2、40%百菌清悬浮剂15 kg/hm2混合后加水37.5 kg稀释,再在稀释液中加入细沙土750 kg施于黄芪根部,紫纹羽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好,且根系产量最高,为13 111.1 kg/hm2,较不施药增产1 666.7 kg/hm2,增产率14.6%,纯收益较不施药增加15 628.2元/hm2,投产比1∶3.55,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播后苗前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条件下,除草剂在玉米播后苗前施用,38%莠去津乳油5.25kg/hm2、90%乙草胺乳油2.1kg/hm2、72%异丙草胺乳油2.25kg/hm2、72%2,4D-丁酯1.05kg/hm2,药后45d的总株防效分别为81.40%、80.69%、79.23%和50.47%。而50%滴丁.乙乳油4.2kg/hm2、40%乙.莠悬乳剂5.7kg/hm2、50%滴丁.莠悬浮剂4.2kg/hm2和42%滴丁.异丙草.莠悬乳剂5.7kg/hm2对单、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均有增效作用,药后45d株防效分别为84.94%、86.33%、89.53%和85.47%。药后混土2~3cm,可提高防治效果,38%莠去津乳油5.25kg/hm2、90%乙草胺乳油2.1kg/hm2、72%异丙草胺乳油2.25kg/hm2、72%2,4D-丁酯1.05kg/hm2、50%滴丁.乙乳油4.2kg/hm2、40%乙.莠悬乳剂5.7kg/hm2、50%滴丁.莠悬浮剂4.2kg/hm2和42%滴丁.异丙草.莠悬乳剂5.7kg/hm2,药后45d的总株防效分别为87.42%、85.61%、84.02%、52.41%、92.74%、91.30%、91.92%和89.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