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雅安市自然环境宜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介绍了雅安市现有的茶文化资源,包括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茶文化交流纽带——川藏茶马古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加工与表演技艺,并分析说明了雅安市待开发的茶叶资源新领域,为雅安茶产业的开拓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驻马店市发展茶叶生产的优势进行分析,区划出驻马店市茶叶生产的适宜区、次适宜区和试种区,并提出了发展茶叶生产的关键性问题,为驻马店市发展绿色茶叶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茶叶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以丹寨山区地形地貌、自然气候生态条件为依据,划分丹寨县茶叶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以合理安排茶叶的生产布局,更好促进丹寨茶叶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土地适应性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是为确定高县地区土地是否适宜茶叶种植及 其适宜程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高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且茶叶对土壤有特殊要求,通过运用ARCGIS 软件对研究区 内影响茶叶种植的因子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以4 分制标准对评价因子进行打分,进行单因子分 析。之后综合分析得出各因子的权重,进行综合因子分析。对高县县域内土地进行茶叶土地适宜性评价。其评价结 果分为高度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勉强适宜区、不适宜区四类。其高度适宜区面积约2.2610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 17.08%。一般适宜区面积约3.2829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4.80%,勉强适宜区约1.7593 万公顷,占13.29%,不适宜种植 区约5.9344 万公顷,占44.83%。通过对高县县域内的土地进行茶叶种植的适宜性评价,有助于推动高县茶叶等特色产 业高质量发展,进而为未来高县茶叶作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宣城地区1981~2010年茶叶产量与气象、土壤和地形因子的相关分析,结合宣城全市区域站2012~2013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筛选出茶叶区划指标为6个气象因子(≥10℃有效积温、3~4月份降水量、3~4月份平均气温、夏季低云量、冬季总云量和干燥度)、3个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及坡度、坡向)和2个土壤因子(土壤质地和土壤pH),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宣城地区茶叶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将宣城地区茶产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宣城地区茶树最适宜区面积61.7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0.5%,主要集中海拔高度在193~401 m的山区;茶树适宜区面积6 694.7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54.2%;茶树一般适宜区面积5 593.4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45.3%。  相似文献   

6.
茶叶产业是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脱贫攻坚、经济发展重要的一环.根据高品质茶叶生产对气候、土壤、地形环境因子要求,选取4个气候因子、 3个地形因子、 1个土壤因子作为生态区划指标,基于旺苍县及其周边共30个气象台站1980-2018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旺苍县1∶50万地理信息数据和数字化土壤图完成茶叶生产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旺苍县茶叶生产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面积分别占县域面积30.37%,45.13%及24.50%,适宜区主要集中槽谷地带的白水镇、尚武镇、嘉川镇、东河镇、黄洋镇、普济镇、三江镇、金溪镇、大德乡及槽谷地带以北的檬子乡、英萃镇、正源乡,可利用适宜区生态资源优势,提高茶叶种植水平,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11):94-95
为提高雅安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降低或减少气象灾害对雅安市茶叶生产的影响,分析了雅安市茶叶生产的气象要素和影响茶树生长的气象灾害因子,提出了相应的气象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丰富,但其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杭州市余杭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科技转化潜力,本研究针对余杭区名优茶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评判法,建立了区域土壤种植区划适生模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种植区划建议。结果表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以及水浸出物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营养成分;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土壤pH和坡度是影响茶叶适生的主要宏观因子,而N、P、K以及微量元素Zn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微观影响因子。基于此,将余杭区茶叶品质分为优、良及一般三类,并建立了余杭区茶叶土壤适生模型。利用适生模型,将余杭区茶叶种植区域划分为四个类型: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低度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研究表明,余杭区百丈镇和鸬鸟镇是提高余杭区茶叶产量的重点区域,建议适宜扩大该区域径山茶叶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茶叶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条件、水份条件、光照条件,并对德兴市的历年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和科学区划,认为德兴市种植茶叶的适宜区在东北、东南、南部中山区,次适宜区在本市北和南部一部分高丘地。针对不利于茶叶生产的气象灾害,提出了具体的高产建议:一是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二是做好茶叶病虫害防治,三是避免夏季高温及干旱,四是适时合理采茶。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3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市名山区隆重开幕,吸引了超过700家国内外茶业企业参与。在茶业交易会展区,专门设立了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韩国等富有各自国家特色的国际茶叶展区。开幕当天,除了传统的茶文艺演出外,还特别增加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茶火炬传递活动。本届茶文化旅游节将举办2015茶业交易会、中国茶产业发展圆桌  相似文献   

11.
生态茶园复合栽培的农学与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复合茶园配置植物的种类、栽植方法,并综述了茶园复合栽培对茶园气温和土壤温度、茶园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及茶园光照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茶园生境智慧管控技术是生态茶园建设技术的集成与提升。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完善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系统平衡稳定为目的,对茶树生长环境进行智能、系统的管控,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推动生态茶园建设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广东生态茶园发展的茶园生境智慧管控技术,该技术主要包含茶园土壤生态调控技术、茶园生态位配置与管控技术、茶园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生态防控技术、茶园生境环境信息自动化感知技术、茶园水分智慧管控技术以及茶园生境智慧管控专家服务系统等。根据广东省各茶区的主栽品种、气候环境、土壤和植被的差异特征,合理使用茶园生境智慧管控相关技术,以最大限度发挥地方茶树品种的特色。茶园生境智慧管控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茶园种植结构,强化了生物多样性增益控害的服务功能,促进了广东省生态茶园建设,推动了广东省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茶混交模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德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48-3649,3659
李茶间作茶园内定位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小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林分结构上,表现为李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呈垂直方向上的成层性、水平方向上的交错和镶嵌性,较纯茶园复杂完善;在时间结构上,表现为李茶生长在时间上具有部分重叠和互补协调性;在茶树的生理特性上,间作茶园中的茶树净光合速率与纯茶园中的茶树净光合速率差别不大,而茶树的呼吸速率、蒸腾强度均较纯茶园低。因此,间作茶园较纯茶园对环境资源利用充分,且茶叶产量和品质具备了优于纯茶园的生理学基础。可见,李茶间作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茶园的概念与要求、生态茶园试验研究与推广、生态茶园到有机茶园的发展三个方面回顾了云南茶区生态茶园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云南茶区生态茶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同时对云南茶区生态茶园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野生古茶树茶与茶园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手段,对野生古茶树茶和茶园茶的外形、颜色、滋味、香气等进行审评、测定和比较。两者都为条索,在颜色方面,野生古茶树茶的干品偏向红黄,汤色黄红,茶园茶的干品呈绿黑,茶汤绿黄色;滋味方面,野生古茶树茶苦涩味较淡,醇和,回甘,茶园茶苦涩味比之更盛,味微短,入口略甜。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两者基本一样,分别是28.9%左右和7%左右,测定的5种儿茶素,茶园茶是野生古茶树茶的两倍多,咖啡碱茶园茶是野生古茶树茶的约两倍,游离氨基酸野生古茶树茶比茶园茶高,可溶性糖野生古茶树茶(3.82%)比茶园茶(4.60%)低;在香气化合物方面,野生古茶树茶测出定名的香气化合物有58个,茶园茶有74个,两者相同的香气化合物有12个。野生古茶树茶泡饮比茶园茶优越很多,儿茶素类、香气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凌云县茶园土壤肥力状况,从全县有代表性的茶园中采集土壤样品30个,对评价茶园土壤肥力的12项重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凌云县茶园土壤pH值适宜茶树生长,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较高,速效磷和速效钾普遍缺乏,除有效铜外,微量元素较缺乏。在茶园养分管理上,要多施有机肥,减氮增磷钾,兼顾中微量元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茶园喷灌的节能潜力很大.对茶园喷灌设备的选型和喷灌设备安装要选择最优方案,特别是输水管道合理布置对水压与能耗有直接关系,在茶园喷灌管理技术方面严格控制,根据不同茶园的土地持水量对喷头进行4种调节,可以实现茶园高产、优质、低能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防治北方无性良种茶园茶蚜的黄色防虫板。[方法]研究了30 cm×40 cm、30 cm×20 cm 2种规格的防虫板对北方无性茶园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2种规格防虫板对茶树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0 cm×40 cm、30 cm×20 cm 2种规格的黄色防虫板对茶蚜的防治效果分别达达85.6%和62.4%,60 d诱捕到的茶树蚜虫分别为2 369.8、981.6头,即164.6、136.3头/(m2·d)。[结论]从田间防治效果和诱虫效果上看出,30 cm×40 cm黄色防虫板更适合北方无性良种茶园茶树蚜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一种适用于高山茶园推广的肥料。[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传统复合肥和菜籽饼肥为对照,通过检测肥效、茶叶一芽三叶百芽重、茶叶内质成分和土壤肥力,分析微生物肥、三合一茶叶叶面肥对茶叶品质和土壤的作用。[结果]微生物肥施用效果与菜籽饼肥相当,显著提高茶叶品质,并有效补充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茶叶三合一叶面肥对提高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总量效果明显,并有效补充土壤中有效钾含量。[结论]微生物肥使用便捷易运输,建议作为高山茶园推广肥料。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有机茶园的开辟对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要求以及有机茶园开垦种植时有机肥的肥源问题 ,并从茶园规划、选种、定植、苗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种植有机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