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树脂对菊芋粉除杂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及其脱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对菊芋粉除杂液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为采用201×7(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树脂用量2.5mL/100mL(除杂液),脱色温度45℃,脱色时间40min条件下,菊芋菊粉除杂液的脱色率可达到81.60%,菊粉损失率为5.28%,菊芋中的色素可能主要以阴离子色素、非极性分子色素为主。  相似文献   

2.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4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质,从中筛选出的AB-8型树脂为最佳的吸附解吸树脂,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吸附50mL的大豆异黄酮浓缩液,70%乙醇为解吸剂,解吸体积2BV时可以使富集与纯化后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洗脱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菊苣菊粉提取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普那菊苣为原料,对菊苣菊粉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菊粉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为粉状,温度85℃,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60 m in,菊粉的提取率达58.58%。纯化时石灰乳脱蛋白的最佳处理温度为70~80℃。提取液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50 m in,活性碳用量为20 g/L,脱色率为69.13%,菊粉损失率为7.93%。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研究树脂对仙草胶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影响.[方法]从5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中筛选出最佳的树脂类型,绘制出吸附等温线,探讨树脂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pH、振幅对仙草胶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树脂D30l的脱色效果最佳,对仙草胶提取液的吸附完全遵循Freundlich 方程.仙草胶提取液树脂脱色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树脂用量3%,时间3 h,温度5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达95.5%,多糖损失率为15.5%.[结论]树脂D30l在脱色的同时对多糖有较好的保留率,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香菇废菌棒多糖树脂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大孔树脂对香菇废菌棒粗多糖进行脱色。[方法]以香菇废菌棒为材料,以脱色率和多糖损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6种大孔树脂在香菇废菌棒脱色方面的性能,并选择脱色效果最佳的树脂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研究表明,717型阴离子树脂对香菇废菌棒的脱色效果最佳,其最佳的脱色工艺为:717型树脂用量6%,脱色时间3 h,pH 3,脱色温度40℃,在此条件下,香菇废菌棒的脱色率为82.07%,多糖损耗率为12.63%。[结论]研究可为香菇废菌棒多糖的理论研究及工业化提取中的脱色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富集与纯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大孔吸附树脂。方法:以大豆异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通过豆粕样液的制备、四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量和脱附率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四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能力依次为:DM21树脂、DM20树脂、XDA-6树脂、LSA-10树脂,选用70%乙醇作为洗脱剂效果最好。结论:DM21树脂纯化大豆异黄酮效果最好,其纯度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南瓜果肉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对南瓜果胶提取液进行脱色纯化,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确定AB-8型树脂为最佳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适宜脱色条件为:脱色的溶液pH2.0,脱色温度为25℃,脱色流速为0.30BV·min-1,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为90.0%,果胶损失率为1.80%;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盐析较优条件为:Al(2SO4)3用量为6mL,溶液所需pH5.0,盐析时间为70min,盐析温度为50℃;果胶得率为8.16%,果胶纯度为60.25%,各项指标达到了我国的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D301R树脂脱色工艺参数,优选最佳脱色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参皂苷Re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吸光值;通过树脂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不同脱色时间、pH、温度以及流速脱色效果;以人参皂苷Re保留率和脱色率综合评价脱色效果。D301R树脂最佳脱色条件为温度40℃、pH 5.30和流速1BV/h,西洋参果溶液10mg/mL,脱色率84.26%±1.56%,人参皂苷保留率88.75%±1.86%。西洋参果D301R树脂脱色工艺具有很高的脱色率和较高的人参皂苷保留率。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和纯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从葡萄籽中提取、纯化多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和条件,利用正交试验法筛选从葡萄耔中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艺,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物进行纯化,选择最适树脂和最佳纯化条件.最佳提取条件:12倍体积60%乙醇超声提取4次,40 min/次,提取率达95%以上;最佳纯化条件: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选出纯化效果最佳的D101树脂,最大吸附量为175 mg/g树脂,用60%乙醇洗脱,解析率达95%,纯度达96%以上.该方法简单易行,周期短,成本低,所得多酚物质纯度高,总得率达80%以上,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番泻豆荚中番泻苷的最佳工艺。以番泻豆荚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测定番泻苷A、B含量,以吸附率及解吸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对5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优选出吸附解吸性能最佳的大孔树脂,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对番泻豆荚中番泻苷有较好的吸附及解吸附效果,其最佳工艺为:树脂饱和吸附量按生药计为0.21 g/g,径高比为1∶8,上样流速为1 BV/h,洗脱流速为2 BV/h,以3 BV水除杂,3 BV 30%乙醇洗脱,纯化后产品中番泻苷A、B总含量高达26.05%。结论:AB-8型树脂适合富集纯化番泻豆荚中番泻苷。  相似文献   

11.
郭磊  杨婧  强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21-6922,6957
[目的]对竹叶多糖的微波提取及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以昆明实心竹叶为原料,对常压下影响微波提取的固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3个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提取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提取液为原料,进行活性炭的脱色研究,通过研究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3个因素对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脱色条件。[结果]在固液比1∶40,微波功率800W,提取时间10min的条件下,实心竹叶多糖的提取量最高,为31.410mg/g;活性炭的用量为2%(质量分数),脱色温度为30℃,脱色时间为40min时脱色效果最好,呈淡黄色。[结论]竹叶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开发价值的植物活性多糖,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为实心竹叶活性多糖用于保健食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改性甘蔗渣在处理印染废水脱色中的实际效果,以刚果红和亚甲基蓝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镁盐改性甘蔗渣在吸附剂不同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初始染料浓度、温度等实验条件下对刚果红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DMDAAC-Mg~(2+)改性甘蔗渣对溶液中刚果红和亚甲基蓝均具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吸附剂投加量、pH、反应时间是影响改性甘蔗渣脱色性能的主要因素。正交实验结果显示,DMDAAC-Mg~(2+)改性甘蔗渣对刚果红和亚甲基蓝脱色率分别达到97.96%和91.89%,在相同脱色条件下,与单因素改性甘蔗渣及原材料相比,DMDAAC-Mg~(2+)改性甘蔗渣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高大方  张泽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56-17757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型玛咖中的活性成分总多糖含量间的差异,并研究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了云南丽江地区引种的4种生态型的玛咖块根中的多糖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玛咖多糖的基本纯化步骤为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结果]依照颜色不同而划分为4种不同生态型的玛咖中总多糖含量有所不同,几种玛咖块根的总多糖含量顺序为黑色>紫色>绿色>黄色.多糖纯化的最优方法为80%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结论]玛咖多糖的含量与其生态型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不同生态型的玛咖,其生理活性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脱色L-苯丙氨酸转化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苯丙氨酸转化液的脱色工艺。[方法]应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脱色pH值、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L-苯丙氨酸酶反应液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L-苯丙氨酸转化液的脱色条件为:转化液pH值7.0,操作温度为70℃,活性炭加入量0.7%,搅拌脱色30min。[结论]应用该脱色工艺,L-苯丙氨酸转化液的脱色率为99%,脱色损失在1%左右。  相似文献   

15.
菊芋生产菊糖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启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31-20032
[目的]研究菊芋生产菊糖中去除杂质和脱色的关键技术,获得高品质的菊糖。[方法]通过盐析沉淀法、酶解法和加灰充碳法比较去除杂质效果;对活性炭脱色及组合离子交换脱色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佳去除杂质方法和最佳脱色工艺。[结果]菊芋提取液经加灰充碳法去除杂质效果最好,再经组合离子交换脱色,总糖收率为94.8%,浓缩液透光率95%,符合产品要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菊芋生产菊糖的产业化工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熊涛  邹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673-3675
[目的]探索可食用的猪血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酶解法水解猪血浆,利用活性炭对酶解液脱色,制备猪血浆蛋白粉。比较在不同脱色条件下活性炭的脱色效果,以确定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活性炭对猪血浆酶解液的脱色率为90.60%。脱色温度对血浆酶解液的脱色效果影响显著,而活性炭用量和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无显著影响,它们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脱色温度>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利用活性炭对猪血浆酶解液进行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为4.00%,脱色时间为30 min,脱色温度为50℃。[结论]该试验制得的血浆蛋白粉呈淡黄色粉末状、无腥味、无杂质、蛋白质含量为68.25%、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达92.35%,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相似文献   

17.
利用弱酸性离子树脂HZ-830对绣球菌多糖进行脱色,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脱色温度、脱色pH和脱色时间为自变量,脱色率为响应值,将 HZ-830树脂对绣球菌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A )=41℃, pH (B)=8,脱色时间(C)=3.5 h ,平均脱色率为87.73%。  相似文献   

18.
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和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膨润土的脱色效果。[方法]采用膨润土为原材料,先加碳焙烧活化,再负载壳聚糖制备改性膨润土,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焙烧时间为2h,焙烧温度为200~600℃,加碳量为4%左右时,脱色率较高,达到90%以上。滴入15ml壳聚糖溶液后,脱色率达到了90%以上。改性膨润土在1539.15和2895.07/cm处出现了壳聚糖中的N—H键和C—H键的振动峰。改性膨润土在酸性条件下脱色效果优于碱性条件。改性膨润土和原土分别在40min和1h达到稳定状态,脱色率分别为90%和32%。[结论]改性膨润土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焙烧时间2h,加碳量4%,焙烧温度500℃,壳聚糖:膨润土为0.07。脱色40min,废水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法用于菊苣菊粉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菊苣菊粉脱色寻求一种最佳脱色工艺。[方法]用活性炭对菊苣菊粉液进行脱色试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色条件。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结果]活性炭脱色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脱色时间>脱色温度>活性炭用量。提取液中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0 nm,在此波长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温度为60℃、活性炭用量为20 g/L、时间为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的菊粉平均含量及平均脱色率分别为21.287 8mg/ml和60.098%,相对标准偏差为0.139 8%。[结论]采用活性炭法脱色菊粉提取液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杨勇  钱运华  贾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59-21961,21964
[目的]制备活性炭/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筛选脱色剂,优化脱色工艺。[方法]将活性炭添加到经过有机酸改性的凹土中,高温焙烧后制备出活性炭/凹土脱色剂,SEM和BET表征后用于香菇多糖提取液脱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吸附剂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溶液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以脱色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对脱色工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剂用量2 wt%,香菇多糖提取液pH为6.0,脱色时间90 min,脱色温度5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活性炭/凹土脱色剂对香菇多糖提取液脱色,脱色率为86.8%,多糖损失率为12.3%。[结论]与活性炭、纯凹土和凹土壳聚糖复合树脂相比,该吸附剂对香菇多糖脱色率最高、多糖损失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