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药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病株率、病薯率、病情指数3个方面评价了8种供试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其中,5%神农丹颗粒剂45 kg/hm2、10%福气多颗粒剂30 kg/hm2、22%吡虫.辛硫磷乳油9 L/hm2、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15 L/hm2和40%毒死蜱乳油15 L/hm2的防治效果较好,株防效为77.96%~89.83%,薯防效为85.30%~97.91%,病情指数防效为83.06%~98.94%。综合防治效果、药剂毒性、施用成本等因素,建议生产上施用22%吡虫.辛硫磷乳油9 L/hm2和35%辛硫磷微胶囊15 L/hm2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相似文献   

2.
4种杀线虫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段玉玺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94-96,1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线净、阿维菌素、卫根、福气多4种杀线虫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杀线虫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都有较好的防效,各药剂推荐使用剂量为5%线净颗粒剂100 kg/hm2,1.8%阿维茵素乳油1000倍,15%卫根微乳剂1000倍,10%福气多颗粒剂40 kg/hm2,其对应的防效分...  相似文献   

3.
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大田测试了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在蛴螬重发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甘薯栽秧时沟施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5%硫线磷颗粒剂用药量60 kg/hm2和45 kg/hm2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80%和91.25%,与对照药剂神农丹60 kg/hm2和灭线磷22.5 k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差异不显著;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4%和78.7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在茎线虫病防治田中,同时对地下害虫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5%硫线磷颗粒剂30~60 kg/hm2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用5%硫线磷颗粒剂45~60 kg/hm2可以同时有效防治甘薯茎线虫和蛴螬。  相似文献   

4.
15.0%卫根微乳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明确15.0%卫根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方法]设置15.0%卫根微乳剂7.5、15.0、22.5 L/hm2 3个处理,以1.8%阿维菌素乳油15 L/hm2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卫根微乳剂7.5、15.0、22.5 L/hm2 3个处理,药后90 d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减退率分别为-14.10%、38.27%和54.98%,而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15.0 L/hm2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为16.12%。药后90 d 15.0%卫根微乳剂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19%、70.97%和76.00%,而对照药剂为67.10%。[结论]15.0%卫根微乳剂可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对番茄的危害,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毒替代农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田间试验表明,吡虫啉、啶虫脒以及复配制剂辛硫磷.吡虫啉、吡虫啉.敌敌畏、啶虫脒.辛硫磷是替代高毒有机磷杀虫剂防治麦蚜的理想药剂。10%吡虫啉WP(a.i.)21 g/hm2,3%啶虫脒EC(a.i.)18 g/hm2,22%辛硫磷.吡虫啉EC(a.i.)165 g/hm2,25%辛硫磷.吡虫啉EC(a.i.)93.75 g/hm2,26.5%吡虫啉.敌敌畏EC(a.i.)312 g/hm2药后1~7 d防治效果在93.06%~99.60%;10%吡虫啉WP(a.i.)15 g/hm2,21 g/hm2,22%辛硫磷.吡虫啉EC(a.i.)165 g/hm2,25%辛硫磷.吡虫啉EC(a.i.)93.75 g/hm2,26.5%吡虫啉.敌敌畏EC(a.i.)312 g/hm2和15%啶虫脒.辛硫磷EC(a.i.)202.5 g/hm2药后1~10 d防治效果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对芹菜根结线虫病的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噻唑膦G 15、22.5、30、37.5kg/hm2和10%硫线磷G 45、60、75kg/hm2对芹菜根结线虫病均有良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增产明显。但当10%噻唑膦G使用量超过22.5kg/hm2以及10%硫线磷G大于45kg/hm2时,相应处理区的芹菜增产幅度比其低剂量处理区大幅度下降,这说明高剂量的噻唑膦和硫线磷对芹菜存在一定的隐性药害。  相似文献   

7.
5种不同药剂对甘薯茎线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种不同药剂、不同施药量对甘薯茎线虫防治效果的研究,筛选能够高效防治甘薯茎线虫的药剂,结果表明,噻唑磷颗粒剂(30.0kg/hm~2)、三唑磷微胶囊剂(30.0kg/hm~2)、30%辛硫磷微胶囊剂(22.5kg/hm~2)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筛选出防治甘薯地下害虫高效、低毒的药剂,试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0%毒死蜱微胶囊剂、30%辛硫磷微胶囊剂和3%克百威颗粒剂4种药剂,选择甘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地块,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均有效,其中处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 kg/hm2和3%克百威颗粒剂45 kg/hm2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30%毒死蜱微胶囊剂15 kg/hm2和30%辛硫磷微胶囊剂15 kg/hm2的防治效果中等。由于克百威残留期长、毒性高,为农业部禁止或限制使用农药,使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 kg/hm2防治甘薯地下害虫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适合花生防治蛴螬的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2 000、15 000、18 000 g/hm2为处理,以40%辛硫磷乳油15 000 g/hm2为正常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调查花生被害情况,计算各处理防效。[结果]使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2 000~18 000 g/hm2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显著好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但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结论]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药效长、防效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证明中微量元素(硼)施用后的增产效果。[方法]在整地时基施。[结果]本试验通过基施硼肥证明,施用量15kg/hm2(纯硼含量10%以上)和施用量22.5kg/hm2(纯硼含量10%以上)分别增产32.2%和69.5%。[结论] 本试验通过基施硼砂,种植油菜效益得到提升,基施硼砂22.5 kg/hm2处理和基施硼砂15kg/hm2,比对照未施用硼砂处理,分别增效1420元/hm2和3108元/hm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香蕉根结线虫田间防治示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防治香蕉根结线虫,更好地指导生产,选择10%丙线磷颗粒剂、10%噻唑膦颗粒剂和2.5亿个孢子/g厚孢轮枝菌微粒剂3种药剂进行大面积防治试验,评价其对香蕉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噻唑膦颗粒剂对香蕉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最佳,为82.50%,其次为2.5亿个孢子/g厚孢轮枝菌微粒剂和10%丙线磷颗粒剂。3个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0%以上,对根结线虫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香蕉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香蕉根结线虫的防治药剂在香蕉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近年在陕西省兴平市发现的一种新的有害生物,为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设置该虫害的发生、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小麦成熟期,小麦孢囊线虫在全市皆有发生,但为轻微感染,单株孢囊数均小于20,无中、重度感染田块。小麦播种前用吡虫啉+戊唑醇和吡虫啉+甲基异柳磷拌种,以及用阿维菌素、克百威和毒死蜱3种药剂处理土壤,均可降低小麦孢囊线虫的病情指数,增加小麦产量。吡虫啉+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孢囊线虫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麦出苗率、根系和分蘖等无影响。3种药剂处理土壤,毒死蜱处理的小麦增产率最高,为20.07%;克百威次之;阿维菌素最低,为4.23%。播种后踩踏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小麦增产率为1.73%。可见:克百威处理地块小麦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显著。  相似文献   

13.
孙莉莉 《农学学报》2023,13(5):71-75
为有效防治西瓜根结线虫,选择2020年线虫危害98%造成西瓜绝产的春大棚,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战线+寡糖·噻唑膦(Nematode Killing+Oligosaccharides Fosthiazate, treatment 1)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富土抗线(Anti-Nemetode, treatment 2)2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与不施用任何杀线虫药剂进行对比,研究微生物菌剂对西瓜根结线虫的抑制效果,以及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微生物菌剂在西瓜生长及线虫防治上均优于对照。战线处理西瓜产量为60912.0 kg/hm2,富土抗线处理西瓜产量为60393.6 kg/hm2。战线处理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为13.73%,富土抗线处理的为13.30%,均优于对照处理,且中心、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线虫虫口量远低于对照,同时全生育期植株根系均无线虫浸染,好于对照。说明微生物菌剂在防治西瓜根结线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田间自然情况下测试2种主要成分为二硫氰基甲烷的新型种衣剂及其与常规种衣剂灭菌唑和吡虫啉的联合使用对小麦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播种前用种衣剂对小麦种子分别进行包衣处理。分别调查播种前、抽穗期和收获后土壤中的孢囊数量及单孢囊卵量的变化,同时对小麦抽穗期的株高和收获时的千粒重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种衣剂对小麦进行包衣处理后均对该处理小区的孢囊及单孢囊卵量有抑制作用,其中甘农Ⅲ号种衣剂单独使用和甘农Ⅲ号种衣剂+灭菌唑(0.5∶0.5)联合使用处理小区的单孢囊卵量减退率最高,防效分别达到37.59%和32.86%,实际增产率分别达到16.09%和26.40%;甘农Ⅲ号种衣剂+灭菌唑(0.5∶0.5)联合使用和甘农Ⅲ号种衣剂单独使用2个处理,对抽穗期白雌虫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2.27%和70.29%,对孢囊的防效分别达到51.61%和50.74%;甘农Ⅲ号种衣剂+灭菌唑(0.5∶0.5)联合种衣剂、甘农Ⅲ号种衣剂+吡虫啉(0.5∶0.5)联合种衣剂2个处理的小区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理论增产率分别达到40.35%和44.39%。甘农Ⅲ号种衣剂+灭菌唑(0.5∶0.5)联合种衣剂可有效防控小麦孢囊线虫病害,不仅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适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青海省7个地区24个县(市)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不同海拔、不同生态区均有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分布,平均孢囊样品发生率为72.67%。海拔3501~3900m的青稞种植区孢囊样品发生率最高,达到了100%,2501~3500m海拔区段单位孢囊数最高,200g土样内平均孢囊数达到36.11~35.07个。不同生态区调查显示浅山地区单位孢囊数较高,脑山次之,浅、脑山地区单位孢囊数均明显大于川水地区。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主要危害寄主为小麦和青稞。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20、180、240 kg/hm~2)对3种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优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为发挥其产量潜力和优化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施氮可不同程度地促进3种优质小麦生长,施氮量在0~240 kg/hm~2时,功能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相关指标总体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郑麦0856除外)。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比较,郑麦7698所有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其他2个小麦品种,主要归因于其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高,其中施氮240 kg/hm~2处理的产量(11 591.70 kg/hm~2)、小麦干物质转移率(29.45%)及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91.66%)最高,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大。郑麦0856在不施氮条件下产量最低,较其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最高产量(10 200.00 kg/hm~2)降幅最大,为18.63%,氮素农学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说明郑麦0856对氮素较为敏感。郑麦0943在不施氮条件下干物质转移率及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2个品种,产量较其施氮240 kg/hm~2处理的最高产量(9 933.45 kg/hm~2)降幅最小,为8.89%,氮素收获指数则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氮素利用效率在不施氮和高氮条件下均较高,说明郑麦0943具有氮素高效利用特征,且干物质积累以生育前期为主。综上,郑麦7698不施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产量,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郑麦0856产量对氮素缺乏较为敏感,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郑麦0943产量对氮素缺乏不太敏感,具有氮素高效利用特征,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在山东省调查小麦田块242个,禾谷孢囊线虫(CCN)发生率为50.0%;聊城和菏泽发生普遍而严重,日照和临沂只是零星轻度发生;发现CCN新分布县/区10个。2013年在胶东地区调查小麦田块64个,CCN发生率为60.9%;与2012年相比,青岛和威海的CCN发生率升高,但发生水平明显较低;发现CCN新分布县/区1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能够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药剂。[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10%噻唑膦GR、0.5%阿维菌素GR、10.5%阿维菌素·噻唑膦GR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并提出了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控技术。[结果]按有效剂量计,10.5%阿维菌素·噻唑膦GR 2 756.25和3 150.00 g/hm2、10%噻唑膦GR 3 000.00 g/hm2、0.5%阿维菌素GR 225.00和262.50 g/hm2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为75.5%、82.0%、78.0%、72.4%和79.5%,可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发生,且对黄瓜安全。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应以"化防为主、多种防治相结合"为原则。[结论]为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石灰性土壤施用碱性粉煤灰与作物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关系.[方法]分别以加工番茄和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区灌耕灰漠土施用粉煤灰对加工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并以春小麦为二茬作物研究粉煤灰的残效作用.[结果]施用粉煤灰可以增加加工番茄地上部干物质量,同时增加花期叶片氮含量,减少茎秆和叶片磷含量;但是增加收获期叶片氮、磷、钾的含量.同时施用粉煤灰增加加工番茄花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整体的氮、钾的积累量,而减少加工番茄茎秆、叶片和植株整体磷的积累量;施用粉煤灰增加加工番茄收获期茎秆、叶片和植株的氮、磷、钾的积累量.残效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粉煤灰残效显著提高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减少春小麦花期茎秆和叶片氮、磷、钾含量;22.50t/hm2粉煤灰残效增加春小麦收获期茎秆和叶片的氮、磷、钾含量.粉煤灰残效增加春小麦花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氮和钾积累量和叶片、植株磷的积累量;增加春小麦收获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氮、磷、钾积累量.粉煤灰及其残效作用增加土壤pH值和电导率.[结论]使用粉煤灰可以增加收获期加工番茄和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同时增加土壤pH值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