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准确掌握安徽省东至县土壤养分状况及变化趋势,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提升种植业水平、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污染和改善耕地养分,现根据东至县土壤主要养分的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东至县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同时研究了土壤养分变化的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提高土壤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东至县耕地地力等级分类,将全县耕地分为6个等级,分析了各等级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耕层厚度,指出了各等级土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山全市各个定位土壤监测点的监测.分析了全市2004-2006年间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和"八五"以来各个阶段的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提出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强有机肥料建设工作、加快中低产耕地土壤改良、合理轮作、建立耕地土壤质量建设投入长效机制等提高耕地土壤肥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东至县张溪镇耕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取得的效益,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四个举措”推动耕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壤肥力指的是土壤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必须的各种养分的能力,是衡量耕地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肥力的高低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影响耕地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当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提高耕地土壤肥力的对策,以期对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土壤肥力是农产品生长的直接供给者,是土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肥力的评价可以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越来越多的评价方法应用到土壤肥力评价中。本文依据陕西省新增耕地质量标准,选取pH、电导率、粒度、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7项指标,对陕西省新增耕地肥力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在所调研检测的62个新增耕地项目中,土壤肥力水平普遍偏低,合格率仅为12.90%,目前新增耕地的质量堪忧;2016年新增耕地的整体情况优于2017年;陕南山地丘陵区和渭北台塬区的整体情况优于其他地区,其中陕北长城沿线风沙滩区新增耕地的土壤质量最差。鉴于全省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新增耕地投入使用前,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评价结果,合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耕地肥力和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西畴县耕地土壤肥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西畴县耕地土壤肥力重要指标分析,找出限制该县耕地土壤肥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空心村土壤肥力质量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与正常居住房、荒地、耕地作对比,研究废弃宅基地土壤肥力状况。[方法]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即运用模糊数学和相关分析的原理,对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的综合评价。[结果]耕地中土壤肥力质量主要集中在Ⅳ等级(占38.10%),Ⅰ等级占4.76%;荒地和居住房的土壤肥力质量没有Ⅰ、Ⅱ等级,荒地的土壤肥力质量Ⅲ等级最大(占32.00%),居住房的土壤肥力质量Ⅳ等级最大(占43.75%)。废弃宅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Ⅰ、Ⅱ、Ⅲ等级的百分比都高于耕地、荒地和居住房,3个等级的百分比和达到64.29%,分别是耕地、荒地和居住房3个等级的百分比和的1.69、2.01、3.43倍。[结论]该研究为空心村土地的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安庆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安庆市区域土壤肥力现状,提出提高土壤肥力的具体措施,以为改善当地耕地土壤肥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江苏省南通市耕地土壤肥力动态演变趋势,现对南通市2008年-2019年期间的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同时对监测点的稻麦施肥情况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2008年-2019年期间,南通市耕地土壤肥力稳步提升,平均基础产量小麦为2943.6 kg/hm2、水稻为4783.5 kg/hm2.2019年...  相似文献   

11.
耕地土壤质量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耕系统若要持续健康发展,保持较高的耕地土壤质量是其重要途径之一。从耕地资源、耕地土壤肥力和耕地土壤环境三个方面总结了福建省耕地土壤质量的现状,分析了耕地土壤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耕地土壤肥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生产力;加强耕地土壤环境保护,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建立耕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相应保护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土壤养分的均衡、充分供给,减少农业生态污染,本文分析了当前贵州省凯里市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现状,通过推广深松整地、秸秆还田和绿肥种植等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壤肥力,旨在依托政策推动,通过监管培训,保水保肥,增加土壤肥力,防控污染,保障粮食生产及食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从土壤肥力整体状况出发,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耕地土壤肥力损害程度分级方法,综合考虑了土壤肥力指标对耕地土壤损害程度的影响,可以对耕地土壤的损害破坏程度进行量化。同时通过案例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较为全面,评价结果清晰、直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西畴县耕地土壤肥力重要指标分析,找出限制该县耕地土壤肥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耕地土壤质量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耕系统若要持续健康发展,保持较高的耕地土壤质量是其重要途径之一。从耕地资源、耕地土壤肥力和耕地土壤环境三个方面总结了福建省耕地土壤质量的现状,分析了耕地土壤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耕地土壤肥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生产力;加强耕地土壤环境保护,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建立耕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相应保护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扬州丘陵地区土地复垦补充耕地土壤肥力低和养分非均衡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本文开展了集成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全量还田、增施生物有机肥、深耕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相关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补充耕地生产力,改善耕地土壤肥力,形成了扬州丘陵地区补充耕地快速培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土壤肥力是影响作物单产的主要因素,也是耕地分级的重要依据。选择海拔、坡度、耕层厚度、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8个评价指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在ArcGIS8.3和ArcView3.3平台上,实现普安县耕地土壤肥力可视化评价,并对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分析,为土壤培肥、治理、耕地分级和退耕还林(还草)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河州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养分平均值含量虽高,但含量低的土壤所占比重较大。土壤养分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土壤缺硼较普遍。通过对红河州高、中、低产田地类型的划分及分布调查,并对耕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基本摸清了红河州耕地土壤肥力状况,为今后红河州耕地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豫南水耕地土壤肥力评价及其与水稻产量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南省南部潢川县伞陂镇为例,选取土壤全P、速效P、速效K、缓效K、有机质、pH值、全N、质地、阳离子交换量(CEC)与容重10个土壤肥力因子作为水耕地肥力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壤肥力评价,运用ENVI 4.5提取该镇耕地信息,利用ArcGIS 9.3地统计分析模块生成水耕地土壤评价图。对各项土壤肥力因子与当地代表性作物水稻产量数据进行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验证肥力评价的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耕地土壤肥力优等级占全镇面积17.39%,中等级占70.86%,差等级占11.75%;速效P,速效K,有机质,缓效K,全P等评价单因子以及综合评价分值与水稻产量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显示土壤肥力评价因子的选取和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和施肥对稻麦产量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12):68-69
以2010年苏州市15个稻麦轮作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当年无肥区和常规施肥区稻麦作物产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和施肥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苏州全市各稻麦轮作监测点的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对小麦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9%;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对水稻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60%。而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51%,而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0%。经综合计算得到2010年度土壤肥力质量对稻麦两季总产量贡献率为56%,施肥对稻麦两季总产量贡献率为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