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绩效评价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更客观。因此。利用DEA方法对中国17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率有待提高:只有5家农业上市公司是DEA有效的。其余12家农业上市公司则是非DEA有效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非DEA有效的农业上市公司多是规模收益递增的,表明农业上市公司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改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营效率是农业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对2014年41家农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对其投入冗余程度进行差值分析,指出农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河南省2015年18地市农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冗余程度分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有水平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了解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目前形势并进行后续经营安排,进而提升河南省整体科技竞争力。结果表明,河南省18地市间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差距较大,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力总体不高,要素投入存在不同程度冗余。综合分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优化农业科技投入要素配置、促进规模经营及建立差异化策略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进步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对于推进其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熵值法,研究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相对农业科技产出状况,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科技投入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多数省市的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且各省(市、自治区)科技DEA效率差距较大; DEA效率无效状态的原因多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发展存在严重失衡。最后,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洪跃  肖洪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95-7596,7619
简述了有关农业生产效率的文献,介绍了DEA方法的概念以及DEA有效、非有效,规模效益递增、不变、递减的界定方法。根据重庆市1997~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作为产出指标,以农林牧渔业总劳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役畜以及有效灌溉面积作为投入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重庆市1997~2007年的农业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其规模效益。结果表明,直辖后重庆市农业在投入规模方面还有待优化,农业生产效率总体不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重庆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提出了提高重庆市农业生产效率的相关建议: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的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模型,以黑龙江垦区2002~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建立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2002~2016年的黑龙江垦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913,小于1,表明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未达到DEA有效。针对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人才、设备等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深交所和上交所20家主要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引入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模型,以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研发人员占比这些能反映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的指标作为输入变量,以总资产周转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这些能反映企业运营情况、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作为输出变量,通过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述农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促进作用较强,但技术效率较低,表明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未达到最优,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深交所和上交所20家主要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引入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模型,以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研发人员占比这些能反映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的指标作为输入变量,以总资产周转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这些能反映企业运营情况、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作为输出变量,通过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述农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促进作用较强,但技术效率较低,表明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未达到最优,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创新投入与经营效益数据为例,运用DEA方法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价值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价值的创新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水平,表现在企业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偏低、企业之间差距较大,一些企业出现规模效率下降、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为此从5个方面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价值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是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对北京市农业科技产出的滞后时间进行测算,并根据滞后期计算得到北京市农业科技产出的实际产出值。然后,基于农业科技的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视角,利用增加滞后因素的DEA模型对北京市2000—2016年的农业科技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分别进行DEA效率测算,并分别与未考虑滞后期的北京市农业科技DEA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科技DEA效率在整体上是规模有效与技术有效的,部分年份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无效状态的原因为规模效率的无效。最后,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科技是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熵值法计算出我国各省份农业科技发展程度与相对农业科技产出,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2005、2010、2015年各省份的农业科技DEA效率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多数省份的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2005—2015年我国整体农业科技水平呈下降趋势;大部分省份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无效状态,这是因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发展存在严重失衡。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007—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模型,评价分析了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将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探讨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使用程度和支出规模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受限因变量随机效应Tobit模型,将新疆农业科技创新规模效率的结果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取农业技术市场年成交额、农业RD经费投入、农业科技人员数、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获得农业专利授权数、化肥施用量、发表农业科技论文和农业总产值的实际观测值,运用Tob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计算,并对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大多数“三农”问题都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对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行研究,找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改善企业发展路径,减少资源浪费,提升企业利润。本文选取我国“农产品加工”板块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DEA模型对其经营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有16家上市企业的经营效率表现为DEA有效,还有17家上市企业则表现出DEA无效的特征,需要在规模、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调整投入比例,提升效益。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27-231
以提倡农业科技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背景,利用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政策投入、商业信贷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在运用DEA模型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策性资金投入、商业信贷支持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商业信贷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而政策投入的影响效果因地域差异而有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滞后性,而且常常被忽略。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出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灰色关联度,并通过显著性检验确定滞后期,进而建立具有滞后因素的改进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利用考虑滞后期的DEA模型对历年的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进行DEA效率测算研究,并与未考虑滞后期的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DEA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DEA效率在整体上是DEA有效的,而规模无效是导致大多数非DEA有效年份DEA效率无效的重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调整优化农业科技资源投入结构,增强规模优势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的相关理论,以2003--2006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和生产效率的关系,并对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模式与公司的生产效率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农业上市公司而言,企业总体多元化水平与业绩呈负相关,与生产效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从各年静态对比看,横向多元化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纵向多元化企业的生产效率;从发展趋势看,从事横向多元化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保持适度的纵向多元化会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4~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运用面板Tobit回归分析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率均值达0.928,粮食生产效率整体较高;受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条件制约,农业R&D人员、农业R&D经费内部支出、地区农...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XDEA模型的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AXDEA模型,以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为依据,2007—2017年为样本,建立了一个研究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模型,计算其综合技术、纯技术和规模效率,分析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结果显示,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综合技术效率的平均值等于0. 953,小于1,说明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输入和输出效率未达到DEA有效。针对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人才、资金、设备等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阶段新疆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个市地州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吐鲁番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市、喀什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为1.000,DEA具有有效性,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完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纯技术效率均为1.000,其他效率值均小于1.000,DEA具有弱有效性;哈密市、阿勒泰地区、和田地区DEA无效,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使用效率不成熟,投入与产出值比例不相符。因此在农业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要素流通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EA模型测算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省际间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差距较为明显.通过对比2005年和2015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值得出,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比2005年有所提高.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优化农业科技投入要素配置和建立差异化激励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