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高阳印染厂排污口土壤中分离得到209株微生物,定向筛选获得2株能够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菌株Ani-4-15和菌株Ani-5-61)。这2株细菌在苯胺浓度为4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均可达到85%以上;在苯胺浓度为10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达70%左右。通过浊度测定法对菌株Ani-4-15和Ani-5-61在苯胺选择性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菌株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15h和18h,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7.0和6.0,对苯胺的耐受浓度范围在100~3200mg·L-1之间。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在灭菌土中分别接入一定量的苯胺(苯胺含量分别为400、600、800和1000mg·kg-1)和苯胺降解菌(106个菌体·g-1土),48h时菌株Ani-4-15和Ani-5-61对苯胺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3.4%和96.6%。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法明确了两株细菌均为假单胞菌属,利用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进一步鉴定到种,菌株Ani-4-1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Ani-5-61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相似文献   

2.
为了构建一套高效率的污水处理体系,从污水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动植物油脂均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JZZ2.在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该菌株对不同类型动植物油脂的降解能力,同时对其脂肪酶和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菌株属于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含1%油脂的MS培养基中,30℃培养24 h的Pseudomonas aeruginosa JZZ2对橄榄油、色拉油、芝麻油和牛油的降解率分别为72.4%、90.2%、82.3%和84.5%,同样条件下培养48 h的Pseudomonas aeruginosa JZZ2脂肪酶活性为2 200 U· L-1,研究进一步发现油脂的添加能够促使其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由此可见,Pseudomonas aeruginosa JZZ2对动植物油脂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能生成脂肪酶和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是其具有油脂降解特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世敏  赵迪  徐淑霞  刘翠翠  吴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30-3631,3715
[目的]筛选高效苯胺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河南某化工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以苯胺为唯一碳、氮源的高效苯胺降解菌DA-K,并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生物学降解特性研究。[结果]DA-K菌株呈革兰氏阴性,细胞为杆状,菌落颜色呈灰白色,初步确定为不动细菌属。通过测定,DA-K菌株生长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0℃,可在苯胺质量浓度为2 5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良好。DA-K菌株在苯胺浓度为1 000 mg/L,pH 6.0,30℃,180 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96 h,苯胺降解率接近80%。[结论]DA-K菌株苯胺降解效率较高,具有实际处理苯胺废水的能力,为构建基因工程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长期受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的菌株P-29,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以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时,30℃培养30h降解率达84.69%,其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驯化培养,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高效苯胺降解菌,命名为菌株AN5.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呈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为球状或短杆状,菌落颜色呈橙红色.菌株AN5除可降解苯胺外,还可以苯酚、苯甲酸、萘为惟一碳源生长.它的部分长度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AN5与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eus pyriainivorans)的16S rDNA序列具有99%相似性.实验采用PAUP 4.0软件包最大似然法对该菌株与相关菌进行系统发生分析.菌株AN5耐受苯胺的最高浓度可达5 000 mg·L-1.投加蛋白胨可以加速菌株对苯胺的降解.代谢机理研究证实, 菌株AN5在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作用下经邻位裂解途径降解苯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曝气池中,采用高通量菌株方法筛选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同时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降解性能分析。[结果]获得一株能以苯胺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降解菌株An7,该菌株为黄杆菌(xanthomonas),在pH值为7,20℃,接种量1%的条件下,120 h内对800 mg/L的苯胺降解率达83.5%。[结论]An7菌株可以作为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7.
从大庆油田长期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株5种,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 D-NA全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为Pseudomona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属)、Aci-netobacter junii(琼氏不动杆菌属)、Microbacterium oxydans(微杆菌属)、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属)。在摇瓶培养和土壤固体培养条件下的石油烃降解率都远远高出了对照组。同时通过改变初始盐浓度、N源和P源,初步探测了各菌株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条件,为本土微生物强化的生物修复方法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和信息,对进一步有效实现本土微生物强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鱼塘沉积物中驯化、筛选出能以氯霉素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好氧混合菌CSFO,经过平板分离纯化和进一步筛选得到了对氯霉素有较好降解效果的纯菌株CSFO-3,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和7 d生长及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代的驯化,筛选出的好氧混合菌CSFO在底物浓度为100 mg·L^-1时7 d的降解率为28.96%,分离纯化得到的CSFO-3菌株7 d内降解率达30.01%,其菌液在降解4 d时菌密度达最大,该菌株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Migula),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同源性达99%.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RH7的种属地位及其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率,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RH7进行鉴定,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其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RH7属于铜绿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将其命名为Pseudomonas sp.RH7。通过响应面模型分析,得最优降解条件为高效氯氰菊酯浓度111.7mg/L、温度32.05℃、pH 6.88。在此条件下,菌株RH7在5d内对高效氯氰菊酯降解率为79.46%,与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80.83%)接近。  相似文献   

10.
从吉林市化工厂污水处理车间排出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可高效降解聚己内酯(PCL)的菌株DS080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和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培养36 h后,其解聚酶酶活力达到最高峰。研究了该菌株对PCL薄膜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菌株在发酵7 d时可达到对PCL膜的完全降解,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CL膜进行表面形态结构的观察,推测菌株对PCL的降解遵循由表层平面到深层的立体降解过程。质谱检测显示酶降解PCL的产物为ε-己内酯单体。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正交法分离鉴定苯胺降解菌及对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雅楠  陈鸿汉  刘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02-9005
[目的]利用正交法分离鉴定苯胺降解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某印刷厂排污口周围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3株苯胺降解菌,测定其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考察不同温度、pH、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及苯胺浓度对一株高效苯胺降解菌降解率的影响,并以苯胺降解率为指标,选择温度、pH、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及苯胺浓度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该菌株对苯胺的降解条件。[结果]3株苯胺降解菌AN-Y、AN-B和AN-H分别鉴定为Pseudomonas sp.、Acinetobacter gerneri和Delftia sp.;生长和降解效果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并可分别在苯胺浓度为3 300、2 000和3 000 mg/L基础培养基上生长;耐受能力最强的降解菌AN-Y其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5℃、pH 8.0、苯胺浓度2 000 mg/L、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时间72 h;方差分析表明,苯胺浓度对降解菌降解苯胺的效果影响最为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为苯胺降解菌的培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氯嘧磺隆生产单位排污口处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氯嘧磺隆细菌,命名为D310-5。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310-5鉴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底物浓度、温度、p H和培养时间对菌株D310-5降解氯嘧磺隆影响,优化菌株D310-5对氯嘧磺隆降解条件。结果表明,菌株D310-5最佳降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01.57 mg·L-1,温度30.25℃,p H 6.63,培养时间5 d。在最佳条件下,菌株D310-5对氯嘧磺隆降解率为87.57%。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可用于石油、农药污染生物修复的高效烃降解菌,以高黏度的超稠油为唯一碳源,从大庆油井采出液中分离和筛选烃降解菌,并通过残油族组分及全烃组分的分析,拟阐明这些菌株的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11和W14对黏度为普通稠油30倍的超稠油有良好的乳化分散能力,经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这2菌株均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接种这2菌株后,培养液中稠油的饱和烃相对含量均降低20%以上,其中接种菌株H11后,沥青质的相对含量也降低5%;同时,H11和W14对长链烃类的降解范围较广,分别最高可作用至C26和C28碳链长度的化合物,并对烃组分有代谢利用选择性。显示了这2菌株具有良好的烃类降解能力,可为石油、农药污染物生物修复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土壤中,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富集筛选,获得1株耐冷多菌灵高效降解菌株.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 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应用高效波相色谱法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所获得的菌株与Enterobacter菌属的亲缘关系最近,将其命名为Enterobacter sp.D5;该菌株能在以100 mg·L-1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15℃、pH值7.0、200 r·min-1的最适生长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12d,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100%;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外加氮源可以提高多菌灵的降解率,外加碳源抑制了多菌灵的降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获得可高效降解孔雀石绿的菌株。【方法】采用富集驯化的方法对渔业养殖环境中的土著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获得的降解菌株通过生理生化、扫描电镜和16S rDNA分析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温度、pH及药物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其降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发光细菌法结合高分辨质谱仪对其降解产物的综合毒性和降解途径进行分析。【结果】从上海某渔业养殖池塘中分离到一株孔雀石绿降解菌D3,初步鉴定其为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菌株D3在pH7~8、温度30~35℃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生长和降解率,在该条件下,菌株对质量浓度为2 mg·L-1的孔雀石绿的降解率为96.32%,半衰期为0.563 0 d,且其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无明显累积;孔雀石绿质量浓度超过30 mg·L-1,菌株生长及降解受到明显抑制。菌体降解孔雀石绿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16 9~0.963 5。菌株对孔雀石绿的降解产物综合毒性降低明显,72 h降解产物对发光细菌的抑制率降低50%以上。从降解产物中解析获得3种特征降解中间产物,分别为4-二甲氨基二苯基甲酮(m/z=226.12)、N,N-二甲基苯胺(m/z=122.10)和4-二甲氨基-苯酚(m/z=138.09),推测D3菌株对孔雀石绿的降解过程为逐步脱掉苯环获得次级代谢产物。【结论】D3菌株对孔雀石绿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对解决渔业生态中的孔雀石绿残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五氯硝基苯降解菌的降解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施用PCNB的栽参土壤中,筛选出2株对PCNB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其中1株为细菌PB-1,另1株为放线菌PS-5,对其降解性能和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PB-1和PS-5菌株生长的pH范围分别为pH5~7和pH6~8;适合PB-1和PS-5菌株生长的温度范围分别为20~30℃和25~35℃;在此pH和温度范围内,二菌株对PCNB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菌株生长和降解PCNB的最佳条件,对于PB-1是pH6、温度28℃;对于PS-5是pH7、温度30℃。在最佳生长条件下,菌株达到最大生长量和最高降解率,在PCNB初始浓度为20.0mg.L-1时,经过4d的培养,降解率分别达到83.5%和76.9%。金属离子对各菌株的生长量和降解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在添加浓度范围内,Cu2 和Mo6 对菌株PB-1有毒,Mn2 对菌株PS-5有毒;Fe2 和Co2 能促进菌株PB-1对PCNB的降解,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和7.1%;Ca2 、Zn2 能刺激PB-1菌株的生长;Fe2 、Ca2 、Zn2 、Cu2 和Mg2 不同程度地促进菌株PS-5对PCNB的降解,降解率提高7%~20%,其中Mg2 也刺激菌株PS-5的生长。维生素B2和丙氨酸可以显著提高PB-1和PS-5菌株的生长和降解性能,维生素C和甘氨酸具有促进PS-5菌株降解PCNB的作用,其他生长因子的作用不明显。在甲醇、柠檬酸纳、甲苯(电子供体)和乙酸铵(电子受体)存在下,菌株降解PCNB的能力有明显差异,添加柠檬酸纳和甲苯能促进PS-5菌株对PCNB的降解;柠檬酸钠促进PB-1菌株的生长,甲醇促进PS-5菌株的生长;乙酸铵对菌株的生长和PCNB降解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解效果与菌株生长量不存在一致性。试验结果为在PCNB污染土壤中应用降解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茂名炼油厂附近长期被柴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1株能够以柴油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柴油降解菌株,根据其形态和生理学特征鏊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命名为DB-1.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DB-1菌株降解的务件范围为温度25~35℃,pH值6.0~8.5.表面活性剂吐温-80浓度50~125 mg·L-1.由正交试验可知,影响DB-1菌株降解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pH值和表面活性剂吐温-80,最佳条件组合为温度30℃,pH值7.0,吐温-80的浓度75 mg·L-1,此条件下5d的降解率为65.72%.  相似文献   

18.
从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效的甲胺磷降解菌MAP-K5,发酵培养72 h时,气相色谱测定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率可达89.3%。通过对该菌株16S rDNA的blast检索及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假单胞菌属有99%以上的同源性,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研究结果,初步鉴定MAP-K5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相似文献   

19.
杨广花  朱孝霖  何玉财  沈贵芳  蔡志强  赵希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90-17791,17797
[目的]研究高效耐冷精对苯二甲酸(PTA)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的降解PTA的性能。[结果]分离出一株能以PTA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菌菌株PTA201,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PTA201在6℃,72 h内对500 mg/L的PTA降解率达99.8%以上。PTA201降解PTA的最适条件为pH 7.0,温度30℃,接种量1%。[结论]菌株PTA201在最适条件下96 h内可以完全降解PTA,是耐冷高效降解菌。  相似文献   

20.
高效氨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为解决城市生活污水氨氮污染现象提供参考。[方法]在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从生活污水处理污泥中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株,并运用生物量测试其最适生长条件并进行鉴定,研究在最适条件下的降解能力。[结果]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氨氮降解菌株DX3,经形态学和生理特性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通过生物量测试得出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30℃,摇床转速为110 r/min,pH值8.0,接种量1.0%。在最适生长条件下,DX3对氨氮降解能力显著,当初始氨氮浓度为45mg/L时,24 h降解率达98.73%。[结论]该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氨氮能力显著,可用于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