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在长序榆苗高生长期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序榆苗高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长序榆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4月 13日~ 5月 1日 ,生长初期为 5月 2日~ 8月 1日 ,生长盛期为 8月 2日~ 10月 2 1日 ,生长后期为 10月 2 2日~ 12月 1日。生长盛期时间较短 ,但生长量却占总生长量的 74 19% ,保证生长盛期有充足的水肥条件和延长生长盛期的时间是提高生长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毛桃木莲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桃木莲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生长规律研究,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所拟合的苗高生长曲线与实际生长曲线吻合度高,可以预测生长期内苗高生长量,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定量分析了无患子苗期地径、苗高生长规律,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其地径和苗高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无患子1年生播种苗地径和苗高年生长节律可划分为始盛期、速生期、盛末期3个阶段。在始盛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1.56%和18.96%;进入速生期后,苗高、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比例为58.83%、66.90%;进入盛末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占生全年生长量比例仅19.61%,14.14%。苗木地径、苗高生长量与生长时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拟合的数学模型可靠性高,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4.
濒危植物白桂木种子繁殖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白桂木播种育苗,研究白桂木1年生苗在苗期的生长规律。经定期观测和回归分析,模拟苗木生长与时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有序样品聚类法将生长期划分为3个时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生长盛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70%;用幂函数模型来模拟白桂木1年生苗各生长时期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情况的相关系数和拟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博白大果油茶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博白大果油茶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生长规律研究,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所拟合的苗高生长曲线与实际生长曲线吻合度高,可以预测生长期内苗高生长量,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及生物量组分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形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整个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其中生长盛期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年生长量的63.7%和54.5%。小叶锦鸡儿播种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23.8:25.2:51.0,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R/T)为0.312。苗高、地径与生物量呈线性相关。且地径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苗高与两者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种园的花毛竹为研究对象,观测研究了幼竹生长期内高生长动态,对竹高生长节律进行拟合且划分出竹高生长时期,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与竹高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毛竹平均高为662.55 cm,平均生长历时30 d,表现出明显"慢-快-慢"的节律.Logistic方程能够较好拟合竹高生长过程,回归系数为0.9965,经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Logistic曲线进行求导确定了竹高日生长的速生点和生长拐点,进而将竹高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3个时期,其中生长盛期内竹高净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0.20%.8:00气温、最高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花毛竹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8.
毛红椿播种苗苗期生长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定期观测的基础上,对不同种源苗木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苗高生长节律对比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拟合了毛红椿不同种源不同播种期的苗高与时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苗木生长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不同播种期1年生毛红椿播种苗苗高生长高峰期均出现在7—9月,春播苗苗高大于冬播苗;(2)不同种源播种苗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宜丰种源优于龙南种源;(3)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毛红椿苗木高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模型参数R2为0.950~0.969,表明模型拟合与实际观测值较接近,可用该模型估算1年生毛红椿播种苗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为伞花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对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7,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动态生长模型,并将其播种苗1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苗高的速生期为6月中旬-8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6月上旬-9月上旬,地径速生期比苗高速生期提早20 d结束,地径用46.67%的生长时间完成了65.43%的生长量.1年生苗木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具深根性,其根可深达土层32.92 cm处,且侧根数量较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10.
降香黄檀幼苗年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的年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苗木生长进程表现出明显的"慢一快一慢"的"S"型曲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年中,苗木的高生长有3次生长高峰,地径生长有2次生长高峰.依据降香黄檀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特点,可以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生长时期: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生长盛期约118 d,高生长量最大,占整个高生长量的64.77%.  相似文献   

11.
鹅掌楸实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琰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55-158
对河南大别山引种鹅掌楸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变化研究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苗木的生长时期,把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5月14日以前)、生长初期(5月15日~7月14日)、生长盛期(7月15日~9月12日)和生长后期(9月13日~11月11日);其中,生长盛期的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68.28%。并拟合了苗高、地径生长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竹子隶属禾本科竹亚科,拥有生长快、成材早、用途广和可再生等优点,竹林还是我国南方森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为合理利用竹类资源,研究不同竹种的生长速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存在诸多用于描述温度对外温生物发育速率影响的数学模型,而这些模型只要经过积分变换即可转换为生物个体增长模型。研究选择3个个体生长模型(BSM、von Bertalanffy模型和Logistic模型),用于描述4种竹子的高生长趋势,利用决定系数(R2)和曲率用于评判这些模型的优劣,R2越大,则表明拟合优度越好,内禀曲率和参数效果曲率相对临界曲率越小,模型参数设置则更为合理。研究表明:Logistic模型对不同竹种不同个体高生长数据的拟合结果优于BSM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表现为决定系数大和参数效果曲率小。Logstic模型结构相对简单,也是描述动植物生长通用性最强的模型,模型的广泛适用性对描述和模拟包括竹类植物在内的生物有机体生长总体趋势和个体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圣音竹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圣音竹发笋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历期30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2014年总发笋53支,3个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退笋率为15.09%,在发笋初期和盛期的萌发笋退笋原因主要是人为机械损伤,发笋末期萌发笋的退笋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发笋初期、盛期和末期的萌发笋竹笋—幼竹高生长过程均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慢—快—慢"生长规律,相应的Logistic方程都很好的拟合了各个时期萌发笋幼竹的平均高生长数据,发笋初期和盛期萌发笋在幼竹高生长历期和株高方面均优于发笋末期萌发笋,留笋养竹时选择初期和盛期的萌发笋为宜;发笋盛期的圣音竹竹笋在生长快速期时,昼夜生长呈现一定节律,且昼夜总平均生长量达16.48 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1倍。  相似文献   

14.
以4个黑杨派(Populus Aigeiros)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1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7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9.4%,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3.0%.  相似文献   

15.
L35等杨树新品种造林当年年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ogistic方程对4个黑杨派杨树无性系的1a生林木的树高、胸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0以上。并以此将各无性系的年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年生长量在后3个时期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其中速生期内的树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6.4%,胸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4.0%。树高比胸径进入速生期早且结束晚,速生期持续时间长。对各个生长时期林木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林木的年生长规律,为加强林木生产管理、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鲁林9号、鲁林16号杨树新品种的生长特性,为育苗和造林提供理论指导,以鲁林9号、鲁林16号及对照I-108杨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方程对3个杨树无性系的苗高、胸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并对叶片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9以上,并以此将各无性系的年生长过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速生期持续时间长于I-108杨,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达到63%,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最达66%,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早于苗高。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单叶生物量的累积量大,相对含水量高,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强。对2个杨树新品种年生长规律及生长特性的研究,为加强林木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3~4a生葡萄山椒、朝仓山椒和花山椒的新梢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3个山椒品系的新梢长与粗在生长初期生长量较大。从萌芽至6月上旬,新梢生长量占整个新梢生长量的68%以上,属前期增长型。影响新梢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为25cm、15cm土层地温和平均气温。采用拟合度高的Logistic方程,建立了不同品系的新梢生长量周季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8.
乌桕1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桕是重要的经济和绿化树种.以乌桕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乌桕在江淮地区播种育苗的生长参数.结果表明,3月18日播种后,乌桕种子出苗率为98%,幼苗1年生平均苗高为135.6 cm,平均地径为1.54 cm;苗高与地径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并且可以将幼苗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减缓期和生长后期6个生长期.进一步对乌桕根系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桕为典型的深根性树种,根长与苗高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91.  相似文献   

19.
以1年生中华润楠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遮光、遮光25%、遮光50%和遮光75%共4种遮光处理;分析不同遮光强度下中华润楠幼苗生长节律及生理特性的变化,为润楠属植物生长规律研究及育苗与栽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遮光强度增加,中华润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受到明显的抑制,但遮光50%和遮光75%的处理抑制效果相近;遮荫也抑制了叶片数量和叶面积的增加,对根冠比的影响不大;叶绿素含量在遮光强度为0%~50%的范围内随着遮光强度加大而下降,但在遮光75%时叶绿素含量最大。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曲线模型对中华润楠苗高和地径的日生长变化进行方程拟合,根据计算方程决定系数R2和卡方值X2可知,不同遮光强度下的中华润楠生长节律仍然符合"S"型生长曲线。表明遮光强度对中华润楠幼苗生长节律和生理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拟合曲线方程对于预测中华润楠生长变化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依据青冈1年生苗高、地径的观测数据,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青冈播种苗出苗时的高、茎生长很快,出苗后的高、径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2)根据生长量变化节律,苗高、地径生长过程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高速生期为55~169 d,速生点出现在第111d;地径速生期为44~209 d,速生点时间为第125 d;苗高、地径的累积生长量均在速生期最大,分别占理论上限值的57.59%和56.17%。(3)苗高、地径生长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有差异。苗高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少于地径,而速生点的出现则早于地径,111 d之前苗木主要进行高生长,111 d之后则以地径生长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