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机采棉的迅速发展,很多育种家和栽培家围绕棉花机器采摘的适宜农艺性状做了大 量的研究,而株型育种是棉花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章通过综述前人在株型育种中由常规育种 到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在机采棉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机采棉在株型育种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 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四交群体(Four-way cross population)是一种有效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检测群体.对四交群体下的玉米株型、耐密性、开花相关等性状以及棉花的株型、生理、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玉米、棉花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山东省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为试材,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形态性状、生理性状、抗病性、生育期等不同角度,对30多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估计了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等重要遗传参数。用GM(1,1)模型对90年代主要性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灰色预测,对今后小麦性状改良潜力、育种的主攻目标、理想株型育种、高光效生理育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玉米株型育种亲本选配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Griffing2设计,对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亲子相关以及玉米株型育种亲本选配的一些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亲本之间玉米株型性状遗传力差异很明显。故在玉米株型育种时,要先对目标性状进行配合力研究,以增加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同时,要组配紧凑型杂交种,必须是双新均为紧凑型;要组配半紧凑型杂交种,亲本之一必须是紧凑型或中间类型,另一亲本可以是中间类型可平展型;平展型亲本之间以及平展型和中间型亲  相似文献   

5.
玉米株型育种及其主要性状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理和形态基础两方面论述了玉米株型育种的进展情况,并着重探讨了玉米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基础,指出理想株型育种是实现玉米单产再次飞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在棉花的高产育种中,变产量因素的直接选择为间接选择,通过株型的改良来提高皮棉产量,是今后棉花育种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以往对产量和株型性状的研究,多采用方差分析和双列杂交法,而利用世代平均数方法来研究其遗传规律,尤其是株型性状,报道尚少。为此,本文利用世代平均数方法对棉花产量和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作一初探,以期为提高这些性状的选择效率,培育高产品种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本试验选用连续自交六代以上的八个陆地棉品种,针对株型和产量性状上的差异配制了以下四个组合: Ⅰ:宁棉12×鲁棉1号;Ⅱ:半半棉×长德182;Ⅲ泗棉2号×无棉毒素47;Ⅳ:徐州514×激光1号。以上四个组合通过自  相似文献   

7.
陆地棉主要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产优质是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基因的一因多效或连锁遗传,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间多存在着高度的负相关。对此,棉花育种者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近年,选育出的一批棉花新品种,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为探讨新的育种策略,我们于1996~1997年,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近年生产上主要应用的13个陆地棉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院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偏上。供试品种为中棉12号、17号、19号,冀棉14号、8号,新棉18号、17号,徐州…  相似文献   

8.
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棉花阶梯式复交育种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棉花育种新方法——阶梯式复交育种法.通过该方法获得了一批高产、抗病、抗虫、纤维品质优良的棉花亲本材料,拓宽了陆地棉的种质遗传基础,实现了多种性状的同步改良或多种优良性状基因的同步累加;育成了鄂棉23、EK288、C111、KB02等一系列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  相似文献   

10.
株型育种在机采棉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机采棉的迅速发展,很多育种家和栽培家围绕棉花机器采摘的适宜农艺性状做了大量的研究,而株型育种是棉花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章通过综述前人在株型育种中由常规育种到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在机采棉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机采棉在株型育种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棉花遗传研究群体与育种群体的特点及传统育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陆地棉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来提高育种效率和加速育种进程的设想,并介绍了“陆地棉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初步建立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棉花遗传育种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棉花育种新技术应用是我国棉花品种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根本和出发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品种更换,每次更换都使棉花单产提高10%左右,纤维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持续提高,中棉所12、16、19、29等代表性品种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棉花品种仍存在纤维品质、抗黄萎病等缺陷,该文就我国棉花遗传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棉花遗传育种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棉花育种新技术应用足我国棉花品种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根本和出发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品种更换,每次更换使棉花单产提高10%左右,纤维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持续提高,中棉所12、16、19、29等代表性品种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棉花品种仍存在纤维品质、抗黄萎病等缺陷,该文就我国棉花遗传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种课题组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13家单位,通过全基因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挖掘,初步揭示了棉花产量纤维品质性状负相关形成的遗传基础,为进一步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编辑等技术同步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位点信息。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植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育种现状,以期为我国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花遗传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9-122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不同育种方式在棉花遗传育种中应用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棉花新品种选育进展缓慢,抗病虫、抗除草剂、抗逆、高产、高纤维品质、无酚棉、彩色棉等优良品种资源缺乏,高光效、高产、新型抗虫抗病等优良基因的挖掘和利用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强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手段的有效结合,进行基础研究和目标育种,不断优化和改进育种方式,扩大我国棉花产业的优势,提高我国棉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和育种工作的需要,国内外在棉花性状的遗传研究中,除研究质量性状的遗传外,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性状如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等的遗传,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致认为这些性状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由于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各试验分析结果,往往因材料、地点、年份及分析方法等不同而不尽一致。故欲真正探明棉花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有赖于大量试验资料的累积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棉花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具有片段单一、背景一致、遗传稳定等特点,能把复杂性状的基因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孟德尔因子,将在作物数量性状和功能基因组的分子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棉花中数量性状位点作图中所遇到的如遗传背景变异的干扰等难题,概述了培育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棉花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棉花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现状和前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现状和前景(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张宝红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纤维作物,在棉花育种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为培育更为高产、优质、抗虫、抗病和抗逆的优良品种奠定基础。组织培养是生物技术应用于育种的主...  相似文献   

20.
棉花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研究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及近年来棉花的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主要性状,包括产量、纤维品质、抗性、生理、早熟性等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