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21,(10):70-71
阐述了白榆(Ulmus pumila)组培苗大田栽培地块选择及育苗技术,分析了采穗圃、繁殖区建设要点,同时指出了白榆组培苗大田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以期能提升白榆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沙区麻黄人工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麻黄具有药用价值,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重要植被类型。为有效地保护并提高这类天然药材的资源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1986年开始,我们在国内进行了麻黄人工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对分布在我国沙区的5种麻黄进行了引种、育苗、栽培及刈割技术的试验,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林下道地药材仿生栽培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东北地区林下道地药材仿生栽培的可行性,认为林下药材仿生栽培是挽救中药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模式之一。提出道地药材栽培过程中应注意道地药材的区域性,系统掌握道地药材与伴生植物的作用机理,系统掌握道地药材栽培技术,开展药效质量评价研究、打造道地药材品牌。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河北省景天科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对该科植物区系及资源价值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河北省景天科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信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该科野生植物共10属22种,其中药用植物10种、食用植物5种、观赏植物4种;提出可通过开展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选育优良品种、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建立种质资源库和中药材生产基地等各种举措的实施,实现河北省景天科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经过10a栽培试验、观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播种育苗和人工促萌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不同贮藏方法其发芽率不同,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购进的楤木种子混沙湿藏播种后大田发芽率为49.6%,接近50%,是较为理想的楤木种源;小穴起苗法是一种很好的人工促萌育苗法,省工省时,其当年产苗量可达2 868株/667m2。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豆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樱桃 《安徽林业》2013,(1):68-69,72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方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扦插育苗、栽培技术及采收方式,以期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研人员从越南引进8个越南黄花梨种质资源,选择海南岛北部云龙、东北部定安、中部山区屯昌和西部东方市等地开展育苗和试验造林,通过观察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基本掌握引进品种的生长规律,初步总结了越南黄花梨的育苗和管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野生牡丹在兰州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野生牡丹9个种进行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引进野生牡丹在兰州地区全部开花结实,且开花及结实情况明显优于原产地;对其在兰州地区的物候特征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为野生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柏枝田间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探索总结出适合林芝地区栽培的田间操作技术规范,主要采用种子及扦插繁殖进行育苗,后进行移栽扩繁、田间管理的途径得以实现,此方法突破了林芝地区无霜期短、积温低的气候条件限制,可以提高栽培效率,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野生资源受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破坏所带来的主要影响,使水柏枝资源得到有序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实地调查,对黄枝油杉在湖南的分布及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揭示了黄枝油杉自然繁衍对生境的需求和过度砍伐利用是导致其濒危的因素。同时对其采种、育苗、栽培、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对湖南黄枝油杉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所面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四川花椒种质资源调查与资源圃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L.)植物不仅包含有重要的调味植物,也包含极具开发潜力的药源和油料植物等。通过实地调查和对馆藏标本、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共整理、发布四川花椒属植物种质资源42份。初步建立起了四川花椒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了四川花椒种质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共享。通过对资源材料的野生采集、引进和培育,成功保育资源材料16份,面积约1.2 hm2,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四川花椒种质资源圃。  相似文献   

12.
通过9d,先后2次的野外调查?,初步了解了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在海南的分布情况:海拔最高约473m,最低约20m,沿着山坡阳面的沟谷呈带状垂直分布,喜光、喜湿特性明显,每年的4~5月开花,6月种子成熟,为选育良种和人工栽培、为城市庭院绿化美化培育新品种等提供理论指导。调查还发现: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在海南岛分布区域比史料记载的更要偏南,海拔区域也更宽;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不多,而且数量在迅速减少,亟待保护与人工育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油橄榄种质资源承载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是油橄榄繁衍发展的物质基础。土耳其油橄榄栽培历史悠久,良种规模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文中介绍土耳其油橄榄栽培管理和加工以及在油橄榄种质收集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提出了我国油橄榄发展建议。目前我国油橄榄种质资源研究停滞于初步调查阶段,迫切需要在种质资源方面进行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研究。应当借鉴土耳其发展经验,改善我国油橄榄产业目前存在的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栽培品种混杂、许多品种引进后未能留存等问题,并通过油橄榄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鉴定和整理避免重复引种,使良种选育工作少走弯路,促进产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竹子生态适应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物种,具有强烈的生理整合能力和特殊的种群生长更新特点。竹子生态适应性是竹林生态和栽培学的研究基础,该文综述了水分、温度、光照和土壤性状等主要环境因子对竹子生长与分布的影响及其机理,提出了竹子生态适应性的重点研究方向,旨在为竹子的生态学研究和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引种及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分析西藏湿地资源特点基础上,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湿地保护建设主要目标,并考虑与现有规划相衔接等因素,将西藏湿地分为藏北高原湖盆湿地保护建设区、喜马拉雅山麓—藏南山原湿地保护恢复区、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湿地利用示范建设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湿地保护建设区,分析各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重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西藏色季拉山区蕴藏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西藏花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对西藏色季拉山凤仙花属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西藏色季拉山凤仙花属植物共10种,1变种,占西藏该属植物种数的30%。并在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观赏特性做出评价,得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10种,占该山该属种数的91%,并对其园林应用前景做出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7.
西藏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监测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西藏2000年野生动物资源监测调查,对监测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建立西藏野生动物资源监测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油桐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简单介绍了油桐的资源分布、栽培与利用及其栽培的优势,并提出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把油桐生产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开展油桐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瑞士红十字会、西藏红十字会于2000年7月在拉萨召集全国各地的藏医药专家共同制定濒危藏药物种目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洮河林区珍稀野生藏药植物资源共有20种,分属13科,20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7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种,并分析了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甜龙竹是大型优良笋材两用丛生竹种,鲜笋品质优良,是云南省重点发展的笋用竹种。甜龙竹天然种群因缺乏科学经营管护,种群退化较为严重,亟需对其种质资源和天然种群进行研究与保护。本文从种质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竹笋营养成分、培育技术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