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三) 病毒性鱼病的防治 草鱼出血病 症状:患这种病的鱼,主要症状是体内、外各个器官和组织表现斑点状或块状充血,各种鳍条的基部、鳃、鳃盖、眼眶、口腔、下颌等表皮组织,不用解剖就可以看到充血现象;脑膜腔、肌肉、肠道、胆囊、肝、脾、肾等器官,也往往出现充血。6~10厘米的草鱼鱼种,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发病时症状最典型,严重的病鱼,全身因充血而呈红色。但在水温偏低的情况下,肌肉充血现象往往不甚明  相似文献   

2.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O78最多)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呈急性败血病或排白色稀便(又呈犊牛白痢)为主要特征,轻者影响犊牛生长发育,严重者造成死亡。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生后1-3日龄的幼牛最易发病。  相似文献   

3.
1.出血病症状;鱼体两侧肌肉、背鳍基部、口腔等充血。病情严重时,全身肌肉呈现深红色.肌肉严重充血。流行季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水温降至25℃以下时病情缓解.以后逐渐消失。防治:注射人工更活疫苗。2.竖鳞病症状:鳞囊积水.鳞片竖起形似松果.用手轻压鳞片积水即喷出。有时鳍条基部充血.腹部膨大。流行季节:春季。防治:①用2%食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浸洗病鱼20分钟;②压破水泡.用10%盐水洗.然后涂碘酊.肌肉注射磺胺噻唑铵液2毫升(含量0.4克):③在100于克水中加捣烂的蒜头500克.浸洗病鱼数次。3.白头白嘴病症状:头…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是集约化猪场猪只腹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1~5日龄的仔猪所占比例较高(54%),从6日龄到断奶时所占比例较少(14%)。根据发病日龄可分为2种,①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又称仔猪黄痢)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病原是以溶血性大肠杆菌O抗原型O60和O1152种血清型为主,以排出黄色水样或内含凝乳小片的粘液状粪便和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草鱼出血病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4~10月为流行季节,以8~9月为最甚。危害对象为当年草、青鱼种。 该病主要症状为:肌肉、口腔、各种鳍条基部出血,尤以臀鳍为甚,剥皮可见肌肉点状出血,严重病鱼肌肉全部发红,有时可见鱼体发红,有时鳃盖、下腭、肠道也有充血现象,鳃失去鲜红色,或呈苍白色。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猪病发生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发病猪从20~80千克体重的均有发生,特别以30~50千克体重的发病率更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或高热反复,体温在40~42℃,排干粪,有的呈算盘珠状,表面附有粘液或血丝,尿液呈黄色,皮肤发红,表现为出血(指压不褪色)、充血(指压褪色),呈渗出性皮炎和皮肤坏死。有些病猪后期皮肤苍白。较多的猪出现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呈腹式呼吸,眼结膜潮红、水肿。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相似文献   

7.
1.1一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8.
为防治鱼病,需要对鱼病进行辨别。在没有专门仪器的情况下,可用肉眼作简单地诊断。其方法是:一看体表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但充血情况不同,鱼病也有区别,如剥开皮肤,肌肉呈不同程度的点状充血,甚至全身肌肉呈深红色,为出血病;体表局部发炎充血,鳞片脱落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某两个鸡场在同一时期发生以雏鸡共济失调、头颈部震颤为主症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动物感染试验等证实禽脑脊髓炎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从发病鸡的脑中分离到一株病毒(GX96),经鸡胚传至2~4代后,均能使60%以上胚发生运动减弱、肌肉萎缩、脑部充血;琼扩试验出现清晰沉淀线;动物感染试验得到了与原发病鸡群相同的症状及病理变化。这是陕西省首次关于该病流行及病原分离鉴定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O78最多)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呈急性败血病或排白色稀便(又呈犊牛白痢)为主要特征,轻者影响犊牛生长发育,严重者造成死亡。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出生后1~3日龄的幼牛最易发病。1发病诱因  相似文献   

11.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汪占华(河南省新野县畜牧兽医站473500)王三忠(河南省新野县水利局渔场473500)草鱼出血病病原体是呼肠孤病毒,每年6~10月为流行季节,以8~9月最甚。为害对象是当年草、青鱼种。该病主要症状为:肌肉、口腔、各种鳍条基部出血,尤...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夏秋两季在禽病门诊中,发现多例病鸡体温升高、下痢、鸡冠和肉垂苍白,个别鸡瘫痪。经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997年7~10月份,不断发现部分病鸡吃料减少,饮水增加,鸡冠和肉垂苍白,排白色或绿色稀粪,个别病鸡瘫痪,咳血,产蛋率下降10%~30%,死亡率约在5%~10%。肉仔鸡多发于3~6周龄,蛋鸡不同日龄均可发病,但以产蛋期多发。剖检变化共剖检26户的病鸡132只,病变基本相同,典型病理变化为:.全身皮下出血,肌肉(特别胸肌和腿肌)有点状、斑状或条纹状出血;血液…  相似文献   

13.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O78最多)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呈急性败血病或排白色稀便(又呈犊牛白痢)为主要特征,轻者影响犊牛生长发育,严重者造成死亡.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生后1~3日龄的幼牛最易发病.  相似文献   

14.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及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某两个鸡场在同一时期发生以雏鸡共济失调、头颈部震颤为主症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动物感染试验等证实禽脑脊髓炎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从发病鸡的脑中分离到一株病毒(GX96),经鸡胚传至2 ̄4代后,均能使60%以上胚发生运动减弱、肌肉萎缩、脑部充血;琼扩试验出现清晰沉淀线;动物感染试验得到了与原发病鸡群相同的症状及病理变化。这是陕西省首次关于该病流行及病原分离鉴定的报  相似文献   

15.
已证实很多例兔病毒性出血病,特别是家兔,死亡率高达80—90%,成年兔较幼兔易感。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抽搐、鼻轻微出血和病程快速。尸体检查发现胸腺肿大、出血;出血性气管炎;肺充血、水肿、出血;肾严重充血亚呈暗红色;肝肿大、变质、退  相似文献   

16.
一.仔猪腹泻 仔猪腹泻是一种综合性疾病,主要病因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KoBu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RV)、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病原引起。临床症状为呕吐、腹泻,发病急,死亡快,传播迅速,发病率20%~50%,死亡率50%~80%,10日龄以内的仔猪高达100%,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行唐县独羊岗乡是河北省著名的万头奶牛乡,也是全国有名的奶牛养殖基地。在今年春季防疫中,独羊岗乡动物防疫监督站对全辖区应防的8110头奶牛全部进行了免疫接种。疫苗用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口蹄疫O型(OS/99株)-亚洲Ⅰ型(LC/96株)二价灭活疫苗,生产批号为0510019。免疫接种口蹄疫疫苗后,对于奶牛来说,是异物,接种后总有个反应过程。据统计,免疫接种后疫苗发生不良反应一般占总防疫量的0.8%(奶牛肌肉注射部位发生肿胀,体温一般升高到40℃以下.产奶牛泌乳量减少5%~15%,一般3~7天可减轻至消失。个别牛反刍减少或停止。1~2天后恢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占总防疫量的0.2%(一般在注射疫苗后5分钟~2小时内出现症状。防疫接种的奶牛焦虑不安。肌肉震颤,浑身出汗、发抖;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浅而快,次数达80次以上:奶牛眼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有分泌物;口角出现白沫;怀孕牛易发生流产;有时奶牛眼睑、脸面、乳头、乳房、阴唇等部位发生水肿。有时出现荨麻疹症状。奶牛及时肌肉注射3~6毫克盐酸肾上腺素半小时后。奶牛症状减轻至消失)。下面就对奶牛口蹄疫免疫接种谈一些体会,供各位同仁参考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病,主要有败血型、脑膜炎和脑炎、化脓性淋巴结炎三种。1流行病学特点该病发生在5月至9月,零星散发主要危害架子猪。败血型,猪突然发病,死亡率100%c脑膜炎、脑炎病程7天左右,死亡率70%。化脓性淋巴炎在临床较少见,母猪几乎无死亡率C2;临床症状猪突然发病,主要表现食欲不振、废食,体温415℃以上,粪便于结或稀薄,部分病猪跌行或不能站立,病猪发病3天后出现共济失调、昏睡或惊叫等神经症状,个别病猪颈、背腹、后肢上部潮红,指压不褪色,呈广泛性充血现象。3病理变化鼻粘膜充血、出血。喉头、气管充血,有大量泡沫,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4月中旬,江西南昌郊区一兔场的怀孕母兔,发生一种以鼻炎、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病原检查,确诊为急性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死亡兔发病症状呈急性经过,发病期间,兔精神沉郁,不食,呼吸急促,体温41℃以上,有时腹泻,鼻腔内有粘液。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死亡率达60%以上。2 剖检变化兔鼻粘膜充血、出血,有浆液性、粘液性分泌物,喉头粘膜充血、出血和水肿,肺肿大、瘀血,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肿大、瘀血,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脾、淋…  相似文献   

20.
(一)出血病 病症:由呼肠孤病毒引起.体侧肌肉、鳍基部、口腔、鳃盖和肠道、眼睛充血.剥开皮肤,轻者肌肉呈点状充血,鳃丝失血苍白. 防治方法:(1)注射灭活疫苗.当年草鱼种于6月下旬每尾注射疫苗0.2毫升,其免疫力可达14个月以上.(2)每千克鱼用克列奥-鱼复康50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可预防此病.(3)发病季节到来时,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时,每次用生石灰15千克溶水全池泼洒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