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流行广,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1草鱼出血病可分为三种类型1.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暗黑而微红,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现象或是轻微出血,肌肉充血明显,往往全身的肌肉都呈红色。10cm以下的病鱼,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可见皮下充血;10cm以上的病鱼,剥去皮肤后,肌肉有点状或斑块状瘀血。病重者,全身的肌肉充血,呈鲜红色,鳃部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病重者有“白鳃”现象。此类型在较小的草鱼种中较常见。1.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及各鳍基部有明显的出血,有的鳞片下也有出血…  相似文献   

2.
6.赤皮病 症状:病鱼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部分或全部鳍基部充血,鳍的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鱼的上下颌及鳃盖部分充血,呈现块状红斑,鳃盖中部表皮有时烂一块。以致变成透明。有时鱼的肠道也发炎充血。 流行情况:此病在草鱼、青鱼、鲤等鱼中很普遍。我  相似文献   

3.
草鱼出血病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4~10月为流行季节,以8~9月为最甚。危害对象为当年草、青鱼种。 该病主要症状为:肌肉、口腔、各种鳍条基部出血,尤以臀鳍为甚,剥皮可见肌肉点状出血,严重病鱼肌肉全部发红,有时可见鱼体发红,有时鳃盖、下腭、肠道也有充血现象,鳃失去鲜红色,或呈苍白色。  相似文献   

4.
第二讲 草鱼烂鳃病的种类及防治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鳋引起的各种鳃病。 一、鳃病症状: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  相似文献   

5.
正1细菌性烂鳃病(1)病原。鱼害粘球菌,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稍弯。(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居,不吃食。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病情严重的时候,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鳃组织出血、腐烂。由于鳃组织受到破坏,致使呼吸困难,引起死亡。草鱼鳃瓣感染了粘球菌后,引起的组织病变不是发炎和充血,而是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  相似文献   

6.
鱼类暴发病早期症状为病鱼上下颚、口腔腮盖、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身体两侧和腹部有块状出血点,眼眶周围充血,腹部膨大,腹腔积水,胆肝肾脾异常肿大,肝脏变土黄色,有一半发白,甚至裂成碎块。有的病鱼鳞片竖起,肌肉充血,鳃丝末端腐烂。 危害对象主要是白鲢、草鱼、鱼、鲫鱼等。从夏花鱼种到成鱼均感染,但以二龄成鱼为主。流  相似文献   

7.
1.1一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8.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流行病,无论是池塘、湖泊、水库都有发生,流行地区广、季节长,发病死亡率高,是淡水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一)流行季节与危害 从2月底至11月份,尤以水温为28℃左右发病最为严重。危害的淡水鱼类有鲫、鳊、鲢、鳙、鲤、草鱼等。患病率为60%以上,死亡率为10%~80%。 (二)主要症状与诊断 患病早期,病鱼主要表现为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鳃灰白…  相似文献   

9.
《山东饲料》2005,(5):29-29
一、鱼波豆虫病1,症状 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0.
1看鱼体健康的鱼体表鲜艳有光泽,鳞片完整,呼吸顺畅有力。如体表或肌肉出现出血现象,鳃盖发红则可能是出血病;如体色消退,无光泽,可能是烂鳃病;如皮肤充血,体表粘液增多,部分鳞竖起或脱落,鳍条残缺不全,可能是竖鳞病;  相似文献   

11.
(一)烂鳃病1.发病症状。由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的小洞,俗称"开天窗"。由真菌引起的鳃霉病,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该病常使鱼暴发性地死亡,镜检会发现鳃霉菌丝。2.防治方法。可用0.8毫克/升硫酸铜与1毫克/升漂白粉混和溶液浸洗病鱼15~20分钟,或用0.15毫克/升苯扎溴胺溶液  相似文献   

12.
一、鳃病1.细菌性烂鳃病症状:病鱼鳃条腐烂,严重时鳃丝末端仅留骨条。鳃盖骨的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流行季节:水温20℃以上开始流行,28℃~35℃时最易流行。防治:用漂白粉全池泼洒。2.鳃霉病症状: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现象。此病以暴发性急剧死亡为常见。流行季节;一般在夏秋季节6~10月份流行。防治:①防止水质恶化;②每千克水中用0.7毫克硫酸铜喷洒。3.鳃隐鞭虫病症状:鳃瓣鲜红,多粘液。鳃血管发炎,使鳃表皮破坏。流行季节:一般为6~10月份。防治:①放鱼前以每…  相似文献   

13.
草鱼 ,易得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 ,俗称草鱼“三病”。现将这几种鱼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赤皮病 又名出血性腐败病 ,擦皮瘟。此病多由于拉网或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不慎 ,擦破鱼的皮肤 ,使赤皮致病菌 (荧光极毛杆菌 )侵入鱼体而引起。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 ,鳞片脱落 ,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 ,严重时鱼鳍基部充血 ,鳍条末端腐烂 ,鳍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预防方法 :1元旦前后放养 ,因为这期间气温、水温比较低 ,鱼的活动力弱 ,鳞片紧闭 ,鱼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 2放养前鱼池一定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  相似文献   

14.
草鱼烂鳃病肠炎病防治方法最近,四川合川市利泽乡四村二组农户王正中发现他所养的草鱼大量死亡,经有关专家检测,病鱼得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的并发症。每年夏季的6-9月,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的高峰季节,草鱼肠炎病死亡率较高,有时甚至高达90%以上。现分述这...  相似文献   

15.
放养草鱼成本低、增重快、效益高,但由于草鱼较其它鱼类易患细菌性烂鳃病和细菌性肠炎,倘不及时进行防治和治疗就有可能发生群体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90%。 草鱼烂鳃病:俗称“开天窗”。多发生在气温高热的8~9月,即鱼类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病变部位在鱼的头部和鳃部,病鱼鳃瓣颜色发白,呈粘稠状,并开始局部腐烂,鳃丝尖端有时可发现软骨外露。鱼体发黑,鳃盖处可蚀成一个小洞。病鱼离群独游,停止摄食,明显消瘦,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养殖品种。草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草鱼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产量高,但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赤皮病、肠炎病和烂鳃病等疾病,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要点,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第七讲:暴发性出血病与病毒性出血病的区别及防治技术(上) 暴发性出血病,又称暴发性传染病、溶血性腹水病、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性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又叫草鱼出血病,对草鱼、青鱼的鱼种阶段危害最严重。这两种鱼病的相似之处,就是发病初期,病鱼从头顶部、上下颌、口腔、鳃盖、鳍部,不同程度充血,继而内脏充血、出血。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原体锚头鱼蚤。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有多态锚头鱼蚤和草鱼锚头鱼蚤、鲤锚头鱼蚤。2症状锚头鱼蚤寄生在鲢、鳙鱼等鳞片较小的鱼体表,可引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形成石榴子般的红斑;寄生在草鱼、鲤鱼等有较大鳞片的鱼的皮肤上,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缺口,鳞片的色泽较淡,在虫体寄生处亦出现充血的红斑,但肿胀一般较不明显,大量寄生时病鱼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而鱼体消瘦,游动缓慢而死。由于虫体前端钻在寄主组织内,后半段露出在鱼体外,老虫的体表常有大量累枝虫、钟虫等附生,因此当  相似文献   

19.
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1病鱼表现 初发病时,鱼类的活动和摄食一般都较正常。发病后开始2-3d,鱼的腮部往往严重充血,但腮丝完整.体表和内脏器官也无异常症状。3d后,患鱼常在水面跳跃挣扎.病鱼腮部有鲜血流出,并伴有较多淤血。病鱼肛门微红,肠道内壁充血严重。肝脏偏大,呈土黄色。胆囊偏大,颜色偏淡。严重时肝脏上也有充血现象。整个病鱼中,死亡率每天约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