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帮高 《当代农机》2013,(10):22-23
寒露当时,麦播正忙。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前面刚走,大功率深松机就紧跟其后,瞬间将一垄一垄的田块夷为平地,在松软的土地上,小麦精量播种机直接将小麦连同化肥一起播撒在地里,随后,农民在地头轻轻拧开水龙头,安放在田间的"一长龙"可移动式机械化喷灌设备源源不断地将雾状的水珠喷洒在种好的麦垄上,流水作业让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一气呵成。10月10日上午,在山东省莱州市粮丰  相似文献   

2.
小麦垄作播种机械化技术是与小麦畦作或平作不同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是将土壤用机械起垄开沟把小麦种在垄上的一种新的小麦栽培技术,是由与该技术相配套的小麦垄作播种机来实现的,它可一次完成施肥、起垄、播种、覆土等作业。  相似文献   

3.
小麦垄作播种机械化技术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垄作播种机械化技术是将土壤用机械起垄开沟,把小麦种在垄上的一种新的小麦栽培技术,该技术与小麦垄作播种机相配套,可一次完成施肥、起垄、播种、覆土等作业。2004年山东省邹城市引进小麦垄作播种机进行试验、试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旱地小麦起垄铺膜条播(亦称垄上盖膜,膜侧播种)技术,是山西省闻喜县坑东村农民技术员王际春经多年研究试验总结出的研究成果(又称“坑东模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地膜铺在垄上,膜侧沟底进行条播。既能发挥地膜的作用,又能发挥沟播的作用,且省去了小麦出苗后的放苗问题。播种时,由于播在沟底,加上地膜的作用,使小麦种子易发芽、出苗;在生长期间,由于垄上盖有地膜,使垄上土壤不易被风吹向沟底;降雨时可将垄面的雨水集中到沟底,使无效降雨变为有效降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而且能阻挡地面径流。所以该技术具…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北安市又是黑龙江省大豆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采用垄种。由于我省年积温低,无霜期短,所以亩产很低。为了提高产量,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今年我市推广了大豆大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简称"大垄密")。此项技术是在引进美国大豆平作密植(平播)的基础上,与我省传统垄作相结合而形成的栽培技术,是一项既抗旱又抗涝的实用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小麦沟播、精少播种机械化就是利用播种机械—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几道工序,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小麦播种方式。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改变了以往小麦播量偏大,群体数量多,分蘖少,后期易倒伏,从而造成减产的缺点,合理控制播量,处理好群、个体关系,改善光照通风条件,使有效分蘖多,成穗率高,穗大籽粒饱满。沟播技术要求小麦播种时开沟起垄,沟宽20cm,播2行小麦,垄宽40cm左右,垄高15cm,预留套种玉米或间作蔬菜。它具有以下优点:1、抗旱节水,水分利用率高。当播种小麦时,如果土壤表层水分不适宜,开沟可将干土集中在垄上,使小麦种子播在较适…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无垄栽培技术是无行、无垄、麦株在田间均匀分布的小麦种植方式,是传统行垄种植方式的一次革命。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是在小麦无垄栽培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小麦耕种联合作业机械,具有筑埂、旋耕、撒肥、撒种、深松、镇压联合作业的功能,实现了小麦耕、种一体化,撒肥、撒种机械化前提下的"机械化均匀种植",应用该机械可以使小麦种植实现节水、节肥,明显省工节能,使小麦大幅度增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一、技术原理 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是有别于传统栽培技术的一项全新栽培技术。它革新了传统的耕作及灌溉方式,将传统的大田平作栽培模式改为起垄栽培模式,扩大了土壤表面积,提高了苗期地温。该技术是在田间起垄开沟,根据缓坡地和平地的不同,垄宽为30~50cm,垄上种3~4行小麦,沟深15~20cm,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垄密植种植是相对于传统小垄种植而言,就是把传统的65~67 cm的小垄改成宽度为110 cm的大垄,将原来在小垄上播1行玉米的种植方式,改为在大垄上播2行玉米,两行玉米间距40 cm,两条大垄间相邻苗带的间距是70 cm,株距缩小,从而实现扩垄增株,达到密植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是吉林省近几年大力推广的农机化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将传统的两条65cm或60cm宽的小垄合并成一条130cm或120cm宽的大垄,在大垄上适当加密播种两行玉米,小行距40cm左右、大行距80cm-90cm,增加种植株数。2002~2004年永吉县农机部门结合旱作农业项目进行了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了该技术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是以小麦无垄栽培新理论为指导,通过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的方式,实现耕播一体化,撒肥撒种机械化,小麦无行、无垄均匀种植的一项新型农机化技术,是对传统"行垄种植"耕作方式的变革。其技术核心是"均匀种植",麦株在田间均匀分布,"草坪式"种植,小麦苗株全田覆盖,最充分地利用了全部农田资源。一、技术优点1.撒肥、撒种、旋耕、镇压一体化作业,而比单纯的旋耕几乎不增加负荷,除添加种子、肥料需耗时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旱田小麦机械沟播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机械沟播技术,是为提高中低产旱田小麦产量而设计的一种先进实用的农机化增产新技术。通过机具作业,实现开沟起垄、播种、施肥、镇压几个工序一次完成。形成沟垄结构,实现增产目的。一般每亩可增产45kg左有。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小麦旱田面积较大,产量低而不稳,网此,抓好小麦机械沟播是加强粮食生产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小麦机械沟播的研究与开发,对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和稳定小麦产量,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简称玉米“大双覆”)是指将传统的两条65cm或60cm宽的小垄合并成一条130cm或120cm宽的大垄,在大垄上适当加密种植两行玉米,小行距40cm,大行距80cm或90cm的一种新型先进玉米种植栽培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增加积  相似文献   

14.
正8月31日,衡水市农牧局在工业新区举办小麦无垄匀播技术观摩会,各县市区农机推广站长、部分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大户和农机经销商代表50余人参加。与会人员一起察看了无垄匀播小麦出苗情况,参观了中衡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衡金丰)生产的小麦无垄匀播机、小麦等深匀播机和小麦无垄耕播机现场作业演示。集中听取了河北省农科院研究员、小麦无垄栽培技术发明人、中衡金丰总监郝德有就小麦无垄匀播技术的增产机理、专家测产、推广应  相似文献   

15.
起垄覆膜沟播冬小麦的水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半湿润偏旱地区研究不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膜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和常规平作种植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及水分利用效率。目的是研究半湿润地区如何通过"充分利用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来降低灌溉定额,提高小麦的产量。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相比,起垄覆膜沟播具有较好的聚水保墒效果,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小麦的衰老进程,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而且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平作小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不断发展,机械化技术在我国多个农业生产区得到大量应用。机械化无垄栽培的理论基础源于对小麦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技术则源于机械化设备快速、均匀种植功能,让小麦种子能在适宜的环境和土层中均匀分布。该文从理论角度分析小麦生物学特性及机械化无垄栽培增产机制,并结合河南省平顶山市某县的实际种植情况,分析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和效益,另外对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对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前景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小麦覆膜和沟播的优势 ,克服小麦覆膜穴播存在的一些缺点 ,如 :麦收后揭膜难 ,播种时膜孔和种穴错位需掏苗 ,费工费时等。沧州从1998年开始研究开发机械化起垄盖膜沟播小麦新技术。这是一项抗旱保墒增产的农机化新技术。它克服了覆膜穴播小麦的一些弊端 ,不存在膜孔、种穴错位 ,不需掏苗 ,地膜易回收 ,小麦易管理。另外 ,与之相配套的起垄盖膜小麦沟播机易操作 ,对整地要求不十分严格。具有增温、保墒、躲避盐碱、节水抗旱、增产增效等优点 ,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垄盖膜沟播小麦的特点 ,是降雨可沿垄膜顶迅速向膜际小麦根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利用现有塑料地膜垄上敷设装置铺设小麦秸秆纤维地膜时易出现地膜断裂和膜边破损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麦秸秆纤维地膜垄上敷设装置。对小麦秸秆纤维地膜覆膜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含有修正系数的垄上覆膜数学模型,探明了地膜产生断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分析,确定了侧导向辊、压边覆土镇压装置的关键结构及参数范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以展膜辊与压边轮的距离、侧导向辊倾角、工作速度为试验因素,以采光面展平度、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参数优化试验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展膜辊与压边轮距离120cm、侧导向辊倾角30°、作业速度3.6km/h时,采光面展平度97.4%、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12.6mm/m2,设计的小麦秸秆纤维地膜敷设装置满足烟草栽培垄上覆膜机械化作业和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衔接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农机农艺更有效地结合,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制订了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板茬播种技术规范。1主要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是将切碎的秸秆覆盖在未耕地上,一次完成带状开沟、种肥深施、播种、覆土、镇压、扶垄等作业。  相似文献   

20.
小麦缺苗断垄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防止机播小麦缺苗断垄呢? 1.精心选种。播前应对选用的种子进行一次筛选,并做发芽试验。特别是用于精播或半精播的种子,要将虫秕籽粒清除干净,以防出现缺苗断垄。 2.仔细整地。俗语说:“小麦就怕坷垃咬”。因此,在起垄前应将耕翻过的土地耙细整平,使其符合农艺要求;起垄后畦中不得有明暗坷垃。 3.严格控制播种深度。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深度为2.5~3.5厘米。播种过深,麦苗前期长势较弱,减少有效分孽,遇到病虫害容易死苗,造成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