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方法的探讨00381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曹必好王远欧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甘蓝的杂种优势很明显,生产上应用很广。其杂种种子当前主要是利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繁殖而得,但甘蓝的自交不亲和系有高度的自交不亲和性,造成其留种困难。目前甘蓝自交不亲...  相似文献   

2.
盐水处理在繁殖甘蓝或白菜杂交种亲本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7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采用自交不亲和系的途径,配制出许多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甘蓝或白菜杂种一代。它们在生产上显示了极好的杂种优势,对提高蔬菜生产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配制杂种一代的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种子,都是采用人工蕾期授粉法繁殖。因此十分费工,增加了生产杂种一代种子的成本。近年来有关杂志曾报道利用盐水处理可克服甘蓝或白菜自交不亲和性,增加花期授粉结籽数的试验报告。但是,目前尚未见将盐水处理用于大量繁殖甘蓝或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种子的公开报道。 1985年以来,我们在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等有…  相似文献   

3.
自交不亲和系繁殖杂交一代种子对发挥十字花科蔬菜杂种优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一大批甘兰和白菜优良杂种一代组合都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的,在生产上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人工蕾期自交,相当费工,增加了杂种一代的制种成本。近年来,有些杂志报导过应用氯化纳处理克服甘蓝和白菜自交不亲和性,但在繁种生产上应用得不多,为此我们在1987年春季进行了氯化钠处理繁殖甘蓝和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6%的氯化钠水溶液喷花可以大幅度提高甘兰和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花期自交的结实指数。  相似文献   

4.
食盐和硼对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食盐和硼对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张恩慧鲁玉妙(陕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杨陵712100)≈≈≈≈≈≈≈≈≈≈≈≈≈≈≈≈≈≈≈甘蓝目前主要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繁殖一代杂种种子。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繁殖虽蕾期自交能够留种,但存在费工、成本高等诸多不利因素。而...  相似文献   

5.
我区自1977年开始引进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原种,并进行繁育、杂交制种及一代杂种利用,推广了京丰一号、秋丰、晚丰三个品种。1979年选育出新品种“早丰”,1985年又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春丰”甘蓝二个亲本原种(均为自交不亲和系)进行繁育、制种、推广应用。现在我区春、伏、秋甘蓝生产的杂种一代品种已系列化配套,并形成以区良种场为原种繁殖基地,省内外设  相似文献   

6.
青花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85年开始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选育青花菜一代杂种。先后由国内外引进青花菜遗传资源2.31份进行鉴定。在120份优良的遗传资源中进行了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目前已育成8519-1—1—3等七个不亲和性稳定,经济性状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初步选育出‘中青1号’、‘中青2号’等6个优良的杂交组合,其中‘中青1号’、‘中青2号’适于北京地区春、秋种植。主要经济性状达到由国外引进的‘里绿’、‘绿岭’等优良品种的水平,是国内首批育成的青花菜一代杂种,已于 1990年春通过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7.
青菜,又叫小白菜、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我国普遍栽培的一种大众化蔬菜,具有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成本低等特点.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存在着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的有效手段.目前青菜的杂种优势研究,基本为自交不亲和系(SI)、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MS)3个方面,并以自交不亲和系(SI)为主要手段.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种一代虽然比较省力,但是自交不亲和系需要在蕾期授粉繁殖种子,种子生产成本较高,杂种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而且一些自交不亲和系经过连续多代自交,生活力衰退,自交不亲和性减弱,从而可能影响杂种一代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早熟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01—88、 02—1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作亲本, 1984年育成新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中甘11号’.1986—1987年已通过全国春甘蓝区试和生产示范。该一代杂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不易先期抽薹等优良特性,定植到收获约50天,一般亩产可达3000—3500公斤,比‘报春’约增产20%,亩产值可增收约200元.该品种适于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春季种植,1987年已在该地区示范推广28万亩。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甘蓝自交不亲和性及SR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蓝自交不亲和系‘022E1’, ‘022A1’, ‘02259’开花前两周的花蕾进行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 开花后自交。与花期对照相比, 3个自交不亲和系的亲和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其中以1 500 μmol·L - 1槲皮素溶液处理效果最佳, 在022E1系中其亲和指数由原来的0.03增至4.35, 完全转化为了自交亲和系。采集开花前1 d的花蕾切取柱头进行SRK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槲皮素处理后可显著抑制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柱头中SRK活性, 从而阻止了自交不亲和性的信号传导, 达到了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根外追肥对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由于自交不亲和系存在自交不亲和障碍,繁种十分困难。前人曾利用在甘蓝花期喷一定浓度盐水+硼砂水溶液的方法来克服自交不亲和性,提高结实率,但此法繁殖的亲本不宜用来繁殖原原种。目前繁殖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仍主要依靠蕾期人工授粉来获得自交种子,但自交多代易致使种子生活力衰退,引起繁种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问题。笔者在蕾期人工自交授粉的基础上,进行了根外追施磷、钾、钼、硼、锌肥的试验,以期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结球甘兰(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自交不亲和系的测定,通常是用田间自交法来进行,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自建立了用水溶性苯胺蓝显示花柱中花粉管的技术后,又逐渐发展了利用荧光染色法快速测定自交不亲和性的方法。此法根据柱头上花粉萌发的数量确定不亲和程度,尚欠精确。研究表明,孢子体自交不亲和系统的花粉与柱头的识别机制是由S等位基因编码的S蛋白质决定的。美、英、日等国已先后分离鉴定出了这类S蛋白质。本试验旨在通过对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及自交系花粉、柱头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分的分析,探讨利用蛋白质特性来快速测定植物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可能性。 材料与方法 试材采用西南农大园艺系蔬菜育种教研室选育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二乌叶86057’、‘北黑大86035’,二系统均是多代自交、高度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1983年以来田间自交亲和指数均接近于0;自交系‘虹桥86047’,该材料也为多代自交,但亲和性稳定,1986年田间自交亲和指数达13.06。 等电聚焦电泳和氨基酸分析均测试“花粉”(P)、“柱头”(S)和“受粉后柱头”( P S)三项。花粉:取自开花前套袋隔离的花枝;枝头:隔离袋内,开花前1-2天彻底去雄,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甘蓝类蔬菜都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F_1杂种种子.由于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的自交不亲和性比甘蓝的弱,很容易产生自交或兄妹交污染,使杂种不纯,降低杂种优势和性状的整齐度.因此在商品F_1杂种种子销售之前,必须对F_1杂种种子纯度加以鉴定.常规的有效方法是通过种植试验进行田间鉴定,它所需时间长.同时目前在甘蓝类蔬菜作物中尚没有理想的苗期标记性状,无法较早地鉴定出杂种,只有等到苗子长到足够大,甚至到成熟时才能鉴定出假杂种.利用同工酶分析方法在  相似文献   

13.
甘蓝新品种‘西园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雪松  宋洪元  司军  李成琼  宋明 《园艺学报》2016,43(6):1213-1214
‘西园16号’甘蓝是以优良自交不亲和系2011B3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2011214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到收获100 d左右。单球质量2.1 kg左右,叶球扁圆形,紧实,耐裂球,品质优良,球叶维生素C含量0.335 mg·g~(-1),纤维素含量7 mg·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耐根肿病。产量约61.5 t·hm~(-2)。适宜重庆、四川等地区作冬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4.
利用鸡心9-2-3、金早生5-3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作亲本,1983年育成了新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春丰’。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整齐度高、播种期弹性大、抗先期抽薹等优良特性。‘春丰’先后在十余个省市推广,反映都很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配合力测定和品种比较试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黑叶小平头7221-3-4-2(SIL2)和另一引自日本的自交不亲和系85625(SIL5)配制出丰产的早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华甘1号(2×5),产量比京丰1号高出约20%,二者的品质相近。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可以在湖北省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杂交一代春甘蓝新组合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一代是春甘蓝优势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杂种优势不仅表现在产量上,而且在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也有明显优势。现将温州三角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杂交一代春甘蓝新组合15个,和5个已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在田间进行鉴定试验,探讨其自交不亲和系的杂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种一代,是当前大白菜杂种一代主要的制种方法之一。目前,我国许多单位已选育出一些优良的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用于配制杂种一代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所也选育出“城青2号”等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种一代,表现整齐度高、抗病性强、高产、稳产、较对照品种增产24.3- 37.2%。 但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还存在着自交退化的现象,造成植株生长差、种株死亡率高、原种种子产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和杂种一代的应用。为此,我们结合品种的选育工作,探讨了大白菜自交退化问题及其…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新品种‘北京新一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782181和2039-5配制成功的一代杂种。成熟期为85—90天,具有整齐、抗病、叶色深绿、外叶少、净菜率高、优质、商品性好,耐贮藏等优良特性。近年来参加北京市和全国区域试验反映良好,平均亩产净菜达9000公斤左右,比北京主要栽培品种 ‘北京106号’增产20—30%,颇受群众欢迎。 一、优良自交不亲和系 782181的育成 自交不亲和系2025优质、叠包、结球性状好、外叶数少;自交不亲和系234优质、抗病、生长势旺、耐贮藏。为了综合两者的优良特性,首…  相似文献   

19.
11个甘蓝新株系开花结实特性及自交不亲和性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11个甘蓝新株系开花、结实以及自交不亲和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SKK88P’、‘3HGLP’、‘3HGLF’、‘ZZS4HP’、‘ZZS4HF’、‘CG1HP’、‘CG1HF’花期和蕾期的亲和指数均大于1,为自交亲和性株系;‘ZWS8HP’、‘ZWS8HF’、‘GL0604P’等株系蕾期亲和指数大于1,花期亲和指数均小于1,可作为理想的自交不亲和系应用。  相似文献   

20.
露地越冬春甘蓝新品种‘博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博春’是以自交不亲和系‘Y9805’与‘Y5-3-14’杂交育成的露地越冬春甘蓝一代杂种,具有冬性强、耐寒性好、叶球肉质脆嫩、味甘甜的特点,叶球牛心形,单球质量1.2 kg,越冬栽培生育期144 d左右,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作越冬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