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是科学合理经营和管理生态公益林资源的唯一选择。从系统经营和分类经营两方面指出了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并探讨了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及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进行分析,介绍了生态公益林的相关概念,探讨了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岳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森林经营的区划和森林经营类型设计,提出林业总场森林应划分为3个功能区,即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林功能区、辅助生产功能区;将总场的森林资源划分为6个森林经营类型,即松类生态公益林、杉木生态公益林、硬阔生态公益林、软阔及阔叶类生态公益林、毛竹生态公益林和林苗两用林,并对这6种经营类型的森林开展了经营设计,分别提出了经营措施和培育目标,旨在为总场今后10年的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青田县八面湖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总结生态公益林经营利用经验,并提出发展对策,以实现生态公益林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缙云县括苍山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总结了生态公益林经营利用经验,提出了发展对策,以实现生态公益林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蓟州区生态公益林发展现状及管理情况,针对当地公益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扩大公益林补偿范围、多渠道经营利用生态公益林、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3个方面提出今后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公益林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31篇生态公益林研究文献的分析结果发现,生态公益林研究在地域和领域都存在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是生态公益林研究的中心地带,生态公益林补偿、分类经营和宏观研究等问题是目前生态公益林研究的重点领域,并指出应继续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公益林林种树种选择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方法,为简化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技术和规范管理生态公益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武鸣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为数据支持,以调查因子优势树种、林种、起源、立地类型等为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的依据,建立小班属性数据库,利用Excel 2003“数据透视表”按各调查因子在经营类型划分中的重要程度及小班个数进行划分和整合.[结果]武鸣县的生态公益林2921个小班划分为人工八角丘斜水土林、飞播马尾松低险水土林、人工速生桉丘缓水土林、天然石山灌木丘险水土林、天然杂木丘急保护区林等18种经营类型,划分结果符合当地的林地生态公益林实际和经营实际.[结论]以小班属性数据库、Excel 2003“数据透视表”对原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整合、按目标逐层压缩减少类型数量以合理划分经营类型的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方法可用于简化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技术和规范管理生态公益林.  相似文献   

9.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对于改善国家的生态环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科学合理的经营并珍惜生态公益林,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环保作用。本文主要就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性经营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之一,在现今国内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必须要对原有的经营模式进行革新,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来保障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首先对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质进行了简要阐述,进而结合当下的高新技术与全新的管理理念,提出能够促进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东大河林区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金昌市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东大河林区森林植被的调查,总结了建国以来东大河林区造林、封山育林、森林培育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东大河林区植被保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构建我国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保护森林景观和环境,同时也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有必要建立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让旅游业更多参与生态保护和社区利益保障,实现旅游发展和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的动态平衡。从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概念出发,阐述了构建我国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构建的核心要素,并提出了实施机制的有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采运技术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在回顾我国森林采运技术发展历史 ,分析森林可持续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永续利用和采运技术关系的基础上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采运技术具有 3种形态 ;认为森林采运技术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具有双重性 ,它的发展结果必然是走生态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长白山森林的采伐与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白山森林是水源用材林,森林覆被率65.2%。森林龄组结构不合理,表现在成过熟林多,更新的幼令林少。一、原始林的采伐更新,应考虑更新树种,森林环境条件,进行生态摸拟。应用生态型的采伐更新方式进行。更新树种为耐阴的云杉、冷杉、红松等树种时,采用择伐方式。更新树种为喜光的落叶松或杨树等阔叶树种时,可采用1—2ha内的小面积皆伐,保证上方光照,以利更新。二、次生林采伐更新方式,可结合改造进行,以窄带皆伐(10—15m宽)或团状择伐为主,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5.
当下,旅游逐渐的变成人民生活中一种主要的形式,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具有 好的生态环境才是旅游业更好发展的前提,森林的环境状况就是生态环境的主要体现。本篇文章针 对生态旅游和森林的保护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新形势下,要准确把握国有林区的变化,认清资源培育和管护上的误区和矛盾。与林区群众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协调林区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关系,使群众经济收入增加,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进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以辽宁丹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悦  翟印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830-1832
在创建集体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基础上,采取定性要素赋值、数据标准化、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等方法,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标指数。再根据收集的数据,通过改革前后均值的显著性分析以及改革后综合评价指数、相关要素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和结论:①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集体林可持续经营指数改革后比改革前上升了0.0454;②林权改革对集体林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可持续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对集体林经济可持续影响最为显著,对集体林社会可持续的影响为其次,对集体林生态可持续的影响最小;③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密云水库三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林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北京市“八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材料为基础,按不同林种类型和立地条件的组合因子,应用数据库数据处理方法,将三级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经济生态型三个区.并对每个区依实际情况分为:好、中、差、改良4个类型.对不同类型提出了合理利用、维护、改良及改造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合理森林覆被率与林种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针对我国深入进行林业经营机制改革,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启动天然保护工程的几个重大实质性的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初步确定了黑龙江省森林被率以51.56%为宜。林种结构确定为:生态公益林占63.20%,商品林占36.80%较为合理,有宜于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和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20.
朱世光 《北京农业》2012,(12):158-159
探讨阔叶树林分枯损模型的构建,对于经营管理作为我国南方集林区生态公益林的主要树种的阔叶树林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顺昌县优势树种为阔叶树的1996和2006固定样地资料,构建阔叶树枯损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估测的阔叶树林分枯损总数的估测精度为93.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