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在冬、夏两季随机抽取3种牛的血液样品,使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与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对3种牛的抗氧化指标T-SOD、Cu/Zn-SOD、GSH-Px、T-AOC、MDA以及血清微量元素Se、Cu、Zn、Mn进行系统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引进娟珊奶牛和荷斯坦奶牛的T-SOD、Cu/Zn-SOD、T-AOC、Cu、Zn、Mn均高于中国本地荷斯坦奶牛,差异显著(P<0.05),GSH-Px与本地荷斯坦奶牛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引进娟珊奶牛、荷斯坦奶牛、本地荷斯坦奶牛的T-SOD、Cu/Zn-SOD、GSH-Px、Mn、Se差异不显著(P>0.05)。引进娟珊奶牛的T-AOC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差异显著(P<0.05);从对相同季节的分析可知,夏季引进娟珊奶牛,其适应性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泌乳阶段的高产与低产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血清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2×6(产奶量:高产≥35 kg/d和低产35 kg/d;泌乳阶段:围产前期、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0头体重[(550±10)kg]、胎次[(2.08±0.47)胎]、体况(3.0~3.5分)、饲养管理相似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12组,每组20头。结果显示:高产奶牛血清β-羟丁酸(β-HB)、维生素A(V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低产奶牛(P≤0.05)。奶牛围产前期的血清维生素E(VE)、锌(Zn)含量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 R)活性较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AT活性较高;围产后期的血清葡萄糖(GLU)、VA、VE、硒(Se)含量及T-SOD、GSH-Px活性较低,游离脂肪酸(NEFA)、β-HB、丙二醛(MDA)含量及CAT活性较高;泌乳前期的血清GLU、VA、Se、铜(Cu)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T-SOD、GSH-Px、CAT活性较低,MDA含量较高;泌乳中期的Se含量较低,Zn含量较高;泌乳后期的血清Se、Zn、M DA含量较低,GLU含量与Trx R活性较高;干奶期的血清NEFA、Zn含量较低,GLU含量及GSH-Px活性较高。泌乳阶段与产奶量对奶牛血清Se、Zn含量及T-AOC与GSH-Px、Trx R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血清抗氧化指标MDA含量与血清营养状况指标NEFA及β-H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VA、VE、Se、Zn、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血清其他抗氧化指标T-AOC以及T-SOD、GSH-Px活性与上述血清营养状况指标间的多元回归关系正好与MDA含量相反。综上,泌乳阶段对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在围产后期与泌乳前期,血清营养状况指标NEFA、β-HB、VA、VE、Se、Zn、Cu含量与抗氧化指标T-AOC及T-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间呈显著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产奶量对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测到全血中7种微量元素中,在非热应激期间,产奶量为10~20 kg时,奶牛血液中Zn、Mn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期间,Fe、Cu的含量随产奶量增加逐渐减少,Zn含量增加,其它元素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热应激期,随奶牛的产奶量的增加,排泄到乳中的Zn也明显增加.非热应激反应的牛,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排泄到乳中的Cr明显增加(P<0.05),而热应激反应牛,Cr含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高产奶牛的乳中Se含量明显高于低产牛的(P<0.05),在产奶量为5-10 kg时排泄到乳中Mn的含量比其它产奶阶段有明显增加(P<0.05).在非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Cr、Se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毛中的Zn、Co、Cu、Mn无明显影响.在热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Se、Co分布影响极明显(P<0.01).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湖南省长沙、衡阳、隆回、冷水江采集鸡肝样137份,分析了肝样中的7种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Cu、Fe,Mn 和Zn 用日立180—7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Se、Co 和Mo 用Jp—2型示波极谱仪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鸡肝中Cu、Fe、Mn、Zn,Se、Co 和Mo 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4.94±5.06、506.80±29.30、12.54±9.15、126.80±11.70、0.79±0.40,0.44±0.21、2.87±0.44ppm。方差分析表明,各地鸡肝中Cu、Mn、Zn、Se、Co 和Mo 含量的平均值,存在援显著的(P<0.01)地区差异性,Fe 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长沙鸡肝Cu、Mn、Co 和Mo 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衡阳、冷水江和隆回,隆回鸡肝Zn 含量极显著(P<0.01)高予衡阳鸡肝Zn 含量;而衡阳鸡肝Se 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各地。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复合营养舔砖对奶牛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选择高、中、低产中国荷斯坦奶牛各8头,补饲复合营养舔砖,于第1、2、3、4月测定血清 Cu、Mn、Fe、Zn 的含量。结果表明,补饲后血清 Cu 的含量除第1 月升高外,其余各月都有所降低;血清 Mn 的含量各组及各时间段均极显著高于补饲前(P <0.01);血清 Fe 的含量,高、中产奶牛补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低产奶牛第2、3月明显高于补饲前(P <0.01和 P <0.05);血清 Zn 的含量有所提高,其中高产奶牛较为明显;Zn/Cu 比值随着饲喂周期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复合营养舔砖对提高奶牛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乳房炎对奶牛血清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随机选择48头泌乳期奶牛,比较正常奶牛与乳房炎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抗氧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变化,进一步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控制提供研究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乳房炎组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乳房炎组奶牛血清中Zn、Fe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Cu含量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房炎组奶牛血清中V_C、V_E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这说明患牛体内Zn、Fe、V_C、V_E的显著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房炎奶牛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测定血清氧化应激参数,胸肌、腿肌营养成分及肝脏、胫骨、中趾骨中矿物质含量,旨在比较云南普洱瓢鸡、腾冲雪鸡、无量山绿耳乌鸡的组织营养成分、骨骼矿化程度和抗氧化应激参数。结果表明,三黄鸡血清T-AOC、T-SOD极显著低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而MDA显著高于地方鸡种(P0.05);三种地方鸡种中,瓢鸡T-AOC、T-SOD和GSH-px最高,绿耳鸡MDA最低。普洱瓢鸡、腾冲雪鸡和无量山绿耳鸡胸肌、腿肌DM极显著高于三黄鸡(P0.01);普洱瓢鸡胸肌和腿肌CP均极显著高于腾冲雪鸡、无量山绿耳鸡和三黄鸡(P0.01);三黄鸡腿肌EE极显著高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三黄鸡肝脏Fe和Zn极显著低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而肝脏Cu和Mn极显著或显著高于三种地方鸡种(P0.05);三种地方鸡种胫骨、中趾骨灰分、Ca、P、Fe、Cu、Mn、Zn均显著高于三黄鸡(P0.05)。本试验证明,地方鸡种与三黄鸡之间血清T-AOC、T-SOD、GSH-Px和MDA具有明显差异;鸡肉营养成分、肝脏和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地方鸡种骨骼具有良好的矿化程度,中趾骨可作为高原地方鸡种骨骼矿化程度的标识;地方鸡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地方鸡种肉品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奶牛蹄病与微量元素铜、锰、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奶牛蹄病与被毛中Cu、Mn、Zn等微量元素的关系,选择26头健康奶牛和26头蹄病奶牛,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每头奶牛被毛中Cu、Mn、Zn等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健康组和蹄病组被毛中Cu、Mn、Zn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蹄病组与健康对照组(Ⅱ)中Cu、Mn等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Zn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奶牛食土原因与饲粮、粪便、土壤和血液中矿物元素的关系。通过对食土奶牛进行观察和分组,按照产奶量、泌乳天数等条件分组,食土奶牛为试验组,正常奶牛为对照组,每组6头奶牛。采集饲粮、粪便及土壤样品,测定样本中微量元素(Fe、Zn、Mn、Cu)、常量元素(K、Ca、Mg、P)和粗蛋白质(CP)的含量。结果表明:1)饲粮中P、Zn、Mn、Cu的含量能满足奶牛营养需要量,其中Zn、Cu显著高于营养需要量(P<0.05);Mg和CP显著低于奶牛营养需要量(P<0.05),K、Ca、Fe极显著低于奶牛营养需要量(P<0.01)。2)食土组土壤样品中K、Mg、M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Ca、Fe、Zn、Cu、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食土组奶牛粪便中各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K、Ca、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血液中K、Fe、Zn、Cu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K和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奶牛饲粮中K、Ca、Mg、Fe和CP不能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量时可能会导致奶牛食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产奶量对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测到全血中7种微量元素中,在非热应激期间,产奶量为10~20 kg时,奶牛血液中Zn、Mn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期间,Fe、Cu的含量随产奶量增加逐渐减少,Zn含量增加,其它元素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热应激期,随奶牛的产奶量的增加,排泄到乳中的Zn也明显增加。非热应激反应的牛,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排泄到乳中的Cr明显增加(P<0.05),而热应激反应牛,Cr含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高产奶牛的乳中Se含量明显高于低产牛的(P<0.05),在产奶量为5-10 kg时排泄到乳中Mn的含量比其它产奶阶段有明显增加(P<0.05)。在非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Cr、Se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毛中的Zn、Co、Cu、Mn无明显影响。在热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Se、Co分布影响极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270只44周龄健康江西东乡黑羽绿壳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1组为对照组,2、3组在饲喂相同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以酵母硒形式添加Se 0、0.25、0.5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0.50 mg/kg对平均蛋重、产蛋率、合格蛋率、料蛋比和死淘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可极显著减缓蛋在贮存过程中蛋白质品质的下降(P<0.01),极显著升高蛋黄中硒的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或P<0.01)和总抗氧化能力(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1)。综合考虑,基础日粮中酵母硒的适宜添加量为0.25 mg/kg。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驯鹿鹿皮蝇蛆对驯鹿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分别对鹿皮蝇蛆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驯鹿血清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羟自由基(.OH)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鹿皮蝇蛆感染组血清中T-SOD、T-AOC活性、抑制.OH能力及NO含量极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0.01),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0.05);血清中MDA含量极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1)。说明驯鹿感染鹿皮蝇蛆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自由基在机体内大量蓄积,导致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从奥系西门塔尔牛群中选公母牛各3头,检测被毛、全血和乳中Fe、Cu、Co、Mn、Zn与Se的含量;还检测3种公牛(16头次)精液中Co、Mn、Zn和Se的含量。将测定值与日粮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看出,该牛群日粮中Mn含量明显不足,Cu、Zn略欠,Fe和Se足够。被毛中微量元素含量是衡量牛微量元素营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奶牛产奶量、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产奶量、泌乳天数、胎次接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K)及APS20、APS55和APS90组,每组11头。所有试验牛均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灌服温水200 mL,试验组分别灌服20、55、和90 g/d的APS溶液200 mL,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正试期内,每10 d统计1次产奶量;于正试期的第0、30、60天采集乳样,测定乳中体细胞数(SCC);于正试期第0、30、60天晨饲前,采集奶牛尾根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中相关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结果】在试验全期,各组产奶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细胞数方面,与CK组相比,第30和60天时,APS55组体细胞评分(SCS)均显著降低(P<0.05),APS20和APS90组SCS在各时间点均差异不显著(P>0.05),且APS90组极显著高于APS55组(P<0.01)。在免疫指标方面,与CK组相比,第30天时,APS20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增加(P<0.05),APS55与APS90组血清中IL-2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第60天时,APS20、APS55和APS90组血清中IL-2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且APS55与APS90组IL-2含量极显著高于APS20组(P<0.01);第60天时,APS55组血清中IL-6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抗氧化指标方面,与CK组相比,第30、60天时,APS20、APS55和APS90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极显著增加(P<0.01);第60天时,ASP90组血清中丙二醛(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APS20、APS55和APS90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APS55和APS90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增加(P<0.01),且显著高于APS20组(P<0.05)。【结论】55 g/d APS可以提高奶牛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并且降低乳中体细胞数,结果为APS在奶牛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微量元素含量与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采集健康荷斯坦牛与乳房炎奶牛的乳汁各15份,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6种矿物元素铁(Fe)、铜(Cu)、锌(Zn)、锰(Mn)、镁(Mg)、钴(Co)含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患乳房炎乳汁中Cu、Fe、Co和Zn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乳汁(P〈0.05或P〈0.01),而Mn和M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乳房炎与微量元素含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围产期亚临床酮病与泌乳早期奶牛繁殖性能、卵泡发育之间的关系,并检测试验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在黑龙江某大型集约化牛场开展,根据产后血酮水平确定亚临床酮病组(SCK)和健康组(C)奶牛共60头,根据试验牛产后50 d内发情状况,将SCK组再分为发情组(SCKE,16头)和乏情组(SCKA,14头),C组也同样分为发情组(CE,25头)和乏情组(CA,5头)。所有试验牛在产后50 d通过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子宫复旧及卵泡发育状况,记录繁殖性能数据,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组发情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发情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日期推迟约10 d(P<0.05);产后50 d卵泡直径差异极显著(差值约4 mm)(P<0.01)。亚临床酮病乏情奶牛子宫复旧延迟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发情奶牛(P<0.05);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5),而泌乳量极显著提高(P<0.01)。与发情奶牛相比,乏情奶牛血浆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Glu)、胰岛素(Ins)、雌二醇(E2)、孕酮(P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奶牛患亚临床酮病而导致能量代谢指标异常是引起奶牛乏情、产后卵泡发育受阻和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共轭亚油酸对鹅抗氧化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CLA)添加水平对五龙鹅抗氧化性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选用1日龄五龙鹅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8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CLA(0.0、5.0、15.0和25.0g/kg),以饲喂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试验期8周,测定并观察其在第2、4、6和8周龄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0g/kgCLA时,能够显著提高鹅血清T-SOD活性(第6、8周龄)和血清(第6周龄)及肝脏组织中(第8周龄)T-AOC(P<0.05);添加15.0g/kgCLA,对鹅血清T-SOD,GSH-Px(第6、8周龄)活性及血清及肝脏T-AOC均有一定提高作用;而当添加水平为25.0g/kg时,对T-SOD,GSH-Px活性和T-AOC均有一定降低作用;不同添加水平CLA均能明显降低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P<0.05)。本试验条件下,5.0g/kgCLA添加组对于提高和改善鹅的抗氧化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状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明耐镉乳酸菌对蛋鸡的脏器系数、镉在蛋鸡组织及鸡蛋中的残留及钙、铁、锌、锰、铜和硒在组织和鸡蛋中沉积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镉组,基础日粮+5 mg/kg镉(以氯化镉的形式添加);乳酸菌组,基础日粮+1×1010 CFU/kg耐镉乳酸菌;镉+低剂量乳酸菌组,基础日粮+5 mg/kg镉+1×1010 CFU/kg耐镉乳酸菌;镉+高剂量乳酸菌组,基础日粮+5 mg/kg镉+1×1011 CFU/kg耐镉乳酸菌,试验期6周。试验期末,采集各组蛋鸡血液,测定总抗氧化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集各组蛋鸡内脏组织和鸡蛋,计算脏器系数,同时测定组织和鸡蛋中镉、钙、铁、铜、锌、锰及硒元素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及乳酸菌组显著提高了蛋鸡总抗氧化能力(P<0.05)。各处理组中,镉组脾脏指数最低,镉加乳酸菌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镉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显著提高心脏指数(P<0.05)。镉组致蛋鸡肝脏和肾脏中镉残留量远高于其他组织,补加耐镉乳酸菌显著减少了心脏的镉残留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镉组显著降低肾脏钙、脾脏和卵黄的锰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镉加低剂量耐镉乳酸菌显著增加肾脏锰含量、卵黄铁含量及肾脏和脾脏铜含量(P<0.05);镉在鸡蛋中的残留量较低,与对照组相比,镉组显著降低鸡蛋铁、锰元素含量(P<0.05),补加耐镉乳酸菌显著增加铁、锌、锰和硒元素含量(P<0.05)。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1×1010 CFU/kg的耐镉乳酸菌,可显著提高蛋鸡血清总抗氧化力水平和蛋鸡的心脏指数,显著改善镉暴露导致的脾脏萎缩和心脏镉的残留量;同时显著增加锰、铜、铁在肾脏、脾脏及卵黄中的含量及铁、锌、锰和硒在鸡蛋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使用桑叶粉(MLM)和发酵桑叶粉(FMLM)对胡须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5日龄岭南黄Ⅲ号胡须鸡392只,按照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6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使用5%、10%、20%MLM和5%、10%、20%FMLM。预试期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胡须鸡的生长性能随饲粮中M LM使用水平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不同水平的MLM和FMLM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20%MLM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各MLM水平组和20%FMLM组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各试验组胡须鸡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10%MLM组血清ALP活性最低;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MLM组和20%FM LM组极显著提高了血清TP和GLO含量(P0.01);各试验组血清白球比(A/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0%MLM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3)10%MLM组胡须鸡血清、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0%FMLM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之,饲粮中使用MLM降低了胡须鸡的生长性能,FMLM对生长性能的影响较MLM有所改善;MLM和FMLM均有降低血脂含量、增强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等作用,但2者的最适使用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