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总结了宁夏引黄灌区西瓜套种大豆中黄30栽培技术。西瓜套种大豆中黄30的西瓜平均产量可达37 500kg/hm2,大豆平均产量3 240kg/hm2,产值分别达到26 250元/hm2、12 636元/hm2,两作产值合计38 886元/hm2。西瓜套种大豆生产成本10 080元/hm2,纯收入28 806元/hm2。西瓜套种大豆,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光、热资源,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培肥了地力,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纯作水稻高产低效的问题,1999年笔者进行了地膜旱管稻间套大豆种植模式的示范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稻谷产量达6858kg/hm2,大豆单产1026kg/hm2,其经济效益比纯作地膜稻、玉米、大豆增加1500元/hm2左右,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水稻旱直播技术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的适应性,以机械插秧为对照,采用布谷2BFT-12播种机,对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机械插秧相比较,旱直播水稻的生育期缩短24d,叶片数减少1.5叶,各生育时期的株高均显著降低。旱直播水稻在8.1叶左右达到分蘖高峰期,总茎蘖数峰值为656株/m2,到9.1叶期降低到632株/m2,最后收获期总茎蘖数为621株/m2,有效分蘖率为74%,无效分蘖率为26%。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均比插秧时降低;实测产量为455kg/667m2,较插秧降低50kg/667m2。旱直播的种植成本868元/667m2,插秧种植成本1067元/667m2,旱直播较插秧节省199元/667m2;但是旱直播的产量较低,粮食销售收入较插秧少435元/667m2,旱直播的亩效益为451.5元/667m2,插秧的亩效益为687.5元/667m2。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配比及用量不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过四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肥以每公顷施纯N67.5Kg、P2O5 135kg、k2O60 kg为最佳配方,该项配方在本试验中产量名列首位,小麦产量达到2276.2kg/hm2比对照增产88.8%,折产值3141.16元/hm2减去肥料成本,纯收入2346.91元/hm2,比对照多收683.21元/ hm2,由于配比合理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宁夏引黄灌区旱播幼苗旱长、直播和插秧3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进程、根系生长、分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插秧稻根系生长发育早,根系粗壮;旱播幼苗旱长根系发育比插秧稻稍晚,根系较粗壮;旱播幼苗旱长与插秧稻生育期基本相同,比直播稻多25~26d;插秧稻分蘖数分别比旱播幼苗旱长、直播稻多300万/hm^2和304.5万/hm^2,分蘖成穗数分别多310.5万/hm^2和312万/hm^2;旱播幼苗旱长与插秧稻相比,穗粒数少21.1粒,千粒重低0.6g,收获穗多175.5万穗/hm^2,产量高745.5kg/hm^2;旱播幼苗旱长与直播稻相比,穗粒数多16.7粒,千粒重高0.1g,收获穗多69万穗/hm^2,产量高1 086kg/hm^2;旱播幼苗旱长与插秧稻、直播稻相比,纯收入分别高712.5元/hm^2和1 390.5元/hm^2.  相似文献   

6.
嵩县小麦免耕播种与传统播种对比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免耕播种小麦产量可达6622.8kg/hm2,较传统播种增产1039.8kg/hm2,增产率为18.6%,纯收入可达10435.1元/hm2,较传统播种增加3254元/hm2,增幅为45.3%.  相似文献   

7.
黄土半干旱区柴胡低耗高效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黄土半干旱区寻找柴胡栽培高效低耗施肥方案,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实验建立了氮、磷、钾3种肥料与柴胡根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对于柴胡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磷肥>钾肥>氮肥,其中在试验施肥范围内氮肥和磷肥存在最佳施肥量,而钾肥未达到最佳施肥量。磷肥和钾肥间存在互作效应,高产出现在高磷高钾情况下,最大产量可达700 kg/hm2。寻优结果表明,柴胡经济产量在600 kg/hm2以上,纯收入在22500元/hm2元以上,95%的置信区间下,优化施肥量为:尿素,150.90~209.14 kg/hm2;过磷酸钙,753.38~933.05 kg/hm2;硫酸钾,190.96~255.62 kg/hm2。氮磷钾施肥量与柴胡产量有紧密的联系;在黄土高原区,需施高钾已达到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污泥生物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肥水平(CK为常规化肥;A为化肥+8kg/hm2污泥生物有机肥;B为化肥+11kg/hm2污泥生物有机肥;C为化肥+15kg/hm2污泥生物有机肥;D为化肥+20kg/hm2污泥生物有机肥),2种施肥方式(拌肥和拌种肥),研究了污泥生物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及其营养器官(叶片、主茎和根系)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污泥生物有机肥后,大豆产量及其营养器官中的氮、磷含量均高于对照(C>B>A>D>CK)。且拌种肥处理均高于拌肥处理,其中拌种肥的C处理大豆产量最高,为1 898.5kg/hm2,增产8.18%。说明污泥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大豆产量,并对氮、磷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水稻不同秧龄移栽方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内香8518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水稻小秧(3叶1心~4叶1心)直插和大秧(7~9叶)移栽方式大区对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从实际产量来看,大秧移栽时的水稻产量为9 381.0kg/hm2,比小秧直插时的9 252.0kg/hm2高129kg/hm2,增产1.39%,二者差异并不明显。而从经济效益上看,小秧直插方式投入的成本较少,虽然其产量略低,但由于减少了人工寄栽秧的环节,最终提高了经济效益,小秧直插比大秧移栽增效3 663.0元/hm2,节本增效达24.2%。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水稻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有所下降,因此,水稻产量与氮肥施用量能够拟合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等肥力田块,当水稻目标产量为8 250~9 000 kg/hm2时,推荐氮肥的施用量为180~240 kg/hm2。氮肥施用量为180 kg/hm2时,每穴有效穗、每穗实粒数最多;而氮肥施用量为234 kg/hm2时,水稻有效穗、实粒数反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1黑龙江省北部农村地区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成本高:1997~1998年中国大豆生产成本为1.83元/kg,同期美国为1.21元/kg,比中国约低33%。从成本构成来看,我国劳动力成本约占总成本的一半,机械费用占11%,美国两项合计为35%,我国两项指标合计为55%~60%。机械化程度低:农村地区的机械力量较差,多数为小马力机械,整地质量及田间管理水平低。产量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大豆一般产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2。豫豆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洞庭湖区双季水稻生产期间,特别是"双抢"茬期争季节、争劳力的突出矛盾,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目标。2005~2008年在湘阴县滨湖稻作区开展了双季稻机械化插秧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据对城西镇七龙村100农户的调查统计:双季机插秧与抛秧相比,产量相当,省工11d/hm2,纯收入增加380元/hm2;比手插秧增产约5%,省工29d/hm2,纯收入增加1830元/hm2。  相似文献   

14.
在池沟面积占50%的情况下,选用大规格蟹、鱼苗和优良水稻品种,通过旱稀栽培、科学施肥、适时调整水位、积极预防病敌等措施,就可获得21 450元/hm2的效益.每个青壮劳力,纯收入达到15 000元/年.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豫中地区大豆施肥中氮磷肥最佳用量,设置氮水平(0、60、120、180 kg/hm2)和磷水平(0、45、90、135 kg/hm2)大田试验,在大豆收获期,通过在每个小区取3个l m2进行测产,在大豆关键生育期每小区选取代表性植株3株,通过杀青、烘干测定干物重。结果表明,大豆地上部干物质量随着生育期不断增加,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大豆产量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9.01%~11.86%,不同磷肥用量较不磷施肥处理增产2.8%~12.0%;其中氮肥用量为120 kg/hm2、磷肥用量为90 kg/hm2时,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此时经济效益最佳。当氮肥用量超过120 kg/hm2时,会出现大豆地上部干物质量、产量下降,当磷肥用量超过90 kg/hm2时,磷肥利用率和增产效益都会出现下降。本研究表明,豫中地区氮肥用量120 kg/hm2、磷肥90 kg/hm2时,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糯玉米套种豇豆,能充分利用空间、地力,节省架材,粮菜兼收,省工省力。按2009年的产量和价格计算,糯玉米667 m2平均收3 500穗(0.6元/穗),成本300元/667 m2,纯收入1 450元/667 m2;豇豆667 m2产500 kg,成本2 00元/667 m2,产值1 700元/667 m2,纯收入1 500元/667 m2。套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稻田种植秋大豆不同施肥试验 ,指出稻田种植秋大豆氮磷及氮磷钾配施比单施氮的产量效益高 ,以施纯N 75kg/hm2 、纯P2 O53 6kg/hm2 和纯K2 O 37.5kg/hm2 为最佳经济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石有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224-227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和白菜型红菜薹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和化学检测研究了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重庆市生态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效益和菜薹营养。结果表明:①油蔬两用栽培产菜薹2382kg/ hm2,产菜籽2219kg/ hm2,菜籽产量比单收菜籽栽培减产8.1%;②油蔬两用栽培纯收入5221.80元/ hm2,比单收菜籽栽培新增纯收入1552.80元/ hm2,增收42.3%;③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除铁的含量外,其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型红菜薹,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与白菜型红菜薹相当。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有良好的增收效果,可在重庆市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叶面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红  郑明强 《耕作与栽培》2003,(1):38-38,50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表明,叶面肥在水稻上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水稻喷施叶面肥能加快水稻分蘖,提高水稻产量主要是通过提高成穗能力和降低水稻空批率来实现,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28.9-32.4kg/667m^2,增产率为7.1%-8.0%。平均增产7.55%;水稻分别能增加纯收入15.88元/667m^2,15.68元/667m^2,平均增加收入15.78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对减少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的作用,及减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统一施用500kg/667m~2腐熟油菜秸秆还田的情况下,配方施肥量基础上减少10%~30%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用纯氮(N)9.9kg/667m~2、磷肥(P_2O_5)4.95kg/667m~2、钾肥(K_2O)8.1kg/667m~2的产量最高,水稻单产达到507.8kg/667m~2,纯收入达到1381.14元/667m~2,是腐熟秸秆还田栽培水稻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