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三种对A—E群沙门氏菌纯菌增菌和选择性增菌效果好的增菌基,对540份猪肉、250份白条鸡和200枚鸡蛋检样进行沙门氏菌培养,比较它们的增菌检出效果。结果表明:ISC对三种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平均检出率41.6%、菌株检出符合率94.1%、明显高于SC、SGB,说明ISC比SC和SBG适用性广、增菌性能好,在应用中可以取代SC和SBG。  相似文献   

2.
掌握新疆塔城地区不同来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可以为今后塔城地区建立细菌耐药数据库提供信息。采集新疆塔城地区某养殖场饮用水样(12份)、饲料样(49份)、牛粪样(56份)和养殖户家羊粪样(20份),分离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来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饮用水源菌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饲料源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1.2%和51.0%;牛源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4.3%;羊源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0.0%和35.0%。饮水源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牛源菌、羊源菌和饲料源菌(P<0.05)。此外,不同来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安普霉素和氟苯尼考均敏感。多药耐药结果显示:饲料源菌以0耐(38.8%)和4耐(38.8%)为主;牛源菌以0耐(786%)为主;羊源菌以0耐(50.0%)为主;饮水源菌以4耐(100%)为主。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大肠杆菌对被检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差异显著,共性之处为不同来源大肠杆菌对被检药物的中介率均较高,暗示如不改变用药方案,近期耐药菌株数有迅速增长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改进饲料细菌及霉菌污染检测时的接菌方法,即采用涂布法及滴注法接菌培养,与GB13092、GB13093中规定的培养结果比无显著差异(P>0.05),此法可以排除培养基对检菌结果的干扰,而且便于操作,节省培养基,特别是在大批量检样时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牛群中检出赤羽病中和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喀什地区县市的4个牛场和个体养牛区采取被检牛血清样32份,在伊犁6个牛场和个体牛区采取被检牛血清样33份,共计65份血样,采用细胞微量中和试验及琼扩试验,共检出3份阳性样,阳性率为3%。  相似文献   

5.
某奶牛场乳房炎的病原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种类,试验采集112份乳样,开展了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大肠杆菌.共分离出8种112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48株,占43.1%,链球菌39株,占35.3%,大肠杆菌24株,占21.4%,沙门菌5株,占4.46%.混合感染(2种以上细菌)乳样89份,占79.46%,单独感染23份,占20.5%.主要病原菌均对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种类,试验采集112份乳样,开展了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大肠杆菌。共分离出8种112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48株,占43.10%,链球菌39株,占35.30%,大肠杆菌24株,占21.40%,沙门菌5株,占4.46%。混合感染(2种以上细菌)乳样89份,占79.46%,单独感染23份,占20.50%。主要病原菌均对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7.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分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34份患临床型乳腺炎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初步生化反应鉴定 ,检出肠科细菌 12株 ,检出率为 35 .3% ;球菌2 6株 ,检出率为 76 .5 % ;酵母菌 9株 ,检出率为 2 6 .5 % ;另有 7份乳样在分离培养过程中未见有细菌生长 ,占总检样的 2 0 .6 %。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及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均为人兽共患病原菌,与动物源食品卫生安全密切相关。为保障肉羊源食品安全,对江苏地区部分羊场的这2种细菌进行临床监测。通过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基因及空肠弯曲菌gyrA基因的序列分析,选择其保守区域设计2对引物。通过对参考菌株的PCR扩增及PCR产物的序列测定,证明所建立的PCR方法可特异性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空肠弯曲菌。采集江苏地区12个养殖场的肉羊肛拭子样品共199份,并接种含10%小牛血清的液体肉汤进行增菌培养。增菌物以煮沸法制备细菌DNA模板后,以建立的PCR方法对空肠弯曲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2个养殖场(2/12)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4个养殖场(4/12)存在空肠弯曲菌感染。在被检的199份样品中,有2份(1.01%)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12份(6.03%)为空肠弯曲菌阳性。  相似文献   

9.
新疆集约化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分布于南北疆的4个集约化奶牛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和病原学研究.通过对不同牛场采集的1 578份奶样的检测,发现隐性乳房炎平均头阳性率为64.75;,乳区阳性率为36.6;.对两个牛场跟踪检测,不同牛场隐性乳房炎高发季节不同;在4个乳区中,右侧前乳区和左侧后乳区阳性率高于其它两个乳区;21.6;~28.5;的被检牛为一个乳区阳性,33.2;~45.6;的被检牛呈多个乳区阳性.隐性乳房炎阳性奶样的细菌分离和生化实验表明,感染细菌种类主要为葡萄球菌(45.31;)、链球菌(34.15;)和大肠杆菌(11.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29.93;、无乳链球菌为18.09;、停乳链球菌为12.83;,25.3;的奶样为混合感染,其中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混合感染比例最高.对所分的3种菌进行小白鼠致病性实验,50;的实验菌株对小鼠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情况新疆巴州尉犁县某牧民饲养120只绵羊,2016年3月份,有10只羔羊突然发病死亡,其中有1只出现尿血症状,死亡羔羊症状:发病初期体温升高、精神及食欲不振、卧地不起、排出红色尿液,可视黏膜黄染。急性发病4-24h后死亡,慢性病例2-3d后死亡。2病变剖检经尸体剖检,肝肿大,有坏死病灶,腹腔积液呈粉红色,脾脏正常,胸腔积液,肺充血和出血,心包胶冻样积液,淋巴结水肿。如果没有及时对死亡养只进行剖检,尸体  相似文献   

11.
用1%福尔马林灭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G195130min制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高度特异的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LJ10A、LB5、LM11。选择其中1株LJ10A作为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了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该菌的单抗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05,模拟样品能检出500cfu/kg样品,且40h内能报告结果。通过检测240份肉样和850份奶样并与常规方法平行相比较,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96.9%。  相似文献   

12.
调查陕西规模化牛场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微生物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防治耐久性乳房炎提供参考。从陕西某牛场发病症状典型的乳房炎牛中,无菌操作采乳样20份,经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检验和生理生化试验,3份乳样中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3/20),7份乳样中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20),14份乳样中分离鉴定出酵母菌(14/20),2份乳样中未分离出任何细菌和真菌,且6份乳样中同时分离鉴定出酵母菌和细菌(6/20)。分离细菌经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共同高度敏感抗生素为氯霉素、先锋噻肟、氧氟沙星等;共同耐药抗生素为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氧哌嗪霉素等,酵母菌菌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氯霉素、先锋噻肟等抗生素均不敏感。检测确定引起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种类,同时筛选出这些病原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开展番茄栽培与轮作,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法,研究不同蔬菜作物根际青枯菌菌落数。结果表明,19份番茄的根际土壤青枯菌菌落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桂砧1号番茄、GBS无菌903番茄、金艳樱桃番茄以及黄箭樱桃番茄4份番茄的根际土壤中青枯菌的菌落数低于所有番茄的平均值,为低富集青枯病菌的番茄;23份不同蔬菜作物的青枯菌菌落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大叶茼蒿、八寸参白萝卜、葫芦、桂蔬5号黑皮冬瓜及神奇花总原白丝瓜5份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青枯菌菌落数显著低于23份蔬菜作物的平均值,适宜与番茄进行轮作。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地区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人内蒙古半荒漠草原带达茂联合旗和苏尼特右旗的牧民家庭中采集乳样,进行乳酸菌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乳样中共分出44株乳酸菌,其中乳明串珠菌析,占分离总数的2.3%,类肠膜明串珠菌20株,占分离总数的45.5%。所测试的菌株符合相应菌属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反应标准,同一种的不菌株间的糖发酵试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从内蒙古半荒漠草原带达茂联合旗和苏尼特右旗的牧民家庭中采集乳样,进行乳酸菌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乳样中共分出44株乳酸菌,其中乳明由珠菌1株,占分高总数的2.3%,类肠膜明串珠菌20株,占分离总数的45.5%。所测试的菌株符合相应菌属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反应标准,同一种的不同菌株间的精发酵试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阿拉尔地区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阿拉尔地区某奶牛场随机采取20头奶牛乳样共70份,经LMT诊断液检测,阴性乳样29份占41.43;,阳性乳样41份占58.57;.在阳性乳样中,弱阳性乳样18份占43.90;、阳性乳样11份占26.83;、强阳性乳样12份占29.27;.取阳性乳样、强阳性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得到7种细菌共168株,表皮葡萄球菌6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大肠杆菌29株、停乳链球菌13株、乳房链球菌10株、克雷伯氏菌9株、蜡样芽孢杆菌3株.通过动物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7种细菌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吉林地区两家大型乳业集团奶牛乳房炎病牛乳样进行分离鉴定,8份乳样共分离到62株菌,其中含51株4种主要病原菌。4种病原菌不同临床型的比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6.36%、大肠杆菌占9.09%、无乳链球菌占27.27%、乳房链球菌占9.09%;隐性型中金黄葡萄球菌占38.89%、大肠杆菌占27.28%、无乳链球菌占11.11%、乳房链球菌占11.11%。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具有应用价值的高毒力虫生真菌菌株,利用大蜡螟诱集土样中虫生真菌。结果表明:采自中国东北不同生态类型的36份土样中,每份土样3~4龄诱虫30头,14d共有454头感菌,其中克东腾家围子地区土样感菌率最高达80%。虫尸上分离纯化出301份菌株,其中多数为白僵菌,很少数为绿僵菌及其它菌株。其中的41份菌株进行了桃蚜和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测定,每菌株浓度为1.0×107孢子·mL-1,菌株JSJ-10、QG1-1、MBD-2、BEE-15、HYD-11、MLX-1和FN-9对桃蚜具高毒力,喷雾7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6%、96.6%、96.1%、93.2%、92.8%、87.6%和82.8%;而绿僵菌菌株WMS-12、MBD-1对小菜蛾具高毒力,浸后5d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和69.3%。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食蟹猴出现消瘦、腹泻、血便等症状的病因。[方法]采集20份食蟹猴粪便样本,进行寄生虫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动物致病性和药敏试验。[结果]20份粪便样本均检测出大肠杆菌,12份粪便样本检测出肺炎克雷伯氏菌,10份粪便样本检测出结肠小袋纤毛虫。10份粪便样本为三重感染,2份粪便样本为细菌二重感染。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可导致小鼠死亡,且2种分离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噻呋钠均高敏。[结论]结肠小袋纤毛虫、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是引起食蟹猴消瘦、腹泻、血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对新疆地区棉花黄萎病具有拮抗活性的土壤放线菌,从新疆不同地区棉田采集24份健康棉花根际土样,通过平板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放线菌561株。经室内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101株具有拮抗棉花黄萎病菌作用的放线菌,获得抑菌圈直径≥17 mm的放线菌5株,其中TD3-2-1的抑菌圈直径达20.07 mm,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丝抑菌率达79.7%。TD3-2-1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