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康元沙棘冲剂的中枢抑制作用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广猷  李云勋 《沙棘》1997,10(2):39-41
施康元沙棘冲剂10g/kg,25g/kg,ig,可明显降低小鼠自发性活动数,并可明显对抗苯甲酸钠咖啡因所致的运动性兴奋.本品15g/kg,25g/kg及50g/kg.ig.可分别加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增强氯丙嗪的中枢抑制作用及哌替啶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固化单宁对大鼠、小鼠急性经口毒性,7天连续染毒毒性及其致突变作用.结果: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均大于10g/kg,7天连续染毒累积剂量达35g/kg,未见有中毒征象.一组短期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及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表明该品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内吸性杀虫剂3%呋喃丹和15%铁灭克防治柽柳上的棉蚜,剂量分别为0.5g/株和0.3g/株时,即可得到理想的杀虫效果,杀虫率分别为87.6%和92.5%.当呋喃丹和铁灭克的施药剂量分别为1.0g/株和0.9g/株时,对天敌有显著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林苇鱼塘留苇密度对螃蟹产量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林带内有芦苇的鱼塘分别设置留苇 0 ,1/4,1/2 ,3/4和 1 0等 5种类型。在林带和芦苇的不同高度 (5种 )、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了光照度、植物表面温度、气温、水温、风速和水中溶氧含量变化 ,发现林带与不同的留苇密度对鱼塘内环境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导致鱼塘内的生物组成有差异 ;鱼塘内不同留苇密度的螃蟹产量差异明显 ,分别为 1/4(74 8 4 0kg/hm2 ) ,1/2 (70 8 0 3kg/hm2 ) ,3/4(6 10 6 5kg/hm2 ) ,1 0 (5 5 3 6 3kg/hm2 ) ,0(5 31 2 2kg/hm2 ) ;单只螃蟹的重量分别为 5 6 6 8g/只 ,5 5 35g/只 ,5 3 4 3g/只 ,5 2 39g/只 ,4 3 37g/只。留苇密度 1/4高产的原因有二 ,一是林苇调节了鱼塘内小环境 ,二是林苇鱼塘内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增加了螃蟹饲料源  相似文献   

5.
研究马尾松树皮提取物(MPBE)体外和体内的抗肿瘤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观察MPB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oVo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考察MPBE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和艾氏腹水癌(EAC)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结果表明:MPBE对Lo-Vo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MPBE对LoVo细胞作用24、48和72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19.83%、33.06%和58.15%;MPBE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MPBE 50、100和200 mg/kg 3个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30.3%、37.8%和42.3%,MPBE达到200 mg/kg剂量时,反映免疫功能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也明显增加;但MPBE对EAC腹水癌小鼠的生存时间没有明显的延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六神丸含服对炎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将90只昆明小鼠,按时间点(1/3h,1h,6h)随机分成3组每组分别设模型组、吗啡治疗组(10mg/kg/d,腹腔注射)、双氯酚酸钠治疗组(15mg/kg/d;灌胃)、六神丸低高剂量组(2.812mg/kg/d、14.06mg/kg/d;含服),于给药1/3h、1h、6h后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观察了各组小鼠30min内的扭体次数.另将15只雄性SD大鼠,给予紫杉醇(8mg/kg/3d)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并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六神丸治疗组,分别在0、2、4、6、12d后检测了1.875mg/kg/d六神丸治疗后大鼠的热、冷和机械痛阈值和肝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2.812mg/kg/d的六神丸能抑制醋酸引起的炎性疼痛,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持久;1.875mg/kg/d六神丸含服给药能明显降低紫杉醇导致大鼠的热、冷和机械痛阈值,明显改善紫杉醇导致的大鼠肝脏损伤,减少肝脏炎症。因此少量的六神丸含服有助于缓解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川乌炮制品对原代培养大鼠毒性以及中毒的半数致死量,用川乌炮制品通过灌胃对大鼠进行毒性作用实验和药效学实验,确定了乌头碱有镇痛抗炎作用,其炮制品毒性和药效各不相同,小鼠生川乌的半数致死量为5.36g/kg,醋制法川乌炮制品的半数致死量为64.86g/kg,药典法川乌炮制品的半数致死量为57.15g/kg,黑豆法川乌炮制品的半数致死量为83.95g/kg,通过改良炮制工艺炮制后的川乌毒性大大降低,实验结果为临床诊断川乌中毒、抢救和疾病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盆栽试验法,用衡水市区原土配制成含盐量分别为2.2g/kg、3.1g/kg、4.2g/kg、4.9g/kg、6.7g/kg、10.2g/kg的栽培土对9种供试植物进行了盐胁迫处理,测定了供试植物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对9种植物的耐盐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9种植物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程度因种类而异。综合各指标的分析可知,9种植物的耐盐性差异较大,其耐盐性强弱的顺序为:白蜡国槐木槿栾树冬青卫茅紫叶李紫丁香金叶女贞楸树。  相似文献   

9.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氮、磷、钾对沙冬青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沙冬青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分枝数的年生长量得出结论:在试验条件下,施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量分别为0.28 g/kg、0.28 g/kg、0.38 g/kg时,沙冬青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施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量分别为0.19 g/kg、0 g/kg、0.38 g/kg或0.19 g/kg、0.14 g/kg、0.38 g/kg时,沙冬青苗木分枝数最多。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杜仲雄花茶对大鼠的毒副作用.将杜仲雄花茶按6.0、8.0、10.0 g/kg(试剂2/体质量)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30 d,测定体重、进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末采血测定血象和血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三个剂量组动物在整个实验期间,动物毛色正常,未见行为异常,无死亡发生;通过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及高剂量组组织病理学检查与测定,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给大鼠喂养杜仲雄花茶30 d,未见毒副作用.杜仲雄花茶高剂量组雌、雄性动物的剂量为人体推荐量100 mg/kg(试剂量/体质量)的100倍.  相似文献   

11.
锡金龙竹竹笋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锡金龙竹鲜笋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粗纤维、总糖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马来甜龙竹和麻竹竹笋以及6种常用蔬菜的相应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锡金龙竹鲜笋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总糖及二氧化硫含量分别为227.7 g/kg,24.6 g/kg,82.7 g/kg,209.3 g/kg和2.65 g/kg,其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与4种甜龙竹竹笋相当,蛋白质明显高于常用蔬菜,而粗脂肪含量略低于常用蔬菜.其每kg竹笋干物质中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为:P 9.33 g,Ca 42.33 g,K 367.67 g,Mg14.33 g,Fe 5.0 g,Zn 4.6 g,Cu 1.0 g,Mn 3.8 g, 略低或接近于4种甜龙竹竹笋,但明显高于所有参试的常用蔬菜.其锌铜比值为4.60,锌铁比值为0.92,说明锡金龙竹鲜笋所含的铜、铁、锌的比值是比较合理的.其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TAA)、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和人体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含量分别为182.17 g/kg,54.39 g/kg,78.67 g/kg,都高于所有参试的常用蔬菜,其氨基酸总量略高于4种甜龙竹的竹笋.其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AA/TAA)的29.86 %,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69.14,符合FA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认为,锡金龙竹鲜笋中富含矿质元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其粗蛋白质与粗纤维含量明显高于粗脂肪含量,属高蛋白、高纤维、低脂型且营养丰富、具有很高开发潜力的野生食用竹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报道沙棘(胡颓子科)对雄性白化病白鼠由铬诱导氧化胁迫的抗氧化活性。氧化胁迫通过对小白鼠进行强制性喂养30 d,以浓度为30 m g/kg的铬相对体重比例的重铬酸钾盐实现。铬促使体重下降,而却明显增加了器官与体重比例。铬处理明显减少了谷胱甘肽的降低,增加了丙二醛和肌氨酸磷酸激酶的水平;而且它还加强了血清中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和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的浓度。用不同剂量的沙棘叶子提取物(乙醇提取)对保护铬元素诱导的氧化胁迫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叶子提取物在浓度为100到250 m g/kg铬与体重比的情况下可以明显保护动物避免由铬所诱导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3.
以羊草为对象,研究了石油污染胁迫对羊草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在低浓度(15g/kg)胁迫下对羊草的叶长、叶宽、株高、叶面积以及生物量等影响不大(P0.05),在高浓度(50g/kg)胁迫下羊草的叶长、叶宽、株高、叶面积以及生物量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50g/kg处理浓度明显对羊草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羊草的叶面积与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比叶面积明显增加(P0.01),并且生物量的增加程度要大于叶面积的增加程度,在低浓度石油污染对羊草叶片形状没有太大的影响,高浓度石油污染下羊草叶片形状指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福建比利时杜鹃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用凯氏定氮法、钼蓝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市场上生长良好的福建比利时杜鹃花叶片N、P、K、Ca、Mg、Fe、Mn、Cu、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成熟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含量分别为N 32.9 g/kg, P 4.6 g/kg, K 22.6 g/kg, Ca 23.9 g/kg, Mg 3.4 g/kg,Fe 123.3 mg/kg,Mn 249.2 mg/kg, Cu 27.5 mg/kg,Zn 163.2 mg/kg.活性Fe的含量为12.3 mg/kg.N、P、K的比例为1∶0.14∶0.69.成熟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分别为N 28.0 g/kg,P 4.2 g/kg1,K 24.2 g/kg,Ca 24.9 g/kg,Mg 3.6 g/kg,Fe 265.5 mg/kg,Mn 354.3 mg/kg,Cu 19.8 mg/kg,Zn 142.3 mg/kg.活性Fe的含量为18.0 mg/kg.N、P、K的比例为1∶0.15∶0.87.该分析结果可供其他地区生长不良的杜鹃进行营养诊断时参考,以改善杜鹃生长不良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地骨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等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小剂量(25mg/kg)+高糖高脂饲料,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地骨皮中总黄酮及牛磺酸(100mg/kg、200mg/kg、400mg/kg,3个剂量连续灌胃2周后)对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GLU)、血清中胰岛素(Insulin,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糖、Ins明显降低(P〈0.01或P(0.05),高剂量组地骨皮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地骨皮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调节血脂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估算广东地区林下植被碳储量和能量,应用湿烧法和氧弹式热量仪法对该地区共计11类林下植物的碳含量和热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碳含量大小顺序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下木,505.47 g/kg)>其它灌木(496.36 g/kg)>阔叶类(下木,491.24 g/kg)>岗松(Baeckea frutescens)(491.06 g/kg)>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476.62 g/kg)>竹灌(474.19 g/kg)>大芒(Miscanthus floridulus)(473.60 g/kg)>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469.09 g/kg)>小芒(M.sp.)(452.73 g/kg)>其它草类(411.28 g/kg)>蕨类(387.30 g/kg),总体上遵循下木>灌木>草本的规律;热值大小顺序为下木杉木(19.83 MJ/kg)=下木阔叶类(19.83 MJ/kg)>其它灌木(19.50 MJ/kg)>岗松(19.47 MJ/kg)>桃金娘(19.13 MJ/kg)>芒萁(18.54 MJ/kg)>竹灌(18.11 MJ/kg)>大芒(17.86 MJ/kg)>小芒(17.77 MJ/kg)>蕨类(16.65 MJ/kg)>其它草类(16.35 MJ/kg),同样遵循下木>灌木>草本的规律;植物碳含量与热值之间符合曲线相关,其实验数值大致遵循模型y=0.0003x2-0.1921 x+53.3836,其中x为碳含量(g/kg),y为热值(MJ/kg),R2=0.9077,该模型可用于筛选具有应用潜力的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部分普洱茶重要产茶区进行土壤取样并做土壤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35个土壤样品的各项化学成分平均含量为土壤p H 4.83,土壤有机质41.85 g/kg,全氮2.16 g/kg,有效磷9.13 mg/kg,全钾8.5 g/kg。同一个茶园相邻两个土壤样品之间的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在正常范围内,能满足茶树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桂西北喀斯特山区4种森林植被类型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养分特征,与国内喀斯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该区域天然林管护、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4种森林植被类型表土SOC含量表现为:常绿阔叶林(151.31 g/kg)常绿落叶阔叶林(145.33 g/kg)针阔叶混交林(90.61g/kg)灌草丛(86.92 g/kg);其中,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表层SO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灌草丛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SOC含量与速效N、速效K和全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氮素积累与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关系密切。表土SOC含量明显高于该研究区域内耕地(19.36g/kg)、退耕还草(15.31 g/kg)和退耕还林地(18.89 g/kg)以及受干扰林地(46.14 g/kg)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也高于贵州开阳和贵州关岭等地区森林植被类型,与云南曲靖不同森林群落土壤SOC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乌头提取物对蜀柏毒蛾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毒力测定表明,乌头乙醇提取物对蜀柏毒蛾有较高毒力,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168.9μg/g。室内试验表明800μg/g和600μg/g两个剂量对蜀柏毒蛾均有明显的药效,随着施药时间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增大,施药72 h后的校正虫口退减率分别达到100%和95.13%,与0.3%印楝素乳油1 200倍液无显著差异。根据上述结果,讨论了利用乌头提取物开发和研制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黎丽娟 《热带林业》2023,(3):32-35+31
对文昌市5种森林类型不同层次(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