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轮选987"创造了667米2产715千克的纪录,是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一新品种是利用矮败小麦技术选育出来的,而矮败小麦的选育过程却历经挫折。  相似文献   

2.
<正>河南省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科技攻关获得重大进展。近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本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设立的超级小麦新品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近8年的技术攻关,津门农科专家又成功选育出两种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津强5号"和"津强6号"。小麦新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性、抗逆性极强,是制作高档面包、饺子、面条的专用原料。目前,两种小麦新品种已在本市及华北地区累计推广3.4万公顷,创社会经济效益1.2亿元。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10,(7):24-25
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轮选987”创造了667米^2产715千克的纪录,是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一新品种是利用矮败小麦技术选育出来的,而矮败小麦的选育过程却历经挫折。  相似文献   

5.
王锦 《北京农业》2009,(7):48-48
<正>经过近8年的技术攻关,津门农科专家又成功选育出两种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津强5号"和"津强6号"。小麦新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性、抗逆性极强,是制作高档面包、饺子、面条的专用原料。目前,两种小麦新品种已在本市及华北地区累计推广3.4万公顷,创社会经济效益1.2亿元。  相似文献   

6.
<正>本报讯近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及其技术团队为依托,山东省农科院与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山东鲁研院士工作站",这是山东省首家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说,院士工作站启动后,他将带领科研团队,重点围绕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选育、优质专用型新品种选育、应用性基础研究3个目标开展相关工作,力争在5-10年的时  相似文献   

7.
<正>蔡智勇,男,45岁,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在漯河市农科院工作,曾任小麦研究室主任。他作为第二主持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号选育】2000年获漯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第一主持完成的【小麦新品种豫麦21"引、试、繁、推"一体化研究】1997年获漯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小麦新品种豫麦22号选育及应用】1994年获河南省农科系统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正>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西北春小麦新品种培育与扩繁"和宁夏农业育种专项"小麦新品种选育"项目新培育的新品种———宁2038于2014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审麦2014021),并于2012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9.
"世界大粒王"小麦新品种,是由我国小麦育种单位精心选育而成的一个最新的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核质杂种小麦新品种NC2号是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协作攻关,利用生物技术、核质杂种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的核质杂种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小麦作为中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全国年消费量约1.05亿t,占全球消费量的20%左右。中国小麦的丰歉直接关系到国内的粮食安全,影响着国际粮食市场。近几年,以抗旱、节水为主要特点的小麦新品种选育成为种业科研的重点和热点。阎良农业新品种试验站以西安522作父本、以西安521作母本,通过精心选育杂交,系统选育成功培育出抗旱、节水的小麦新品种"西郭2122"。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小麦研究室多年来致力于小麦高产、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拥有育种资源3500份,近年来创制了利用前景较好的小麦育种中间材料225份,高代新品系59份。育成了黔麦15~22号共7个小麦高产、抗病品种,其中成果"小麦品种黔麦15的选育与应用"于2008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小麦高产抗病品种黔麦15、16、17号的转化应用"于2014年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以小麦种子繁殖与推广,小麦新品种栽培模式和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为推广核心技术。近10  相似文献   

13.
"阎麦2037"小麦品种是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农业新品种试验站继阎麦8911、阎麦9710小麦品种之后,经过12a的不懈努力,杂交选育而成的又一个小麦新品种。其克服了之前品种的晚熟、抗病虫害较差等缺陷,达到了既高产又抗病性强的育种目标。基于此,介绍阎麦203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西北春小麦新品种培育与扩繁"和宁夏农业育种专项"小麦新品种选育"项目新培育的新品种--宁2038于2014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审麦2014021),并于2012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2016年授权保护(20166736),这也是迄今宁夏第一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种业平台     
湖北省农科院选育出强筋小麦品种"鄂麦23"湖北省农科院选育出湖北省第一个可用于制作高档面条和面包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鄂麦23",结束了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新品种"轮选51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我国独创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选育,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据矮败小麦育种技术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秉华介绍,"轮选518"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到常规遗传育种方法中,能够缩短小麦育种年限,提高新品种选育实效。我们综述了分子育种技术在小麦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以期为小麦育种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临汾8050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临汾8050的选育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遗传基础、生长发育、生理特性、抗逆性等方面阐述了临汾8050的特性。同时对今后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7,(9)
<正>最近,河南科技学院承担实施的"强优势BNS型杂交小麦组配与规模化高效制种技术研究"通过专家组验收。预计品种审定推广后,仅河南一省就可增产小麦10亿千克。该项目选育出新恢复系16个、不育系8个;全面研究了制种技术及防杂保纯技术,不育系制种产量达356千克/亩,纯度达99.99%,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杂交小  相似文献   

20.
对从美国引进的小麦耐盐碱基础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观察鉴定、系统选育、杂交改良选育和抗盐性鉴定,掌握了这批材料的特征特性,明确了这批材料的利用方法和途径。同时经杂交改良筛选出了一批抗盐能力强的小麦育种材料和小麦新品种,为宁夏抗盐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