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的饲养管理可分为:哺乳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搞好仔猪饲养管理的目的,一是使仔猪成活率高;二是哺乳仔猪生长速度快,个体小,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差。据统计,哺乳期死亡的仔猪中85%是在产后30日龄内死亡的.而产后一周内死亡的约占其中的60%,因此,要加强护理,尤其是仔猪出生后第一周。  相似文献   

2.
哺乳仔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仔猪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哺乳仔猪因其生理特点,很容易死亡,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提高其成活率。本文根据当地的饲养情况,详细分析了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了科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哺乳仔猪成活率与生产效益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猪场部分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其与初生重和死亡日龄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育肥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关系养殖的成败。饲养管理可以分为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饲养管理技术体现在3个方面:掌握哺乳仔猪生理特点、哺乳仔猪的3个死亡高峰期管理、提升哺乳仔猪成活率。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也体现在3个方面:掌握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把控仔猪的断奶日龄和方式、仔猪驯化和日常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哺乳期在各个养猪场的长短不同,一般21~35 d。哺乳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促进仔猪快速发育,提高仔猪成活率,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最高的断奶体重,作用重要。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重点是抓好乳食、开食、旺食,过好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饲养管理哺乳仔猪要度过出生期、补料期以及断奶期。仔猪初生后7日龄内死亡比例占哺乳期死亡总数的70%。死  相似文献   

6.
哺乳仔猪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因此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生产更多优质、健壮断奶仔猪,成为生猪养殖户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技术问题。有研究表明,65%的仔猪死亡主要在出生后3到5天内,本文针对规模化猪场,产后3天内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探讨,希望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养猪业在不断发展,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是获得养猪效益的基础,现针对哺乳仔猪成活率以及饲养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哺乳仔猪死亡原因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因各种疾病而导致仔猪的死亡,如拉稀、肺炎、缺铁性贫血和其他遗传疾病等。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以生后8日龄内最多。所以加强初生仔猪8日龄内的保温防压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从出生后10 ̄25天,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天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的生长发育却在迅速上升,需乳量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不足,容易造成仔猪营养不足,患病死亡,…  相似文献   

8.
在养猪生产中常见哺乳期的仔猪死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集约化养猪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本研究以江苏地区某个体猪场作为参考对象,初步调查了该场2015年仔猪死亡原因情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据此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如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等,以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在各个养猪场,哺乳期长短不同,通常为21-35天。哺乳仔猪作为其生长发育最快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在养猪生产中,加强哺乳仔猪培育是生产的重要环节。仔猪出生后最为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就是仔猪的哺乳期,为此,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仔猪的成活能力和今后的生产性能将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效益。基于此,哺乳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于提高仔猪成活率以及猪场获取高存栏量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饲养管理水平已达到了现代化、科学化和合理化,但由于生产规模和饲养密度的加大,致使仔猪发病死亡越来越严重,病因也越来越复杂,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t‘、‘]。本文对某原种猪场原种舍0~28日龄各品系的哺乳仔猪进行了死亡原因调查C1材料与方法1.且受试点及调查对象:某原种猪场原种会0~28日龄的哺乳仔猪,迪卡品种(包括A、B、C‘D、E、F六种系别),调查时间为1999年l~5月。1.2分组:O~6日龄、7~13日龄、14~20日龄、ZI…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夏季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高温,母猪的食欲不佳,产奶量低,同时高温高湿也容易使仔猪患病,导致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下。因此,改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对仔猪细心护理成为高温季节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生产中,哺乳仔猪的饲养和管理是极为关键的环节。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了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以期确保仔猪具有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快速的生长性能,从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使猪场获取高存栏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养猪生产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加强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卫生,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仔猪。养好哺乳仔猪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为三个阶段,即出生至3日龄阶段、3日龄至3周龄阶段和3周龄至断奶阶段。1出生至3日龄阶段的饲养管理1.1安全接产,较少死亡母猪产仔时必须有专人在旁照看接产,一要擦净新生仔猪身上的粘液。先擦口鼻部,然后再擦其它部位;二要给仔猪断脐。把脐带内的血向腹部挤压,在离  相似文献   

15.
<正>规模化养猪场加强哺乳期仔猪的饲养管理,应下功夫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及断奶重,一方面断奶重直接影响育肥的速度,另一方面哺乳仔猪也是最易患病死亡的一个阶段,做好哺乳仔猪早期下痢的预防是32至33日龄断奶仔猪窝均达到10头以上、个体均重达到10kg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隔离二点式饲养模式与传统一点式饲养模式相比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对河南省的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4个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商品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阶段仔猪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其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成阶段仔猪成活率均明显高于采取一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说明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对于猪病防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隔离二点式饲养模式与传统一点式饲养模式相比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对河南省的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4个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商品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阶段仔猪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其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成阶段仔猪成活率均明显高于采取一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说明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对于猪病防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北京某猪场爆发哺乳仔猪腹泻导致10日龄内仔猪死亡的病因,试验采集哺乳仔猪粪液和脏器,对其进行病毒抗原及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猪场爆发哺乳仔猪腹泻是因为猪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说明二者混合感染是导致哺乳仔猪死亡率增高的原因,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为O157∶H7。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饲养方式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适合中等规模猪场的仔猪饲养方式,进一步提高仔猪成活率,充分发挥仔猪早期快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笔者在经过长期试验观察、测量记录之后,对不同饲养方式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对母猪采取地面平养和高床限位饲养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以观察其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高床限位饲养的母猪所产仔猪在35-70日龄时采取网床饲养的方式.地面平养的母猪所产仔猪仍以地面平养的方式饲养.结果表明,高床限位饲养的仔猪断奶成活率比平养高3.56%,30日龄断奶个体重比平养提高了1.80 kg.网床饲养的仔猪其成活率比平养高2.12%,60日龄下网平均重量比平养提高了1.19 kg.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伪狂犬病暴发的诊断与防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疾病之一。近两年来 ,我县两个猪场和养猪小区都反映哺乳仔猪成活率低 ,特别是 2 0日龄内的仔猪常常突然发病死亡、死亡率很高 ,现将诊断和防制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 1 流行病学 我县的两个养猪场与养猪小区均相距不远。自 1997年 3月中旬开始 ,陆续有哺乳仔猪表现震颤 ,不能吮乳。9月份 ,某综合加工厂养殖场一窝 11头 5日龄哺乳仔猪突然表现有神经症状 ,卧地不起 ,四肢作游泳状 ,病程 3~ 4天全部死亡。随后发病和死亡主要集中在 5~ 2 0日龄阶段仔猪 ,整窝仔猪全部发病 ,,有的部分发病。近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