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造成免疫缺陷,进而引起疫苗接种应答不理想等危害。猪瘟病也由原来的典型向非典型的温和型或亚临床型转变,接种猪瘟疫苗后不易产生免疫应答,可形成免疫耐受,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导致蓝耳病与非典型猪瘟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仔猪猪瘟疫苗的首免日龄,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并分析其消长规律.结果显示,隐性感染PRRSV的免疫猪瘟疫苗(6头份/头)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10~14 d为100.0%(25/25),15~19 d为81.5%(22/27),20~24 d为77.8%(21/27),25~29 d为67.7%(21/31),30~34 d为58.6%(17/29),35~39 d为50.0%(16/32);而感染过SFV的猪场的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5 d、10 d、15 d和20 d均为100.0%(20/20),至30 d抗体阳性水平骤降为80.0%(16/20).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了隐性感染PRRSV的猪瘟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首免日龄为20~24 d;而感染过SFV猪场的母猪所产仔猪为30~35 d.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评价母源抗体水平对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仔猪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在21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开始转阳和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均较长。仔猪在28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以下,但仍维持在一定水平,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均较35日龄和42日龄免疫时所需时间长。仔猪在35日龄和42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开始转阳和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较短。根据本试验结果发现,该猪场仔猪猪瘟疫苗免疫的最佳免疫时间段应为28~35日龄。  相似文献   

4.
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1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 ̄2h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1.27 ̄15日龄气喘病苗。1.3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1.410 ̄15日龄仔猪水肿苗。1.520日龄肌注猪瘟苗。1.625 ̄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1.7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1.835 ̄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 ̄4周再二免)1.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辣三联苗,2倍量肌注。2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2.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2.2配种前20 ̄…  相似文献   

5.
正1.猪瘟免疫接种及防治免疫程序是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种母猪每年春、秋以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一次或在母猪产前30天免疫接种1次。仔猪首免:2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或仔猪出生后未吸初乳前用猪瘟免化弱毒苗超前免疫。7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强化免疫。常用疫苗:猪瘟活疫苗(组织苗)。注射此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该疫苗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加  相似文献   

6.
春季气温忽冷忽热,细菌、病毒容易孳生繁殖,而此时畜禽往往较瘦,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春季动物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春季猪易发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等七种,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这七种病的防疫工作,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猪瘟猪瘟又叫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该病。在该病的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要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仔猪于20~25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在非疫区,应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种…  相似文献   

7.
春季气温忽冷忽热,细菌、病毒容易孳生繁殖,而此时畜禽往往较瘦,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春季畜禽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春季猪易发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等,因此,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这几种病的防疫工作,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猪瘟猪瘟又叫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该病。在该病的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要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仔猪于20 ̄25日龄首免,65 ̄70日龄二免。在非疫区,应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对猪瘟的防治实践中,对猪瘟超前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变化以及保护效果存在争议。通过对猪场的应用观察:以品种、日龄相同,胎次相近的杜长大四窝三元仔猪为检测对象,每窝随机抽取五头进行超前免疫实验,分别在20,30,40,60日龄,静脉采血,利用IDEXX公司的猪瘟检测试剂盒进行猪瘟阻断率检测,结果表明:进行猪瘟超前免疫后再在50日龄加强一次猪瘟疫苗免疫能很好的保护仔猪。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4):100-100
生猪极易发生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子猪副伤寒、子猪大肠杆菌病、猪肺疫等疫病。1猪瘟在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种母猪在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子猪于20~25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在控制区,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子猪断奶后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0.
1猪瘟的流行病学及特点 (1)猪是猪瘟的唯一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猪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90日龄以内的猪只表现较为明显,较大的猪及母猪、公猪多为隐性感染,不表现症状而排泄病毒或通过精液传播病毒,野猪是猪瘟的自然宿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27例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作了回顾性分析,感染率为21.25%,其中以腹腔感染为主(34.37%),上呼吸道感染次之(15.62%)。本组资料提示:住院时间长短与医院感染率高低密切相关(P<0.01).作者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作了阐明。  相似文献   

12.
新疆哈密瓜果实潜伏侵染真菌种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辉 《新疆农业科学》2000,37(3):127-130
通过对田间生长哈密瓜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果实组织带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表明哈密瓜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均可受到致腐病原菌潜伏浸染 ,主要潜伏真菌为 :Alternaria alternata,Fusarium semitectum,,其次为青霉和灰霉。主要通过网纹裂口侵入  相似文献   

13.
14.
报告了3个疫点肉用仔鸡群中自发的败血型绿脓杆菌病.总共3850羽3~5日龄雏鸡中,在20d流行期间,910羽发病,其中576羽死亡.从病死鸡的心血和肝中分离到绿脓杆菌而证实了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应用分离于自然家兔大肠杆菌病例的O_(20)、O_7、O_(70)、O_(21)和_(132)等5个不同血清型代表株进行了对不同日龄兔的发病试验,表明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不同日龄兔均可被感染发病或死亡,不同接种途径感染试验表明以静脉接种、肌肉注射、胃内接种和皮下注射均可引起感染,尤以静脉接种最易导致发病及死亡,不同型别株间对比以O_(20)毒力最强,被感染发病死亡兔剖检病变与自然病例基本一致,且均能回收到原攻毒菌,耐过兔多数出现不同滴度的相应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感染,评定了分离自关节炎型病鸡病变关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组织的亲嗜性以及病型与感染门的关系。关节内注射感染引起了典型的关节炎疾病;静脉注射感染除引起脓血症外,尚出现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皮下或肌肉注射感染均能致局部皮肤坏死、出血和蜂窝组织炎,但一般不致关节炎;气管内、气囊内或嗉囊内感染仅引起局部轻度炎症或不能致病。因而推论,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很可能仅由特定菌株经关节伤口感染才能引起。  相似文献   

17.
山东果树泡囊—丛枝(VA)菌根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本省境内16个县市14种果树菌根的着生情况和分布特点作了调查。发现均有VA菌根分布且具普遍性。根际土中VA菌根真菌孢子的数量分布无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土壤类型对根系侵染率、孢子量及真菌组成有重要影响。对树盤覆草的果树上VA菌根的发育状况作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从10羽130日龄发病海兰白蛋鸡中分离组织病料,并进行药敏试验及PCR诊断。根据CAV、ALV已有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样本均能扩增出584bp和1260bp的片段,即CAV和ALV均为阳性,确诊为CAV与ALV混合感染。测序结果显示,同源率分别可达97.3%~99.1%和98.3%~99.4%。  相似文献   

19.
选择抗感水稻品种 ,就 5个不同部位对纹枯病菌 ( Rhizoctonia solani)侵染的反应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 5d后叶鞘内侧的病斑扩展最快 ,其次是叶片和叶鞘外侧 ,叶片基部仅在边缘叶肉细胞产生褐色短线条斑 ,叶枕则不发病。不同部位表面蜡质含量测定表明 :叶鞘内侧蜡质含量最低 ,仅为 0 .0 0 97mg/cm2 ;叶枕部最高 ,为 0 .61 4 4mg/cm2 ,是叶鞘内侧的 63.3倍。通过电镜观察看出 ,叶鞘内侧表皮细胞光滑、无硅化细胞存在 ;叶片和叶鞘外侧硅化细胞小而稀疏 ;叶片基部和叶枕的硅化细胞大而密。此外 ,叶枕部角质层最厚 ,达 7.60 μm;其次是叶片、叶鞘外侧和叶片基部 ;叶鞘内侧角质层最薄 ,只有 1 .1 2 μm。  相似文献   

20.
黄淮麦区18个小麦品种抗白粉病基因的推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5个已知毒性基因的小麦白粉菌株与黄淮麦区种植的18个麦品种相互作用产生的侵染型资料,按生物间遗传学方法推导了这些品种具有的抗白粉基因。结果表明,徐州21、豫麦13和百农3217不含任何抗性基因;豫麦15具有Pm2+Pm1基因;花培28具有Pm2基因;豫麦17和郑州831具有Pm2+6基因;豫麦9号具有Pm8基因;西安9号、豫麦16、陕农7859、豫麦2号、西安8号、冀5481、豫麦10号、皖7107、豫麦7号和百泉3039等10个品种不含供试的已知抗白粉基因。另外,按内部相关法分析了它们可能具有的抗病基因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