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酸对重寄生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草酸对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对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在酸碱性非缓冲基质(水琼脂)和酸碱性缓冲基质中,抑制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50和700μg/mL。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当草酸浓度为100~2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浓度为300~500μg/mL的草酸对盾壳霉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以草酸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在酸碱性非缓冲的条件下,当草酸浓度为100~2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草酸浓度为500μg/m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当草酸浓度为25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则停止生长。在酸碱性缓冲的合成基质中,草酸浓度为100~4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草酸浓度为1500~2500μg/m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含草酸钙的混浊培养基(以草酸为唯一碳源)上,盾壳霉菌落区域形成了透明圈。上述结果说明盾壳霉能忍耐一定浓度的草酸而进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且这种真菌可能对草酸分子具有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莴苣菌核病病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调查湖北省42个县市莴苣菌核病的发生情况,根据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核盘菌在调查地有发生,鄂西部分市除核盘菌之外,还存在小核盘菌,二者可能出现在同一株发病莴苣上。小核盘菌菌丝长生的最适温度25℃,在15-30℃范围内,菌核产量和温度呈负相关,菌核大小同菌核产量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由水稻恶苗病病原真菌Gibberella fujikuroi(saw.)wr.所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質——赤霉素,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重視,到目前为止虽然赤霉素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但現有的科学研究已經闡明赤霉素不仅对多种植物具有强大的刺激生长增加产量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象打破休眠、促使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孕蕾开花以及代  相似文献   
4.
黄色蠕形霉对棉花上几种病原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黄色蠕形霉对棉花上几种病原菌的拮抗作用作了初步研究,分析了葡萄糖对黄色蠕形霉抗生物质产量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色蠕形霉对棉花大丽轮枝菌,刺盘孢菌的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和对棉立枯丝核菌,棉枯萎尖孢镰刀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年来用有机汞消石灰混合粉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田間試驗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发生中心病株时开始用1:9西力生消石灰或賽力散消石灰每7天撒佈1次,共撒4-5次可以大大地抑制病害的蔓延,从而提高产量。西力生和賽力散的防病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6.
假单胞杆菌B301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301是一株分离自空气中的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室内测定表明,它能抑制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在B301发酵液的2倍稀释液中完全不能萌发,40倍稀释液中的萌发率为35.58%,比对照下降59.4%。B301发酵液稀释140倍时,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52.1%,其抑制菌丝生长的最大稀释度为4480倍。B301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80℃下,60min仍保持原有活性,但当温度上升到100℃后则不稳定,10min内活性显著下降,80min后完全失活。田间防治试验表明,B301发酵液防治稻瘟病的效果为45%左右,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相当。此外,B301还能有效抑制棉花炭疽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核盘菌菌核萌发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15、20、25和28℃条件下培养核盘菌菌核,再在20℃下诱导菌核萌发,结果将不同来源的50个菌株分成5类:①菌核易进行菌丝型萌发;②4种温度下形成的菌核均易进行子囊盘型萌发;③高温(25和28℃)下形成的菌核进行子囊盘萌发,而低温(15或20℃)下形成的菌核则不易萌发;④15℃下形成的菌核易产生子囊盘,而其它温度下形成的菌核都不能萌发;⑤4种温度下形成的菌核都不能萌发。5类菌株各占2%、6%、22%、6%和64%。对第2、3类菌株而言,形成菌核时温度越高,菌核越易萌发。进一步分析说明菌核萌发多样性和菌株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对其中3个菌株的21个单子囊孢子后代菌核萌发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核萌发特性具有遗传稳定性。这说明核盘菌菌株间菌核萌发习性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且具有遗传稳定性,可用于研究这一病菌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从1953年以来,我们注意到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无例外地是以少数的中心病株的出现并逐步往周围传染而开始的[1]。去年许多地区应用观察中心病株的方法作为预测预报的根据也都获得了成功[3]。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