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蛋率是蛋鸡养殖中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评价指标,只有保证了蛋鸡的产蛋率,才能够确保养殖户的收入稳定,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产蛋率受环境、营养、疾病的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日粮的营养均衡、加强饲养管理、重视消毒与卫生、积极防控疾病等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2.
正蛋鸡产蛋期是鸡群处于敏感的生理期,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多种因素都会造成产蛋率下降,如饲料营养因素、应激因素、霉菌毒素、疾病因素等都会对鸡群造成影响,出现卵巢或输卵管发育不良及炎症等病变,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目前临床上关注较多的是产蛋高峰期不明原因的产蛋率突然下降和大幅下降,对蛋鸡养殖户的生产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在此,笔者对产蛋率下降的原因进行浅析并提出较为合理的防控措施。1饲料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3.
产蛋率的高低始终是衡量蛋鸡生产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而蛋鸡产蛋又受到十分复杂的因素影响,所以如何提高产蛋率就成了提高效益的关键措施,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和临床实践认为,蛋鸡产蛋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产蛋规律等。  相似文献   

4.
蛋鸡在产蛋期的管理指标主要有三个,即产蛋率、死淘率、饲料报酬率。简言之,蛋鸡产蛋期的管理目标就是在保证蛋鸡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其产蛋率来获取更高的养殖经济效益。然而,蛋鸡的产蛋率受到了生理、营养、品种、管理、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中需要兼顾各种影响因子,采取综合措施,方能实现蛋鸡产蛋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产蛋率是衡量种禽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由于机体生理功能的转变,加上营养、疾病等的综合影响,进入产蛋后期的种鸭,产蛋率明显降低,而且蛋的破损率提高.影响种鸭生产性能以及蛋壳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非营养因素和营养因素两大类[1-5],其中钙是决定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钙缺乏会导致蛋壳厚度和强度降低,产软壳蛋、沙壳蛋甚至无壳蛋且产蛋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加强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和降低死淘率。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将蛋鸭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因此在每一饲养阶段应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满足产蛋鸭的营养需要,以获得最大生产效益。1产蛋前期管理要点1.117~24周龄期间为母鸭产蛋前期。期间母鸭已达体成熟和性成熟,鸭群已陆续开产并且产蛋率逐日递增,高产鸭24周龄时产蛋率可达80%。此阶段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蛋鸭产蛋  相似文献   

7.
在蛋鸡生产中,产蛋率下降常常制约着蛋鸡生产性能,给蛋鸡养殖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影响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蛋鸡养殖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本文就结合生产实际,浅析影响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因素,以便在蛋鸡养殖中加强饲养管理,并搞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甘肃省靖远县通过实施蛋鸡产业项目,大力推行产蛋母鸡的科学饲养,养殖规模和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提高产蛋母鸡的产蛋率是实现母鸡高产、优质和低成本生产的重要措施。作为一名在基层一线工作的畜牧兽医人员,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产蛋母鸡的产蛋率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卫生防疫因素和应激因素等。执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提供优质的配合饲料等措施可以提高产蛋母鸡的产蛋率,增加产蛋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9.
王虎鸣 《兽医导刊》2016,(12):224-225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终生产蛋量是蛋鸡生产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对蛋鸡产蛋量出现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蛋鸡产蛋量受到营养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只要在实践中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完全能够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产蛋期是指蛋鸡21~72周龄。此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高峰期持续的长短。通过多年的技术实践,认为营养、光照、空气质量、温度、湿度以及病原微生物控制是蛋鸡产蛋期管理的着眼点。产蛋期的鸡体内激素分泌旺盛,生殖系统代谢性增强,营养物质代谢率升高对光敏感,抗病能力降低。要采取一切措施满足蛋鸡生产需要,发挥最大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蛋鸡的产蛋率是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蛋鸡产蛋率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增加产蛋量、及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研究蛋鸡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提出了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具体措施,为蛋鸡提高产蛋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五、预防引起FLHS的原因可能与遗传、营养、环境和激素等因素有关,可使肝脂代谢平衡失调。鸡群中如有个别鸡因脂肪肝而死亡,或有脂肪肝症状时,该群鸡就有可能存在着脂肪肝的潜在威胁,影响鸡群产蛋率,就要找出影响肝脂代谢平衡失调的具体原因,来纠正饲养管理,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鸡蛋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我国蛋鸡养殖水平并不高,传统蛋鸡养殖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加强对影响蛋鸡产蛋率营养因素及调控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因素首先是饲养管理方面,由育雏期至生产期,每阶段的饲养管理均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蛋鸡的产蛋率。若母鸡体重过轻,则会营养不良,延长了产蛋间隔时间,降低了产蛋率。而  相似文献   

14.
鸡群蛋品质下降是养鸡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集约化、规模化饲养的鸡群,疾病、应激、光照、营养、霉菌中毒、通风不良等因素都是引发蛋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本案例中,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逐步排除了疾病、霉菌中毒、营养等因素,最后判定是由断电应激引发舍内有害气体上升,对呼吸道造成化学性刺激而引发;采取用药改善临床症状、加强通风管理、减缓粪便发酵、提升蛋品质等综合性措施,最终病鸡症状得到改善,产蛋率恢复,蛋壳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5.
合格种蛋产蛋率是衡量蛋种鸡养殖企业饲养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生产指标之一,其受两个指标共同影响,一是种鸡产蛋率,二为种蛋合格率,二者乘积即为合格种蛋产蛋率。产蛋率由鸡的品种、饲料营养水平、疾病防控措施、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条件等主要因素决定;而种蛋合格率除受品种与日龄、疾病、应激、营养因素影响外,还与种蛋收集与运输环节相关,为了获得较高的合格种蛋产蛋率指标,提高蛋种鸡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在保障鸡群健康,确保高产、稳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鸡群的种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正>加强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有利于增加产蛋量,提高产蛋率及饲料利用率。笔者对毕节市6个蛋鸡养殖场加强饲养管理,根据产蛋率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使蛋鸡产蛋率及饲料利用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产蛋鸡转群的要点、对环境的要求、产蛋期的营养需要及如何加强产蛋鸡饲养管理的措施综述如下,供同行及饲养者参考。1转群1.1作好清洗及消毒工作在转群前作好转入鸡舍的清扫、清洗,设备的维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种鸭产蛋后期产蛋率的下降幅度,需要从营养饲喂、环境管理、疾病防治等诸要素入手,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以保证种鸭整个生产周期的高产蛋率,提高种鸭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合格种蛋产蛋率是衡量蛋种鸡养殖企业饲养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生产指标之一。其受两个指标共同影响,一是种鸡产蛋率,二为种蛋合格率,二者乘积即为合格种蛋产蛋率。产蛋率由鸡的品种、饲料营养水平、疾病防控措施、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条件等主要因素决定;而种蛋合格率除受品种与日龄、疾病、应激、营养因素影响外,还与种蛋收集与运输环节相关。为了获得较高的合格种蛋产蛋率指标,提高蛋种鸡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在保障鸡群健康,确保高产、稳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鸡群的种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鸡场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总是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因素——鸡体。须知,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和人工授精的操作有关,更主要的是和鸡体有直接关系。这在种鸡人工授精管理中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种鸡饲养管理上常被忽略的问题1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而忽略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生产性能如何和种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育雏、育成阶段控制得好,种鸡开产后的各项生产性能也好,受精率也高。相反,忽略了加强对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开产后不仅产蛋率低,而且受精率也低,各项生产性能都不理想。在种鸡人工授精的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种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这是关键,是种鸡群高产蛋率、高受精率的基础。2强调公鸡的饲养管理而忽略母鸡的饲养管理种鸡场往往注重公鸡的培育与淘汰,重视公鸡的营养补充与疫病防制,而母鸡却没有被同等重要看待,片面强调种公鸡的作用,而忽略了种母鸡的作用。其实,就种鸡而言,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仅决定于公鸡,也决定于母鸡,两者同样重要。在种鸡的人工授精生产中,不仅公鸡要健康,营养要充足,母鸡也一样。如果母鸡营养不良,很难想象鸡群会有好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  相似文献   

20.
王邦林 《猪业科学》2002,19(7):48-49
近年来,肉种鸡生产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提高和延长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是广大生产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实践证明,努力提高肉种鸡育成期的均匀度,合理调整高峰期营养需求,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是直接影响肉种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