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 言自 2 0世纪 50年代中期我国开展马铃薯杂交育种工作以来 ,已培育出了一大批马铃薯品种 ,这些品种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这些品种的培育成功 ,无不与育种目标的确立与选择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为育种目标关系到能否选育出好的品种 ,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产、抗病一直是我国马铃薯育种的总体目标。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马铃薯育种目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下面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马铃薯育种目标的确立与对照品种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 ,意…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1996年发生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以来,病害以几何级数在我国主要的香蕉产区扩展,使传统的香牙蕉种植区域严重衰退,我国适宜种植香蕉的地方逐渐减少。本文通过大蕉、广粉1号粉蕉、粉杂1号粉蕉、贡蕉、海贡蕉等有市场开发潜力的香蕉栽培品种与传统巴西香牙蕉的生产与效益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每公顷投入3.0万~7.5 万元条件下,种植香蕉获利1.5万~7.5万元。通过商品价值链以及经济特性的反馈,揭示香蕉各品种生产优势以及市场开发潜力,以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发展香蕉品种多样性生产,提出栽培技术以及研发改良建议,从而使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红小豆育种成就及今后育种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为红小豆主产区,育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育成的6个品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 ,特别是冀红3号、4号、保8824-17已成为我国北方红小豆产区主栽品种.今后河北省的小豆育种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研究,利用多种方法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红小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麻类所麻类育种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全面回顾了麻类研究所麻类育种工作五十年的历程,较为详尽地阐明了麻类育种工作开展的过程.五十年的麻类育种工作经历了资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鉴定与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运用和现代高新技术的引入.基本形成了我国麻类育种技术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先后收集和整理麻类资源近万余份.选育出新品种30余个,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红麻品种"7804"、苎麻品种"圆叶青"和"中苎1号"及黄麻品种"湘黄麻1号"等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近100亿元.选育了亚麻品种中亚麻1号,结束了我国南方没有自育亚麻品种的历史.现代的麻类育种向多元化育种目标发展,为麻类的不同用途选育出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巴西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其引种至今不到150年,各国选育出一系列适合本国植胶环境条件的品种并向生产推荐种植,优良品种单位产量较未经选择的实生树提高4~5倍,选育种工作对其快速商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世界橡胶树选育种呈现出目标多元化、亲本范围扩大化、技术多样化、路线精简化等趋势。结合世界橡胶树选育种发展趋势及我国对橡胶树选育种的需求,提出了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选育种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谷子育种成就及今后育种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海金 《杂粮作物》2006,26(5):333-335
辽宁省西部地区为谷子主产区,朱碌科的小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辽宁省从58年开始谷子新品种选育工作。已选育出20多个谷子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特别是朝谷9号、朝谷11、朝谷12号、朝谷13号、铁谷5、铁谷7等谷子新品种已成为辽宁省谷子产区的主栽品种。今后辽宁省谷子育种工作重点是:坚强基础研究,利用多种育种方法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光能利用率高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十年中,香蕉的商品生产已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人们对种植密度、病虫防治、排水灌溉、铲除杂草以及选育良种等香蕉生产技术问题,正在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改革.目前栽培的香蕉品种,一般认为与两个野生的双倍体种——Musa acuminata和Musabalbisiana有关.已经知道这两个种在野外自然杂交与授转,导致产生现在可食用的三倍体香蕉.  相似文献   

8.
天宝蕉(M·n‘Dwarf Cayendish’)又称矮脚蕉、本地蕉、度蕉等,原产天宝地区,具有七百多年的栽培历史.以其具有优质、丰产、抗风等特点,成为闽南蕉区的主栽品种之一,种植面积及年产量均占第二位.该品种风味独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声誉,是我国香蕉产品出口的优良品种之一,产品曾销往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天宝蕉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其种性已开始退化,除缺乏经常性的提纯复壮外,对  相似文献   

9.
1 前 言制定育种目标是品种选育的首要工作 ,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毕节地区是贵州省马铃薯的主产区和种源区 ,播种面积 15 3万hm2 ,马铃薯是山区人民粮食和饲料的主要来源 ,地区内于 5 0年代开始马铃薯研究 ,进行了地方品种收集、整理到引种、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多年来育种目标是以高产、抗病为主攻方向。 80年代为了发展中低海拔地区的马铃薯 ,地区农科所着重选育适合间套栽培的品种 ,把高产或适产、株高、株型作为主要育种目标 ,而加工品种的选育在我区还是一大空白。毕节地区生态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栽培是本区的一大优势 ,然…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我国及新疆甜菜育种的进展,阐明了新疆甜菜的育种方向、任务、目标和途径,以及甜菜生产中品种的合理搭配问题。随着我国种植业生产关系变化和入世后的竞争加剧,新疆甜菜育种目标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在现有基础上近期应以多粒杂交种为主、中长期以单粒雄性不育杂交种选育为主,今后应加强抗病、丰产、高糖、优质、耐盐碱品种的选育。在甜菜生产中,应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类型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再论湖北棉花育种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九五"期间,湖北育成棉花品种12个,2个品种通过全国审定,其产量潜力、纤维品质、抗病性上都有较大的提高.纺织工业技术改造,对原棉内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为害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加入WTO后,进口原棉和国外高技术品种的竞争,在未来的棉花育种中,急待调整育种方向,加强品质育种,选育适合湖北气候条件、兼抗多种病虫害、产量优势明显的杂交棉组合.文中提出了湖北棉花育种目标以及遗传改良的关键技术材料创新,拓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技术创新,重视杂种优势利用,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紧密结合,实现多育种目标的聚合.  相似文献   

12.
香蕉叶斑病的为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香蕉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0年代以来,国外及我国台湾、广东等省的香蕉主产区在叶斑病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了叶斑病原真菌约有20余种.80年代以来,由于蕉区面积迅速扩大,推广的品种越来越多,因此对现阶段我市香蕉叶斑病的种类、分布、为害情况及防治技术等问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为此,笔者  相似文献   

13.
提高籽粒产量仍是玉米品种改良的第一位目标。针对不同的栽培制度应有不同的选育目标设计。不同的品种类型应有不同的性状指标相配合。生产条件和栽培水平的多样性,决定了育种目标的多样性。高产是共性,适应是个性。将品种贡献率由当前的32%提高到50%是应当实现的。在讨论、比较中、美玉米育种的主要差距之后,提出要提高选育效率,除扩大规模、改进技术外、致力于传统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是根本出路。在对传统育种的核心技术作出评价的基础之上,对现代育种技术的基本框架:定向等位基因选择(DAS)和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作出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香蕉枯萎病是危害全球香蕉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枯萎病的有效措施,而开展抗病香蕉品种的果实特性及品质研究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的基础。本研究通过以巴西蕉为对照,对4个香蕉枯萎病抗性品种的果实特性、果实品质及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蕉9号’的单穗重、果梳数和果指直径显著高于巴西蕉,单株产量比巴西蕉增加21.9%,而‘南天红’和‘南天黄’的单穗重、果梳重及果指数均显著低于巴西蕉,‘中蕉4号’的果实性状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南天红’的含水量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3个品种的含水量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中蕉4号’的可食用率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3个品种的可食用率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中蕉9号’的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低于巴西蕉,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显著高于巴西蕉。‘中蕉9号’和‘南天红’的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巴西蕉,‘南天黄’的单宁含量则显著高于巴西蕉。‘南天红’和‘中蕉9号’的果肉色泽、气味、甜味及口感等感官评价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2个品种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表明,4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的综合表现可分为3个等级,‘南天红’和‘中蕉9号’为第1等级,‘中蕉4号’为第2等级,‘南天黄’为第3等级。综上,‘中蕉9号’的单株产量高、综合性状优异,可进一步开展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将传统的育种技术与航天诱变技术相结合实现育种目标的方法已经得到育种专家的广泛认可。福建香蕉产业受到病害、寒害和风害的威胁,以及外来或进口香蕉的冲击,种植规模正面临着萎缩的处境,使香蕉新品种的选育成为香蕉产业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前期以巴西蕉为母本,在航天空间诱变的基础上,经过连续栽培、筛选和观察,选育出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差异明显的2份材料。为鉴定自主选育的以上2份航天香蕉材料的遗传特异性,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30条引物中筛选出2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对2份航天香蕉种质和18份现有香蕉种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2条引物共扩增出17条清晰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条,占总条带数的76.47%,在DNA分子水平上显示出较高的多态位点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结合ISSR引物UBC881和UBC847,2份航天香蕉材料均存在特异性扩增条带,可区别于其他18份香蕉种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份香蕉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45~1.000之间,平均值为0.905;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60时,所选育的2份航天香蕉材料之间,2...  相似文献   

16.
资源高效型玉米新品种及其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玉米生产品种和栽培技术变化的实际,就资源高效型玉米品种及其选育的依据、意义以及如何进行资源高效型玉米育种等进行探讨。应坚持玉米高产开发中品种选育推广与生态条件的相互适应,确定高效利用玉米生产资源的玉米育种攻关目标,以研究解决玉米生产问题作为组材、选系的切入点进行高密度循环育种。  相似文献   

17.
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南天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天黄’香蕉(AAA Cavendish)是2002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进的‘宝岛蕉’(新北蕉,Formosana,GCTCV-218)经过多代选育培育而成。‘南天黄’株高250~300 cm,生育期300~400 d,宿根期250~300 d,产量18~35 kg;‘南天黄’外观颜色类似中杆大蕉,茎色、叶色、幼苗紫斑色淡、吸芽色、茎形、果轴等生物学外观特性,与母本‘宝岛蕉’有较大的差异性;其稳定性和一致性也符合香蕉新品种测试指南的相关要求;‘南天黄’较‘巴西蕉’抗叶斑病、黑星病、花叶心腐病、叶边缘干枯、卷叶虫等;对枯萎病4号热带小种抗病性比‘宝岛蕉’、‘农科1号’等强,在枯萎病4号热带小种重病区发病率为4%~18%,低于所有参试品种(品系)。‘南天黄’是目前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枯萎病品种,可以在香蕉枯萎病区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8.
绵阳25号是根据与众不同的育种目标,利用自创的优良基因结合体与当时最优品种(系)进行4次阶梯式杂交,经14年选育稳定而成的优良小麦品种。199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白皮、大粒、商品性十分突出等优点,符合“两高一优”农业生产要求,深受广大种子生产、经营和加工部门的喜爱,为四川及南方麦区小麦育种与生产、面粉和食品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该品种的选育研究进行了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玉米育种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目标的变化、育种技术方法的变化与进步,回顾了杂交种的选育、种质创新与自交系选育取得的重要成就。介绍了农家品种、综合种、品种间杂交种的鉴选与应用,分析了杂交种的选育和应用、自交系的选育和种质创新、理论研究。就辽宁省玉米育种现状从种质、育种方法、目标和品种审定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青稞育种工作及产业发展,根据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生态条件、生产情况、青稞育种发展历程及长期从事青稞育种工作实践经验,针对康青系列青稞品种的选育经验进行分析,得出康青系列青稞品种取得成功的主要选育经验,主要为合理制定、适时调整育种目标,切实加强亲本材料的搜集、研究和利用,亲本组配合理,选育策略合理。并对甘孜州青稞育种工作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甘孜州青稞育种应主要从选育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专用品种和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2个方面考虑,以期为促进青稞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