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临海市开展白沙枇杷大棚设施栽培试验研究,对温湿度、物候期、叶片性状、果实性状等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大棚设施栽培可以减轻枇杷第一、二批花的受冻,使枇杷成熟期提早;大棚枇杷肉质细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同时对白沙枇杷大棚设施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品种选择、选地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疏花蔬果、防寒措施、冻后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苏南沿江地区白沙枇杷防冻减灾露地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宜于沿江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用的瓠瓜品种.[方法]比较分析2种类型6个瓠瓜供试品种在安徽省沿江地区早春大棚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供试的6个品种中,中短棒形瓠瓜南秀公主的熟性早、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佳,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中短棒形瓠瓜类型的首选品种;长棒形瓠瓜台湾巨龙F1的抗病性强,果实外观性状优良,前期产量和总产量表现突出,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长棒形瓠瓜类型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沿江地区瓠瓜种植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翠冠梨优质高效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以张家港为代表的苏南沿江地区翠冠梨设施栽培技术,包括设施大棚运行管理、梨树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供应的技术要点,为翠冠梨设施栽培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1988~1996年的引种试验表明:白玉和霸红两个枇杷品种在江苏沿江果区表现品质好、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合这一地区种植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大棚和露地栽培的‘早钟6号’枇杷为试材,测定了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色泽与糖、有机酸等品质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棚设施栽培提高了早春棚内温度,有利于促进果实提早发育与成熟,成熟期比露地提早约40~50 d,平均单果重61 g左右、比露地提高了69%。露地与大棚枇杷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变化趋势基本相近,都随果实发育而呈上升趋势,山梨醇则相反,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成熟时大棚枇杷的各种糖分含量均高于露地,以总糖含量计大棚枇杷比露地枇杷高约40%。大棚枇杷的奎宁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陡降至低位,随后呈缓缓下降趋势至成熟期;而露地果实是先缓缓上升至一高点后再随着果实的快速生长而下降。苹果酸的变化与奎宁酸不同,大棚枇杷的苹果酸先急升5倍后再随着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至成熟时最低;而露地枇杷的苹果酸先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再随着果实发育逐渐下降至成熟时最低。成熟时大棚枇杷的总有机酸含量为0.34%,仅为露地的一半。因此,大棚环境有利于枇杷果实发育与糖分积累,从而提早成熟、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7.
进行白沙枇杷宁海白大棚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单膜棚内栽培的枇杷只有少量花和幼果受冻,而露地枇杷花和幼果都发生较严重的冻害;大棚枇杷着果率比露地栽培明显要高;通过地膜覆盖、套袋,裂果率、果锈率和发病率明显降低,果实品质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沿江地区的气候条件,结合多年的实践,提出了茄果类蔬菜大棚冷床越冬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枇杷大棚的喷微灌设计,阐述了总体布局,以及设计中灌溉定额、灌水周期、水头等要素的计算方法,分析并总结了枇杷大棚的喷微灌设计。  相似文献   

10.
枇杷冻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枇杷冻害的发生原因与症状,并从园址选择、选择耐寒品种及砧木、肥水管理、短截修剪、加强气象预报、果实套袋、熏烟、用塑料薄膜大棚防寒、受冻后处理及无籽枇杷的利用等方面总结了其冻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枇杷果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白玉’枇杷果肉洁白,肉质细腻水分足,风味清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枇杷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果农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意义深远。近年来,苏中地区特别是南通市枇杷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枇杷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本文从‘白玉’枇杷的园地选择、砧木苗木选择、栽植方法、栽培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技术等方面,介绍苏中地区‘白玉’枇杷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苏中地区‘白玉’枇杷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江苏枇杷冻害发生规律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枇杷生产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对比观测资料,确定枇杷冻害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建立以冻害程度密切相关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低温出现日数、冷积温为主要参数的冻害指数计算模型,研究江苏枇杷冻害发生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冻害风险区划,为江苏枇杷生产科学防御冻害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江苏环太湖枇杷栽培区温度条件明显好于沿江和沿海栽培区,随着冬季气候的变暖,枇杷冻害有减轻的趋势,对江苏枇杷栽培极为有利。但枇杷栽培北延区(南通市北部、盐城市南部地区)的冻害明显重于传统种植区,即便是1988年气候变暖后,冬季冻害仍会频繁发生,因此,该区要尽量引种耐寒性较强的品种,积极营造小气候环境,加强冻害防范。  相似文献   

13.
以露地、套袋和大棚栽培的‘宁海白’枇杷为试材,测定了低温期间和低温解除后的幼果内总酚含量及与酚类物质代谢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期间,露地栽培的枇杷幼果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套袋与大棚栽培的幼果;低温结束后露地栽培枇杷幼果的总酚含量虽然高于大棚与套袋果实,但比低温期间明显下降。酚类物质代谢相关酶分析显示,低温期间PAL活性显著高于低温解除后的果实,露地幼果活性高于套袋与大棚;PPO活性低温期间以露地栽培的果实为最低、套袋处理最高,低温结束后以大棚为最低、套袋为最高;POD活性低温期内以露地为最高、大棚最低,低温解除后活性显著下降,但大棚栽培要低于露地与套袋。以上结果表明,酚类物质积累和代谢与枇杷抵抗低温胁迫的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温州是枇杷适栽地区之一。该文介绍了温州枇杷栽培的建园要求、品种选择、苗木定植方法,以及肥水管理、土壤管理、果树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果园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何林池  王康  魏小云  刑建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26-3826,3867
根据沿江地区秋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从良种选择、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薄皮甜瓜秋延大棚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生产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蔬菜大棚内小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地采用钢架大棚进行蔬,菜保护地栽培的面积迅速扩大。为使大棚蔬菜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增加蔬菜的种植季节,延长收获时间,以充分利用大棚温光资源,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江苏沿江地区率先对钢架大棚内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枇杷合理疏果技术探讨盛宝龙,厉以仕(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南京210014)吴德海,刘朝芝,费宪进,陈锦怀,佘光美(镇江市多管局)(扬中市多管局)江苏省沿江果区适宜枇杷栽培,现已成为本省枇杷新区,发展潜力很大。目前,该区以栽培实生枇杷为主,很少采用疏果等...  相似文献   

18.
从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引进4个品种分别在当地主产区和试验基地进行种植。结果表明:大棚种植能明显提早上市时间;通蚕6号适应性较好,蚕豆在露地及大棚中种植均表现优异,值得在当地大面积推广。03010单株性状表现较好,还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丽水市鲜食蚕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引进4个品种分别在当地主产区和试验基地进行种植。结果表明:大棚种植能明显提早上市时间;通蚕6号适应性较好,蚕豆在露地及大棚中种植均表现优异,值得在当地大面积推广。03010单株性状表现较好,还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20.
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通常都在30℃以上,给平菇栽培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为了广大菇农在夏季搞好平菇生产,现将高温季节平菇的栽培和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栽培要点1.1栽培场地要选择阴暗潮湿的地方在确保通风的情况下,防空洞比地面设施好,室内比露天栽培好。搭建大棚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